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017章 将死鼓御死辔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017章 将死鼓御死辔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赵明白导致宋朝吴人怯战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其实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而宋军士兵的待遇从前也确实不行,当时士兵一般也就一天两百钱二升半米,这些钱还得养家和维护装备,明显捉襟见肘。而吴地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卖鱼虾或者砍个柴,一天整个二三百钱那都是属于低收入。当轿夫给人抬轿子,一个月甚至能收入两万钱!

这种收入的对比,大部分老百姓自然是不愿从军的。所以主动当兵的基本都是游手好闲的市井浮浪之人,时刻准备当逃兵,剩下的都是被主动当兵的倒霉蛋,据说开禧北伐的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兵源问题。就这么说吧,生存环境越是优越,人的性格越是自利,狭隘,软弱。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环境,也造就了一大批如秦桧和贾似道这样自利狭隘的软骨头。

如此也有人会说,强征士兵入伍这在历朝历代都发生过,且曾经大杀四方的英国近代海军也是抓丁啊!如此谁说抓丁就没战斗力了?其实赵清楚,英国海军虽然抓丁,但还是以抓水手为主,而当海军虽然有危险,但商船水手的安全性也没好哪去,可加入海军待遇却相对能得到保证。更别说,英国海军有严格的训练与纪律体系及先进的海军技术。

当前赵觉得在自己的领导下,大宋武人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不仅改变了以往终身从军的制度。且待遇也是越来越好,军费向来是优先保证,最困难的时候也从不拖欠薪资,近几年随着朝廷财政状况的改善薪资也是稳中有升,即使是刚刚入伍新兵的薪俸都足可以保证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饱,干上几年虽达不到小康,也比普通人家要好过。

另外其它福利也是外界难以比拟的,吃、穿、住由国家供给不说,且有严格的标准。病了免费医治、阵亡有抚恤、伤残有人养、退役了还有笔钱拿,且家属也可以在从军其间享受优先分配土地、减免税赋等优待。此外上升通道也是敞开,干的好可以升官,甚至转资为文官,退役后朝廷会安排工作。这待遇赵不敢说是上最好的,但是在古代世界绝对是一流的。

当然赵也不是慈善家养着一群人玩儿,好的待遇必然要承担为国征战的义务、遵守严格的军纪、有随时为国牺牲的觉悟。而话又说回来了,铁的纪律和严酷的训练,加上领先的武器同样是保证他们最大程度减少伤亡,能在残酷的战场上活着回家。

所以赵觉得当下环境的改变,待遇的提高,还是能够改变民风的,今年在江浙地区征募新兵就没有昔日那么困难,许多人都是自愿积极入伍。且当前各地乡兵组织已经建立,加入者也能接受训练和征调。这都说明吴人同样感受到了蒙元随时仍会侵入江南的危机,使得观念也在转变,怯战终会成为过去时,而江浙众多的人口也将成为重要的兵源地,成为北伐的主力……

赵一夜无梦睡得很好,但他清楚并非是近日过于劳累,也不是昨晚喝了点儿酒,而是因为在海上的过。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自己就被追杀,也只有飘在海上才能觉得有安全感,这与之海上的变幻莫测的风暴相比似乎都不算啥了,也就从那会儿坐下了病。

‘咚、咚、咚……’赵的好梦还是被一阵战鼓声吵醒了,他揉揉眼睛却见天光已经透过床幔照进了舱内。而这时才也感觉到船似乎已经停下了,几乎感觉不到战船的摇摆。

“官家醒了,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听到舱内有动静,王德急忙进来见小皇帝已经坐了起来,他知道其忙于军器监之事已经多日没有休息好了,难得昨夜睡的好,却又早早醒了,不无心疼地道。

“外边怎么有战鼓声,遇到敌军了吗?”赵抬腿下床,一边穿鞋一边问道。

“诶,原来是那些不长眼的家伙们吵了官家的清梦,都是小的该死,忘了知会他们一声了!”王德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愤懑地道。

“到底怎么回事,船怎么也停了?”此时战鼓声依然不停,赵趿拉着鞋,直奔舷窗问道。

“官家勿急,昨夜我们便已经进了太湖,将船泊在了水军训练营的码头,并非遇敌,鼓声是那些新军在操练。”王德见小皇帝急吼吼的样子,连忙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赵听了停下脚步,不无失望地点点头道。

“天还早,官家再睡会儿吧,小的这就吩咐他们停了。”小皇帝寂落的眼色自然逃不过王德的眼睛,晓得其离开战场后的寂寞,依然渴望着能够领军征战沙场,收复旧土。但他也明白这非是自己能帮上忙的,只能劝道。

“不必了,也睡不着啦!”赵摆摆手道。

王德也赶紧令人伺候小皇帝洗漱、更衣,收拾停当,赵也在舱中待不住,索性来到舱顶甲板活动下手脚。太湖,他已经来过几次,对这里的地形十分熟悉,当下座船的位置正是当年陈任翁训练内河水军的营地,后来改作了水军新兵训练营,初入伍的新兵要在这里接受基础训练后再分派到各军。

而赵此行的目的地军器监船场,也设在太湖,这里水面广阔,水面相对平缓,且交通便利,苏州又是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正是打造战船的良港。而此次两种新式船只的试制也安排在这里,同时也从御前水军抽调了一批水手在此参与建造,一者是可以尽快熟悉新型战船的结构;二者利用搭建的甲板模型进行模拟训练,以便能够尽快掌握新式帆索的使用。

郑永将船队泊于训练营中,多半也是出于安全考虑,这里毕竟是军营,外人是难以随意出入的;另外这里距船场很近,便于往来。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军队是要日日操练的,却扰了皇帝的清梦。可赵并无责怪的意思,靠在栏杆上饶有兴致的看着一队新兵在金鼓的指挥下前进、后退、集中、散开。

“官家,清晨风凉,这里又吵的很,还是回舱中吧!”王德凑上前将一件长衫披在小皇帝身上道。

“呵呵,你懂什么,万不可小看这金鼓,所谓存亡安危在于端便是说的此事。”赵回头笑骂道。

“官家说的太严重了吧,不就是闻鼓而进,闻金而退吗?小的还是知道些的。”王德确是有些不服气地道。

“哪里有那么简单,这里边学问大了,你这些年白跟着朕混迹于军中了,还不懂将死鼓、御死辔的道理!”赵撇撇嘴道。他初来这个世界时其实也如王德一般,以为在小说中经常使用的“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使他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信号的印象。不过身临战阵之后,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在前世,赵就发现有关金鼓的作用便有争论。曾有人认为,在战争中使用乐器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士气,就像欧洲军队在进攻前总是要制造巨大的响声来威慑敌人。实际上在古希腊人的军队中,行军时也要在部队前列配备吹奏双管竖笛的乐手。

另外在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里,中国古代军队都类似于武装游行一般。大批毫无组织纪律的战士在各种乐器的伴奏下武装游行,等贵族车战或骑兵分出胜负后,所有人一拥而上或是一哄而散。在这些影视作品里,大批步兵的作用似乎和中世纪农兵一样,只是作为战争幕景存在。

实际上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了,赵也意识到战争是一种集体行为,没有组织的军队战斗力自然低下。只能完成这种简单战术动作的军队,自然称不上是有组织的军队。其实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这两个词语,只是对中国古代指挥体系的一种文学上的简化。

孙子兵法中就指出:“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这里明确指出:金鼓主要起维持秩序的作用,且仅鼓的使用就包含数类信息的传递:

第一种是通过鼓的大小和音调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级别的指挥信息。将鼓的声调是商,帅鼓的声调是角,这些都是对不同级别的指挥官使用鼓的严格区分。战时军令从主将的军鼓向下级依次传达,以指挥军阵完成不同级别的战术转换。

第二种是通过鼓声不同的频率来表示不同的进攻速度。一般有三种不同频率的鼓声:一步一鼓是要求步伐整齐,缓步前进。十步一鼓是要求快步前进。当鼓声连续不断时则意味着要发起冲锋。

第三种是用不同的击鼓次序来指挥不同的兵种。《司马法》中提出的七种鼓法就包括:“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卒”几个部分。这说明在作战时,主帅会使用不同的击鼓次序或特殊的鼓来对专门的单一兵种进行精密指挥,这代表中国古代军队的军种分化和军种配合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四种是用鼓来控制军事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小说中常说的一鼓整顿兵器,二鼓练习列阵,三鼓吃饭,四鼓检查,五鼓列阵。就说明金鼓声业已包含了整个行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除此之外,鼓还要和其他乐器配合发出更复杂的指令。而鸣金收兵中的“金”并不是像一些影视作品中演的那样只是一块金属。称作“金”的乐器就有四种,且使用方式也是多变,每种乐器都有独自代表的命令,同时还要与鼓进行配合使用。以金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就是指用金调和鼓声,用金镯节制行军时的鼓声,用金铙停止行军时的鼓声,用金铎示令军鼓齐作。

除了乐器和乐器的配合之外,金鼓还要和旗帜进行不同的搭配以完成不同的阵型。如鼓一鼓树黑旗则列曲阵等等。这些都使指挥讯号更加复杂,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到了此时,中**队对已经非常复杂的金鼓系统又有进一步的进行了发展。

中军元帅击响颦鼓,受命的鼓人鼓三通鼓,两司马摇响铎,军帅摇旗,士卒由坐姿改为站姿。鼓人连续击鼓,军队向前前进,公司马敲响镯来配合调整士兵每步的间距。鼓人击鼓三通,两司马用手捂住铎口摇铎,军帅放下旗帜,全军停止前进。鼓人击鼓,卒长敲响铙,全军开始撤退。

而战国时期诡道对军事发展的影响越发明显,在很多时候,将帅可以通过改变使用习惯来迷惑对手制造战机。比如临时调换进军退军的信号,在敌军以为己方撤退时发起进攻。或者故意打乱金鼓的节奏使军队看起来纪律涣散,诱使敌人进攻,或是打乱击鼓顺序消耗敌军体力,甚至在夜战中代替旗帜进行指挥。

正是出与对军队组织和指挥的高度重视,所以中国古代军事行动中对金鼓十分重视。复杂的指挥工具和指挥系统不仅意味着将帅要有相当的水平进行更加复杂的操作,也要求士兵要进行更严格的训练。而一只注重指挥艺术,具有完善指挥体系,士兵训练完善,又有充足战斗经验的军队,必然会是一只有战斗力的军队。

赵也因此常常庆幸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起初并没有贸然按照自己所想对军队进行训练,否则不知将酿成何种祸事。而更觉的那些小说中所谓现代军训后大学生穿越后能吊打古代军队的想法其实很可笑,在失去现代通讯手段,又不掌握古代旗帜和金鼓指挥技术,穿越回去再多的军训大学生,也不过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