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661章 办报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661章 办报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听着郑虎臣的叙说,赵当然不会只是作为逸闻趣事来作消遣,他发现这个时期小报不仅有了传播新闻的特性,且刊登的内容已经有了舆论监督的作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而让蔡京和朱熹吃瘪,搞得他们狼狈不堪,多半并非只是一场恶作剧,最可能的是被用作派系斗争的工具,刊登一些对当权者不利的消息以求引导舆论达到目的,这点与现代报纸已经十分接近了。

这种现象已然引起了朝廷有识之士的注意,英宗年就有监察御史张戬的奏言中说:“窃闻近日有奸妄小人,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至有矫撰敕文,印卖都市。”小报抢先一步,把朝廷尚未发布或不宜于公开的政务动态、花边新闻刊发出来,显然从内容上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力求突破当局限制的努力。

北宋末年特别是南宋时期,朝廷对小报的管制能力进一步下降,而这个时期正是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候,小报也充当过舆论界的急先锋,曾为主战派官员和爱国人士服务,刊载一些呼吁抵抗外侮、惩治汉奸的奏疏和前线克敌制胜的消息等。

小报还曾刊载斥责蔡京的未定诏书也只是其一;绍兴年又刊载过一篇召用张浚的未定诏书,此正当金人入侵,双方激烈对峙之时,部分官兵和北方人民奋起反抗,而因朝廷内投降派占上风,官报对此只字不提,小报却详加报道。且在主战和主和两派斗争白热化的时刻,御史胡铨撰写奏疏请求“斩秦桧以谢天下”,官报对此不予理会,小报则全文照发。

另一方面,赵不得不承认古今狗仔队的胆子都不小,现代的狗仔队为了博取最新消息,可以采用追踪、偷拍、窃听、捕风捉影等非法手段,甚至不惜造假新闻。而宋朝的狗仔们狗仔队的道德操守也不高,时不时会报道一些假新闻,也是靠着博人眼球的八卦新闻,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内容堪称现代的花花公子。

官僚机构工作效率低下是出了名的,朝报还未登出的“某人被召”、“某人罢去”、“某人迁除”等官吏任免消息以及大臣奏章等,其中有不少涉及统治者的机密,多为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小报都能及时知道,先期传报,做到“命令未行,差除未定,即时誊播”,甚至“每遇批旨差除,朝殿未退已传播”。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很让皇帝颜面扫地。使得小报的读者群反而多为朝野的中下级官员和土大夫知识分子,也让小报受到朝廷查禁,但始终没能被禁绝。

而小报靠着这种上到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性喜新而好奇的国民本性,凭着着消息灵通、时效性强的特点迅速占领了信息市场迅速在社会上流行。于是汴京都城里出现了绕街叫卖小报的报童声,因为小报的影响力太大,严重冲击了朝报的效果,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无须再去缮抄。到了南宋小报更为流行,社会民众的阅读需求促使小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

赵听到这些便已经意识到小报已经取代了朝廷的邸报,呈现出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的端倪,和过去的邸报相比,宋代“小报”不仅传播范围更广,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具有了新闻特征。因而无论传播内容还是受众群体,都初步具有了近现代报纸的特征,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民办报纸……

“陛下,是否要查禁这些小报?”郑虎臣看到小皇帝一会微笑,一会皱眉,可一会又点头,一会又摇头,试探着问道。

“查封也只能制得一时,小报这玩意儿只要有钱可赚,便不会断绝!”赵轻敲案几道。

“正如陛下所言只要有钱赚,那些报商就不会收手。但若是任其发展,很可能会迅速蔓延,进而失去控制,像今日泄密和造谣的事情便仍会重现!”郑虎臣有些担忧地道。

“不错,小报生存的基础就是靠趣味性和新颖性吸引读者。他们编造谣言十分容易,且传播迅速,而我们要想解释清楚却十分困难,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平息社会上舆论!”赵点点头道。

“确是如此,当年咱们在江南散布鞑子抓民炼制人油,制造金汁炮的事情,就引起大范围的恐慌,直至现在还在一些地区传播,结果让鞑子第一次攻琼的事情泡了汤!”郑虎臣听了笑笑道,陛下就玩儿过这一手,把鞑子整的够呛,并引发沿海军民逃到琼州的热潮,平白多了数万人口。

“所以说这小报的作用不小,只这次假造征北军兵败的消息就会引发恐慌,导致人心浮动,市场物价发生波动。而若是鞑子有意为之,说明他们的探子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机要部门,这将是十分危险的。”赵言道。

“因而陛下要属下迅速查出信息泄露的渠道,严惩朝廷内部的奸细,便是杀一儆百,警告那些不良的报商!”郑虎臣恍然道,他清楚若只是以报探的名义给他们定罪至多只是流放、罚款,而以通敌的罪名抓人就可以处以极刑。两者的区别用脚丫子想也明白哪个震慑力更大。

“正是此意,只有快抓快判才能遏制不良报商的邪念,让他们不敢再刊登涉及国家和军事机密的内容,更使得朝中那些想借出卖消息发财的官员尽快收手!”赵点点头道。

“那陛下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之策,不若严禁小报出现,谁敢出版我们就抓谁,定能将此风刹住,进而达到一劳永逸!”郑虎臣沉思片刻道。

“呵呵,小报这东西因为其获得信息的便捷性和趣味性已经深入人心,即使让他们全部停刊,但是私下中仍然会以更隐蔽的方式传播,使我们疲于奔命。而小报也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善加利用也会变成我们手中的利器的!”赵攥攥拳头笑着道。

“为我们所用?”郑虎臣却不甚了了地道。

“对,古人都以为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是担心民意汹涌,批评时政。但是若是一味的去堵只会让小河变成大川,不若给他们一个宣泄和了解的渠道,但是这一切要以咱们主导!”赵解释了一下道。

作为现代人,赵清楚的知道舆论的力量虽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它不是一种强制的力量,可它的力量却对人精神上和道义上会产生无形的影响;它没有任何强制作用,不能命令人们必须这样做不许那样做,但是它却能够表达人心的向背,提供一定的价值观念及是非准则,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起到倡导和约束的效果。

而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当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就能影响到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

实际上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是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并为着不同目的而服务。当然有害的舆论就像病毒,如果有一个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病毒就会成几何倍的爆炸泱泱大国,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演变成灭国大事。

让赵最熟悉的就是钓鱼岛南海仲裁事件,最后舆论导向竟使国人对自己人出手,使爱国反日事件中发生了打砸抢等非理性的暴力行为,演变成全国性的骚乱,政府也被舆论绑架,却也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恢复秩序,安抚和解释,使政府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事后赵觉得参与其中的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引起反思。而他当前要做的是如何引导舆论为自己所用。

“陛下不会是也想办小报吧?”郑虎臣听了小皇帝说了半天,猛然意识到其又要有非常之举,张口说道。

“嗯,只有抢占了这块阵地,才能够控制民间舆论,防止谣言传播,并对那些庸臣贪官形成监督,让其不敢再恣意妄为!”赵颔首道。

“陛下,这非是小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且若是无人购买岂不成了赔钱买卖!”郑虎臣见自己说中了,却又担心道。他作为经历过小报辉煌的过来人,当然清楚无论是邸报,还是朝报都是朝廷免费派发,但由于效率低下,内容枯燥,即便是向民间公开发售也难以小报竞争的。

“这有何难,一切都是现成的。”赵却不在意地道,“事务局的探子们每日传回的消息成千上万,尤其是五部他们送上的情报多是涉及民生和民情,其中夹杂着众多的一般信息,并不涉及国家和军事机密,比之那些报探们探听的消息要丰富的多,且也迅捷的多!”

“另外,我们的印刷厂也已经投入使用,一经定稿就可以迅速排版、印刷,比之小报雕版或是抄誊也要快,且节约成本。至于编撰稿子,只要找几个文采过得去的编撰下,润下色便比那些小报吸引人,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人买稿发表。发行上更不成问题,要知道驿站可是掌握在内府的手中的,咱们能够用两天的时间,将小报送到琼州的任何一个乡里的!”

“陛下所言极是,属下也愿助陛下完成此愿,但是实在是属下才疏学浅难以担此大任……”郑虎臣想想也是,现在陛下只需整合下皇城司的力量便能完成办报的事情,不过各处都需要钱才能运转,而当下事务局是整个皇城司油水最多的部门,钱给小皇帝用他不心疼,可打自己的土豪心里还是不情愿的。

“哈哈,你哪里是才疏学浅,实是担心大家分你一杯羹,却不知道这办报可是一件极为挣钱的买卖,一旦到了人们蜂拥送钱的时候你可不要后悔呦!”赵听了笑着点点郑虎臣揭穿了他的‘阴谋’道。

“陛下说能挣钱就肯定能挣钱,属下对此深信不疑,可底下这一大摊子事情属下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了,实在是有心无力啊!”郑虎臣犹豫了下说道。他其实对小皇帝挣钱的本事深信不疑,其给自己指点的几条发财路那真是财源滚滚,如今坐在屋里都能收钱。而前两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驿馆,随着行朝迁琼,商旅百姓的增多,已然扭亏为盈,据王德言照着这个趋势就能收回成本了,所以听陛下如此说真有些含糊了,却又泼水难收,让陛下以为自己很贪。

“嗯,也对,贪多嚼不烂,你能把事务局经营好也算了不起了。”赵点点头道,“不过刚才交办你的事情一定要尽快落实,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现问题,影响了今年的受益!”

“是,属下亲自负责此事,三天之内定然将造谣和泄露军机的不法之徒送交陛下处置!”郑虎臣施礼道。一月的信风季已经到了,如果听说征北军失败定不会前来琼州交易,影响到关税和物资出口;另外这个月也是播种早稻的时候,若是引起百姓恐慌,无心耕种,还会影响一季粮食的生产。当然只有将肇始者捉获,明正典刑才能迅速扑灭谣言,否则再来个续集就麻烦大了。

“如此最好,我会知会琼州府和刑部也发榜缉拿,造出些声势,也可借此稳定人心!”赵点点头道,只有将谣言灭杀在源头是最好的办法,可要最终解决问题,还需掌握舆论导向,尽快将报纸办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