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742章 不可轻忽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742章 不可轻忽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大宋儒士阶级心结的产生,源于立国后长期与侵入中原的游牧民族对峙,虽屡次三番想将蛮夷逐出中原,可屡试屡败只能做小,纳币称臣、割地赔款的事情都做过。澶渊之盟之后,实际华夏大地上形成一南一北,两个政权的对峙正式拉开了序幕。

无论以后女真灭辽建立金朝,蒙古灭金建立元朝,皆没有改变老百姓口里的南朝和北朝。因而大宋虽然口中喊着自己是中原正朔,其实是长期做小。以后都城被攻破,靖康二帝被掳走,丢了中原,只能偏据江南。

建立南宋的赵构内心独白估计是只要我躲得远点,不惹事不生非,咱们在地图上并列也不是不可以,连所谓的正统也只剩下口头儿上的了。待到蒙元大举南下攻占了江南,淳右帝献出国玺投降,可这么一来就标志着大宋朝国祚已失,亲口承认了“大元”的正统地位。

如此也导致出逃后的赵昺兄弟虽然在众臣的拥戴下重建朝廷,但失去了传国玉玺,在世人眼中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前朝余孽而已。现下即使他们夺回了江南,打回了中原,夺回旧都,实现复兴。

可其实在中原百姓和蒙元朝廷眼中,当下的宋廷仍然只是篡国的‘反贼’,并不为他们信服。况且驰骋百年,元朝好歹也获得了一些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效忠,元朝一灭,大宋能否真正服众,可就两说了。

若是不能彻底灭了蒙元,即使重新入主中原事情依然棘手,所以陆秀夫等人才认为只有攻破蒙元的都城,擒杀蒙元大汗灭掉元廷,才能彻底否认忽必烈及其后嗣建立的政权,确定大宋是中原正朔的地位,让北地儒者和百姓们的信服,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戴,真正确立大宋皇帝天下共主的地位。

对于文人们的意识形态之争,赵昺觉得这是锦上添花之举,能够为大宋和自己正名当然更好,可没有也无妨,况且历史皆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蒙元能够将西夏历史泯灭于时间长河之中数百年,他未尝不可能做到,甚至可以将其这个前后在中原只存在几十年的政权以‘北狄侵华,祸乱中原数十载’一笔带过。

至于那些效忠蒙元的遗民再不服气,其只能私下载于自己的笔端,不敢轻易示人,大不了也只是隐晦在诗词歌赋中怀念前朝,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即使到了改朝换代,其的遗作仍有幸存留于世,昭示于人前,那也只能算作野史不能当真,被人当做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而已……

“朕以为困城迫降元廷虽可减少攻城的伤亡,保全城市。但诸位不要忘记历史上通过围困破城的战例不少,其中誓死不降者也甚众,他们在粮食耗尽后,伐木拆屋为柴,鼠雀为食,甚至会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而蛮胡更有食人为乐的恶俗。”赵昺想想言道。

“蒙元在城中积存了上百万石的粮食,又有数以万计的战马可食,足以让其维持两年之久。而即便粮草不足,受饿的也是普通百姓,沦为饿卒食粮,无法伤及城中权贵。而当我们耗费巨大人力和物力围困数年后,城中只怕已经是寸草不生,房倒屋塌,枯骨遍布街衢的人间炼狱,想必也不是诸卿愿意看到的吧!”

听了皇帝的一番话,众人皆沉默下来,他们皆是经历过灭国之痛的,更有人参与过守城之战,对那种惨痛记忆都不愿回想。人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哪里会顾得上伦理礼法,简直就是人性泯灭,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不要说蛮夷会吃人充饥,一个普通百姓也会挥刀杀人。

“嗯,久围不破,那对百姓就是灾难!”陆秀夫眉头紧皱地叹声道。

“陛下所言不错,最终受难的还是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孺,不是饿死便是沦为他人腹中之物!”江璆也点点头,眼睛湿润地道。

他是经历过毁家之痛的,在城破之际满族妇孺皆随家主投池而死,难道是他们想死吗?并非如此,谁都想活下去,绝非人人都有殉国的勇气的,看着孩子们凄厉的哭喊着被父母搂抱着投入水中,岂是一个惨字可以表达的,那场景简直就是惨绝人寰。

“速攻,看似惨烈,但也是救民之举!”邓光荐似是下来决心击桉言道。他科举之后,一直没有入仕,而是居家读书,是在灭国之际才愤而加入行朝的。所以对于战乱时期民间疾苦更有体会,以为早日结束这种动乱局面才与民生有利,而即便其中会付出代价,可从长远看还是值得的。

“呵呵,朕以为不宜操之过急!”听了几人的意见,赵昺知道他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利弊,但他也不赞成马上展开攻城,笑笑道。

“当前大都城集结了几十万重兵,破城也非一日之功,需要做充足的准备,重新调配兵力;其次,我军粮草和辎重不足,尚需时间筹措调集;再有,现下正是酷暑时节,不宜大举用兵,且易导致疫病流行;此外,元廷一直在遣使祈和,我们可以借机与其谈判,若是能让其自销国号岂不更好!”

“陛下考虑的是,待到秋后天气凉爽用兵正当时,且大都城中短时间内不至于出现饥荒。而秋后江南和中原地区只要不遭大灾,可保粮草无忧,大军也可入城过冬,不必在野外忍受霜雪朔风!”陆秀夫首先表态道,但他也知道皇帝在开玩笑,蒙元岂肯轻易自销国号,不经历几场大战其是不可能好好坐下说话的,所以还要立足于打。而两个月后便会入秋,正可留出备战的时间。

“是啊,工部尚书周翔前时上奏称,工部所属都作院和大内将作监所属军器诸坊,而今皆是日夜赶工,全力生产,月产增加了两倍,以致极限。而今实在难以满足军前所需,恳请能宽限些时日。”江璆也提到尚书省的难处道。

“嗯,周尚书自在帅府掌管匠作监总是能按时按量保证军器的生产,从未拖延和叫苦。这次其上奏定然是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难处,告知可宽限两个月,同时朕从内库拨款五十万贯给匠作监诸坊,以资鼓励!”赵昺言道。

他深知在这个时代,造出一门炮,一杆枪皆需工匠们手工打造,比之现代要艰难百倍。加之工艺和材料不成熟,导致武器使用的寿命较短,而现在战事激烈损耗更大,需要大量新武器补充。此外大至战车、马具,小到鞋袜、水囊皆是消耗品,需要不时补充。

工部负责军械和军辎督造生产,周翔作为主官的辛劳可见一斑,想着那个过去常常跟自己献媚的胖子,从未叫苦叫累的人也坚持不住了。而战事正酣,赵昺不能为其减负,能做的只是用金钱来激励工匠们,为他们宽限些时日。

“陛下,枢密院机宜司传来的密报称汪氏愈加不安分,其借蒙元朝廷势微,精锐卫军南调大都之际。以蒙元巩昌总帅府的名义,与蒙元陕西小宗王等势力勾结,调动平凉府、巩昌路、秦州路等地方镇抚军,并纠集宗王私军,号称二十万大军,打着勤王的旗号南下,已经进入凤翔路。有迹象表明他们会继续向东,意图占据奉元路,控制长安城。”江钲汇报道。

“汪氏向来不安分,早对蒙元朝廷三心二意,想做割据一方的蜀王,但是为我入川大军击败。可贼心未死,其表面上与我朝修好罢战,且意欲归附,却不断抬高条件,要做陇西王。当前蒙元濒临败亡,无力对其镇压;而我朝主力也集中在中原,短时间内难以抽身。其就借机大肆扩张地盘,形成割据之实,将来无论是蒙元被灭国,还是我朝失利被迫退回江南,其都可以借此讨价还价!”陆秀夫听罢面有愠色地道。

“汪氏就是蛇鼠两端的小人,朕本想汪氏在蜀地吃了大亏,会安分一段时间。欲待北伐之后腾出手来再解决其,但其居然趁机上蹿下跳欲割据一方,还想过过当皇帝的瘾!”赵昺不屑地道。

“陛下,此事不可轻忽。”邓光荐见皇帝有轻视之意,急忙道,“陕西向来是成就霸业之地,秦正是凭借关中平原的沃土和西北悍卒灭六国,统一天下;而汉唐也是以关中为京畿,统御四方,造就汉唐盛世的。”

“邓相之言极是!”江璆接话道,“楚顷襄王十八年,楚有贤人与楚王谈当时天下形势,谈到秦与东方各国之间的战略态势,曰: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搏楚之鄢、郢,鹰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翮,方三千里。”

“秦正是自陇西徙居关中,经过历次变革成耕战为本的强国。商鞅变法之后,合纵连横遂成,以关中、汉中、巴蜀为基础,东逼六国。秦亡后,汉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为其统治天下的重心,力制天下、东制诸侯。现在汪氏亦是效彷秦汉之例,陛下切不可任其恣意妄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