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774章 逃之夭夭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774章 逃之夭夭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4:26 来源:笔趣阁

北城战场经过激战,时至午前暂时平静下来,双方陷入对峙,都在调整兵力准备下一次的进攻。但是形势对于阿难答而言却处于劣势,宋军完全控制了北城城垣,健德门失守,后续兵力不断涌入,并依托城垣建立起一道纵深三里的锋线,想要将他们驱逐出城并不容易。

可最大的危机在于经过一上午的争夺,宋军在正面突破受阻的情况下,加强了对东、西城垣的争夺。城顶最宽处有五丈,最窄处不过三丈,狭窄的空间限制了兵力展开,只能以小部队进行多路突击,双方就在这狭窄的城顶上展开残酷的争夺战。

宋军在火力上占据优势,但无法使用重火力,只能以迫击炮作为支援火力,士兵利用手雷和火枪等轻兵器与敌厮杀,不可避免的限制了火器的发挥。但元军也并不好受,东、西两城虽非是宋军主攻方向,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兵力大部分得以保存,却也无法获得兵力使用上的优势。

即便双方接触面很窄,元军的弓弩、刀枪在近身肉搏上占据优势,可终究不若火器犀利,完全是在用人命在堆,以此来阻止宋军的进攻,延缓失败的时间。而让他们难受的是宋军城上、城下相互配合进攻,不仅牵制了自己的兵力,也让城上守军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但与之阿难答相比,他更为憋屈和危险,大汗没有授予他调动诸军的机宜之权,也就是说东、西两城的守将并不会听从他的调度,使他难以掌控全局。而东西城垣失守,宋军就能够威胁自己的两翼,对他进行穿插、分割,打乱他的反击,彼时不要说将宋军驱逐出城,自身都难保。

且阿难答的反击虽看似凶勐,但代价同样很大,那纯粹是用血肉堆积出的‘胜利’,仅仅两个时辰伤亡上万人马,更让他心疼的直抽抽的是伤亡的大部是自己远从西北带回来的精锐。而巨大的伤亡也让他后续反攻显得无力和虚弱,即便在大汗严令反攻下也不得不暂停进攻……

南城宋军自大庆寿寺打开了突破口,让元军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没有想到南人居然不敬神佛,敢在此地动用刀兵,那些僧侣想要阻止,跟他们讲讲道理。可他们想不到的是蒙元僧人作为特权阶级,在江南作威作福,抢占百姓土地,强买强卖、欺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做,名声差的很。

因而宋军对气势汹汹来阻挡的僧人并不感冒,不在乎他们的威胁,更不会去与他们讲道理,瞬间就冲垮了他们的阻挡,向寺外突进,驱逐城下守军,迅速抢占了临近的顺承门,为后续大军入城打开通路。

守卫南城的是以钦察卫为主力的唐兀卫、阿速卫和西域卫等色目诸卫,守将牙思古急忙调度后备兵力封堵,但闸门一旦被打开,洪水岂是那么容易被堵住的。突入的宋军沿着顺承门大街向南迅勐攻击,当遇到阻击时留下一部阻击,余者便从支路、胡同迂回穿插,向周边渗透,意图在短时间内能够尽可能的向城中输入兵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稳固住突破口。

在顺承门破的同时,宋军利用毁于炮火的城防系统难以恢复,城上兵力空虚的时机,在炮火准备时已经渡过护城河,潜伏于城下的宋军立刻利用云梯、爬杆和抓钩等器械攀城,意图控制城垣,夺占其它两座城门。

此时出宫前获得大汗授予机宜之权的汪古驸马蒲察儿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他即刻命令东、西两城守军和民夫通过城垣向南城机动,阻止宋军上城的同时,企图封堵被炸塌的城垣和封闭城门,阻止后续宋军入城。

蒲察儿的意图很明确,当前封堵突破口比之歼灭入城的宋军紧要的多,因为他明白失去城墙的遮护,他们是难以阻挡城外以十万计的宋军攻势。而一旦成功切断宋军入城的通路,即便已经突入城中的宋军也难成气候,其在无法获得援军和物资补充的情况下,是无法持久作战的。

毕竟城中尚有几十万兵力,入城宋军兵力尚少,携带的作战物资有限,而己方兵力雄厚,尽管其火器犀利,在弹药耗尽后,杀伤力还不若一根长枪和一张弓弩。所以就是拼消耗,也能将其一点点的消磨殆尽。

不过宋军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在竭力向城中尽一切可能多的投入兵力的同时,也试图稳固夺占的突破口,两军在城上和城下展开激战,皆想将对方赶下城去,控制住这道赢得胜利,左右战局的命脉。

南城与皇城间虽然纵深较短,但由于这里遍布衙署和仓廪,周边坊舍又是蒙古人聚集地,道路纵横,胡同密集,宋军大部队难以展开,只能在房屋间穿插迂回,火炮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元军在调动军队阻击的同时,各府衙的府兵和衙兵也权力凭借各自院落据守,阻挡宋军前进。

在大都城中居住的蒙古人号称八十万人之多,宫城自不必言生活的是皇帝一家人,皇城则是宗王勋贵和高级官员的居住地。而外城的居民也分三六九等的,其中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北城则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地,居民层次低于东城区,西城区则有骆驼市、羊市、牛市、马市、驴骡市,牲口买卖集中于此。

南城区即金中都旧城区,新旧二城交接处的繁华地区,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左右坊舍也是中、低级官员及各个衙门吏员和军将们的聚居之地,而其中又以蒙古人居多。在此危机时刻也自发的加以抵抗,袭扰侵入的宋军,迟滞他们的进攻速度。

这其中又以丽正门的争夺最为激烈,过门经千步廊桥就是大元行政最高机构中书省,一旦失守就会危及行政运转。久战不克,宋军转而集中兵力于东侧的文明门,以火药炸毁城门攻入城中,沿文明门大街向北进攻。

文明门大街左右有太史院、观象台和御史台,前方又有枢密院等机构,周边则是星罗棋布的大小十余坊和密如蛛网的胡同小径。这使得宋军攻势受阻,只能逐街逐坊争夺,陷入最不愿意遇到的残酷巷战。

但是南城两门被攻克,入城的宋军越来越多,在两下夹击下丽正门也告失守。他们只留下部分兵力牵制正面敌军,大部从东西两翼展开进攻,犹如一张巨口要将皇城吞下。战至黄昏时分,虽然推进缓慢,可经过不间断的进攻,宋军已经控制了两条大街的交通要道,将守军分割成互不相连的数块……

“战事如何了?”时尽午夜,宫外的枪炮声依然不绝于耳,铁穆耳揉着发胀的脑袋问道。

“禀大汗,经过白日激战,北城兵力折损严重,南朝不断增兵入城,安西王不敌已经退至鼓楼大街。当下国子监、都察院和大都府都督府已经陷落,其收拢残兵沿街设防与敌激战,同时恳请大汗调兵增援!”阔里吉思禀告道。

“南城三门尽皆失守,牙思古在中书省率军死守千步廊,将敌阻于皇城南门之外。但东、西两城城垣的失守,使得南军得以从两翼迂回至皇城附近,太史院和太庙已经陷落,其已先锋已至仁寿坊和明照坊一线,驸马蒲察儿坐镇枢密院收拢东城残兵及衙兵与敌激战正酣,将敌阻于东红门之外。”

“西城失陷后,守将阿鲁台率军与敌逐坊争夺,激战至天黑不敌,现在退至吉庆坊和安福坊一线,请求入皇城休整补充兵力再战!”

“另南朝在攻陷东、西城后,开和义门和崇仁门,放城中百姓出城躲避战火,导致城中大乱,百姓和商贾纷纷涌向二门出城,许多夫役和签兵被裹挟其中。还请大汗开皇城四门,让残军入城,使其得以喘息,以利再战!”

“几十万大军凭城据守,一日间便溃不成军,整个外城失守,退入皇城又能如何?还能指望一群败军守住皇城,让他们自生自灭,与国共存亡吧!”铁穆耳冷冷地言道。

“大汗,南军已至眼前,皇城恐也难以坚守多时,还要早作打算!”不忽木叹声言道。他也明白而今大势已去,大都是难以守得住了,此时大汗应该为后事做出安排了。

“是啊,大都是待不下去了,到离开的时候了!”铁穆耳站起身言道。

“大汗要去哪里?勿要寻短见,我们仍可忍辱负重,来日东山再起!”不忽木吓了一跳,施礼道。

“想要朕死,没有那么容易,朕也不会去做南朝的俘虏,任其羞辱!”铁穆耳哼声,抬步向殿外走去。

阔里吉思两人虽不解,却也跟随大汗来的殿外高台上,只见其伫立片刻望着笼罩在战火中的城池,然后毅然收回依依不舍的眼神,下殿向宫城东侧的皇后翰儿朵方向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