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71章 不如鸡窝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571章 不如鸡窝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陈都统,你最早入帅府军,任前营指挥使,今日之败有何感想啊?”中军大帐中,参加校阅的各部首官皆聚于此,赵昺扫视了一圈众将,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第一军都统陈凤林身上问道。

“属下以为此败非不战不力,首先我部四天时间行军二百余里,以致军卒疲惫,有所松懈;其次是在内地扎营,因而营寨修的稀拉了些;再有,没有想到夜间会有敌骑袭营,以致准备不足;还有……”昨夜第一军的营寨被最先攻破,且是在几无抵抗的情况下便失陷了,幸亏自己见机的快,否则就被堵在大帐中了,他瞪了眼骑一师都统余跃才施礼解释道。

“还有什么,仅这些还不够吗?撤了他的椅子!”赵昺不待其说罢,便拍案厉声道,“五天行军二百里就疲惫不堪,一军的兵卒皆是软脚虾?营寨不挖壕沟,不设置拒马,寨墙筑的不到两尺高,你是筑垒扎营,还是垒鸡窝?野外宿营不遣游骑前出,营前不派斥候潜伏,就在营门派了了两个稻草人吓唬鸟啊!”

“陛下,属下……属下失职!”陈凤林诧异的看向皇帝,而自己的椅子随之被侍卫撤去,他只能尴尬的立在当场,脸上如火烧一般地道。

“整日号称自己的是‘天下第一军’,自成军以来立功无数,这便是你一军的实力吗?朕看就是一群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只会自吹自擂的样子货!”赵昺怒声道。

“属下无能,辱没了第一军的军号,但第一军的士卒们绝非土鸡瓦狗,而是响当当的精兵,请陛下责罚属下一人,勿要降罪第一军!”陈凤林此时已经意识到陛下是真的恼了,而自己输的也是难看,躬身施礼咬着牙道。

“朕再三发布敕令,要尔等研究以步制骑的战术,熟练战法,可你练了些什么?却还几次上书要做北伐蒙元的先锋,就这个样子朕岂敢用你!”赵昺冷笑着道,“朕担心你连《武经总要》都忘光了,而是把心思都用在争权夺势上了吧!”

赵昺是真的有些生气,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就视蒙古骑兵为劲敌,在琼州战马无法渡河来攻,在江南尚有密集的水网限制骑兵的行动,他可以借势御敌。但进入中原就没有这些优势可用,要直面蒙元骑兵的冲击。

因此赵昺才急于再度提升火器的威力,打造一支精骑,但限于马匹的数量,仍然难以与蒙元对攻,这就还需要步军为主力对抗蒙元骑兵。所以他也一直在实战中总结克骑之法,并整理成册让各部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

所谓以步制骑的战术,主要是指步兵通过各类武器的综合运用达到陷骑目的的战术。陷骑战术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结阵陷骑和设伏陷骑。

其中,结阵陷骑主要是指结为阵列后,以拒马枪、步牌抵御敌骑冲击,再以弩箭远距离杀伤骑兵人马,待短兵相接后以刀棒类武器进行近战搏斗。掩护步兵的盾牌则以木为质,以革束而坚之。步兵牌长可蔽身,内施枪木,倚立于地,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堡垒。贯处以铁为索,更相勾联,或布阵立营,拒险塞空,皆宜设之,以拒马御突骑,使不得骋。

这是冷兵器时代以步克骑的常用方式,早期赵昺也曾使用此些方法对抗敌骑兵,只是火器替代了弓弩。而这也让他想起前世很流行的枪兵克骑的论断。但在实战中他发现枪兵同骑兵对抗时,其死伤是要高于骑兵的。

在现实中其实马匹的生命力是比较顽强的,赵昺发现即便当长枪刺中马匹时,也很难直接将马匹击杀。此时,骑兵仍可进行冲锋战斗。甚至,受伤发狂的马匹会短时间内形成更可怕的冲击力,再加上步兵的防护一般情况下会差于骑兵。

因此,单纯从战损比而言,步兵的伤亡是要更高的。之所以说其克制,主要还是针对骑兵的训练成本远高步兵而言,即使以一个骑兵换取数个步兵也是不划算的,故此在实战中将领一般会避免用骑兵直接冲击结阵的枪兵阵线。

然而当初赵昺是兵微将寡,他也根本没有底气与蒙元骑兵那样列枪阵对攻,因此他的以步制骑的战术思想,对器械的依赖程度是比较重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小型堡垒的构建。因此无论是造厢车、扎硬寨、修棱堡都是出于这个原因。

当然除了构筑坚固的营垒外,也还有其它克制骑兵的手段,而这些古代的先人们也早就总结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且秉承兵不杂不利的战斗模式综合运用。所以赵昺没有不发扬‘拿来主义’的理由。

其中所谓设伏陷骑是在敌骑行进的必经之路上预设陷马器,毁伤马匹,延缓迟滞骑兵行动的战术,陷骑主要的就有六种方法之多。

一为伏枪,用火炼竹枪斜埋成列埋在地中,用竹圈束住枪头,上面覆盖茅草隐蔽,挽枪竹圈上系有提头索,当提头索被马踏中后拽去挽枪竹圈,竹枪弹起林立,“起地三尺,贼马无不中伤”;

二为绊索,用木桩系五丈麻索钉于地上,用青竹竿五条撑索腰,将麻索压于地面,并在沿途制造机括控制,当马蹄触动机括,撑索竹弹起麻索悬空离地三尺,绊倒马匹;

三为马拖,用竹削成筋火,其长数倍于筋,呈锥形,插于地面;竹尾则用热汤煮过,系有麻索;索尾又安扣头,;遇马被套后,则索尾之枪拔出地面伤马腹腿;

四为马筒,在地上挖深一尺、阔三寸的陷坑,内置攒锥。当马蹄被陷,则以攒锥刺伤其蹄踵;

五、六法称为青阱、白阱,也就是俗称的陷马坑。指在草地和沙土地挖掘陷坑,坑上以刍草或种草苗覆盖,借以欺敌以毁损马蹄。宋代陷马坑长约五尺,宽三尺,深四尺,坑中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的鹿角枪和竹签,以巨字形排列。

此六法须于道路预先修设,非瞬息可成,陷阱的制作也须耗费较高的人力物力。古人又发明出所谓的‘设险八法’:

其一为踢圈,将竹圈插于马道,上系麻索,用来套马蹄;其二为截径,用竹弩一张、竹檐七片、菠菱一只,用绳索伏于马道,当马头触碰到机关,则箭发马倒;其三为伐木,在敌骑经过的森林中预先伐木横于道中,阻挡马匹通行,为防止敌人下马将木头拖离道路,一般不将树木伐断,以此来延滞敌骑行动;

其四为结草,在草野之中,阻绝道路,迫使骑兵在路两侧的草野中前进,并预先将草结成绳,横于草丛中绊倒马匹;其五为种冰,指冬天于道路险峻或高坡峻岸、斜城陡岗处,迎风灌水,使水结成冰,则路滑无法通行;

此后两法为裂石、断桥,即掘断道路桥梁阻塞通行;其八为琅琊版(狼牙板),用钉板埋于沙砾地中伤害马匹。配合此八法用以诱敌的还有刍诱、饵诱、献青、献白四法,概括而言即利用饲草料、水源等对敌马进行引诱,致使其触发机关自投罗网。

此外还有多种小型陷马器用以刺伤马蹄。基础的有六种,其一曰刺球,以铁制球,四周有锋;其二曰蒺藜,即铁蒺藜,其上有锋,并萃之以毒药;其三曰茅针,铁制,其形如针而稍大;其四曰鹅项,即铁制钩状物,其形状两曲而两头锐利;其五曰菱角,即铁菱角;其六曰皂角,即以铁制成皂角形状。

此类陷马器,成本低廉,在使用时只需大面积签插、撒掷于地面,便可起到一定的伤马效果,是一种成本低廉的战法。然而其各自亦有弊端,如蒺藜锥尖较小,容易被马踩进土里无法刺穿马蹄,铁菱角、铁皂角也有类似问题;茅针须置于板上,类似狼牙板,容易提前暴露鹅项则难以固定,被踩后容易东倒西歪,亦难以伤马等。

除此外,还有铁蕈、竹贮两种针对马蹄准备的恶毒招数。铁蕈者上锥下平,如同木蕈,被马踩踏不易陷入泥土中,较之上述陷马器更容易刺穿马蹄;竹贮则是形状如同鼠黏的铁球,上有六锋,并施以毒药,因中间有蒂也不容易没于尘土,马蹄踩踏到容易刺穿中毒,同时由于涂毒也不可以手握,为骑兵清理增加困难。

在昨晚的演练中,即便经过急行军的第一军兵卒疲惫不堪,导致营寨扎的稀里马虎也算个理由。可想想有如此之多的克制骑兵的招数和方法,他们居然都没有布置,以致骑一师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接近了营寨。而后又几乎在瞬间就冲破了寨墙长驱直入营区,搅了个天翻地覆。

也幸亏这只是演习,否则第一军的军部以及参演的一个师就要全军覆没,而这种情况又出现在驻扎在徐州前沿,战备等级最高的部队身上,岂能让赵昺还坐的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