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632章 我明白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632章 我明白了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赵昺没有对众将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秉着‘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的原则让他们重视起来,大好这一仗。在众将皆充分发表了对下一段战争的想法和看法后,他才说出自己的思路。收复大都战役,按照他的想法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两路进军的战术安排不变,西路军依然沿大路北上,打开北进的陆路交通,歼灭沿途守敌;东路军则沿大运河北上,控制沿河重镇,保证运河的畅通,并控制清州海岸码头,为开春后从海路输送物资打下基础。

其次,在第一阶段战役完成后,两路兵马合兵于涿州,建立战役前进基地,清扫大都外围据点,控制周边要地,完成对大都的合围。与此同时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伺机歼灭敌勤王军,削弱敌军的实力。

再完成对大都的合围后,采用长期围困的战术,待城内守敌物资耗尽之际,破敌献城投降,或采用强攻破城。

“陛下,若按此计划,我们发起战役的时间宜早不宜迟,臣以为应缩短休整时间,在完成辎重补充后应尽快发起,否则敌各处援军纷纷赶到大都,对我们的进攻将造成极大的阻力!”韩振言道。

“陛下,韩副使言之有理,而今张珪以河北都帅的名义调动河北各军,征签青壮,待其完成部署,将对我军形成威胁。臣担心此战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而影响两路兵马会合,进而影响到对大都的合围。”田忠也进言道。

“大家怎么看?”赵昺扫视了眼在座的众将,征求他们的意见道。

“末将以为如期休整的安排没有什么不妥!”庄思齐起身道,“不知其它各部如何,我三军自参战以来千里转战,连续作战,未得长时间的休整。正如陛下所言军卒已然疲惫不堪,减员未得补充,物资损耗严重,武器损坏不得修理更换,不利于连续作战。理应休整恢复体力,补充兵力加以磨合,以利再战。”

“俗话说磨刀不负砍柴工,休整正是为了更好的再战。且吾以为以其四处寻敌追歼,一座接一座的攻取城池,不若让他们聚集于一处,一战解决问题。”刘志学笑道。

“正是此理,而今我们大军云集,参战主力已达近六十万,辅军不下二十万,此乃复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兵团作战。经过前一阶段的战斗,大家皆知敌我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敌军毫无胜算;敌军倍之,据城而守,可以相持,野战必被我军突破。因此吾以为当下我军完全具备实施大包围与敌决战的能力!”陈凤林也言道。

“呵呵,你们两路元帅的信心不足啊!”赵昺听了指指田忠两人道。

“臣过于谨慎了!”田忠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为帅者谨慎。为将者敢为,战前有争论也非坏事,也只有经过充分的争论才能设想到各种情况,有针对的预案。朕再强调一点,一旦形成决议,没意见要执行,有意见也要保留坚决执行,现在有话就赶紧说,否则就没机会了!”赵昺笑笑道,而亦是告诉大家有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勿要觉得有不同意见而尴尬。

“臣以为缓攻之计可行,先控制水路交通,夺取清州港口完全有必要。待开春后,河流、港口解冻,便能保证辎重的运输,也能为迅速调兵赢得战机争取时间。”枢密院佥事刘洙言道,“我们占据清州,可以通过海运迅速从江南大批调运粮草,为长期围城打下基础。同时也能自清州出海,遣兵夺取榆关,截断敌军退路,当然也可以阻击关外之敌增援大都。”

“刘佥事的提议很好。若敌辽阳行省大举勤王,我们就可乘船渡海趁虚而入,先夺占了其的老窝,让他们有家难回!”严峰言道。

“现下东、西两路总管担心敌各地勤王军入京,给我们攻克大都造成困难,吾以为敌勤王军未必能及时赶到,即便能云集大都,但对我们来说却是难得的战机!”江钲言道。

“下官也知将敌聚歼于大都,对我们日后出击草原,深入漠北作战极为有利。但是我们能否一口吃下几十万的敌军,下官对此并不乐观,还请江副使解惑!”韩振拱手道。

“诸位发现没有,当下蒙元面临的局势是否与当年女真南下二攻开封时,我朝备战的措施相似呢……”江钲虽然不擅长领兵,但出身世家,对过往战事深有研究,可以说是当下大宋军事理论上第一人。

按其所言,当时女真二次南下攻开封与第一次汴京之围时的情况差不多,北宋朝廷在面对金人铁蹄再次南下时,同样诏令全国各地”守臣自将,倍道并行,星夜前来,殄灭虏寇“。尤其是在发现金人已经抵达开封城下后,更是以“军士复补官资,百姓免五年租赋”的优渥条件,号召全**民勤王。

可问题也出在这里,第一次汴京之围时,为解京师之困,宋廷同样下旨诏令各地出兵勤王,据载此次勤王行动中,全国被动员起来的勤王军队至少在五十万以上。面对刚刚灭亡辽国、凶名在外的女真骑兵,北宋君臣试图以庞大的体量迫使对手退却。

此策对于兵事不振的北宋而言,似乎是一种稳妥的选择。然而,这种尽起国中之兵的做法带来的后遗症也相当明显,除了河北路距离京畿较近外,其余诸路的勤王军距离汴京路途遥远,一路上的补给极为困难。

尤其是在金兵南下的危机时刻,北宋朝廷一方面建议勤王军自备粮草武器等辎重,另一面也严令各地官员要保障勤王部队后勤。但这种起于仓促间的命令只能是“意识流”的指挥,就跟军队败退时大喊“都给我顶住”妄图阻止逃跑一样,毫无指导效果。

其结果是,各地粮饷物资调配困难重重,矛盾不断。如西北种家军,这支久历战火的精锐之师奉王命星夜兼程而来,在第一次汴京之围解除后,在宿将种师中的率领下,前往太原邀击金国宗翰部,然而,这样一支有着重要使命的军队,却因为补给不至“乏食三日”,每日仅能以一勺豆子充饥。

最后,粮饷断绝、孤军深入的种师中部士气崩溃,他本人率领亲军与敌接战,身披数创战死。要知道,种师中的哥哥种师道当时被任命为河北河东宣抚使,理论上是负责抗金调度的核心,都说朝中有人好做事,连种师中都不免兵败身死,其他勤王军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这倒并不是说当时的地方官员对于勤王一事丝毫不上心,恰恰相反,第一次汴京之围时,汴京并未被完全围困,朝廷政令基本通畅,因为办事不力被免职罢官的官员不少。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当时宋朝地方的储备,想要负担这些勤王军的军事给养,有时并不容易。

可承平日久的北宋地方政府,并没有供给这样一支庞大部队的能力,一旦超过其承载极限的勤王军队同时到达,那么引起的负面后果不堪设想。更吊诡的情况是,宋廷在勤王诏令中鼓励强盗、流寇们勤王免罪,以至于声势浩大的勤王军鱼龙混杂,一些地方官员不得不关闭城门拒绝勤王军进城休整,在这种情况,这些军队的补给状况就更加难以保证了。

诚然,在理论上,宋廷通过系统规划勤王军行进路线,避免大军在地方过分集结扎堆,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军队缺衣少粮的情况的。可这毕竟只是理论,这种精细的调度,并不是一个科技落后,无法实现即时通信的时代可以做到的,更不要说这种近乎微操的调度……

“闻江副使一席话,吾明白了陛下暂缓进攻的深意!”韩振突然恍然似的道,“蒙元过去依靠江南的税赋供养塞外草原,在我朝收复江南和两淮后,蒙元产粮地只有河北、山东和河南及陕甘、河套等产粮地,但所得赋税只能勉强维持朝廷所需,难以如以往供给塞外。”

“此次我朝二次北伐是在九月,正是秋收刚过,而税粮尚在征缴赋,并未入库之时。我军却迅速攻取了山东、河南及河北大部,蒙元朝廷并未能收到今年的秋粮。可北地多是耕地只有一季所获,如此等于其没有收到一年的税粮,只能依靠往年的存粮。”

“按照历朝惯例,京师往往要存两年所需的粮食,供养百万人口。而今蒙元朝廷失去大半所获,只能从陕甘之地调粮,但路途遥远难解近渴。而山西战事已起,收复了十数座州城,同样难以供应大量的粮草。而入卫京师的蒙元勤王军越多,大都存粮消耗越快,不消一年便无粮可食,彼时也就是我朝收复大都之时!”韩振看向陛下的目光充满敬服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