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351章 末将可以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351章 末将可以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伍隆起其实是怀着小心思的,当下兵临城下的宋军只有他的第七军,而他不仅要维护西进的通路,还要封锁岘首山中突围的道路,还要保护行营的安全。可以说分兵数处,而面对的却是襄阳城内外十万敌军,兵力是捉襟见肘,实在是难以顾及到方方面面。

不过伍隆起十分清楚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肯定不是攻城,也非岘首山中的敌军,而是后营中皇帝行驾的安全。若是皇帝有失,他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因此在兵力布置上就耍了个心眼儿,将军主力布置在了城西大营,用于封堵敌军的兵力就打了折扣。城南大营更是虚扎营寨,用的是疑兵。

伍隆起明白仅凭这点兵力是无法堵住拼死突围的敌军,而南营本身兵力就不足,也不可能抽调兵力前去增援,那弄不好反而会被敌发现将大营给踹了。所以他暗自给两部下达的命令是遇到强敌不可出战,只能固守自保,绝不可冒险迎敌,可是没想到这点儿心思轻易被陛下看穿了。

而对于岘首山中敌军突围,赵昺其实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当然也是没办法,不得不给自己宽心。因为他也知道自己手上可以调配的兵力并不充足,第八军驻防在谷城,其要对襄阳西北两个方向警戒,防止陕北和河南方向的蒙军增援。

第六军也不能轻动,除了要保持对岘首山城敌军的压力外,还起着疑兵的作用,以掩护第七军的行动。而赵昺掌握的机动兵力只有骑二师和炮二师,用骑兵进行攻城那是脑子进水才会做的事情,且襄阳城外皆是水田,不利于骑兵行动。至于炮兵,虽然强大,但是没有办法独立作战,要需要其它兵种的配合和掩护。

所以赵昺对于伍隆起的小动作并没有阻止,而是任其施为。如此己方就可以不战而得羊牯山和虎头山,打开了南进的通路,也许还能顺手捞一把,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攻襄的兵力倍增。尤其炮二师的重型和火箭炮团可以加入战场,攻打这么坚固的城池,没有炮火支援是不行。

可伍隆起不知道皇帝的心思,还以为自己的企图将要暴露,想着在潘念告状之前到陛下面前争取个好态度。却没想到成了自投罗网,反而让陛下抓住了小辫子。哎呦,这让伍隆起悔大了,只想扇自己几个耳光,这不是没事找事儿吗?

“你怎么站起来了?”赵昺看着伍隆起自己爬起来了,揶揄道。

“末将这错是不是犯到陛下心眼儿里啦?”伍隆起摸摸胡子讪笑着道,“如此说来末将是有功无过,起码是无心之过,末将就自己站起来了。”

“哼,你以后把心思用在怎么打仗上,不要总打小算盘,算计来算计去,小心将自己算进去!”赵昺冷哼一声教训道。

“是,末将明白,以后将心思都用在怎么打仗上,再不敢欺瞒陛下!”伍隆起立正敬礼道。

“将城南大营交给潘念,把你的部队全部集中到城西!”赵昺言道。

“陛下,不从城西破城,要从城南破城啦?”伍隆起听了吃了一惊道。

“有这个打算!”赵昺点点头道。

“陛下,我们七军打开了西进的通路,迫使敌军让出岘首山,到了城下却要换将,末将不服!”伍隆起一听就急了,梗着脖子道。

“诶,朕也是为了你好。看这襄阳城城高壕深,又有重兵防守,攻城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你精于算计,行事斤斤计较,朕担心攻城时一旦不顺,你便又生出小心思,将部队撤下来,导致功亏一篑。朕实在是不敢用你,但你开辟西进通道的功劳,还会予以嘉奖的!”赵昺颇为遗憾地言道。

“陛下,末将知错了,还请给七军主攻的机会!”伍隆起噗通又跪下了,却仍然梗着脖子道。

“你错在哪里了?”赵昺板着脸问道。

“末将的心思用错了地方,不该欺瞒陛下,不该欺瞒友军,更不该跟陛下动心眼儿!”伍隆起沉吟片刻道。

“朕本来对你给予厚望的,可是你太让朕失望了。”赵昺厉声道,“襄阳号称铁铸之城,若想将城池攻下来,那就必须做好不惜代价的准备,稍有犹豫就会前功尽弃。体恤下属,三思而行,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不能用错了地方,那不仅不能减小伤亡,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牺牲。”

“陛下教训的是,末将以为手下的兵卒皆是爹生娘养的,我的心就硬不起来,想着能将他们都能囫囵个的带回去,并没有其他坏心思。所以每当用兵的时候就想的多了些。”伍隆起的脑袋耷拉下来道。

“为将者要有悯惜兵卒之心,朕以为什么时候都没有错。不过可还记得当初你率乡中义勇勤王,是为了什么吗?”赵昺问道。

“末将当年领义勇勤王,是为了家乡免遭鞑子践踏,为了乡亲们可以免遭屠戮!”伍隆起高声答道。

“不错,但你当下已经不是乡间的豪户,而是我大宋统兵数万的将军,肩负的是抵御外辱,保家卫国的重任。”赵昺沉声道,“所以你、我的责任就是要将鞑子赶出中原,复我大宋疆土,让亿万百姓免受鞑子的欺辱,让我们的子孙不再经历战火,可以安心耕田、读书,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实现这个愿望就有人要为之牺牲,朕自在甲子镇开府起兵,就已经抱着必死的信念,根本没有想到能够活到今天。这十余年来,朕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战死疆场,当年开府之时的三千人活到今时的还不足千人,他们许多人没有看到我们收复江南,重回临安,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活着到达琼州。”

“朕心中也常常感念,会想他们的牺牲是否值得?若非他们追随朕南征北讨,很多人可能会活的很好,已然娶妻生子,过着男耕女织的快活日子。但看看今天,没有他们的牺牲,我们何以能活到今时,何以金樽美酒,何来高官厚禄,江南百姓何以能免遭蒙元的欺压?因而朕以为他们牺牲是值得的,他们是为国为民而死,死的其所,朕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如他们一样为国为民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而还!”

“陛下,末将愚蠢!”伍隆起以头触地道。

“朕每次领军出征,皆会努力记住每一个从朕身边走过的士兵的模样,希望凯旋而归的时候依然能见到他们;每逢大战,朕常常彻夜难眠,担心诸多兵将一去不归,血洒疆场;送到朕案头的公文每日百千,可朕最怕看到的就是战报,那不仅仅是告捷,还有伤亡报告,在有些人眼中那可能只是冰冷的数字,可在朕眼里那都曾是鲜活的生命!”赵昺好像没有看到其追悔的样子,依然自顾自地说道。

“有人说朕好战,喜欢亲征扬名,却不知道朕殚心竭力的谋划只是想在战场上少死几个士兵,让他们都能百战余生。但是朕依然做不到把他们都带回家,而能做到只是一次次检讨,从中找出错误,弥补漏洞,以最小的伤亡赢取最大的胜利。却不是把玩弄心智,去将自己的责任转嫁于他人身上,以求得片刻的心安!”

“你此次暗中下令让各部严守营寨,避战不出,以保存实力,今日看似是为了属下兵将的安危着想。可你却放任被困于城外的敌军撤入城中,使得他们又得万余可战之兵,可想过明日他们就是阻挡你们登城之人,而战死的兵卒就是死于你昨日的纵敌!”

“末将该死,不求陛下饶恕,只求让末将战死于襄阳城头,以赎今日之过!”伍隆起连连叩首,声音哽咽地道。

“你如此,朕更不敢让你率军攻城,退下吧!”赵昺颇为失望地轻叹口气道。

“陛下,请给末将一个机会,再不敢心存侥幸!”伍隆起并未起身,而是再叩首道。

“起来吧!”赵昺定定的看了他片刻,轻叹口气道。

“谢陛下!”要说伍隆起进帐前还为自己的‘得逞’而沾沾自喜,窃以为得到了陛下的‘宽赦’而暗自庆幸,但此时却如履薄冰,心中大有战战兢兢之感。当下再不敢以此要挟,顺从的站起身,挺身肃立一旁。

“攻襄乃是关系我大宋以后几十年,乃至百年的大事,这就要求你我君臣皆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当下襄阳云集十数万大军,朕不缺一个敢于慷慨赴死、奋勇登城的勇士;缺的是一个能够统率万军,有勇有谋,敢于担当,能够夺取襄阳城池的将帅。你能行吗?”赵昺在帐中踱着步转了几圈,在其面前立定,盯着他的眼睛沉声问道。

“末将可以做到!”伍隆起没有立即回答皇帝的问话,而是沉思了片刻,抬头挺胸迎视着陛下犀利的目光,坚定地朗声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