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253章 匪盗来袭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253章 匪盗来袭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陛下,王知事有要事觐见!”正当赵与庄公从两人为可能到来的和议之事谈的兴起之时,有小黄门进来禀告道。

“见!”赵听了皱皱眉道。他倒不是因为王应麟此时来见打扰了自己的兴致,而是因为其总管新复之地的民政,负责指导地方官员建立地方政权,协调军政关系,清土划界,安置百姓,恢复经济等等一应事务,还要协助他处理军前一应事务。而他也对其十分信任,将地方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免之权下放给其,且有处理紧急事务的机宜之权,所以对其突然觐见,还是有些诧异。

“属下告退!”庄公从在御前多年,自然知道有些时候自己理应回避,不宜旁听,施礼告退道。

“不必,汝也一起听听!”赵摆手道。

“陛下,海州急报遭到盗匪侵袭,东海县被海匪攻陷,怀仁县遭盗寇围攻,形势十分紧张,请陛下速发兵救援!”王应麟施礼后,顾不得擦擦额头上的汗,便奏报道。

“可查明是蒙元残兵,还是海匪流寇!”赵眉头皱的更紧,他知道由于战事紧急,禁军和护军在夺占州县之后皆是迅速向前推进,善后之事皆是移交给随后跟进的厢军和接收的地方官,因此在后方驻军很少。

海州最早是由第二水师收复的,但他们前时又受命袭扰蒙元清州,使敌不敢妄派援军,所以海州主要驻军除了地方厢军外,只有少量的第二水师守备港口。而厢军无论装备和战斗都较弱,承担的也只是维持后方治安,清剿残兵及护送辎重,是难以应付蒙元军主力的,即便是大股残兵也会很吃力。

“陛下,据报应是匪盗,他们服饰各异,使用的兵器也是繁杂,各自不同,其中杂与溃军。臣以为应该是分属于几股匪盗,可能又有溃散的蒙元兵丁加入其中。”王应麟答道。

“哦,匪盗能够攻州掠府,打破城池,杀死朝廷官员,那就是造反,绝不只是些流寇小盗!”赵恼怒地道。

“陛下所言正是,他们可称是巨盗。从海上而至的海匪有战船百十余艘,不下数千,他们趁夜暗登陆东海,攀城而入,打开了城门。守城的只有二百厢军及新征召的丁壮,知县王泮率兵力战被杀,只有少数人趁乱逃脱报信。海匪劫掠城池后,又乘船欲渡海登陆,被水军留守官兵暂时阻于港外;而围攻怀仁县的盗匪人数更多,粗略看有两千余,且多骑乘骡马,来去如风,具体不知凡几。守军不敢出城迎战,只能死守城池,并遣人缒城向海州求援。”王应麟回答道。

“能聚起如此多人马,非是一朝一夕可聚集起来的,必然是不服我朝管理,便有人起事造反,地方为何没有丝毫察觉!”赵看向王应麟道。

“是臣督察不利,请陛下责罚!”王应麟受命管理地方民政,现在出了事情,板子当然要最先打在他的身上,连忙请罪道。

“陛下,属下以为此应为鲁地流寇所为,而非地方治理不利所致!”这时庄公从插言道。

“流寇,如此大股的流寇存在,蒙元岂会不出兵剿灭,而任其做大!”赵摇摇头道。

“陛下应听闻过,鲁地多寇之说,自秦汉以来史书记载就不绝于史,每逢战乱或有灾荒便群寇四起,响马啸聚山林打劫商旅,水寇横行于湖泽,大股匪寇可以对抗官军。历朝也多有派兵清剿,但是依然匪寇不绝,稍有异动便又蜂起,成为大患!”庄公从言道。

“……”赵怔了下,自己未曾从史书中读过,但是前世却知《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寨英雄,《水浒》中的梁山好汉皆是出自于山东,那时后觉得他们都是有情有义的好男儿,可站在朝廷的角度上看,他们可不就是匪盗巨寇,皆是该剿灭的对象。

“世楷所言不错,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我朝时鲁西区域的盗贼极多,有鄄城、单州、金乡、巨野之盗,有齐、郓城盗贼出没,京东贼处处蜂起等等,尽管朝廷竭力进剿,但是每过二、三十年便又群寇再起,屡剿不绝。”王应麟点头称是道。

“鲁地也是孔孟之乡,百姓受圣人教化,怎么却成了盗匪横行之地了呢?”赵有些好笑地道,孔孟之地如此匪患爆发的频率如此之高,也是真没谁了。

“陛下,鲁地虽然孔孟发源之地,墨家却也是起源于鲁,盗匪奉为祖师的盗跖亦是鲁人。而墨家以‘万事莫贵于义’为宗旨,其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他们以其所为是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后世衰微,却也为鲁人所熟知。因而鲁人重义轻利、替天行道、以武交友等渐成风气。且盗匪为聚拢人心,最重义字,以致有人振臂一挥,便从者如云。”王应麟言道。

“此外,鲁地乃是百战之地,民间尚武。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以隆技击著称,《荀子议兵》载: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我朝王禹所撰之文《济州龙泉寺修三门记》也称山东巨野:民俗犷戾,揭竿啸聚,率以为常。因而民间尚武好斗,任侠以武犯禁,也助长了此风。”

“原来如此!”赵的嘴角不由的抽了抽,这墨家思想精神为齐鲁人重义犯禁提供了思想屏蔽,尚武习气又助长了‘盗’文化的盛行,无疑是强盗屡出的直接支撑。

“属下以为鲁地多寇主要还是因为灾荒所致!”庄公从接言道,“以属下所知,山东之盗鲁东为少,而多起于鲁中和鲁西。而因鲁中和鲁西百姓皆以农耕为主业,但是洪水、涝渍和干旱灾害都很频繁和严重。另外鲁地人口较为稠密,多为万户以上大邑。每逢大灾,便要出现大规模饥荒,一旦官府赈济不利,百姓要么流于异乡,要么就只能群起为盗。”

“嗯,此乃是正解。近几十年来,黄河频繁成灾,加上蒙元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盗寇蜂起也就不为怪了。而当下蒙元战败,我军刚刚收复海州,各方对此地控制薄弱,他们乘虚而入便也顺理成章了。”赵点点头道。而对于为何此次袭击海州的盗寇多骑乘骡马也有了答案。

山东是近现代的称呼,古代多称为齐鲁之地。而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山东山河交错,地形极为复杂,这种地理环境有利于造反。山东省丘陵极多,特别是鲁中,丘陵密布连绵不断。胶东半岛次之,鲁西最少,以平原居多,虽然山势连绵,但山与山之间交通孔道非常多。另河网交错、湖泊密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盗贼窜伏。这种地形下,极易土匪和强盗往来,给官军进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首先官军若是以大部队追捕盗贼,盗贼船小好掉头,能够迅速利用低矮丘陵四散躲避。毕竟山头都不高,翻越一个五、六百米的山头也就在几刻钟之间。如果骑马,山路不陡,更能迅速逃跑,若山脊线平缓,山谷宽可行马。如果从山侧越关,人甚至可以骑马行进。

其次,盗匪起事之初人数不多,能胜则战,不胜则退,散入丘陵山区,大部队追捕极难。即使化整为零追上了,又无形中削减了数量优势,剿杀很难取得胜绩。这种情况,决定了山东盗贼在交通方式上更多依赖马,以提高机动速度。马越多,名声越大,留给官方和民间的印象就越深。

形势之需,迫使山东盗不得不到处购买抢掠马匹,而来往于多省之间,无疑要借助马力,以作流窜之用。且马贼来去如风,极难追捕,故而山东马虽然不多,但一旦被盗贼搜罗到马并发展成马队,极易造成响马横行的假象。一来二去,各处盗匪竞效仿,响马之名,也渐渐闹了出来。

此种类似于游击战的战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是十分有效的,赵记的清朝赫赫有名的僧格林泌在剿灭山东捻军时,就是被装备了战马的捻军一步步拖垮,诱入埋伏圈而战死的。当年在琼州之时,他也曾教授闽广的盐枭和义军以此战术对付元军,逐步发展壮大,为夺取江南打下基础。

而今自己面对流窜入境,往来如风的鲁寇轮到赵头疼了,要想剿灭他们就要跨境追击,必然会引发与蒙元间的战斗,尤其是在这敏感的时期。但盗匪们在却不管你是谁的地盘,他们利用边境的间往来躲避追剿早已习为为常。且盗贼也往往互相勾结,散则为民,聚则成匪,有发财的机会还能联合作战,很难于扑灭。

可更令赵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有大股的海匪存在,要知道他们平时流窜于湖泽之间,使用的皆是灵活的小型船只,其是难以抵抗海上风浪的,使他不得不怀疑海匪是另有来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