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87章 富可抵国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587章 富可抵国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皇帝与几位随扈大臣虽然是抓大事的,但决策也需要数据支持,于是就苦了下边的人。御船上灯光几乎彻夜不熄,沿途驿卒忙得要死,他们不断将御舟上的令旨快马送往各地,又将各地的信息不断带回。而京中各部司也是不得清闲,皇帝催的紧,他们接到令旨后要加班加点的整理数据急速送往行驾。

好在这些年来,朝廷建立起了完备的统计系统,户籍与土地相互作用,使得很少再有人瞒报人口,因为其将无法获得土地,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而按照规定鱼鳞册每三年就重新修订,如此保证了新开垦的土地基本上都能登记在册。

鱼鳞册是收取两税的重要依据,据此就可以推算出每年的农税。当然其中会因为灾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个数据会有所变动,但也能基本反映出当年的经济形势和财政预收,他们也就能估算出未来年份的收入。

“陛下,自收复江南以来,人口增长迅速,增加四百余万户,人口一千六百余万。”随行的户部侍郎岳磬将汇总的数据禀告道。

“嗯,而今我大宋有人口约五千余万,增加近两千万。”赵昺点点头道。

“这皆是陛下之功,我朝重复江南以来,陛下轻赋薄税,政治清明,百姓收入增加,温饱之余尚有余粮,人口也随之增添。”陆秀夫言道。

“皆是诸位爱卿的功劳,朝廷官员上下努力的结果,朕岂敢居功!”赵昺摆手道。他清楚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这几年国家太平,百姓经济状况转好,加之灾害较少,人口增殖也就有了动力。另一方面发动的几次战争,夺取了两淮、川蜀和征服云贵地区,也使得人口得到骤然增加。

“今年秋税已经征收入库,据户部统计共收粮八千万石,商税三千万贯,榷务二千万贯,粮税四百万贯,杂项折合三百万贯,丝帛二百万匹,各项合计折合约八千万贯。”岳磬又回禀道。

“不错,今年国库又能有所结余!”邓光荐言道。

“而今各府常平仓积存的粮食又有多少?各地义仓又约有多少?”赵昺点点头问道。他明白今年国库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于各地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皆陆续到期和海贸进一步的扩展。而粮食看似不少,其实都是原粮,经过运输和加工、仓储的损耗就要减少半数。

“陛下,各府常平仓约储存各色粮食不下五千万石;义仓因为皆由乡民自行管理,底数朝廷并不掌握,但是乡里皆是督促他们按照一个荒年积存,应足够半年所用。”岳磬答道。

“陛下,我朝烽火连年,待陛下入主江南后始安,百姓惯有备荒的习俗,平常之家亦储存半岁之粮,即便一岁颗粒无收,大多数人家也可渡过荒年,不会大面积形成流民遍地的景象。”陆秀夫又道。

“还好!”赵昺松口气道。民以食为天,中国的老百姓向来最为安分,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不会造反作乱。而百姓们备荒的意识很强,在丰年除了缴纳税赋后都会留有半年存粮,以免下一季遇到灾荒,如此循环往复,保证不会饿死。

“近年朝廷鼓励前往两淮开垦荒地,又招募流民前往租种公田,现下已经初现成果,基本已经足够自用,还可供应部分军粮,不必自江南大举调粮。”陈任翁这时也言道。

“按照现下的测算,可以保证北伐大军两年所费,但若进军受阻相持不下,便难以再进。因此吾以为此次北伐计划应保守一些,以收取燕云为限,不易过于激进。而大军深入塞外,辎重本就供给困难,粮食再产量不济,大军困于塞外衣食无着,便有覆灭之虞啊!”陆秀夫建议道。

“陆相所言甚是,一旦攻击不顺,或是中原动乱难平,又需大量钱粮安抚百姓,耗费倍增。”赵昺点头认同其所言,知道其是在劝自己制定作战计划时不要过于激进,而是要留有余地。他想想道,“朕会与众将仔细谋算,不会做出有损国本之事。”

“陆相勿忧,陛下的内库充盈,足以调剂不足!”岳磬却是笑笑道。

“此是必然,若是朝廷亏空大了,当然会让陛下接济一二的!”陆秀夫也笑道。

“朕近年花费甚多,内库也只是勉强收支平衡,实在是再难以借贷了!”赵昺看看众人不怀好意地笑容,立刻苦了脸道,“朕而今添了数个子女,再过两年便大了,宫中就要扩建,还要准备分府居住;再有只是换装连发枪,至今皆有内府贴钱赶制,朝廷却未支付款项;此外,皇家学宫支出逐年增多,内廷消耗也是增加,再扩建军器监、织场,都还没有回利;加之探索远洋开辟新航线,不仅增加水手,还要打造新船……”

“陛下向来生财有道,内府的进项亦是越来越多,尽每年向海外贩卖的瓷器和丝帛、茶叶,又运回大木、香料和珠宝、象牙、犀角等,获利尤重!”岳磬笑容满面地道。

“进项虽有些,可是也禁不住朝廷有借无还,那皆是账面上的,库中却是空空如洗啊!”赵昺看其媚笑的样子,心里却恨到极点,咬着牙恨恨地道。

“陛下,此言差矣,近几年朝廷已经逐步归还昔日借贷,而换装仅仅开始,尚未全部交付诸军,又如何结算。”陆秀夫边说,边拉拉陈任翁道。

“陛下,陆相……陆相所言不错,连发枪只是拨下部分试用,并未正是列装,无法核对准确数目,一旦交付完毕,属下会及时合算督促户部算还的!”陈任翁苦着脸道,这边是皇帝女婿,那边是上官,都得罪不起,只好和稀泥道。

“都是敷衍,旧账未清,又借新账,你们玩儿这鬼把戏真当朕不知。”赵昺哼了声道。现代向银行借贷,以新还旧十分常见,可还是要支付利息的。而朝廷这班人却是老赖,本金都赖着,别说利息了。

“朝野皆知陛下心系天下,是为国为民的明君圣主。且天下皆是陛下的,无论内库和国库的东西尽为陛下所有,又何必斤斤计较,分出彼此呢!”邓光荐瞪了皇帝一眼道。

“这……”赵昺一时语塞,也心知这纯属诡辩,却又无从辩解。按照历朝惯例,皇帝应该由国家供养,但轮到自己不仅只能从朝廷分账,靠自己养活自己,挣了钱还得贴补给他们,真是称得上千古第一冤大头皇帝了。

赵昺抱怨是抱怨,其实他赚的钱并不少,赔本的买卖真不多。现在随着领土的扩大,他占有的资源也是随之增长。与朝廷早些年定下的分账协议也依旧执行,每年仅分配给他的盐税就已经达到数百万贯,且还有矿冶收入也是尽归内库,这也是一个大进项。

其次,赵昺还占有驿馆生意,当年在琼州时朝廷无力维护驿馆,便把这个包袱‘外包’给了皇帝。而今大宋所有的驿馆皆是皇家建设的,驿传仍由兵部负责,但是住宿、餐饮和货物运转皆是皇家生意,可以说是大宋朝最大连锁酒店巨头。

现下,赵昺又利用便利的条件扩展民间邮递业务,同时还开通了区间班车、航班,设计客运行业。这些业务看着利润不高,但是架不住业务量大,又垄断了政府的生意,每年带给内库四、五百万贯的利润。

再有,赵昺无愧于皇帝是最大地主的称号,现下他的皇庄遍布江南和两淮,可以说大宋扩张到哪里,哪里便有他的皇庄,如今已经有数十万顷之多。每年的产出粮食供应他们内府和护军所用是绰绰有余,且积存了近百万石的粮食供他私人调配,以后子孙的吃饭问题也不用发愁了。

当然海贸生意依然是内府最大的进项,但随着民间资本的介入越来越多,他们已经放弃了中低端产品,转而主打高端产品。在这方面皇家占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御窑能烧出最精美的瓷器,御酒坊酿出最好的酒,制造局能织出最精美的丝绸……现在由他们引领欧非和中亚地区诸多邦国的时尚风潮。

另外,赵昺凭借皇家雄厚的资本,几乎垄断了大宗进口奢侈品生意,不过他并没有竭泽而渔,毕竟民间越来越富,若是没有出路,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所以要有一个出路。而珠宝向来为民间喜爱,既能彰显富贵,又能保值升值,海外来的钻石、珍珠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海贸的兴盛,也让保险业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现金,又可以通过借贷让他们生息。而金融类产品肯定是最挣钱的,皇家的声誉又是最好的保证,这也让赵昺控制了这个市场,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所以说赵昺当下还真不缺钱,固定资产自不必言,流动资产也难以计数,反正内库又该扩建了,里边装满了金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