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290章 问题不小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290章 问题不小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当日晚上,倪亮率领护军骑兵旅和第一旅经武阳关马不停蹄的赶到应山县,但他们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驻扎。次日清晨倪亮才入城觐见皇帝,赵考虑到他们连日赶路,白日天气湿热,便仍照前时的规矩昼间休息,利用日落后至清晨凉爽的期间赶路。

傍晚,行驾出城与大军会合再次上路,孙恺便随行驾同行回返随州。为了保证安全,出城五里后,赵就被劝到车上。晚上除了漫天的星斗和一轮皎月,就是蜿蜒的行军队伍,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因而实在是寂寞,便要王应麟与孙恺同车叙话。

“孙恺,你部紧邻荆襄战区,对情况了解的多一些,可曾听到什么消息?”御车是经过改装的,比之战车行驶起来要平稳,且有八匹马挽车,里边配置也更齐全,当然还是比不上现代的高级房车。三人围几坐下,有小黄门送上茶水,他看向孙恺问道。

“陛下,我军围攻荆襄已经三个多月了,一直进展不大,众将私下中是有些议论!”孙恺不知道皇帝想知道什么方面的事情,也不好议论友军,因此也不敢妄言。

“我们君臣私下中说话,不必有什么顾忌,朕也不会秋后算账,王相同样不是多嘴之人,有话尽管直言!”赵听其说话吞吞吐吐,明白他有所顾忌,便笑着言道。

“嗯,属下就妄言了!”孙恺点点头道,“众将皆言,现下荆襄集中了禁军第六、第七和第八三个军,且在前期的战斗中损失甚微,而后又加强了骑兵第二师和炮兵第二师及内河水师鄂州分舰队,此外还有部分州军协助,总兵力就有十五万之众,而襄阳地区的敌军不过五个万户及附近屯田的十数个千户,兵力不及我军半数。本应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襄阳,可是久攻不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嗯,你接着说!”赵点点头,自己几次调度兵力加强荆襄战场,就是想速战速决,从而与两淮战场相呼应,但是最终落空,导致东集团过于突出,不得不放弃攻取开封,转入防御。

“属下私下也与众将谈论,以为荆襄久战无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孙恺言道,“一者荆襄战场诸部行动迟缓,乃至错过了进攻的时机,结果进入四月便春雨不断,导致江水上涨,给渡江进攻造成困难;二者,诸将多有矛盾,互不服气,风传江置帅几次召集众将议事,结果争论不休,意见难以形成一致,皆是不欢而散;三者,有人说江置帅虽有谋略,但是手下几个将领不配合,也是枉然。”

“还有什么,不要藏头露尾的,我要听的是真实情况!”赵听出徐凯故意在淡化江钲的能力问题,避免担上妄议上官的嫌疑,于是沉下脸道。

“是,陛下!”孙恺见陛下脸色不虞,也不敢再隐瞒道,“众人皆言江置帅御下无方,指挥不动几个手下将军,全仗陛下念及从龙之恩才没有将其撤换……”

赵虽然能从事务局的密报中获知各部的情况,但是涉及到的更多的是人员思想动态、有无通敌叛国及军官贪污腐化、侵吞钱粮、滥用职权等问题,没有旨意是不会刺探涉及军事指挥的情报。而他对江钲也是十分放心,除了在战略问题及重大决策上予以指导外,具体指挥上并不干涉,而他所知也皆是相关战报上所得。

不过赵也感觉到了荆襄方面出了问题,装备火器的十几万大军居然三个多月没有能攻克襄阳,尤其在他三次下旨尽快攻克襄阳的情况下,宋军还没有攻入襄阳核心地带,甚至连外围包围圈都没有合拢,使得襄阳守军仍能得到外部的援助。所以这也是他坚持亲征的原因之一。

孙恺现在说出的话更让赵觉得问题严重,如今部署在荆襄地区的六、七两个军居然江钲都指挥不动,而这三个军可以说是他的基干部队,由其带到琼州的殿前禁军整编而来。他依靠的反而是直属枢密院的骑二师和炮二师及内河水军,事情简直就像笑话一样。

由于三个军都统意见不统一,谁也说服不了谁,又不服其他人,导致在攻取襄阳的问题上各搞一套,而以一己之力又难以实现。江钲又难以对他们进行压制,便想制定一个能够为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可这何其难也。于是荆襄战场上打成了僵局,接着又错过了汉水的枯水期,以致进攻襄阳更加困难。

另外据孙恺听知,荆襄方面几个军战斗力比之江东诸军要差很多,尤其是军官的指挥能力欠缺。传闻六军都统潘念和七军都统伍隆起排军布阵居然全仗手下的司马、参军指挥,因为他算不清账,不知道一个方阵需要多少士兵,每个排面能控制多长的战场,甚至看不懂现在新式地图,还要底下人给他解说。

上行下效,将帅如此,底下的军官自然也不会主动学习,同样依靠手下的参军、虞侯。而从讲武堂学习回来的军官最大的作用就是帮着上官看图,书写文书,自其它各军交流过来的军官干得也都是军师、参谋的活儿,根本没有自主指挥部队的权力。

赵听到这些也是极为震惊,过去一年春秋两度大校阅,因为湖广制置司距离临安距离远,部署分散,调度不便。都是抽调御前护军和江东诸军,而湖广制置使都是由枢密院派员监督,由置司自行组织校阅。乃至他无法了解到各部的真实战斗力,还以为一切如斯呢!

而赵深知两军对战,绝非像战争片里那样,为抓人眼球,皆是士兵肉搏是十分场景。或者再加些武将单挑来为正戏助兴;然后一声令下,步兵排成紧密的队形向敌人冲去,弓箭手的箭雨不断射在盾牌上,最后双方的步兵短兵相接。

于是乎就想当然的以为,古代将领似乎只要会打架,偶尔用用火攻,或者知道埋伏敌军就行了。赵可以明确告诉你,别太天真!如果你高数年年挂科,穿越回古代就只能站在最前排做小兵。虽然当军事指挥官不至于要求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科科满分,但是你数学不好,那肯定没法指挥好军队的。

因为要想将几千名士兵按照合理阵形布置到战场,对指挥官来说,是件很头疼的事,毕竟战场上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生死。到了战场,涉及到布阵则会更加复杂。

譬如一个步兵队得站成几行?为保证每个步兵在战斗时不会挥刀或者突刺时可能会打到友军,而误伤到战友,每个步兵得有多大的战斗空间?这都需要经过计算,这还是未使用特殊阵形的时候,当使用标志性的雁翅阵,又或者对抗敌人骑兵冲锋时,阵形配置又会有所不同。作为指挥官,临场应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具体的士兵站位也涉及到数学。一个军、一个师、一个团、乃至一个都,其中有多少长枪手、刀盾兵、弓弩手,你又该怎么布置阵形、分配士兵的战位,保证他们都能发挥出各自的最大战力。这个时候就得经过一系列稍微比较复杂的计算了,否则就会乱作一团。

再有阵形的深浅也是一个问题,就是最简单的方阵来说,如何保证横向的行数和纵向的列数相等或相差很小,士兵之间纵向的间隔要有多少,以便留出迈步余地,来保证让更多前排人员投入战斗,更可以包围狭窄阵型脆弱的侧翼。

如今进入了火器时代的新宋军,火枪成为战场主角,重视肉搏的阵型已经落伍,步兵阵形也随之发生变化,线列步兵战术取代了传统步兵战术。而要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和密度,最普遍的就是所谓的‘三连击’,遭遇敌人后,后排士兵会往前排走,行数由六行变为三行。紧接着,第一排士兵跪着射击,第二排士兵可以弯下腰射击,第三排则是站着射击,这样一来,所有火枪兵就能在必要时进行一轮火力齐射。

同时,每个步兵营之间的距离也有要求:各方阵之间的距离要足够大,以便于它们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部署成线状阵形,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很多时候还得根据具体战场地形情况来变化,同样也需要精确、快速的计算。

反制骑兵在线列步兵时代依旧非常重要。如果观察到敌方骑兵正在向己方冲锋,那么步兵应该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空心反骑兵方阵,甚至有时就得将部队排成更复杂的实心方阵以应对敌人的骑兵威胁。而阵形的变换犹如拼积木一样,不同规格的积木要怎样拼成一个合适的大方阵,同时也需要经过计算才能最大化的提高作战效率。

而这些只是作为军官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算术都学不好,一个基层军官都不合格,更不要说指挥千军万马,还要与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高级指挥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