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486章 真假之辩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486章 真假之辩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鉴于此事重大,很可能引发两国再战,真金诏几位重臣进宫议事。大约等了半个时辰,甘麻剌、伯颜、桑哥、李谦、安童、阔里吉思和新晋枢密院副使张珪先后奉诏觐见。

贺惟贤作为大汗的近臣,又掌管宫中宿卫,自然在旁作陪。而他看向张珪时心中却不是滋味,说不清是羡慕,还是嫉妒。想想大家同为世侯出身,人家的命怎么就那么好,今年不过二十五、六的岁数,人家已经是位列朝堂了。

不过贺惟贤也知道自己只有羡慕的份儿,人家是祖上有德。其祖张柔是最早投靠忽必烈汗的汉将,追随其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封为‘拔都’,可谓汉侯之首。其父乃是张柔九子张弘范,战功卓著,曾生擒南朝丞相文天祥,可惜的是在追剿残宋朝廷时,眼看功成名就,却在崖山全军覆灭,兵败身死。

所谓虎父无犬子,张珪在少年时从父射猎,有猛虎突然窜出,被其立毙于箭下,从而引得众军敬服。而他也自幼受名儒教导,文武全才。在其父阵亡后,十六岁即成为管军万户,当下正是用人之际,真金诏其入京,拜为枢密院副使,辅助伯颜掌管天下兵马,正可谓是少年得志。

“阆中大捷之事,想必诸位都知道了吧!”众臣分别在真金左右席地而坐,他扫视了众人一眼面带讥笑道。

“臣等虽有耳闻,却尚未得到详报,不知内情!”安童言道。

“给大家传阅!”真金示意贺惟贤将战报递给他们传看。

“此战我军动用两个千人队,号称斩首四百余南军,这也称得上大捷!”桑哥撇撇嘴道。

“近年我军与南朝交战,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极难取胜。即便数倍于敌,往往也难以取得大的战果,此战若是没有虚报,也勉强算是一场大捷吧!”安童放下战报叹口气言道。

“过去我朝数百骑兵即可破数万之敌,南军现下竟然如此厉害,数倍围之亦难全胜,且有一万户阵亡当场。”阔里吉思有些难以置信地道。

“南军皆用火器? 火枪可在百步之内洞穿铁甲? 五十步之内重甲也难以抵御。而南军的火炮更是犀利,射程可及数百步,中者人马俱碎? 丈余厚的城墙都难以抵挡。我军与之对阵? 弓箭还未进入射程? 便大半伤在敌火器之下。即便侥幸冲至敌阵前,也再无力破阵? 因而每每对阵死伤无数。”伯颜言道。

“院使所言正是? 早在十余年前? 南朝小皇帝造出火器? 彼时尚十分简陋,但是与我军交锋就从无败绩。当年刘深统领战船数百艘追击行朝船队至七洲洋,南朝伪帝亲率十余只战船迎战,竟然击沉、撞毁我朝战船达百艘? 在崖山更是借此反转战局。然后占据琼州,我军多次动用重兵围剿,竟没有一兵一卒踏上过琼州!”张珪言道。

“四年前? 南朝小贼率十万大军? 战船数百艘渡海侵入江南? 我朝江南都万户府下辖二十大军及数万镇抚军竟然不敌,几乎尽数折损。”李谦叹口气道,“若是听从院使当年之计,沿江修筑城寨,重建城防,南军也就不会轻易渡过长江侵入两淮了。”

“旧时莫要重提了? 当下南军凭借火器犀利,攻城拔寨如摧枯拉朽,野战亦能结阵对攻。如襄阳、寿州、符离皆城高壕深,固若金汤,但仍然无法抵御南朝的攻击。可见当年吾对敌之策也非良策,而其凭借强大的水军又能纵横江海,沿江河快速机动,运输军资,长途奔袭比之我朝骑军还要迅捷,可我们至今没有克敌之策,只能处处被动设防。此次阆中之战能够聚歼敌一部也称得上大捷了。”

“我族铁骑曾灭国上百,在勇士们的弓箭下无不望风而逃,可在南朝面前竟毫无用处了吗?”阔里吉思难以相信地道。

“秃噜刚入中原时也不相信,他想凭借马快刀利劫掠一番,可结果所部尽数被围,自己兵败被俘。所以当下还是不要再尝试,否则……”安童苦笑着摇摇头道。

安童的话虽然说了半截,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为了将其赎回和换得宋军从南阳撤军,不得不放弃了川蜀。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赔本的买卖,其意也是在警告他们不要妄动,老毛病也要改改,不要擅自越境去找麻烦。

“此次阆中能够痛歼南军,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其中获益,得出获胜之道!”阔里吉思言道。

“吾以为阆中之战的战报多有不实之处,难以获知全面的情况。此战不像是骤然遭遇发起的战斗,而更像是又预谋的伏击。”张珪看完战报道。

“哦,副使是说汪惟孝是有意挑起与南军的冲突?”贺惟贤故作惊讶地道,这与他的怀疑不谋而合。

“正是!”张珪点头道,“其中有几处不合理之处。其一,南军收复川蜀意在长期经营,以他们旧时所为,不会扰民,且会百般安抚,因而烧杀劫掠之说存疑;其二,大汗下旨放弃西川,而汪家在此经营了数十年,百姓欲跟他们撤至汉中不无可能,但此举有违两国达成的和议,恐是南军欲阻止百姓北迁,从而引发的冲突。”

“嗯,副使所言甚是!”李谦点头道。众人也随声附和,但是心里却是不信,都说故土难离,真相多半是汪家驱民北迁,南军前去阻拦,但这事关由谁挑起战事,大家自然选择相信是南军烧杀劫掠,或是百姓自愿追随北迁。

“其三,屯军平日为民,战时为兵。此正当夏收、播种之时,屯军是不可能会迅速集结起如此多的兵力,并及时赶到现场的,因此动用的定是地方镇军;其四,战场上我军占据高地,居高临下发起冲击。更加表明他们是早有准备,否则二千大军调动,南军不可能毫无察觉,自行入毂的。所以更像是汪家早已伏兵于此,以驱民北迁为饵,将南军诱入了欲伏战场。”

“此外,战斗也不一定如其所述那般轻易,汪惟纯身为上万户府万户,统兵上万,岂会在头一轮攻击就率先冲锋。估计是久攻不下,伤亡甚重,士气低落,又担心南军援兵赶到,才身先士卒领军冲击,却不幸中弹阵亡。因此,吾以为难以从此战中获得取胜的经验。”张珪言道。

“副使所言也是推测,此战能胜亦是不易,而汪惟纯殉国是做不得假的,汪氏对国还是忠心的!”甘麻剌这时插言道。

“殿下此言差矣!”桑哥接过话道,“数年前,南军曾前一支不过五十人的小队渡过长江,潜入六安镇,被我朝屯田军发现,双方发生激战,他们就突破重围躲到山上据守。随后屯军千户调集人马围山搜捕,结果连攻了三天损兵百余人,竟然未能成功。”

“而后,南军发现潜入的小队被困江北,随即调兵遣将欲渡江救人。我方发现江南有异动后,也随即调集周边数个屯军千户增援。南军只动用了两个千人队的兵力,在水军的协助下渡江奇袭渡口,而后派出一支百人队救人,他们撕开了防线上山将人救下,随即躲进千户府待援。当时动用了上千人攻打,竟然不能建功,而后宋军大举渡江,拦截增援的我军几个千人队,并救援坚守千户府的友军。”

“可结果呢?六安镇千户所几乎全军覆没,增援的三个千户所死伤惨重,南军救出人后,还带着数百投下户安然而退,损兵不会过百。此战虽然不大,但引发朝廷震动,院使筹备多时的渡江反攻计划不得不取消。此后沿江各千户退后十里,不得与南军交战,并开始修整江防。院使当时主持此事,应当知晓此事吧!”桑哥转向伯颜道。

“嗯,此事是实。此战之后沿江屯军无不惊恐,不敢再拭其锋,避之无恐不及!”伯颜点头道。

“要知当时南军刚过收复江南不久,各部扩编,收入的皆是新兵,就有如此的战力。而今南军士兵皆是久经战阵之兵,战力只会比彼时更强悍,汪氏之动用两个千人队就能取得如此战果,实在难以让人信服!”桑哥摇头轻笑道。

“这……也许是南军轻敌,才被汪氏所败,也显得此胜更加难得吧!”甘麻剌怔了下讪讪道。

“殿下说的极是,我军新败,才彰显此胜的重要,朝廷应该加以褒奖,以振军心!”李谦言道。

真真假假,在座的没有一个当事人,谁说的也只是推测。如何认定还需要大汗定夺,但此时众人好像才发现大汗半天没有吭声,只是静听他们争论,齐齐看向真金,只见其脸色平静,难以看出喜怒,而眼神却是阴冷异常,就那么看着他们。

众人见状心中无不打了个激灵,马上都闭了嘴,不知道刚刚自己的哪句话触怒了大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