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林帝国 > 6-5 你暴露了

武林帝国 6-5 你暴露了

作者:骁骑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2:54 来源:笔趣阁

京城宿卫军明智的选择了中立,在大势未清的情况下,得罪哪一方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他们开放了水西门的栅栏,平底战舰缓缓驶入,停在岸边,一条跳板搭在岸上,狼狈不堪的众将军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孟叶落也从城墙上下来,带着众人正要登船,忽听身后一阵嘈杂,原来是锦衣卫们追过来了,众人大惊,慌乱不堪,张提督此时终于显现出他水师大将的素质来,大吼一声:“全都趴下!”

众人慌忙卧倒,张提督大手一挥,战舰上炮火齐鸣,船体一侧的三十门火炮同时射击,河岸顿时笼罩在一片白色的硝烟当中,众人只觉得耳鸣不止,头顶上热浪翻滚。

锦衣卫不是野战部队,装备的基本都是绣春刀、强弩短铳之类的兵器,城市巷战中还能有些威力,在全副武装的水师战舰面前就落了下风,虽然那只是三十门小型水战铜炮,在正规水战中不上台面,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雷霆万钧,不可抵挡的大杀器了。

一轮攒射,锦衣卫们被轰的死伤惨重,冲在前面的几十个好手全都炸死了,连街道两旁的房屋都跟着遭殃,被炮火引燃起熊熊大火来,锦衣卫们仓皇逃窜,这边众将领爬起来欢呼雀跃。

孟叶落带人登上战舰,也不出城逃命了,仗着船坚炮利,径直掩杀过去,战舰在秦淮河上横冲直撞,这种平底浅水战舰本来就是用于内河作战,不但装备大量火炮,还有水下冲角,河中那些花船画舫哪里是它的对手,一时间十里秦淮尖叫声呼救声不断,刚才还憋屈的不得了的丘八们,现在得意的哈哈大笑,耀武扬威,尽情展现着朝廷水师的雄风。

锦衣卫被打急了,直接冲上城墙,拿着杨大学士和胡相爷联手签的命令逼迫守军开炮还击,被逼无奈,守军再也无法保持中立,动用了城防火炮向战舰射击,也不知道是炮术不过关,还是不想得罪水师的弟兄,近在咫尺的距离,炮弹却大都落在水中,秦淮河中腾起一股股高高的水柱。

见城防军开炮,孟叶落等人不敢在深入,匆忙倒车回撤,从水西门撤出京城,来到长江水面。

战舰一直开到扬州附近,脱离了京城炮台的威胁,这才停船下锚休息,同时派人回京打探消息。

到了次日下午,消息传来,京城中到处张贴布告,说什么孟知秋勾结反贼,里通外国,贪赃枉法,阴谋动兵变,夺取大周天下,幸而被锦衣卫及时现,逐出京城,现昭告其罪行,同时出海捕文书,缉拿此贼。落款用的胡相爷和杨大学士的印鉴。

众人聚到一起商量大事,根据大家分析,确定是杨峰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联合锦衣卫这帮狼心狗肺的鼠辈动了政变,想趁皇帝不在京城之际夺取大宝,作为朝廷的禁军,他们决不能容忍大好河山落在奸人手中,一定要在奸人做出进一步祸国殃民的行动之前,夺回京城。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天下已经乱了,长期受到宦官压制的文官们和受到内厂排挤的锦衣卫勾结到了一起,妄图趁着皇帝不在的时机,削弱内厂力量,他们的行动是没有受到皇帝授权的,根本不作数。

大周朝本来靠的是武力夺取天下,本来武将们的地位远比文官高,但是后来不知道皇帝哪根筋不对,竟然搞起了重文轻武的路子,所以武将们一直愤愤不平,现在那帮文官居然搞出这一手,差点把他们一锅烩了,这些人可都是手里捏着兵权的大将,哪能受的了这种恶气,再加上孟叶落在一旁啜叨,不多时便统一了意见,把江南的剿匪大军拉回来,攻打京城,灭了这帮乱臣贼子。

孟叶落故作担忧的问道:“剿匪大军回师进京,那江南匪患如何处置?”

一个将军大手一挥,满不在乎的说:“和沐英打个招呼便是,那帮匪类虽然也是乱臣贼子,但是比杨峰文海他们讲究多了,收了钱就绝不会在老子背后玩阴的。”

……

只用了三天时间,武将们便将江南剿匪大军拉了回来,在京师城下陈兵数万,长江上也是战船云集,效率相比当初开拔的时候,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此时杨峰和胡惟庸已经软硬兼施,搞定了京营城防禁军,京师城墙高大,壁垒森严,也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双方心中都很明白,事情搞到这种局面已经完全无法收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于是乎,一场本不应该生的内战在皇帝归来之前爆了。

战斗很激烈,双方都知道这场仗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官运和财路,无不全心全力,长江之上,战船桅杆如林,舰载火炮不分白天黑色的向京城轰击,从城墙上望过去,白天就是一团团硝烟白雾,夜间看去,就是星星点点的火红,京城十三座城门都紧闭起来,城内到处是被打塌的房屋和烧焦的断壁残垣,物价飞涨,尤其粮食蔬菜木柴,上涨了几十倍,有钱还买不着。

到底是孟叶落这边的人多,在围城五日之后,城内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正在此时,江北出现了大批军队,正是皇帝的御驾龙旗。

皇帝回来了,众将军不敢再炮轰京城,商量着恶人先告状,大家伙一起去皇帝面前告杨峰的黑状。

……

京城,文渊阁,杨峰和胡惟庸相对而坐,外面炮声隆隆,他俩倒是一点也不怕,“叛军”的火炮只能威胁到城墙附近的建筑,还够不到紫禁城这么远的距离,皇帝的兵马已经抵达北岸,这场乱局马上就能收场了。

杨峰信心满满,他丝毫不担心孟知秋恶人先告状,因为他手里掌握着杀手锏,锦衣卫里还是有些高人的,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逆推,查到了孟知秋的底细,原来他曾经身为难民,被一名商人收留,现在这个商人正在京城,通过审讯得知,孟知秋原名孟叶落,是甘肃人士。

根据孟叶落这个名字查找吏部档案,在浩如烟海的卷宗中查到,天佑二十年甘肃乡试中有这个名字,此人是甘肃卢阳县的秀才,而那年卢阳县只有一个秀才应考,籍贯正是十八里堡!

十八里堡,曾几何时在西部可是赫赫有名的所在,大盐枭,大马贼元封正是出身此处,掌控了西部的盐铁茶马交易,手下十三太保威名远震,连长安尉迟家都不敢擢其锋芒。

正是那年乡试,兰州府生了火烧巡抚衙门的恶劣事件,再往后,就是朝廷官军剿灭十八里堡,所谓的十三太保称为历史,这座显赫一时的村庄也化为白地,但是十三太保们并没有就此烟消云散,时隔多年以后,他们再次出山,重新掀起了一波轰轰烈烈的浪潮。

事情查到这里,已经水落石出,孟知秋孟大学士,正是当年的十三太保之一,反贼头子刘元封的结拜兄弟,这人若不是反贼,那天下就没有反贼了。

况且还有汾阳侯之子吕叔宝的供词,证明孟知秋在长安的时候曾经和反贼一见如故,沆瀣一气。

很多谜团至此终于可以解开,这些年来陕甘生的那些变故,刘元封、汾阳侯、柳松坡、温彦、甚至还有秦王张承太,一切的一切,盘根交错,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人证物证俱全,推理天衣无缝,杨峰深信皇帝得知真相以后,绝对不会放过孟知秋,连带着也会对曹少钦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而自己,则会借着这次机会扶摇直上,取代曹少钦的地位。

虽然叛军封锁了长江,但难不倒锦衣卫,他们已经秘密派人渡江向皇帝报告此事,杨峰和胡惟庸联名签署的密信,谅曹少钦也不敢扣押。

胜券在握,杨峰志得意满,望着胡惟庸的满头白,听着耳畔的隆隆炮声,他暗自想到,打吧,打得越狠越好。

……

城外官军大营,孟叶落正在奋笔疾书,将杨峰等人的恶性写在奏折上,准备次日渡江呈给皇帝,事情闹得这么大,他一点也不怕,因为事情是锦衣卫挑起来的,贪污受贿那些事屁都不算,大周朝的官难道还有不贪污的么,何况还有曹公公给他当后盾,怎么着自己也是内厂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正写着,忽然听到外面风声,孟叶落抓起长刀低声喝问:“谁!”

“我。”低低的回答传来,孟叶落表情一松,将刀插回刀鞘道:“是你小子啊,快进来。”

门帘一挑,夜行衣打扮的叶开走了进来,大大咧咧的往孟叶落面前一坐,抓起他刚写好的奏折随便看了几眼,随手就撕了仍在一边。

孟叶落怒道:“你干什么!我刚写好的。”

叶开道:“没用了,你已经露底了,赶紧跑路吧。”

孟叶落狐疑的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道:“不会吧,我遮掩的够好了。”

“有人认出你了,是长安吕家小三,杨峰那家伙也是个人才,居然把你的底细给查出来了,看来他早已开始注意你了,我本想杀人灭口,但是他们防范甚严,所以只好来通知你,你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归队了。”

听了叶开的话,孟叶落百感交集,一把掀开帐篷门帘,望着外面浩荡的长江,感慨道:“终于要离开了么。”。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