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718章 两全之策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718章 两全之策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大都内城大明殿中重臣汇聚,正在举行廷议。前方战事进行的十分顺利,让郁闷了很久铁穆耳心情很不错。

“大汗,我军又经过三日激战,将东北方向的南军又击退三十里,斩首四千余, 阵前斩杀敌上将一员,其已经退至檀州。”阔里吉思首先禀告道,“此战高灭里功劳甚大,不畏枪弹亲自领军攻击,战死的千夫长就有五人之多,百夫长三十余人。”

“哦,此战可称大捷!”铁穆耳听闻详报,大喜过望,兴奋地高声道。

“恭贺陛下,我军大捷!”众臣连忙起身栖身贺道。但不免心中有些凄苦,想当年蒙古大军东征西讨,斩首皆以万计,西征之时割下敌人的耳朵都装了上百车。可现在斩首四千都能让大汗欣喜若狂,而其中又不知有多少水分。

但转念想想,自南朝北伐以来,己方皆是被南朝吊打,每次死伤在敌枪炮之下上万的战斗比比皆是,而能杀伤南军上千都是很难,算起来此战还真的算的上进来难得的‘大捷’,怪不得大汗如此高兴。

“传朕旨意,高灭里战功卓著,赏金百两, 丝帛百匹,赐虎头金牌节制众军,以下将校叙功论赏,斩敌三人者皆官升一级,五人者升两级,十人者升千夫长!”铁穆耳道。

“臣遵旨,即刻遣人将圣谕传告诸军,以壮我军士气!”安童出列施礼道。

“此战大胜亦仗平章与枢使精心谋划,调度众军,同样居功甚伟,皆赏!”铁穆耳龙心大悦,又笑道。

“皆是大汗之功,臣等不敢居功!”两人急忙再施礼道。

“此乃是长生天的指引!”铁穆耳抚胸向天道,但心中还是美滋滋,暗叹自己虽是上天眷顾之人,阿尔达姆才是长生天降下来协助的天使。

事情还得从那日铁穆耳去琼华岛向阿尔达姆问计,其正因为天象难解而酒醉发狂,声称‘当前是困龙之局, 仅有一线生机可循’。他闻之大惊, 请其指点迷津, 他连忙请教,阿尔达姆却突然醉倒,昏睡过去。他连声追问,只见其抬手向西北指了指,就又倒下。

铁穆耳知道不论是中原的道士,吐蕃来的番僧,以及草原上的萨满,预测吉凶时皆是偷窥天机,要遭天谴。因而有时在卜测未来时往往故弄玄虚,卜词也是含糊其辞,要靠自己从中领会其中意图,所以也以为阿尔达姆为避免遭到上天的惩罚,而装疯卖傻,暗中指点自己生机在西北。

事实却是可怜的阿尔达姆知晓宋军已经完成布局,对大都城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自己只待宋军攻破城池,便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回江南享福去了。而为了应付铁穆耳的不停追问,只能借酒遮蔽胡言乱语,否则可能就死在胜利的前夜了。

但是阿尔达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无意的一指,却被铁穆耳当做了上天的指引,并付诸实施。且真的误中宋军防线上最薄弱之地,并打了其个措手不及,给宋军造成了重大伤亡。而今这位国师闻之,已经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真的快要疯了,担心被宋朝潜伏城中的暗探给做了!

不过铁穆耳虽然得到了上天的指引,但还是十分谨慎,遣阔里吉思亲去查证了宋军的部署,而其也发现四面围城的宋军真是此处最为薄弱。不仅兵力只有万余,而且防线漫长、兵力分散,相互间难以呼应,只要兵力充足便能逐个歼灭,在防线上打开缺口,重新与塞外取得联系。

尽管阔里吉思认为可战,可铁穆耳对于这‘唯一’的希望还是十分谨慎,为了不引发朝堂上无谓争执,他令阔里吉思主持此战,除了向安童征询意见外,瞒过了所有人,甚至连方臣祐都未能听到风声。

正是铁穆耳这个看似无意的动作也使保证了行动的突然性,打了宋军个冷不防。同时为了迷惑南朝阔里吉思还在多个方向发起佯攻,也未动城中一兵一卒,而是从居庸关调高灭里指挥的色目诸卫担任主攻。

色目诸卫在南朝第一次北伐中损失惨重,有的卫军干脆被整编制歼灭。当时的大汗真金在战后对色目卫进行了整编,留强裁弱,只是保留了作战中表现最为强悍的钦察卫、唐兀卫、阿速卫和西域卫,并从各族抽调精壮部民填补缺额。

在铁穆耳继位后,色目卫诸军曾随其平定海都之乱,镇压西北诸部的战斗中表现的极为强悍,可以说恢复到了其巅峰时期的战力。在抵御南朝二次北伐中,铁穆耳将其留在大都保卫京畿,因而战力得以完整保存,并受命防守大都最为重要的关隘——居庸关。

新仇旧恨之下,色目诸卫表现的极为悍勇,他们弃马步战,面对宋军防守严密的重要据点也敢于攻击,即便伤亡惨重也死战不退。在宋军败退后,他们立刻展开追击,即便连连中伏,仍然不肯放弃。当然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即便取得了战果,可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已经难以再战。

“大汗,高将军此次遣使报捷之余,也请大汗再调兵增援。”阔里吉思见大汗高兴,再次上禀道,“他們连续作战多日,不仅辎重缺乏,尤其箭矢、盔甲损耗将尽,且军卒疲惫不堪,若不加休整难以再战。而当下当面南军溃败在即,稍纵即逝,还请大汗尽快调兵增援,一鼓作气夺回檀州,打通勾连塞外的交通。”

“嗯,他们的伤亡肯定也不小,兵仗消耗也大!”阔里吉思的话确是戳中了铁穆耳的痛点,他最担心的不是大都是否守得住,而是担心后路被断,成为南朝的阶下囚,那真是生不如死。而这时眼看北行的道路就要被打通,怎能放弃。他沉吟片刻问道,“当下南朝其它方面的动静如何?”

“禀大汗,前时我部授命佯攻南朝良乡大营,使其不敢妄动。待我部完成任务后撤时,南军良乡大营尽数出动进行反扑,导致大营失守。节节抗击之下才得以退至宛平城内,将敌阻于金口河东岸,现与敌隔河对峙!”阿难答回禀道。

在入卫途中遭受连败之后,阿难答已经坐下兵,其实一发现南军有进攻的迹象,他就放弃了大营撤军,一路疾驰躲进城中。他是再也不想与敌野战,有道城墙挡在前边才觉得安心,去增援高灭里打死也不愿去的。

“嗯,宛平失守,敌便至大都城下!”铁穆耳皱皱眉道。

铁穆耳其实也不想调动其部,毕竟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阿难答怎么说也是同宗兄弟,用其防守大都城更为放心。当然他也担心其会在危机之时有夺权之心,将其自西北带来的各部做了拆分,以防其拥兵自重。

“禀大汗,通州大营之敌连日发动千人左右规模的进攻,并寻找渡口,砍伐树木,似欲择地渡河、我部现下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懈怠,防敌袭营。”蒲察儿不等发问赶紧回禀道。

“平章,从城中抽调兵力如何?”见其方面也难以抽调兵力,铁穆耳转而问安童道。

“大汗,城中的兵力倒是充足,只是除了卫军外,皆是新签征的新军,他们未经战阵,去了也是无益。而集于京中的各州县镇戍军刚刚整编完毕,难堪大任。且自京中遣兵增援,路途较远,即便当下整备出兵,也需数日才能赶到,恐怕赶不及。”安童想了想道。

“不错!”铁穆耳点点头道。他也知各处精兵当下皆部署于城外,城中只有蒙古右翊卫军和宗仁卫守卫京畿,余者皆不堪大用。而从城中派兵要出东门绕行通州,或是出北门过榆河关至昌平,再向西北转道檀州,确是有远水难解近渴之虞。

“大汗,最便利的还是从居庸关抽调兵力增援,但是再行抽调,关城则兵力难免空虚,一旦当面南军袭关,恐难以据守。”阔里吉思言道。

“大汗,据战报当前居庸关方向并无战事,且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关城又刚经过修缮,非能轻易攻破。而安宁王所部屯驻在南口,他们自辽东前来熟悉途中情况,可以调其部增援!”不忽木这时建议道。

“臣以为不妥,战事随时可能爆发,一旦居庸关失守,敌便可长驱直入,与企图方面的南军会合,皇城危矣!”崔彧反对道。

“中丞所言甚是,居庸关不可失!”何玮也附和道。

“臣以为从居庸关调兵的同时,可从城中遣兵前往居庸关,如此填补守关所缺兵力,这样往来相错不过一、两日的时间。”董文用又提议道。

“董卿所言极是,此乃两全之策,即可保关城不失,又能尽快击溃檀州之敌,打通塞外之途,以备不测!”铁穆耳以为正是两全之策,大赞道。

“平章以为呢?”阔里吉思看向安童征询道。

“当下形势,权当可行吧!”安童沉吟片刻,含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