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424章 以二换一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424章 以二换一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赵昺的目的很明确,也是给真金挖了个坑,既然你不愿意放弃开封府,也不愿意放归德祐帝祖孙三代。战败了还这不行那不行的,天下的好事都让你占了,怎么可能?而要达到目的,就要在其它地方让步,做出些补偿。

美女,他不感兴趣;对于金银,赵昺还有些兴趣,可蒙元现在国库空虚,全靠加印纸钞维持着,已经榨不出多少油水。如此让他感兴趣的就只有土地了,而当前对于大宋最有价值的土地就是川蜀了,得了川蜀就能在国防上形成闭环,战略上也极具意义。

不过当前的川蜀对于蒙元就不那么重要了。四川经过蒙元的两次入侵,人口几乎被屠戮殆尽,在册人口加上蒙古屯田军才三十多万。而持续的战争,也让水利设施失修废弃,城市沦为废墟,再不是当初的天府之国。尽管这些年来有所恢复,但是已经没有多大经济价值。

川蜀就防御的角度而言,比之关中更加稳固,其南面是云贵高原,西面是青藏高原,敌人根本不可能攻上,仅北边和东边有的两条通路。

古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汉中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二千里;且也包括了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由云南入蜀的樊道,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和自汉中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也包括古蜀道范围内。

但狭义上的蜀道,仅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所以北边掐住剑门关,守住米仓道,便可保传蜀腹心成都的安全。而川蜀位居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难,加之有三峡阻隔,的东面门户在重庆。重庆是全国有名的山城,因此从东面陆路进攻川蜀十分困难,只能走长江水路。

所以说,巴蜀之险,几不可破。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崇山峻岭太多,外面不容易进去,里面也不容易出来。因此巴蜀最容易出现局部割据的势力。然而,一旦巴蜀脱出局域,则变得极其重要。与东面的荆楚相连,则占尽长江天险,足以与北方抗衡;与北面的关中、汉中相连,则可顺流而下,直取荆楚、中原。加之成都平原也是一个巨大粮仓,使得巴蜀虽不是兵家必争,却是得之可安天下的重地。

当初蒙元攻占四川的目的就是要借助长江水道,自西向东侵入宋朝江南腹地,后来采用刘整的‘夺襄阳,攻江南’之策,而放弃了大迂回战略。当下宋军已经占据川东,重建了山城防御体系,蒙古人想再故技重施不说没有可能,却也是困难重重。但宋军可继续东进,夺取成都平原。

以当前的形势,蒙元连败之后中原才是战略重点,川蜀在大局上处于‘鸡肋’的地位上,毕竟距离他们的核心地区还隔着陕甘,而他们只要扼守汉中,大宋便难以借道北进,且历史上除了汉朝还没有哪个政权借此夺得天下。

在当前蒙元财政困难,兵力匮乏之际,又视中原为核心利益所在的情况下,他们救援川蜀也是有心无力。而他们又担心在中央势衰的局势下,地方势力崛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只要大宋筹码足够,让蒙元放弃‘可有可无’的川蜀地区也不可能。

赵昺当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你不愿意放人,又舍不得开封,丢不起脸,那就拿川蜀来交换。他也知道,蒙元之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不难看出其中的厉害关系,能不能谈成还是未知。但他觉得这值得试一试,自己以二换一,蒙元是占着‘便宜’,不怕他们其中有人会动心……

廷议结束,赵昺出了殿门,一时间竟然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去何处?自己老婆虽多,但是门口也多,进这家,出那家,都要掂量下,免得弄得妃嫔们争风吃醋,后院起火,否则倒霉的还是自己。可当下天天公事都忙得他焦头烂额的,实在没有兴致想这些事。

“官家,回淡泊阁吗?”王德见小皇帝站在殿外踌躇不前,上前轻声问道。

“朕也不知道!”赵昺苦笑着摇摇头道,“回朝之后,朕觉得极为不适应,在外虽然也是事情不少,可终有轻松的时候,而这宫中却难得片刻安闲,累啊!”

“老奴也有此感,在外之时即使常常敌军在侧,可咱们周围也皆是大军重重护卫,不必为官家的安全担心。而回到宫中竟然觉得处处不靖,总觉的有人在暗中窥视,让人心神不安!”王德瞅瞅左右,身边尽是些新入宫的内侍、宫女,对他虽然恭谨,却有如芒在背的感觉。

“那明日咱们找个由头,到外边的皇苑中居住!”赵昺轻声道。他其实也明白皇宫内院戒备更加森严,除了护军官兵往来巡视,各处遍布明岗暗哨外,还有内卫隐在周边护卫。而内心的不安,则在于环境的骤变产生的陌生感,及人员变动出现的疏离感,就类似于前世所言的战后应急综合症。

“老奴可不敢,太后和皇后娘娘若是知道了,还不将老奴打死啊!”王德连连摇头道。

“前几天还自称小的,怎么回来才三天就改成老奴了?”赵昺这两天总觉得王德说话哪里有不妥,但是又觉得没啥改变,今天才算知道哪里有问题了。

“唉,虽说咱们才出去一年,回宫后发觉处处都有新人,他们一个个年轻健朗,或是面貌青涩。才发现自己已经蔫成老黄瓜了,再称小的都自觉难堪,在陛下面前就只能称老奴了。”王德神情黯然,大有种‘红颜已逝’的感概,叹口气道。

“哈哈,你今年不过四十岁,正是当年,若是让应先生他们听到了,恐怕非得揍你不可!”赵昺笑道。

“遥想当年,应先生与江、邓及元妙大师,护着官家前往琼州,那时还是十分健朗,不知疲倦的帮助官家运筹帷幄,打下了根基,而今却也到了致仕之年。更不知元妙大师,现在如何了!”王德却是感叹道。

“还酸上了,朕要你办的事情如何了?”赵昺与王德下阶缓行,随侍的小黄门和宫女远远跟在后边,他踢了其一脚道。

“对宫中已经多有变动,其中即有太后懿旨,皇后娘娘的谕令,老奴不敢贸然行事。只能先暗中与些老人们探听些情况,查阅文档了解内情,待摸清了底数再禀告官家!”王德言道。

“嗯,你做的很好,谨慎些是对的!”赵昺点头赞许道。

“老奴日日跟着官家,总要有些长进的,这叫……叫摸清底数,谋而后动!”王德笑着道。

“说事儿!”赵昺瞪了其一眼道。

“是!”王德赶紧施礼道,“据老奴所查,新进宫的这些高丽贡女和内侍,长相俊美,做事认真,懂规矩,又十分乖巧聪慧,精通算计,女工,甚得太后和几位娘娘的意,每处都要了几个去,皆得娘娘们的宠信!”

“这些贡女和内侍皆是高丽几经挑选,又加以严格训练,才送到蒙元宫中的。而本已不差,再能送到我们这里的,肯定又经过遴选,定然是好的。”赵昺言道。

“官家所得是,老奴问过那些高丽奴,他们说自己在蒙元内廷受到过被掳到蒙元我朝内侍训练,因此对宫中的规矩和礼数十分明白,甚至能说得清楚咱们大内旧时的格局和各处内部的情形。”王德道,“我开始还不大相信,这里虽比旧宫小,但没有几年也难以摸清各处的情况。特意考问了他们,竟然答的不差。”

“家贼难防啊!”赵昺闻听更是吃惊,蒙元看来是在这些高丽人身上下了功夫的,要知道在做出停战和议后,时间并不太长,其就派出了和议使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他们调教到如此程度,真是不简单。而对于他们精通汉语,他反而并不太奇怪,毕竟高丽自隋唐就与中原王朝交流密切,对汉语并不陌生,挑选后再加以培训并不难做到。

“官家是担心这些高丽奴是蒙元方面的探子,专司派到宫中打探我朝机密,或是……”王德瞅瞅左右道。

“不可能全是,但是掺杂几个内奸大有可能,他们潜伏于宫中探听消息,或是引而不发等待时机以作大用。”赵昺言道。他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天天弄鬼,也变得神经过敏,觉得身边的人也像鬼,可他也明白自己的担心并非多余,这种事情可不是只出现在传奇故事和影视剧中,而是真有其事。

“若如官家所言,这可怎么弄?高丽奴有娘娘们的宠信,老奴怎敢动手,而要是出了事,老奴更是担不起。这些鞑子也是,为啥喜欢高丽人!”王德不住叫苦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