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032章 没有最好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032章 没有最好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赵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以为一个战士应当保持健硕的体型,不说个个都是健美冠军一般,也不能是挺着肚子的一副臃肿身材,想着这样的士兵不说作战,即便行军只怕也会拖累战友。uu234因此他还曾一度要求军将们要经常锻炼,控制体重,甚至打算参照现代美军的标准制定体重标准,超标者要强制退役。

不过一段时间后,赵便觉得自己的想法错了。首先现代搏击是称体重进行比赛的。为了保证公平,比赛分了很多量级,赛前需要称体重来决定你打什么量级的比赛。所以搏击运动员为了避免比自己高一个量级的人突击减肥跟自己打,在赛前都会突击减肥打比自然体重低一个甚至两个量级的比赛。既然大家临近比赛都拼命减肥,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搏击运动员自然都是八块腹肌没有赘肉的形象。

因为想要腹肌形状明显,需要的不是练大肌肉,而是体脂率要低。而每个人其实都有腹肌,只要够瘦都能看出腹肌轮廓。不只是搏击运动员,影视作品中的那些八块腹肌的男演员们也是这种情况,在拍戏前为了好看突击减肥,而在不拍戏的时候也难以保持八块腹肌的形象,不拍戏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成了大肚腩了。

且赵在参与军事事务后也很快便明白,一个士兵要想长胖也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作战时不仅风餐露宿,紧张的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若是赶上后勤补给不利还得饿肚子;而平时即使没有作战任务,吃得饱穿得暖,也需要进行大体力的训练,吃的也非是天天大鱼大肉,吃饱了就算不错了。如此想积累点儿脂肪是十分困难的。

另外从从生理角度来说,人类的腹部储存一点脂肪才是正常情况。因为有一部分脂肪无论是对抗寒冷和或是抵御的食物匮乏都有重要作用。脂肪的存在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长肥肉其实是刻在大家dna里的事情。同时在这个没有现代机械辅助的时代,士兵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作战拼杀时更是极其消耗体力的运动。若是没有体重支撑,如何能开硬弓,舞重器,抬起城门栓,掀翻战马。

而在战场上这种巨大运动量消耗的情况下,脂肪正可以帮助武将保持较长时间的身体正氮平衡和体力充沛。如果是八块腹肌的猛男,虽然肌肉很好看,但是放到战场上这种长时间高强度作战的环境,他可能坚持不了几天体能就不够了。因为人运动需要能量,储存的糖元消耗完之后,没有脂肪可以分解提供能量,自然就没有体力坚持打下去。

再有脂肪还有保命的作用,在受到重击时能提供抗打击的缓冲,可以有效吸收动能。在穿盔甲有护具的情况下,钝器击打力量不是很足的情况下,有脂肪甚至都不会受伤。而且即便面对利刃,有脂肪也可能不会因为皮太薄,导致利刃直接切断肌肉与筋骨而造成残疾。所以脂肪能增加生存能力,能古代武将在负伤后,具有更大存活力。

可那些看起来好看的肌肉,比如胸大肌,腹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这些肌肉都集中在人体正面,比较好看,但其实对于格斗来说,用处并不大。而对于开弓、长枪捅刺,以及出拳打击效果至关重要的是背阔肌,是长在身体后面的,练的再大也看不到。再比如让人看上去更强壮的胸大肌,如果练得太过庞大,甚至会成为发力出拳的障碍。

此外,虽然说瘦子灵活性高,但是短距离爆发力其实是远比不上膀大腰圆的肉山型战士。看不到八块腹肌并非不是因为他的腹肌退化了,而仅仅因为体脂率上升,腹肌形状不明显而已。肌肉还在,只是多了一层脂肪。那么这会影响到他的战斗力吗?显然,这薄薄一层脂肪并不可能影响到腰腹发力,多一层脂肪最大的负面影响仅仅是没有八块腹肌那么好看而已。

更不用说脂肪带来的体重增加在战斗中其实并不是坏事,就是因为穿重甲的情况下,可能你拿刀砍根本砍不动对手,但是近身摔倒对方,然后捅刺甲缝是非常有效的战斗手段。这点上,脂肪带来的体重可以有效让对手难以摔倒自己,而瘦小的人反而会被猛将抓起来当武器抡砸。比如典韦,在战死前就夹起两名敌军士兵,当场击杀。也就是说脂肪与肥肉有时候还是十分必要的,起码不会被对手抓起来抡!

想明白了的赵此后对于体重的标准做了调整,只要不是胖的走不动路的都在容忍的范围之内,并调整伙食费的标准,力求将兵丁们喂的胖一些。但他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不是完全对,毕竟当下军队换装火枪后作战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纯的体力比拼,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无论如何在这个能吃饱饭就是幸福的时代造就一支患肥胖病的军队也是有难度的。

“整队!”透阵而出后,赵下令重新集结队伍准备再战!

传令兵吹响军号,令旗连连摇动,冲出战阵的各部闻令立刻向皇旗下运动,并在运动中聚集在自己所属的军旗下。赵看看刚刚重新聚拢在身边的侍卫营,一个个也是血染战袍,队列中不满出现空缺,显的参差不齐,但是基本上仍然完整。可其它几部便没有那么幸运,出现了较大的伤亡,有的一队集结起来的甚至只有半数,有的还失去了战马,但他们依然伫立在队列中。

“伤者及无马者退出队列,返回阵后疗伤待命!”赵心中暗叹口气高声道。他清楚侍卫营集宋军中精锐,皆是百战余生的勇士,作战经验丰富,伤亡较小也在常理之中。而军、师所属的骑兵不仅编制小,一般也只是执行警戒、传令和侦察等任务,与敌大队骑兵遭遇也都是迅速避开,和敌面对面的大规模战斗很少发生。可此次却是实打实的硬仗,对手更是号称蒙元军中无敌的重甲骑兵,不免落于下风。

“是!”各部军官齐声应命,立刻整编队伍,伤者被分离出队列,将战马分配给那些无马却依然能战斗的士兵,并将伤亡较重的分队合编,安排随军的医士给伤者包扎后撤。

赵看向分离出来的伤兵,他们的伤大多劈砍伤,这十分好分辨。宋军已经废弃了皮甲和铁甲,改装为类似现代防弹背心的胸甲和背甲,以皮或者密织厚麻布为表,内插瓷片为甲,但是头盔依然是铁制盔,能够为躯干、脖颈和头部提供良好的防护。这些伤兵的胸甲或是背甲中的瓷片明显被击碎,头盔上出现了裂痕,看着十分人。显然只有劈砍才会造成甲胄这么厉害的损坏,捅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

“难道我当初的选择错了?”赵皱了皱眉暗惆道。当初在组建骑兵时,他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才决定将火枪和骑刀作为武器的。但选用的骑兵刀而非是当下十分流行的环首刀和弯刀,而是选用了近代西方才出现的‘直剑’。可他也对其进行了改进,只是单面开刃,一面仍保留了厚重的刀背,以免在战斗中折断。整体来说刀型细长,刀尖锋锐,从形制上就可以看出这种骑刀利于捅刺,虽也可劈砍,却明显只是辅助。

如此选择,赵是觉得突刺的杀伤方式是直线攻击,靠深度杀伤,基本上中者必死,且利于透甲;劈砍的杀伤方式则是横向攻击,靠锋利度杀伤。而杀伤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面对不同目标,杀伤力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对于躯干部位的攻击,同样力度下,突刺的杀伤力要大于劈砍。原因在于突刺是直线攻击,能够伤到内脏器官;砍是横向攻击,很难做到一击伤到内脏。

不过今天亲自上阵,赵也认识到对于一些猛人来说,对躯干的劈砍同样是致命的。在战斗中,他就亲眼所见一个敌兵站在马镫上横砍一刀,直接把己方的一名骑兵拦腰斩断。当然这除了其武力超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此时双方都处于高速对冲阶段,借助两匹马的冲力,打出这种效果也不并奇怪。

且赵发现劈砍对于头面部的攻击,在相同的力度下也要大于突刺,即使有头盔保护,也有办法施加致命伤害。他分析以为因为头部的骨骼足够坚硬,且在最外面,突刺在第一步就被挡住了。而劈砍是靠锋利度杀伤的,人体没有哪里能扛得住锋利的刀刃。

事实上也是如此,赵在面对三名敌骑时,他用骑刀可以轻易的将一名敌兵咽喉刺穿,但是却只能将另一名敌兵的腭骨砸碎。虽然他用的是刀背,可他以为即便是用刃部,也不一定能看透敌骑的盔帘,将其脑袋效下来。不过在混战中,却也看到己方士兵身上布满了刀痕,其中一具士兵尸体的头部都被砍碎了,对手的战刀直接从头顶劈到他的眼睛处;另一个人躺在地上的,刀刃从头顶直砍到鼻子,他的脸从鼻子处被劈成两半,脑浆都流了出来,整个脑腔都完全空了。

当然己方的突刺也让蒙元重骑吃进了突刺的苦头,在他们进攻的路线上满是死伤的敌兵,高速冲锋中的一记突刺,足以给予他们重创,造成致命伤,多一半人都是死于当场。而留在他们四肢上的伤口即便不致命,可大量是失血,也会让他们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

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己方仍然伤亡颇重,起码有三分一的人退出了战斗。赵分析其实不论突刺也好,劈砍也罢,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更适合的情境,而己方的伤亡主要还是缺乏实战经验所致。

因为在混战中,人的本能是劈砍。所以当交战双方进入白热化的白刃战时,人的本能就占了上风,尽管你被教过要用剑尖突刺,但在战斗中却是劈砍向对方;另外就是心理作用,对于躯干的突刺虽然致命,但是主要伤害是内出血,从外面看并不是太严重。但是对于头面部和躯干部位的劈砍,即使不致命,累累伤痕也足够触目惊心了,这会对心理产生震慑作用,降低士气。

不过赵也有欣喜的发现,就是骑兵装具中那面不显眼的小圆盾,在刚刚的战斗中大放异彩。这种圆盾比之步兵用的盾牌要小的多,其直径只有尺半,不使用时可以直接挂在腰间而不影响任何行动。盾整体由铸造而成,可以轻松抵挡敌人刀剑的伤害。中间铸有一个圆突,使用时只需要握住凸起背后的横杆,或是用皮条缚在小臂上。

当然由于面积太小,因此是无法有效的抵御弓箭这样的远程武器的,其真正的价值在近身肉搏中方才体现出来。搏斗时,这种盾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手臂,也可以轻松地将对方的刀剑向外侧顶开,或者用中间的凸起部分向敌人猛撞,尤其是撞脸,就算撞不倒也可以给其重创,赵就用圆盾将一名敌兵轻易砸下马下。称之为肉搏战中的战场伴侣也不为过。

“列阵!”想的虽多,但并没有多长时间,训练有素的宋军片刻间已经整理完毕。此时蒙元敌骑虽然被己方从中冲开了一个缺口,引发了混乱,但后续出城的敌兵迅速填补了空当,稍加整顿又向己方防线扑了上去,而他们己方步军重新布置的防线尚未能完成。他下令整理阵型,再次向突围的敌骑发动冲锋。

“突击!”在战旗和军号的指挥下,宋军骑兵很快排出以百余骑为横队,纵深六列的宽大阵型,赵刀锋所指,皇旗向所指方向前倾,朝敌突围的敌骑侧后杀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