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644章 官小不易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644章 官小不易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事情十分明了,这种事情谁也不愿意让步,但在争执中转运司这方面明显处于弱势,他们虽然据理力争,可面对朝中下派的‘礼部’官员说话底气明显不足。赵昺相信只要徐无难再坚持一下,转运司方面就不得不让步了。

不过赵昺明白这绝非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事情,而是官场中有种十分不好的惯例。在大宋官僚体系中,有着许多不成文的潜规则,就地方官差遣而言,宋朝官方将其区分为两类,即亲民官和理务官,而理务官就是监当官。

亲民官很好理解,就是指直接治民的官,也即地方基层官员。古代州、县是国家基层的行政区域,故知州、知县是直接临民之官,故称之为亲民官。职责有抚民、催科、听讼、劝农等项,此外,朝廷以及各上司之谕旨、札饬,最终也均要落实到州县遵办。即所谓“民间之事至州县而成,国家之事自州县而起”。

而所谓监当官,官方定义是指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诸州军随事置官,其征榷场务岁有定额,岁终课其额之登耗以为举刺。可以说,在官营生产机构,官营金融机构,官方重要的征收钱财、储藏钱财和支用钱财的处所,往往设有相应的场、务、院、监、仓、库,这些机构都由朝廷委任的具体监当官掌管。

不过同样是差遣,在官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人心目中也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做监当官也往往不如担任其他差遣者。

宋朝重文,馆阁官被认为是国家储存人才之地。台谏官有上书或上朝议政的机会,有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容易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品阶较低的文臣都希望做这两种官,如基层的校勘、正字、检法官等。

武臣则以担任阁职为荣,而要想得到阁职,除上前线获取战功外,在京师任职也是重要渠道。下级文臣还愿给高官做幕僚,这样可以较早地经营人脉,编织出有利升迁的关系网。相比之下,很少有人愿做监当官。

监当官远离政治中心,工作内容繁杂辛苦,得到迅速提升的机会很少。特别是京师以外的监当官,或隶属于县,或隶属于州,往往还身居穷乡僻壤、公务繁杂缠身,官员们大多不乐充任,而且当事务官升迁也会受到影响。

大宋官方明文规定:监当官作二任,有足够多的长官推荐,才能升亲民官。说到官小,人们往往联想到一句话,即“小小七品芝麻官”,即县令。监当官通常比县令还要低,往往是八品、九品。也就是说,数监当官要想升为县令,要多熬上数年……

在赵昺看来,这些监当官就相当于现代的科、股级干部,也就是刚入流,没有什么大的权力,干的却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却升迁很难。如此也导致大宋的监当官多数出身于最低的文选人和武使臣,遇到个高阶的也是因犯有过失被罚降级使用的。

眼前来自淮北转运司几个人虽然穿着绿官袍,但是脚下的旧官靴上满是泥点,身上披着羊皮坎肩,显然是置办不起狐裘、貂帽。而反观自己这边的人,最次的也是件杂色狐皮袍子,如此也让他们充满了自卑感,说话的底气也不足。

“徐主事,这位上官都听小的说一句!”赵昺见状只有自己说话了,便向两边施礼道,“大家都赶了一天路的,还要扎营造饭,早些安歇,明日还要赶路,看小人的法子如何!”

“嗯,黄队正即有主意,便说来听听!”皇帝要发话,徐无难脸上虽然还是一副欠揍的样子,可敢不听从吗,皇帝可存着一柜子小鞋没处发呢!

“队正请言!”那边的人正愁没法下台阶呢,为首者也赶紧点头道,但是客气了很多。

“既然咱们皆是有职责在身,押运的也都是贵重的人、物。依小的看我们护送的多是劳军的酒肉和吃食,可以将这些车仗组成车阵,那些女眷可在靠近驿馆一侧独自立营;而转运司的兄弟们护送的皆是易爆易燃的弹药,可在阵中另一侧的上风头立营,免得沾了火星出了意外,伤了无辜,如此可好!”赵昺言道。

“嗯,可行!”徐无难装模作样的沉吟片刻点头道,“不过咱们也要说清楚,你们转运司的物资由你方州兵看守,我们不会靠近一步,免生嫌隙。同样,你们的人不得靠近女营,否则别怪我们伤了和气!”

“上官所言正是,我们定会约束好手下,不会坏了规矩的!”转运司的人见其说的合情合理也赶紧答应下来。

双方达成了协议,便划定了各自地盘分别扎营,也就没赵昺什么事情了。自己这边皆是训练有素的军将,安营下寨、布置警戒皆是基本功,而他们此次运输使用的皆是四轮厢车,数量又充足,很快便布置好了圆形车阵。

行驾这边兵将多,便主动承担了外围警戒的任务,当然交给别人也不会放心。而教坊司那边则利用他们乘坐的厢车,加上十数里辎重车单独立营,让她们就睡在车中,这样比较封闭,至于如何分配、安置自有女官们管理,所有男人不准靠近十丈之内。

当然赵昺是有专门的厢车作为起居之用,另有专门准备的饮食,不用住帐篷,也不必轮岗值哨的。但他还是喜欢与众军混在一起,觉得这样才有烟火气,能沾上些‘人味儿’,免得使自己变成不食烟火、冷酷无情的帝王。

车队中有随行的炊事车,但营地布置好以后,随即就已经开饭。野外宿营当然不要指望给你准备七盘八碗,只是煮了一大锅的羹汤,切了些咸肉和腌菜,煮食就是备好的干粮,还需要自己在火上烘烤后再食用。

赵昺领着自己的小队围着篝火坐下,有当日值守的兵卒去伙军处领受来膳食,然后分配给每个人。待分配完毕,他一声令下全队才开饭,而他也勿需他人帮忙,将咸肉和干粮用擦枪用的通条串了,放在火上转动着烘烤,另一只手也没闲着,端着羹汤趁热喝下。

能够和赵昺分到一个小队的兵卒当然都不简单,侍卫营副统领牛来福也只能当个伙长,彭虎和刘通已经升任指挥使,却也是当个大头兵,其余人等的最低也是个队正。他们各个都是身手非凡,皆是有以一敌十的本事,万军阵中敢于取上将首级的勇气,如此才能伴在皇帝左右。

这些人皆长期在皇帝身边,大家也是经常陪着其一起训练、出行,知道其脾性,并不刻意帮忙。只是说说近日来听说的趣事、奇闻,或谈谈家中老婆孩子,在一起说说笑笑,很是和谐、热闹。

吃罢晚饭说了会儿话,军卒们各自散去,或是收拾营帐,或是休息,只留下一伙人看守帐外的篝火,一是防止篝火熄灭,一是防止引发火情。这是最轻省的活儿了,而大家让皇帝值守前夜,如此可以避开更冷的后半夜,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赵昺对大家的好心没有拒绝,向火堆中加了几块干柴,从挎包里掏出本书抱着枪就着火光翻看起来。而他毫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除了身边的两位一同值守的侍卫,周边还有暗卫在守护,若有人要想行不轨,只怕连他近前都摸不到就被拿下了。

戍时正,熄灯号响起,营帐中的烛火熄灭。但车阵外亮起的灯笼火把将周边照的通明,而营中只剩下马栏和帐外燃起的篝火。营中除了偶尔传来马匹的响鼻和跺蹄声,就只有呼啸的风声和干柴燃烧的爆裂声。

“黄队正……”

“几位上官还未歇息?”赵昺听有人叫,抬头一看却是转运司的那几位,赶紧起立敬礼,同时暗示边上的侍卫们不要阻拦。

“不敢当,芝麻粒似的小官,怎敢当队正如此称呼!”来人赶紧摆手,又施礼道,“今日队正为我等解围,还未谢过!”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哪敢言谢!”赵昺也客气地道。

“呦,酒好香啊!”其中一人抽抽鼻子突然道。

“酒确是好酒,乃是前些日子皇帝赏赐的,几位上官不嫌便一起小酌几口!”许宏知道皇帝的毛病,闲着的时候总喜欢吃些零食,便借查哨的机会给陛下送来一包鱼干,另有一袋酒御寒。

“这……不好吧!”

“几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军汉,还是嫌弃有酒无肴?”赵昺听他们说话含糊,又不肯挪步,知道是想喝点,却又不好意思,便板起脸愠怒地道。

“黄队正诚心相邀,我们再推辞便矫情了!”其中一位不知道是被赵昺的话语打动,还是经不住酒的诱惑,拱手谢过,又移过个树墩挨着其当先坐下道。

“那便叨扰黄队正了!”另外两个人见有人先坐了,也不再客气也在旁坐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