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432章 士有好坏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432章 士有好坏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听闻皇帝在宫前阶下会见伏阙上疏的太学生,京城百姓蜂拥而至,简直比上元节灯会还要热闹。眼见人越来越多,为了皇帝安全计,又不惊扰百姓,倪亮调度内卫化妆成内侍,侍奉于旁,防止有人靠近行刺。而行动队早在会见之初就扮成各式人等进入广场,混入内圈人群中,暗中保护皇帝。

倪亮还不放心,又令侍卫营官兵尽数换上便装散入人群中,一旦有事发生便迅速集结于皇帝身边,隔离人群。同时他坐镇于宫门内,集结亲卫一团于殿前,场面一旦失控就立刻将皇帝抢回宫中;又命驻扎于城内的护军骑兵旅和一旅进入战备,全副武装待命,随时增援皇城,镇压反叛。

此时一众太学生及同来声援的名士和士绅们,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是五味杂陈。本来他们希望有人前来围观伏阙上疏,扩大声势,以舆论来压迫朝廷和皇帝屈服,答应他们的条件。但初时应者寥寥,而今小皇帝放低姿态,亲自出宫听谏,吸引来无数百姓,起码给人于礼贤下士的感观,就已然隐隐占据了上风。

让一众人更没有想到的是小皇帝居然十分擅辩,且不按照常理出牌,一开始就迫使太学生自认错误,士气大受打击。而现下其一番歪理又赢得了围观百姓的同情,将局势扭转,化被动为主动。让他们感到憋屈又沮丧的同时,心中暗骂这些‘愚民’真是不通事理,不明大义。

“江南沦陷十余年,我朝出了不少叛臣贼子,其中不乏自诩名士大儒者,他们不思报国,自贱身份与鞑子暗通幽曲,谋取私利。甚至接受蒙元的敕封做官,引兵屠戮同胞,镇压抗元的忠臣义士,甘做蒙元走狗,实乃我大汉民族的耻辱!”这时赵昺又开始发言道。

“朕随行朝曾转战泉州,当时上万宗亲士子准备开城迎驾,但市舶司蒲氏与知州叛宋降元,引敌军屠杀泉州士子,一夜间血染泉州。朕亲眼目睹,士子的尸首堆积于城门之下,几欲与城同高,血火映红夜空……”赵昺哽咽失声,缓了一缓才道,“但是泉州士绅闻知德祐帝有难,纷纷募集义勇,举族勤王,与蒙元铁骑力战,数千义士血染勤王路,朕正是在他们的拼死护卫下才侥幸活命,吾身边的内侍、护卫皆死于鞑子的刀箭之下。”

“无耻之徒,该杀!”

“叛国贼子,该杀!”

“杀、杀、杀……”

“朕脱难之时,便立誓杀尽叛臣贼子。后亲自领军围攻泉州,破城后将参与屠杀士子的叛官及无良士绅尽数缉捕。朕亲手用锥将罪魁祸首的全身骨头一根根尽数敲碎,涉案者数百人全部斩于泉州宗正寺,俘获的元兵皆被枪决,以慰英灵!”

“杀的好!”

“杀的好!”

围观的人群中闻听又是一阵欢呼,众太学生及士绅脸色确是不大好,算算当时皇帝不过只有五、六岁,却手持铁锥将人的骨头一根根的敲断、砸碎,那是何等恐怖的场面,又是何其的狠辣,可也显见其对叛国投敌的士人恨到了极点。

“朕收复江南后,亲自颁布谕令凡是叛国降敌、与敌相通者皆要严惩。也是朕下旨处决了那些罪大恶极的叛官、恶绅,抄没了他们的财产,不准他们的子弟参加科举,入仕为官。”赵昺言罢,指指徐龙泽厉声道,“徐状元,汝声称自己在临安沦陷后,便避于乡中,不曾接受伪职,对不对?”

“不错,正是在下所言!”徐龙泽见小皇帝面色严峻,心中一凛颤声道。

“哼,可据朕所知,叛相留梦炎曾多次想请汝接受蒙元敕封出仕,汝虽多次拒绝,但几次三番后称感于敌酋真诚,遂答应出任伪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之职,只因我朝恰巧发起收复江南之役,导致你未能成行,对也不对?”赵昺又问道。

“在下……在下是受蒙元胁迫,为保全乡中父老不得已而为之!”徐龙泽以为此事机密,知晓者甚少,而蒙元方面的当事者或死或逃,从而无人知晓,却没有想到小皇帝知道的这么清楚,双膝一软跪下道。

“强辩,汝与敌往来书信尽被缴获,还敢妄称冤枉!”赵昺拍案喝道,“有感于汝未能赴职,有司酌情施以轻判,只是除了你的功名。可汝竟然还有脸上京鸣冤,向朕讨要十年欠你的薪俸,归还财产,真是不知羞耻二字如何写!”

“陛下,在下知错,此次入京皆是有人挑唆,实属情非得已,还请陛下赎罪!”徐龙泽连连叩首道。

“你的事情自有有司惩处,若非你愿意,他人还能绑着你入京?”赵昺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转而指着李长孺道,“汝在鄂州陷落之前,便趁乱逃走,若真是仅仅如此,怎会治你的罪?汝逃出城的时候,还利用管理钱粮之便,偷带金百余两,家中田地皆是用此赃款购买,对也不对?”

“在下冤枉,此乃是诬陷?”李长孺大呼冤枉道。

“冤枉?若非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汝自以为做的隐秘,无人知晓,却不知你手下的书办皆看在眼中,其出首检举,又有旁证,不是你想赖就能赖得掉的。而你逃回乡中后,又哪里来的钱几日之内就买下数十顷良田,你说的清楚吗!”赵昺喝问道。

“在下……在下买田之资,乃是历年薪俸积存。出首的**是因为其贪污,遭到吾的训斥,从而心生怨恨,故意栽赃陷害。”李长孺分辨道。

“哦,你手下书办十数人,张口就断定是**,而朕日理万机,如何记的住你这些微末之事,只是信口浑说的。你这就叫不打自招,做贼心虚,想你一个钱粮所的佥事,官不过八品,你要积攒多少年才能凑够百两黄金!”赵昺冷笑着道。

“陛下……”李长孺恨不得扇自己两嘴巴,怎么就轻信其所言。且皇帝日理万机,管的都是大事,估计此前都没有听说过自己的名字,可自己被其一诈,怎么就慌了神。

看着小皇帝连连戳穿几人的谎言,瞅着他们的丑态,围观的百姓哄笑不已,而太学生们自觉斯文扫地,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争辩。同来的士绅们则惶恐不安,小皇帝的问话虚虚实实,他们也搞不清自己的事情,其知道多少。

“看来你父李彦没有与汝讲过其的丰功伟绩啊!”赵昺不再搭理李长孺,看向李应春笑道。

“家父未曾详述!”李应春茫然的摇摇头,可能对于自己叛宋降元这段历史,其也觉得不光彩,对他们从不提及,因此他也并不了解。

“李彦逆贼降元后,被贼酋阿里海牙收归帐下,随其一路南下,后就任雷州知府,与琼州隔海相对。他可是鼎鼎有名,其所作的恶事可谓罄竹难书,你尽可问问行朝中的任何一人,皆能说出几桩来。可惜的是阿里海牙授首之时,其未在其列。而朝廷只斩其一人未累及家人,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赵昺言道。

“怎么可能?家父行事谦恭,教导我们兄弟仁义为先,如何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李应春听罢大惊,绝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在行朝竟如此有‘名气’,连小皇帝都耳熟能详,看来死的也不冤枉,只是一时难以相信。

“君子以义安命,小人以命安义!小人为了苟活于世,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其的所为已经不能用无耻来形容了,以猪狗比拟对它们都是侮辱!”赵昺挥挥手不屑地道,好像再与其多说一句皆多余。

赵昺也明白宋代理学的义利之辨,绝不仅仅是空洞的说教,在它背后隐藏着很深的一种责任意识。因为“义”的实质就是“仁”,故程颐才有“君子以义安命,小人以命安义”之言。而这种“君子义”在宋士大夫中间也起着道德律的作用,而它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他用在此处,不仅是讥讽,也是在打士绅们的脸。

“苍天啊,为何如此待我……”李应春这时仰望阴翳的天空发出一声惨嚎,“汝也曾饱读经书,理应明德知礼,何以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不仁不义之事。不仅害了自身,还累及子孙,让吾等如何在乡中立足,有何面目再面对父老!”

眼见李应春发狂,一众人无人上前也倒罢了,反而纷纷避之,好像要与其摘清关系,羞于以其为伍似的。而心中也不免大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想着当初大家携手入京,其也对洗清父亲的‘冤屈’信心满满,且能够重新出仕,可谓是意气风发。

但如今真相被当众爆出,不仅伸冤无望,反而身败名裂,只怕大宋不亡,他们一族再无翻身之望了。由人度己,一众士绅也心神不宁,惶恐不安,他们也不清楚小皇帝到底掌握了多少底牌,而问道自己又当如何作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