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113章 快不起来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113章 快不起来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渡口至常熟不过百余里,现在行程已经近半,但各路侦骑都没有遭遇大队的宋军。八撒知道这其中有他们突然渡江,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且江东军队大多北调攻扬州之故,可是也不应该出现沿江几十里村庄都难见人烟,如入无人之境的事情发生。

“万户,不要迟疑了。沿江地带向来是南朝的军事重地,也是我朝与南朝频繁争夺之地,人烟稀少也不足为怪。再者枢帅为了刺探宋军虚实,多次遣军渡江,为避免损失,南朝将沿江百姓内迁也是常理。”秃格见八撒行军缓慢,这不仅有违枢密使快速进军的帅令,也给他们下一步攻城带来困难,于是再劝道。

当下每遇在行军途中如果遇到三岔路口,高山、密林全军即停,皆以侦骑仔细搜素后才命大队前行,派游兵前往高处望;如果遇到密林幽谷,那么也要先派侦骑前往深处搜索探查,没有异常后再行军。为了保险起见,主将还给各部设置暗号,在主客兵互不相识的情况下用以辨认,并避免敌人伪装。保险是保险,可也大大的影响了行军的速度。

“嗯,可我们孤军进入敌境腹地,一旦被围就是万劫不复!”八撒非是鲁莽之辈,行事谨慎,这也是玉昔帖木儿让其作为先锋军的本意。

因为玉昔帖木儿也心中存疑,明白若是贸然进军陷入宋军包围,那就是死地。所以才需要一位谨慎之人探路,大军随后跟进。而八撒也知道自己就是一颗问路的石子,大军与己部相距一日路程,且尚在江北岸观望,若是自己中了宋军的埋伏,为避免全军覆没,玉昔帖木儿绝不会下令大军过江来救,而是会转向西去救扬州。那么他们也就成了一颗弃子,想要再撤回江北就难了。

八撒虽然自知做了准备,但也不得不考虑中伏的应对办法,毕竟他们已经进入敌境,地理不熟,不可能避免所有意外事件。在经过幽谷密林、狭窄山路的时候,里边侦骑仓促间搜索完毕,也有可能疏漏没有发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伏,必然会首尾不相连,断成数个部分无法统一指挥。

因此在经过这种地方时要变换队形为连珠倒卷法。以一千人队为例,将这一千人分为十队,每队百人。过山路时第一队先进,走到第一个侦骑停留的位置,看侦骑举的什么旗,没有危险信息后就在此处对山列阵警戒;然后第二队越过第一队前进到第二个侦骑设哨的位置,如同第一队对山列阵警戒,其余各队按此顺序依次前进。这样一来步步为营,就算敌兵伏发也能有了准备。

“万户,可若我们进军迟缓,常熟必然会有所准备,便失去了突袭之效,一旦战事陷入胶着,就会影响到枢帅的计划,遭到军法严惩的!”秃格知道万户担心的是什么,可现在的形势是遵照帅令前行不一定是死,但若是耽误了军机,死却是必然的。两下权衡,不言自明,所以他不顾万户脸色难看再次进言道。

“禀万户,小的依命向西搜索三十里,并未发现大队宋军,据沿途捕获的百姓言,江东驻军大部皆已过江,只留部分州军驻守渡口。”这时向西搜索的侦骑归来回禀道。

“嗯,可查明沿江村镇十室九空是为何?”八撒心中疑惑少减,点点头问道。为了能获得确切的信息,他途中令侦骑寻找和抓捕当地居民,但为了避免这些人提供虚假信息,不能只听一人所言,要多多寻找,然后把这些人分开询问,相互印证,看最后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

“禀万户,小的查问过了。”西路侦骑再施礼道,“据捕获的百姓称,因为我军多次过江攻打堡寨,百姓无不惶恐,在秋收后官府便让他们内迁三十里躲避,只有少数不愿离家者留守。两国开战后,朝廷又征调沿江州县青壮充当夫役运送粮草,因此导致沿江村镇无人。”

“好,再探!”紧接着向东搜索的侦骑也归来回禀,所探得的消息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他们发现驻守沿江堡寨的兵丁已经放弃堡寨,撤至附近州城集中,似要凭城固守。

八撒听了解释后略松了口气,他明白长江两岸一直是双方冲突的密集区,虽然没有像当下这种大战,可相互袭扰不断,以攻袭驻兵较少的堡寨、村镇,劫掠人口财物,破坏水利设施,用来制造恐慌。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双方都会设立缓冲区,将百姓内迁,以减少损失。而宋军过去一直占据主动,但随着玉昔帖木儿到职,己方也加强了袭扰活动,南朝被迫也采取了内迁行动,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北渡攻取扬州做准备。

“万户,对于那些散兵游勇不必理会,且枢帅早有令,不必理会沿途那些州县,大可绕过直驱目标!”秃格见万户有松口之意,立刻趁热打铁道。

“禀万户,小的奉命沿大路向南搜索前进,前卫已至常熟城下不足十里。途中未发现有大队宋军活动,但见到城池附近村镇百姓纷纷逃入城中。”侦骑回报道。

“村镇之中可以百姓?”八撒没有理会秃格,而是询问回报的侦骑道。

“禀万户,村镇之中没有发现人口,但是随处可见逃难时所遗留的杂物和禽畜,有的房屋中甚至灶火未熄,应该是得知我军过江,仓皇逃离,只带走了粮食细软,粗什家伙都来不及收拾一并带走。”侦骑回答道。

“哦,如此他们也是皆避入城中了?”八撒皱皱眉道,他知道丁壮若是入城,等于平白添了守城的助力,自然会给他们攻城带来困难。

“禀万户定然也知,江南与中原多有不同,这里河湖众多,港汊纵横,曲折环绕。因此在有警后,不少百姓全家迁到湖中,他们平时研习驾船技巧,来去便捷。甚至有些乡绅大户会在河湖中的岛屿上建立水坞,储备粮食、器械,募集乡勇守护,从而躲过兵灾。”侦骑苦笑着道,他们也发现有落单的百姓,想抓获审讯,以获得更多的消息,但是这些乘船入水,他们无力下水追击,只能眼看着他们划船躲入水巷之中。

“那他们为何不避入附近城池,或是山野之中?”八撒有些不解地问道。城池之中往往有驻军防守,而山中也可以来去自由些,比水中却要有利的多。

“万户,江南畜力稀缺,车辆载重有限,轿子则费用高昂又速度缓慢,而江南河湖纵横,日常交通就主要依赖船只,大户更是家家有船。若粮食器物较多,还可以雇佣船只若干,躲避其中颇有迂回余地,不容易被搜获。另外江南山岭矮小,无崇峻可恃,容易遭到匪寇轮番搜杀,且人力畜力驮运粮食远不如船只,即便侥幸躲过搜山,不久也会饿死,因而避难山中则属下策。”秃格解释道,“至于百姓不愿入城躲避,乃是畏惧我军威名,担心城池一旦被攻破,则是玉石俱焚,还不若逃入河湖之中,也许尚能侥幸活命!”

“传我将令,各部全速前进,饮食皆在马上解决,天黑之前务必赶到常熟城下!”一切问题看似皆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八撒的余虑大减,看看天色,终于下令快速进军。

但尽管下来全军加速奔袭常熟,可还是估计不足,速度依然快不起来。江南水网密布,即便是大路也要穿过不知道多少大小沟渠、塘池,河流。而越向前行,已得到警讯的军民在后撤途中也不忘将桥梁拆毁,将船只隐匿,为自己逃走赢得时间。加上江南尽是水田,其间塘池密布,即便田间有路也是泥泞难行,战马误入水田还会被陷住,腿都拔不出来,想绕都绕不过去。

遇到那些小的河流还好,水流缓慢,水深不大,虽然水冰凉刺骨,可忍忍也能骑马浮渡。但军队遇到大河阻挡,又水深无船,桥墩被毁,那么就得派善水者携带军中粗大绳索游到对岸,在两岸把绳索立起固定。然后士兵们砍伐竹木,制作成木筏摆放在绳索上做成吊桥,牵马小心过河。

如果附近没有树林就更无奈了,那么只能用长枪作为临时材料,捆起来放在绳索上,然后在上边铺设衣甲作为路面应急。为了避免被半渡而击或者敌人设伏,桥造好后不会全部过河,而是先派选锋精锐部队过河,然后摆好阵型警戒保护后边渡河的部队,然后每过一队,就占领有利地形摆一队阵势,依次过河。这大大拖慢了行军速度。

尽管是快马加鞭,八撒望见常熟城时也已经是皓月当空,而眼前这个城池也非他多年前见到的那个土围子般的弹丸小城,城墙上的灯火连绵数里,如天上的繁星落地,显然已经做好准备……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