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00章 余波未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500章 余波未了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在真金的亲自督导下,大都府、刑部和枢密院展开了调查。经过仔细勘察现场,找到了凶犯遗留的箭矢,一般出自朝廷的工匠所,或是各部奥鲁营的皆会留有标记,但是这些箭矢上皆没有任何标记,箭头也是普通常用的样式,这些不足以让人判断出自哪里。 另外,他们在树林周边寻获了行凶者马匹逗留过的痕迹,寻到了藏匿的尸体,但是这些尸体皆与伯颜一样被割了脑袋,身上的衣服也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标记。不过这正可排出是流窜京畿地区的盗匪所为,证明袭击伯颜一行的人是有备而来,将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痕迹全部抹去了,说这是一场有准备的谋杀。 与此同时,调查人员试图找到目击者,可事件发生时正是中午,天气炎热的时候,行旅这个时候一般都会找个阴凉的地方打尖、小憩,待凉爽时再上路,所以并没有人看到事发经过。进而又排查的当日出南城的人员,守门的官吏报称并没有大股人群骑马出城。 随后他们又对周边驻扎的军队进行了询问,以为既然不是盗匪所为,能干净利落的杀掉百余精锐护卫,就只有军队能做到了。但是枢密院和兵部方面在那日都没有发出过调动兵力的公文,各军也报告没有派出军队去过事发区域周边。 事情至此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可他们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将伯颜一干人等全部杀死,没有使一人逃脱,出动的兵力至少要倍数于其,不可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若是京中没有藏匿之地,很可能就已经远遁。但经过排查,只有卫王府近日有前往草原收取租赋的大股队伍离开。 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是直接排出了,谁都知道铁穆耳在南朝为质,虽说已经逃脱月余,但是至今没有音信,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更不可能安排人手伏击伯颜了。而这个时候离开京师也很正常,每年此时在京的王公大臣都会派人前往各自封地收取贡奉。 所以三方调查人员忙乎了十天,也没有查出真凶,但期限已到。而此时朝野间各种流言四起,其中有三个版本流传最广: 一说始终查不出真凶,是因为此事就是大汗命人干的。伯颜当下功高盖主,为大汗忌惮,恐其日渐坐大,控制了朝政,当了权臣,甚至取而代之。大汗便罢了其职,将他赶出京去,明着说是去河内主持军务,暗地里在京外布置了军队将其杀死,以绝后患。 二说伯颜是玩儿了个金蝉脱壳,因为对大汗罢免自己不满,以假死脱逃投宋去了。这个传言很有市场,因为始终也没有找到其的首级,只是从身材和衣着上做出的判断,根本无法断定是不是真身。至于那些护卫其实是大汗派去监视他的,所以才把他们全部杀死,以免泄露行踪,也正好混淆视听。 还有人说,因为伯颜当年主持南下灭宋,让南朝人极为忌惮。现在听说大汗又遣伯颜南下主持河内军务,担心其会再领大军攻宋,所以南朝小皇帝派出了一支精锐人马潜入大都,趁伯颜离京的时候在野外对其展开伏击,将其杀死后,割了首级回去复命,而他们早就连夜逃到清州,坐上接应的战船从海上逃走了。 不论哪种版本的传言都足以让人感到恐慌,一时间朝堂之上变得静悄悄,再无人敢当面顶撞大汗,皆担心成为伯颜第二。而居于城外的达官贵族们也纷纷迁入城中居住,他们担心自己成为南朝报复的对象,那些曾经参加过攻宋的人更是小心翼翼,不仅加强了护卫,且非必要之事绝不出门。 真金知道这样下去可不行,为表明自己的清白,下旨拨款对伯颜厚葬,同时追封淮王,谥号“忠武”,分别在大都和上都建忠武祠祭奠,其长子买的世袭八邻部左千户,严令继续追查真凶。此外调兵入城加强防卫,遣兵日夜巡视。 真金也清楚这样做尚不足以消除众臣的疑虑,必须要尽快平息流言。于是遣贺惟贤拜访了桑哥,其立刻会意。亲自督办伯颜被杀一案,很快得出了结果,在各部的努力下,查明伯颜是遭到南朝派遣的探子伏击,遇刺身亡。一路刺客在逃亡途中被挡获,当场杀死拒捕者三十余人,擒获二十余人,缴获被其割取的伯颜首级。 随后真金下旨将擒获的南朝探子押赴大都斩首示众,命人将伯颜的首级送还家人,下旨斥责南朝不齿于人的暗杀行为,并发誓要进行报复,为伯颜复仇。这件事就此有了定论,再敢妄言者严惩不贷,此次谣言才被平息,但仍有人私下说送回伯颜府中的头颅只是一个骷髅,根本无从辨别真假。 而后,真金再次下旨设立河内都万户府,将黄河以南的诸军归于其下,以张潜为副都万户前往开封开衙建府,主持对南朝的战事。又遣人与南朝使臣商谈各自罢兵,开榷通商,做兄弟之国。但始终未提及增援汉中之事,众臣也不敢多问,可都心知大汗已经对惹出祸事的汪氏弃之不顾,任战事发展了。 不久,西川传回战报,可这次却不是大捷了。称自襄阳出兵的南军搭乘水师溯汉江而上,一路炮轰沿途州府,各军皆不敌,闭门严守城池不敢战。而汉中守将早已迁民弃城逃走,南军不战轻取汉中;在阆中,汪惟纯率军死守阆中城,由于西岸长期遭受嘉陵江水啮,夯土城垣多有毁损,南军以战船上的火炮轰城,并遣兵上岸实施爆破,使得西城墙坍塌二十余丈,南军自此攻入城中,汪惟纯在城破之际自杀,余者皆降,阆中失守。 朝中上下哗然,原来以为坐守坚城的阆中还能守住,能够将战事拖上一拖,为善后增加的点儿份量。但谁想到转瞬间就城破人亡。而此前所谓的大捷不过就是个笑话,是其为了滞留西川炮制出来的,同样在南军面前不堪一击。 桑哥借此发难,联合一众朝臣联名上书弹劾李谦包庇汪氏,唆使、纵容其在西川挑起战事,致使两国战火再起,丢城失地。明眼人皆能看出,弹劾的虽然是李谦,可矛头直指被禁足在家的大皇子甘麻剌,暗指是其勾结外臣,意图不轨。 封疆大吏,勾结朝中重臣,能够容忍这种行为的皇帝历史上寥寥无几。真金虽然恼火,但还是给了李谦上殿自辩的机会。当初南朝的北伐之役中,他只是凭着一股忠君爱国的思想就主战了,尽管失败的原因很多,责任不能全部由李谦来担,可其作为大汗的亲信谋臣也是难辞其咎。 在阆中事件中,李谦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除了为维持正统外,他也存在着自己的小心思。战败后的和议,让李谦等汉臣力求“宁增赔款而不割地”的想法成了泡影,其实也是对他们所有人心理的一次大冲击,因为多数人根本不明白我们会输得这么惨,还割地了,这是奇耻大辱。 而李谦其所学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在军事问题上做出理性的判断,心底中以为是中原蒙军已经**堕落,京畿侍卫亲军久未征战,战斗意志已然全无。而汪氏久驻陕甘地区,与西北叛王对峙,几乎每次征战皆受命出征,乃是一支劲旅。 于是李谦在与汪氏私下接触中达成协议,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对南朝有一战之力,就能在退出西川上为其从中斡旋。结果汪氏就搞出了一个‘阆中大捷’,而他果然在朝中为其力争,还求得了封赏。但随后的南朝的举动就非他所能掌控的了。 当下汉中已落入南朝之手,阆中不守,而成都也是危在旦夕,汪氏的失败已成定局。而你打输了仗,之后决定权就不在你手里了。以南朝过去的所为来看吃进嘴里的肉,已然没有再吐出来的先例,他的冒险让蒙元失去了汉中这个出川的要地,责任由他来担也不为过。 面对众臣的弹劾,李谦意识到自己已经难以全身而退,但为了维持儒家正统,他选择了牺牲自己,保护甘麻剌。揽下了所有的责任,并殿上当众请辞,致仕还乡。真金没有过多的挽留,稍后准其去职致仕,把其引荐的李思衍入中书省为参知政事。 十日后,李谦踏着秋后飘落的枯叶行出大都城,与送行的老友和同僚告别之际,抬头再看城池心中说不出的感叹,自己在这座城中起起落落,见证了蒙元最为高光的时刻,也目睹了它走向没落。而今随着伯颜被刺杀、自己黯然退出朝堂,桑哥一伙儿重新上位,汉法派只剩下安童恐怕也是孤掌难鸣,他的离开也许就是汉法派的绝唱了。 可就在李谦与众人饮下离别酒,一一告别的时候,却没有人发现一个衣衫褴褛之人,撇了他们一眼留下声冷笑,昂首走进了大都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