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324章 金城汤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324章 金城汤池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下午,赵昺并没有与江钲进一步恳谈,因为只有他清楚其的心病比之**上的病要重,心结骤然被打开,放下了沉重的包袱,自然身体上会感到轻松些。不过他知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伤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上的伤还需要调养,若是闹出‘回光返照’的事情,笑话就大了。

小憩之后,赵昺在县衙后院的小花园中寻了个树荫,稍作布置便开始查看有关襄阳新情报和资料。这其中既有御前办沿途收集的历代方志,前人笔记及游记,也有事务局近日送来的情报。总之内容十分繁杂,涉及襄阳地区的民俗、民风和地理等等方方面面。

赵昺将几张历代襄阳地图铺在案几上,这些都是御前办事前翻找出来,并重新放大誊画的,以便于他查看。而古代的地图十分让人看着蛋疼,没有比例尺,没有等高线,也没有统一的标识,只能直观的分清方位和周边的山脉、河流和村庄,至于准确的海拔、两地距离就不要想了,往往只会在旁标注某地至某地多少里许。

即便地图如此简陋,但是赵昺还是十分重视,因为千百年来沧海桑田不仅地形、地貌会改变,河流会改道、断流,地名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就要不停的比对,否则很可能就会发生南辕北辙,驴唇不对马嘴的事情,对于军队作战那是致命的。

赵昺现在手中拿着的是襄阳城图,这是事务局绘制的最新版本,而案几上铺着的既有前朝绘制的,也有本朝历次重修后的。只要加以对比就能够看出这座城池的修建史,从而可以发现哪里的城防存在弱点,毕竟历朝修建城池的工艺、使用的材料及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异,分辨出哪里曾经被水冲毁过,在战争中被损毁过。

从时间上看,襄阳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汉,改建于唐、宋,北魏末至唐前期襄阳城向东、向北迁移。神龙元年张柬之为襄州刺史,会汉水暴涨,他利用两汉襄阳县城和三国至唐前期襄阳府城垣于城西修筑了防洪大堤。至此襄阳城池的位置稳定下来,形成城高近三丈,宽五丈,周长九里,方圆十五里的方城。

不过襄阳城的增修主要还是发生在宋朝,尤其的靖康之变后,赵宋南迁,襄阳城的军事作用凸显。孝宗时,襄阳增修城池,“楼橹、雉堞委皆壮观,止其中炮台、慢道稀少,缓急敌人并力攻城,缘道远,援兵难以策应。”又“增筑炮台四座,慢道十一条”,以便于城内军队迅速登城支援作战。

淳祐十一年,就任京湖安抚制置使不久的李曾伯认为,郢、襄一带的地位很重要,尤其是襄阳绝对不可弃之不顾,便在修复郢州城后,向朝廷请求一万五千名兵力增援及钱粮支持,打算收复襄阳。朝廷从别处给他调派八千人支援,并拨钱一千万贯作为军费。

这年四月,李曾伯派荆鄂副都统高达、幕府王登,率二万一千名荆湖军,向盘踞襄阳的蒙古军队发动进攻。战斗中,南宋将士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一举攻克了襄阳、樊城。收复襄阳后,李曾伯又下令筑城,限期两个月内在城内建造营房一万间,以备屯驻之用。

在襄阳城东南西三个城门上增建了瓮城,重要位置包砌了砖墙,在城垣上增筑了马面和看楼,在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新建了延至江边的雁翅城,与樊城东西角楼抵江边的两雁翅城相呼应,增强了襄阳二城的防卫能力。每座城门外有瓮城也叫屯兵城,用于屯兵及存放兵器之,俗称月城,城门上均建有城楼。加固后的襄阳城,周围长九里防御能力大为增强。

位于襄阳城西北角的夫人城,是与襄阳城紧紧相联的一座城外城。为东晋太元三年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母韩夫人率众所筑,以后多次扩建,呈长方形,稍向外突出,东与襄阳城墙相连。南、西、北墙内以土夯筑,外砌大城砖。

鉴于“筑城容易守城难”,次年春,李曾伯又向朝廷提出六点经营襄阳的建议,包括实行营田、奖励屯田、运输米粮、修筑城堡、免税、增兵协防等。朝廷部分采纳其建议,下拨一百万缗的屯田及修筑渠堰补助费,并免除襄、郢之税三年。

因而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北城墙濒临汉江,其余三面凿有宽阔的护城河。此后宋、元为争夺长江天险,依靠坚固的荆襄城防体系,宋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抗金、抗元战争,最终南宋依靠襄阳的险要,粮储的充裕,军民的坚忍苦守,在襄阳进行了一次长达六年的重大战役,十万名元军竟然拿襄阳城没有办法,只能长期围困。

而襄阳城的护城河经过开挖也成了攻城的巨大障碍。它北临汉江,在东、南、西三面人工开挖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渠水进入,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西南角、东北角的涵闸与汉江贯通,分隔了城市与城外的陆地,在战争时期成为一条缓冲带,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的安全。

不过开禧二年赵淳守襄阳时,护城河的宽度在七丈左右。至吕文焕守襄阳时,护城河又扩宽了一些,最宽处达到三十余丈,是当时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了。而城内军民是通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来与城外取得联系的,护城河加宽后,为了方便城内与外界联系,分别在东、南、西三门与陆路相通处,利用水中的沙洲人工修建了一个环岛,以此为支撑建成两段吊桥,帮助城内外联系。

这种门的瓮城外都有脱离母城的水中小堡,类似于西方棱堡常用的防御体系出现在襄阳,让赵昺感到十分惊异,在中国是十分少见的。环岛内修筑堡寨就可以屯兵,作为桥头堡,又可以成为防御城池的前线。而对攻城方来说就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搭建浮桥必然会被堡中的守军袭扰,且攻克桥头堡又被水阻隔,难以展开兵力。

除了完备的城防体系,襄阳城外汉水自东、北、西绕道南流,南部则是险峻的岘山山系。城西七里处,有万山北临汉水,南与顺安山相接,组成襄阳西部屏障;城南七里处,则有岘山设险,组成南部屏障;城北则俯控汉水,与樊城夹江相望,互相联络声援,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在襄阳城池的外围,还有牛角堡、城堡等众多的外围据点,有力的拱卫着襄阳城池,成为襄阳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要想靠近襄阳城,则需要先扫清在山中的据点,消灭盘踞在此的敌军。而守军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若是围困则要消耗大量的兵力,如此必然会削弱攻城的力量。

面对如此坚城,若想尽快攻克城池,又要如何展开呢?这让赵昺看着地图苦思不已,而连日的奔波劳累,让他不知不觉居然睡了过去……

“怎么了?”赵昺睡得迷迷糊糊间,忽然听到了抽泣声,睁开眼疑惑地问道。

“陛下……”

“之武?!为何哭泣?”赵昺稳稳了心神,目光才逐渐凝聚起来,看是林之武在以袖拭泪,连忙起身问道。

“陛下还要保重龙体,不要累垮了身子!”林之武扶住陛下带着哭音道。

“哦,朕就打个盹,不妨事的。”赵昺拍拍其的肩膀轻笑着道。

“陛下,刚刚沉睡不醒,将我们都吓坏了!”在旁的王德递过杯水愁眉不展地道。

“这天都黑了……朕睡了多长时间了!”赵昺看看左右,已经点燃了灯火,自己却是睡在屋中的床上,而倪亮、陈识时、马端临等人皆在身边,他喝口水问道。

“陛下在园子中睡着了,天下起了雨都不知道,随侍的小黄门叫不醒,只能将陛下抬了回来。”王德回答道,“小的见陛下昏睡,请御医看过,说是陛下过于劳累所致。倪都帅等人听说了,便全赶过来看护,这时已经是酉时了。”

“呵呵,竟然睡了这么长时间,朕只以为打了个盹!”赵昺苦笑着摇摇头,又想起什么问道,“没有惊动江帅和王相吧?”

“并未告知王相和江帅,但小的吓得六神无主了,好在倪都统他们都在,否则真不知如何是好了!”王德心有余悸地道。

“如此最好,否则传出去会让众人误会,弄不好就会动摇军心!”赵昺听罢松口气道。他清楚现在正是交接的关键时候,若是传出自己身体有佯的消息,必然会引发众军惶恐,不知道又会生出什么是非来。

“陛下自去岁亲征,已经近一年了,那边战事刚刚结束,便又马不停蹄千里奔波至襄阳,实在太辛苦了,也该休养些时日。”陈识时言道,他们承担着幕后工作,尚觉十分辛苦,而陛下不仅要指挥战斗,还要批阅奏章,为国事操劳,比之他们还要累上几倍。

“属下听闻陛下每日只能休息两个时辰,吃的也是一如既往的简单,长久如此铁打的人也会熬坏的,还是歇上几日吧!”林之武也劝说道。

“熬过这几天,待收复了襄阳就好了!”赵昺看着几位忧心重重的心腹宽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