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32章 危局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332章 危局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赵昺这么一折腾,请和之事便被搁置了。可他认为此事做的并不漂亮,自己在战术上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略上自己却输了,

此事当然不单单指将请和搅黄,同时他还向朝廷上下显示了自己坚决抗元的决心,宁死也不会向蒙古人屈服,在众臣和军民中树立了正面形象。同时也发现张世杰在朝中并非是一呼百应,也不是以其马首是瞻,因而他判断在陈宜中出走后,朝廷中还有人在左右摇摆,那么自己就有分化瓦解他们的可能。

坏处则是他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这必然使张世杰心生警惕,对他的防范将更加严密。另一方面其行事也会愈加谨慎,也会暗中对不听话的人进行迫害,以加强集权。那么自己行事也就更加困难,无法达到出奇兵的效果。可事情总是有利有弊,两全其美的好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起码没有让他担上千古骂名。

其实赵昺对此也能理解,自己与蒙古军之对战的经验已有二十余年,同时也建立了无数功勋,有时还会亲身挥剑直捣敌军阵容、突破重围。在军事方面他对自己抱持着莫大之自傲。然而处于他上位者不过七岁,面对这样干嘛嘛不行的小幼帝,在张世杰看来再聪明他能懂什么?言语间免不了缺乏足够的尊重。

所以在制定国策时,作为主事人张世杰自然当仁不让,摆出大家都得听我的样子。其这种态度,抛开皇权神圣的角度来讲显然不算什么错误。即便在现代社会中,公司发生危机,不得不由年幼的继承人主持大局,下面的那些打天下的元老,肯定也会心存怀疑的。因为这样一个未经过历练,甚至还在学习中的‘富二代’能否胜任领导工作谁都心里没底儿。在现代社会,人们质疑一个‘二代’的能力,流露出轻视的态度,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可以流露出来的,否则就难免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所以即便赵昺年幼,但却是真正的主事人,太后都是暂代协助,按照规矩大家通常都会高举皇帝的旗帜,绝不敢轻易自行其事。只是现在大宋帝国已呈现出一副土崩瓦解的样子,所以张世杰这种领导欲极强的人自然就有意无意的要独自行事。

可在这种背景下,即使张世杰决定的事情,但皇帝一再坚决反对,其也不敢过分妄为,否则动了众怒也不是闹着玩儿的,何况他并不能完全控制朝廷,仍然需要打着皇帝的大旗行事。因而那日过后此事再无人提起,就像投入海中的一颗石子,没有一会儿便风平浪静了,起码表面上看是如此。

这时岛上的行宫也修造完毕,赵昺随之也迁到岛上。由于行宫只有三十几间房,难以安置整个护军,他便命辎重营在行宫不远的海滩修起一座码头,水军战船就近停靠,军士轮流驻守,他只带侍卫营住进了行宫之中。同时朝廷各部也随之上岛,并在行宫周围建起草市,方便交易。如此看朝廷像是要在此长驻,而岛上的生活也看似如常。但赵昺知道这就如同暴风雨到来前的宁静,其中蕴藏着更大的危机……

进入七月后,元朝江东宣慰使张弘范入朝觐见,上奏“张世杰立广王于海上,闽广响应,宜进取之”。有大臣请忽必烈颁诏招降广王赵昺及张世杰。忽必烈不从。任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全权负责追杀南宋最后这一个流亡******,赐张弘范锦衣、玉带,准其便宜行事。并当场拿出尚方宝剑,授其“有不用命者,以此斩之”之极权,随后张弘范又推荐如今在江西的元军主帅李恒为自己的副将。

另一方面,主持荆湖诸路的阿里海牙奉命领兵四万火速前往平定湖南。周隆、贺十二等均被擒斩。张烈良等率残兵逃往夔州路思州乌罗洞,为官军所袭,皆战死。现在大军移至静州,正诏谕各地迅速投降,广西和云南方面形势再度紧张,琼州也处于其兵锋之下,朝廷前往占城的计划已经是难以实施。

而在江西开府的文天祥此刻日子也很难过。在两年多时间里,他带领着一支武装,辗转江西福建等地,与元军不懈苦斗,屡次失败,屡次再起,企图创造奇迹。可追随他的战友们一个一个战死了,个别立场动摇的甚至投降了,一度恢复的地盘也陆续丢失,文天祥只能带着残部,辗转在崇山之中,且战且退。然后一次战斗中,他的妻妾和女儿们被元军抓获,不久军中爆发瘟疫,死了数百军士,他的儿子又不幸染病身亡,使文天祥的事业陷入了绝境。

文天祥这回终于意识到事不可为了,于是向朝廷上表请求惩治自己兵败江西之罪,同时要求归朝。但是他却忘了自己当初入朝时的所为,先是责备陈宜中不该放弃三宫独自出逃,又指责他为人怯懦、纪纲不立,搞得陈宜中大为不满。等文天祥见到张世杰后,问他现在朝廷有多少军队,张世杰就以自己所部的兵力回答,文天祥听完就长叹道:“公军在此矣,朝廷大军何在?”这明显是在指责张世杰独揽军权,自然又令张世杰大为不满。

如此一来,文天祥与将相都不和,也就没法在朝中呆下去了,所以极力辞去相位,陈宜中也顺水推舟让他前往江西开府。现在虽说陈宜中走了,可张世杰仍然在,想他回朝必定会重据相位,撇开复兴宋朝之志向不谈,只是让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屡战屡败的文官再站在自己头上,张世杰的心里是绝对不可能感到愉快的。因而他婉拒文天祥回朝,只是请皇帝加封其为少保、信国公,这样文天祥回朝的道路又被自己的坏脾气堵死了!

奏表送到赵昺案头,他想了想便痛快的同意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