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林帝国 > 3-7 西北望长安

武林帝国 3-7 西北望长安

作者:骁骑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0:32 来源:笔趣阁

再次来到了兰州府,望着远处那巍峨的城墙,元封不由得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兰州的情形,那还是和赵定安张铁头他们一起拉着牛二的尸体来领赏的,在城门口被当兵的刁难,后来又丢了盘缠,四个人同吃一碗面条……

往事历历在目,昔日的贫困少年今日已经是功成名就,坐在道台老爷的马车里进城,距离门口还有老远呢,门丁就开始驱赶行人,让出大路来供道台爷的车驾通过。

元封掀开帘子观察兰州的城墙,以往的破败模样已经好转了许多,墙体整修过了,新砖和旧砖参差着,如同一张张花脸,墙缝里的杂草也清除了,就连城门口的兵丁们,面貌也焕然一新,虽然还比不上凉州的兵,但起码换上了新的战袄,毡帽上的红缨子和大枪上的缨子都是崭新鲜红的。

邓子明马帮自有下处,元封跟着范良臣来到巡商衙门,下人收拾了一间客房出来,范良臣道:“今天先住在我这,等柳大人回来,我自会引见。”

元封道:“柳大人很忙么?”

范良臣感慨道:“柳巡抚不比温巡抚啊,他可是个治世能臣,执掌甘肃以来,整个官场风气为之一变,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柳大人不喜欢坐在衙门里批公文,他喜欢亲自下去视察,同时也要求我们这些官员经常下去走走,要不然大冷的天,我哪能会去河口镇呢。”

元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柳大人是好官,当年在芦阳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清正廉明而又不拘一格,有他掌管甘肃,百姓幸甚啊。”

“唉,话虽如此说,但这几十年的积弊又怎么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官场黑幕重重,关系环环相扣,动了哪一个人都能牵出一大帮来,做巡抚可不比做知县或知州,必须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总不能把所有贪赃枉法的官员都抓起来吧,全抓了,整个官场就崩塌了,即便再任免一批新的又如何,甘肃地瘠人贫,官员的俸禄就那么点,不贪污的话拿什么养人?要知道每个官员背后都有一大帮人需要养活啊,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柳大人那样清廉,连自己女儿都穿带补丁的旧衣服。”

着,范良臣叹了一口气,端起茶杯:“不说那些了,喝茶喝茶,过一会摆个便宴,没有外人,咱们兄弟好好喝几杯,诉诉旧情。”

……

次日,范良臣一早就去了巡抚衙门,中午回来对元封说:“实在不巧,柳巡抚去长安述职了,怕是一时半会还回不来,要不然你先在我这里住着……”

“不妨事,我正好要去长安办事,不如顺道去拜访柳大人,就不叨扰范大人了。”

范良臣又挽留了一阵,见元封去意坚决,便让人拿出一千两银子来,道:“我也没什么好帮你的,这点银子拿去做盘缠吧。”

元封没有推辞,爽快的收下,范良臣又摆了一场酒宴给元封践行,亲自送到城外十里长亭,两人相约来年兰州再见。

商队再度出,目标是名闻遐迩的长安城,此前在兰州又卸掉了一些货物,留下了一些人员,车队比从敦煌出的时候轻便多了,走起路来也格外的快,这里虽然在中原人眼里还算是西北荒僻之地,但是比起西域来已经强多了,至少路上经常能见到车马行人,走上一段距离就有村庄河流,车队沿着渭河一路向东,进入了关中平原,陕西省境内。

关中,夹在秦岭和黄土高原之中,渭河滋润着这片土地,人口密集,富饶达,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长安,更是一座千古名城,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都在这里定都,最繁盛的时期长安人口多达百万!是天下最强大王朝的都,天下之人无不顶礼膜拜,心怀向往。

到了大周朝,长安依旧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西部第一重镇,城市庞大无比,城墙雄浑高大,寺庙佛塔林立,各民族人混杂其中,商业和娱乐也极其达,每到夜晚,长安就成为一座不夜城,充斥着南北东西的特色吃食、美酒,江南塞北西域的美女,以及放浪不羁的诗人、剑客、王孙贵族。

总之,长安是一座充满了魅力和机遇的城市。

当元封远远望见长安城的时候,也不禁为之赞叹,凉州和她相比,只能算作一个军事堡垒,敦煌和她相比,只能算作一个特色城市,兰州和她相比,就只能算是个县城了。

长安,伟大的长安,气势恢弘的长安,在这个隆冬时节,像往常一样,以她博大的胸怀迎来了西凉的年轻人们。

长安城内某里坊,一座典型的晋陕宅院,高大的门头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花纹,门外的空地上停满了车轿,油亮的黑色大门上悬着一块楠木牌匾,上有三个纯金字“尉迟府”。

这是名满天下的尉迟家族的宅子,年关临近,送礼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尉迟老爷可是长安商界的领军人物,别管是黑道白道都给几分面子,所以连门口的家人都很骄傲,高高在上的看着下面这帮送礼的小商人们,以他们专业的眼光分辨着谁是需要通秉管家接待的,谁是需要通秉老爷的,还有谁是可以直接进门的,当然了,最多的那种还是收下礼单就可以让他们走人的。

三匹神骏呼啸而来,尉迟家的下人们见多识广也不禁为之咋舌,这马也太漂亮了,个头高大,毛色油亮,全身除了脚踝处有不同颜色的毛之外,通体纯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来自极西地域的天马?

再看马上的骑士,年龄不大,器宇轩昂,带着皮帽子,穿着尖头靴子,腰间悬着弯刀,但面貌却是中原形象,三人动作漂亮的翻身下马,将缰绳系在拴马桩上,其中一个年轻人迈步上前,笑吟吟的说:“我家主人从西域来,特来拜会尉迟家主,还请代为通秉。”说着将一张名剌递上去,随之递上的还有一枚一两的小银锞子。

瞧人家这派头,打赏就是一两银子,再看他们的穿着,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那袖口里的出风,就知道是极其昂贵的银狐皮,再看名剌,上面连一个汉字都没有,全是曲里拐弯的西域文字,下人们不敢怠慢,赶紧将三人请到门厅里坐下烤火,一个腿脚麻利的飞奔进去直接通报尉迟家主。

片刻之后,尉迟光居然亲自迎了出来,让下人打开所有的正门迎接贵宾,下人们都暗暗吃惊,要知道就算是长安知府来拜会,也不过是走侧门去书房见老爷罢了,能让老爷亲自迎出来,又打开所有正门的贵客,天知道是什么来头。

尉迟光哈哈大笑:“果然是张公子,好久不见一向可好。”说着上前一躬,那几个年轻人也很客气的回礼,尉迟光是爱马之人,一眼便看到外面的三匹神骏,顿时惊呼道:“贝都因马!这可是千金难求的良马!”

被称作张公子的人正是元封,他笑笑说:“家主好眼力,正是贝都因马,家主喜欢就送给你吧。”

这三匹来自于西亚的阿拉伯纯种马,比伊犁马还要优秀,是天下最好的赛马,在中原别说买卖了,就连听说的人都不多,也就是尉迟光这样的人才能一口说出马的来历。

“那怎么好意思呢。”尉迟光客气着,将三人迎了进去,另外交代下人,好生照顾三匹马,不能冻着,要拿燕麦来喂。

元封带着叶开和赵子谦在尉迟光的带领下来到府邸的会客厅,分宾主落座,下人奉上茶来,便被尉迟光斥退了。

“陛下亲临长安,尉迟光未能远迎,死罪。”尉迟光这就要跪下请安,元封虚扶了一下,他就势站起,道:“陛下可是为了朝廷锁关一事而来?”

元封道:“家主猜得不错,我们正是为此事前来,若是此事不决的话,西凉的建设就要停顿,少不得要打仗,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所以我想亲自来看看,大周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

朝廷锁关,损失最大的人除了元封就是尉迟光了,他的买卖有八成是走西域的,这一锁关,组织的大量货物送不出去,西域的货物也运不进来,生意都快转不动了。

“此事我也在探听,已经有了一些眉目,据说锁关并不是朝廷的意思,而是某些官员自己的主张。”尉迟光皱着眉头说。

“哦?是哪位官员?”

“甘肃巡抚柳松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