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148章 基本无解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148章 基本无解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和议正在向赵昺设计的方向发展,但是是否接受蒙元以四川行省换取己方在南阳和开封的让步,还是需要听取几位宰执的意见。而蒙元肯拿出这么大的‘诚意’,肯定还有所图,或是另有后手,他们也需要再进行沟通,以便能够占据先机。

在廷议上取得执宰们的共识后,又举行了扩大会议,参会的不仅有几位宰执,还有各部主贰官员及在京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先由礼部通报了和议的进展,而后由陆秀夫表明了朝廷的立场,原则上同意以退出南阳和放弃索取开封为条件,换取四川,并加快和议进度,以便尽早实现和平,工作重心由作战转入恢复建设工作。

在随后的讨论中,文武间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以陈任翁和韩振为首的武臣对于放弃南阳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现阶段我军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开封的意义无需多言,而南阳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有着重要作用,现在拱手让出,他们十分不甘。

至于四川我军已经完全控制了重庆,站稳了脚跟,现在川蜀四路,只有成都府路尚在敌手,只要再加强兵力投入,只要年许就能夺回。而蒙元退出川蜀,却仍然占据汉中,则对川蜀地区依然构成极大的威胁。且对我军未来进军关中形成极大的障碍,因此必须夺回。

此外,我军虽然经过一年的苦战,极为疲惫,但士气正高,兵心向战。因而在休整三个月后,可在明春继续北伐,一举夺取中原。而蒙元在几次战役后已经遭到重创,连守卫京畿地区的侍卫亲军也丧失大半,即便重组战斗力也大不如前。因此当下不能放弃大好的时机,与敌和议,从而丧失南迁百余年来夺回中原的最好时机。

文官一派则认为北伐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国防态势大为改观,使江南免受蒙元的侵袭。而朝廷为了支撑这次北伐,耗尽了积蓄,各地州府存粮不足维持半年。而为了支持北伐,先后征调了三十多万民夫,使得许多恢复民生的工程停滞。因而应休息养民,积累财富,对蒙元缓缓图之,却不是再起战端。

双方争执的很激烈,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因而堂议不仅没有能达成统一意见,反而弄得不欢而散。陆秀夫几人也只能苦笑不已,他们是无能为力,若是再闹出点事情来和议也就不用再继续了,而当下能够说服这些武夫的也只有小皇帝了……

这两年北伐之中,枢密院的官员多有赴外任职,或者变动。赵昺拟对枢密院本部进行调整,让枢密院佥事韩振调任淮东兵马总管,由刘洙出任枢密院佥事,水军衙门由董义成接任主官,步军司衙门由陈凤林接任主官,统领司由副使江钲兼管,机宜司由亲卫旅都统胡安国接任。

而在此次议事中,这几个人都不同意急于议和,会议之后的次日便请求进攻觐见。赵昺知道他们的目的,让他们下午再来。午后几个人便迫不及待的到了宫外,本来想小憩一会儿的赵昺也只能让他们到后殿说话。

“拜见陛下!”

“免礼!”赵昺抬手示意道,看看除了上午的韩振、刘洙、董义成和陈凤林,又多了陈墩和江宗杰,倪亮也跟来了,枢密院的主官基本到齐了。

因为也不是正式会议,赵昺让他们到茶室落座,将此次会见当做一次谈话。众人落座,给众人倒茶却是当值的御前办主事之一的徐无难,他没有多问,算是默认了其的存在,笑笑道:“几位来势汹汹,是不是前来向朕问罪的啊?”

“属下哪里敢向陛下问罪,只是想陛下了,想一起说说话!”陈墩嬉笑着道。

“哦,人也见着了,茶也喝了,话也说了,你可以走啦!”赵昺喝了口茶,挥手道。

“陛下,怎么小心眼儿,属下也想听听,长长见识!”陈墩连忙摆手,毫无离开的意思,依然笑道。

“有事就说事,装模作样的干什么!”赵昺冷哼声道。

“好、好,属下等来的意思就是想问问陛下,现在与蒙元议和是不是太草率了!”陈墩做出一副怕了你的样子道。

“你们也是这个意思吗?”赵昺扫视了眼众人问道。

“正是,如今我军威正盛,蒙元节节败退,正是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为何要与敌议和呢?”刘洙点头道。

“好,朕也提几个问题,若是汝等的回答让朕满意,朕就支持你们继续北伐,一举将蒙元逐出中原!”赵昺略一沉吟道。

“陛下请问?”几个人相视一眼,韩振道。

“等等,陛下若是与昨日那些文臣们一般哭穷,我们确是没有办法去筹钱,除非让我们去抢!”陈墩猛地想到了什么,抢先道。

“好,算你机灵!”赵昺笑道,“其实这个问题还是绕不过去,我们北伐此次消耗巨大,缴获却是不足以弥补其中一成。最后已经不得不以超发纸币来解决军费的问题,其中的危害想必大家比朕清楚。而朕为了多弄点钱,现在连那些士绅都得罪了,你们也都看到了。但既然你先说出来了,朕就不再哭穷,还是那句话,回答的让朕满意,朕就是拆了皇宫换成钱也支持你们北伐。”

“好,若是我们回答不上来,也不再坚持北伐,支持陛下和议!”董义成知道小皇帝所言不虚,也马上表态道。

“朕先问尔等,我们若是北伐成功,将蒙元远逐塞北,又如何对他们加以控制,使他们不敢再犯边境?”赵昺略一沉吟道。

“当然是实施汉法,编民入籍,建立州郡,加以控制!”陈墩立刻回答道。

“此策不错,但朕问你如何将那些游牧的蒙人固定在一处,不让他们四处游牧;又如何让他们照章缴纳税赋,听从朝廷的命令?”

“这……”陈墩听了只觉的牙疼,他也算是名门之后,这些年又求学于名师,对经史还是有些研究的。但据他所知,自有史以来,中原的农耕政权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战争不断,却没有一个真正的政权能够完全对其控制,根本找不到任何有效方法将其组织起来牢固地掌握在政府控制下。即便消灭了一族,很快又有一族出现。

在游牧民族实施汉法,也是当下陈墩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可陛下下来的问题又把他问住了。他明白农耕地区的居民一般都安土重迁,视自己祖辈生活的土地为根本,很容易被组织起来完全为政府掌控。而漠北的游牧民族,逐草场迁徙,无论是天灾还是**,他们都能无障碍地离开“祖辈土地”,去开辟新的草场,想把他们固定在一处基本不可能。

另外,郡县制下,中央需要税收,指定一个时间上缴,如果某地抗税不交,中央能在最快时间内知晓,然后军队会马上赶到当地镇压。而农耕作物的收成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为了能生存下去,保持土地耕种,屈服朝廷是最优选择。而粮食也可以储存,即便市场经济落后,中央也能靠实物税收保持经济优势。

而在游牧民族中,如果中央需要税收,怎么办?说实话毫无办法,一直到当下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照抄中原制度,嗯,让当地居民上缴税收,那么如果当地游牧部落忽然发现了新的草场,一溜烟跑了,怎么办?朝廷只能再提高成本,搜寻这个部落。那么好了,搜寻到了,迫于中央的军事压力,当地部落选择上税了,可上什么税呢?

游牧部落的产出,只有畜牧产品,要么就是牛羊肉类要么就是皮毛。可肉类是无法大规模储存的。皮毛,皮毛你储存有啥用啊,即便是储存皮毛去搞贸易,又要增加贸易的人力成本,但即便如此,过去对游牧民族的税收也一般都是皮毛,没办法啊。

那么可能有些人就问了,既然肉类无法储存,收取皮毛又价值不大无法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绝对经济优势,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收取活的牲畜呢?嗯,天真了。活的牲畜是需要人放养的,伺候牲畜也是需要人力成本的。你让各部落给你上缴一大堆牛羊,你就需要更多的人去伺候这些牛羊,需要毁掉田地做草场去放牧,这还不如不收税,把人力成本都摊到各部落呢。

“古人不比你傻,难道会想不出这个办法?”赵昺看着抓耳挠腮的陈墩轻笑着揶揄道,其他心里清楚由于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当地部族很容易被击败,很容易屈服于强权,可郡县制首先在漠北是根本无法开展的。深究其原因,因为在漠北那种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的环境下,不但以中原为主的古代帝国做不到对其完全控制,就连当地少数民族自己建立的强大政权也做不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