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林帝国 > 1-72 何去何从

武林帝国 1-72 何去何从

作者:骁骑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0:32 来源:笔趣阁

河口镇向北一百五十里就是铜城,王小尕跟着柳松坡赴任之后,继续担任州衙的壮班班头,手下二十余人都是从芦阳县**来的老兄弟,柳大人待他们不薄,自然不能不辞而别,总得交接一番。

元封等人来到铜城外,并没有看到按照约定出现的王小尕等人,望着远处人来人往的城门,元封焦躁万分,不管怎么说柳知州都是****中人,倘若被他知晓自家干的事情,断不会容许王小尕离开,兴许还要捉拿于他,偏偏小尕又是个直肠子,有什么心事不会瞒着柳知州,在兰州杀人放火的事情肯定不会憋在肚子里。

元封让手下人先走,自己单骑前往铜城,城门处人来人往,不像有事情生的样子,来到州衙外,大门敞开着,几个老门子在院子里悠闲自在的扫着地,一个壮班的衙役精神抖擞站在门口扶着水火棍,见到元封赶紧打招呼:“元头,您老来了。”

元封曾经任过卢阳县快班的任班头,就连王小尕都是他**来的,所以虽然他年纪不大,铜城州六扇门里的人都要尊称他一声元班头,把马缰绳拴在衙门口的大树上,问那名衙役:“王小尕当值么?”

衙役道:“王头正陪着知州大人说话呢,元头若是有事,就在签押房等一会吧。”

元封点点头进了签押房,坐了一会儿心绪不宁,似乎感到有事生,果不其然,外面一阵喧哗,脚步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元封大骇,没想到兰州府的人来的这样快!

签押房的门被推开,柳知州横眉冷目走了进来,指着元封喝道:“你做的好事!”

元封镇定道:“不知道大人说的是什么?”

柳知州道:“王小尕已经都告诉我了,大丈夫做事敢作敢当,有什么好怕的。”

元封道:“不错,事情是我做的,和其他人无关。”

柳知州点点头,背着手从签押房里走出来,元封不解其意,也跟着走出来,只见签押房周围已经聚满了壮班的衙役,王小尕也在其中。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恐怕只有话本里才有这样的故事,本官在兰州之时便对那几名恶少的行径有所耳闻,但也束手无策,有时候正义只能由自己来伸张,本官也没什么能做的,只能将尔等衙役遣散。”

王小尕动容道:“大人,放走了我们,您怎么办?”

柳知州摆摆手道:“甘肃巡抚还没有资格动我,你们放心去吧,对了,还有一样东西要交给元保正。”

完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道:“这个事本官欠你的,拿好。”

元封接过一看,这张制片上画着复杂的花纹和曲里拐弯的文字,像是银票但又和平日所见的银票不同。

“这是西域通行的银票,你会用得上的,保重。”柳知州言罢,转身去了,走到后宅入口处,还停下叹息了一声。

元封目送柳知州离开,正看到后宅的门口,一个小小的人儿正倚在门口瞪着大眼睛看着这边,正是柳知州的小女儿,见到爹爹走过来,柳迎儿才眨眨眼缩回去了。

元封也叹口气,两年来的努力都白费了,本来想让王小尕跟紧柳大人,孟叶落走科举之路当官,官商两个方面同时展,现在看来都毁于一旦了,但他无可选择,只能黯然带着兄弟们离开。

走到城中,元封忽然对王小尕道:“你留下吧,柳大人倘若因此有个不测,也好照应一下,你奶奶我们自会照顾。”

王小尕眼睛红了,身为六扇门中人,他知道杀了巡抚公子是什么后果,回去十八里堡恐怕也是死路一条,隐姓埋名留在铜城反倒有一线生机,虽然想和兄弟们同生共死,但元封的安排也不可违背,他哽咽着道:“九郎,保重!后会有期!”

两只手握到了一起,元封也回道:“后会有期!”说罢扬鞭纵马而去。一行人刚出了铜城州,就看见南边烟尘滚滚,是兰州府的骑兵到了。

登6一起看正版《武林帝国》,欢迎光临同名网游。

元封等人向北疾驰,追上张铁头、楚木腿他们的车队,一行人加快度向十八里堡方向驶去,中途也不休息,吃喝都在马上,就快抵达十八里堡的时候,追兵终于追上来了,数百骑兵风尘仆仆,疲劳到了极点,但依然杀了过来,元封等人亦是疲惫至极,正要迎敌,前方号角齐鸣,百余名以逸待劳的十八里堡骑兵突然杀出,迎着官军冲上去,官军长途追击已经疲于奔命,哪有力气抵挡生龙活虎的十八里堡精兵,一个回合之后就分出胜负,一半官军丧生沙场,剩下的落荒而逃,骑士们拥着元封的车队得胜回堡子。

纸里包不住火,孟小冬的死在堡子里引起了轩然**,再加上孟叶落的落榜,更是让人愤懑不已,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孟小冬的坟头上,赫然摆着几颗血肉模糊的级,本该插满白幡的墓地,竟然披红挂彩,墓碑上还罩着凤冠霞帔!赵定安红袍乌纱,胸前结着绣球,一副新郎官打扮,但脸色却是苍白不堪,极度的哀伤和疲劳,还有胸前的箭伤,让他的精力透支到了极点,要不是精神撑着,早就垮了,孟小冬虽死,他仍然坚持要把婚事办了,也好圆了小冬的心愿。

兄弟们全都到场,一字排开给新郎新娘道喜,镇上有头脸的老人们也到齐了,都暗暗抹眼泪,夸赵定安是个有情义的好汉子,那帮大姑娘小媳妇更是泣不成声,手绢都湿透好几回了。

婚礼完了就是丧礼,众人把吉服脱了,露出里面的麻衣,全镇人给小冬戴孝,风光大葬,那些在十八里堡做生意的人也来围观,听说事情真相之后,也扼腕叹息。但回去之后便开始收拾行装,连夜出逃。

以前的十八里堡是个宝地,这里是西北盐铁茶马生意的决策地,这里的一句话,能让西北市场抖三抖,倘若假以时日,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中心也不是不可能,但现在一切都变了,随着孟小冬的死,一切富贵繁华如过眼云烟,将会消失在风中。

十八里堡凭什么那么牛,还不是有官府做后台,谁都知道元封是范道台的结拜兄弟,铜城柳知州又是他们的大靠山,要不是柳知州罩着,他们的保丁就是非法武装,现在一切都完了,得罪了巡抚大人,道台老爷和知州大人的关系就没用了,巡抚公子的人头在坟头上摆着,你想那温巡抚能善罢甘休,赶紧收拾东西跑吧,不出十天,大队官军肯定来到,到时候鸡犬不留,再走就来不及了。

之间十八里堡附近的商人便走了个精光,往日喧闹的镇子变得冷冷清清,满街都是丢弃的杂物,没来得及关上的大门在风中哐哐的响着,一派萧条景象让人的心也跟着凉。

起初一两天,大家的信心还是满满的,仇恨充斥着他们的心,假如官军此时来到,定然会吃瘪,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官军并没有到达,十八里堡人的高涨的雄心和斗志却慢慢衰减下去。

毕竟这是造反啊,老辈人这样说,造反和打马贼不同,和抢商人也不同,面对的是朝廷,是官府,是整个天下!凭着小小的十八里堡,能行么?

其实十八里堡并没有多少男丁,那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中有八成是来自于附近的乡镇,如今十八里堡人杀官造反,这些后生的爹娘也慌了神,跟着当保丁没啥,跟着和尉迟家开战斗也没啥,可是跟着和官府作对就不行了,那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爹娘们纷纷来到十八里堡,想把自家的孩子叫回去。

后生们哪里肯走,这个集体教会他们武功,教会他们做人,给他们带来荣誉和尊严,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提到十三太保,别人定会投来尊崇的目光,现在集体遇到危难,又怎么能弃之而去呢。

爹娘们见拉不动儿子,便使出各自的杀手锏来,有的娘们闹着投井上吊,有的苦口婆心的劝说,还有的扯谎子:“孩儿,你奶奶快不行了,赶紧回家看最后一眼吧。”还有的下了血本,给孩子说了媳妇,日子就定在当天,硬拉着儿子回去成亲。

对于这一切,元封心知肚明,但他无能为力,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和官府对抗是没有出路的,小老百姓心中官府就是天,是最大的,即便自己也不忍带着这些兄弟去赴死,甘肃官军虽然战力不强,但是对付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堡子还是没问题的,据出去探听情报的人说,温巡抚已经在征调边境的军队了,兰州府的禁军也关了双饷,粮草辎重从库里出,城南牲畜市场上所有的骡马都被征用,这是要打大仗啊。

深夜,元封来到叔叔的坟前,静静地坐了****,叔叔是他唯一的亲人,相当于父亲和师父的角色,他的武功、计谋、甚至待人处事的原则、方法都是叔叔教的,但叔叔却没教过他如何应对今天的局面。

荒原上的风很疾,怒号着将篝火吹得呼呼作响,这天,怕是要变了。

元封裹紧了衣服,深深叹了口气,忽然肩上一暖,一件羊皮袄披了上来,紧接着是温暖的舌头舔在脸上,原来是哑姑带着赛虎来了,哑姑依偎着元封坐下,两人共披着羊皮袄,在坟前坐了许久许久,直到东方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