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林帝国 > 2-68.西出阳关

武林帝国 2-68.西出阳关

作者:骁骑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0:32 来源:笔趣阁

温巡抚果然升官了,被提拔为陕甘总督,名义上西北这一块都归他管了,真可谓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民政司法、军务粮饷茶马都是他的分内事,但是圣旨上的官衔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兼陕西巡抚事,这就是说温总督的行辕要设在长安府,可是温彦的家底子全在甘肃,到了长安那就是两眼一抹黑,还总督呢,被人家总督还差不多。

皇上这一手玩得很高明,明升暗降将自己调离甘肃,再提拔一个甘肃巡抚上来,正好接管自己苦心经营十几年的事业,若是在以前,温彦还能玩点强硬的手段,比如推说自己故土难离,要求把总督行辕设在兰州,总之是拒不去长安赴任就是,手上有兵有粮,大不了学曹延惠和朝廷撕开脸就是。

可是现时不如往日,温彦手上那点人马都被糟蹋光了,花费了巨额的银两才换回来一帮军官和万余名老弱病残,曹延惠黑啊,精兵都让他留下了,温彦也没办法,只好忍气吞声,准备多收点税再招兵买马,没成想朝廷下手这么快。

肯定是有人通风报信,把兵败凉州的事情透露出去了,温彦下意识的看了看身后这些官员,官员们也是面露惶恐之色,被这突如其来的任命打懵了。

温彦强颜欢笑,问道:“敢问秦公公,继任的甘肃巡抚却是哪位?”

秦公公呵呵笑道:“此前已经宣过旨意了,继任甘肃巡抚乃天水知府柳松坡,也是温总督的老部下了,以后你们更要多多亲近才是。”

温彦脸色微变,果然是他,两年前柳松坡还是被贬到偏远地区的小小知县,竟然一路飙升,从知县做到了铜城知州,然后是天水知府,知府的位子还没暖热,就坐上了巡抚的大位子,咸鱼翻生也不过如此吧,这一刻温彦甚至有些怀疑,柳松坡根本就是皇上安插到甘肃的一枚棋子。

柳松坡已经随着秦公公来到兰州,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他依然是毕恭毕敬,但这副表情在温彦看来怎么都像是在嘲笑自己,两人携手言欢,温彦不经意的说道:“松坡兄啊,甘肃乱啊,盗匪横行外患不断,兄弟怎么好意思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你呢。”

柳松坡感叹道:“温大人为国为民,一番心意令人叹服,不过您总揽陕甘大权,还有许多大事要办,这剿匪事宜交给小弟便是,温大人日理万机,可能还不知道陕军三万精兵已经开到天水了,随时可以担负起剿匪之责。”

原来如此,朝廷已经做了万全的安排,连兵马都开过来了,温彦最后一点指望也落空了,只好故作潇洒的哈哈大笑:“如此兄弟就放心了,哈哈哈。”

“哈哈哈”柳松坡也大笑起来,秦公公也扯着公鸭嗓嘎嘎的干笑着,甘肃文武官员也无可奈何的跟着假笑着,一时间巡抚衙门沉浸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

……

河西走廊,甘州,经过数月战乱,昔日繁华的城市已经变成一座鬼城,荒草丛生,断壁残垣。一队凉州军开进城来,军官们看到这破败的一幕,都感叹不已,人人心中郁结,忽然领头一人高声大叫道:“甘州!我回来了!”

元封终于率兵收复了甘州,此时河西走廊已经打成了一锅粥,羌藏联军、帖木儿的儿子侄子,再加上凉州军,五股势力往来冲突,杀戮不停,凉州军最精明,一直躲在帖木儿大军的背后捡便宜,时值春季,到处饥荒,各路大军都没有粮食,唯有三王子的军队能吃饱饭,所以战斗力相对强些,一路往西撵,打的马黑麻和优素福招架不住。

谁也不知道,三王子米兰沙的军粮竟然是往日的死敌凉州军提供的,元封和楚键早已达成秘密协议,暗中支持楚键一方,利用突厥人的内讧获得最大收益。

战场渐渐西移,甘州成为凉州军的重要中转基地,大批粮秣辎重在这里集结,然后往前线,在尉迟家的大力支持下,西凉军的后勤不成问题,甘肃****剧变,朝廷暂时没精力理会西域的事情,元封等人更加可以放心的去干。

从中原来的后备兵员66续续的抵达,这些人都是被马致远忽悠来的,大批读书人的加入,让西凉军的素质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和突厥军,羌藏军有所不同的是,西凉军是先进的技术型军队,炮兵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火器在军队中的普及率也达到了八成以上,再加上补给线短,士气高涨,战斗力比游牧民族军队高出不少。

一个月后,西凉军开进了肃州,时值初夏,到处一片葱绿,遮掩了战争留下的凄凉痕迹,这里已经是汉人掌控下最西的地方了,从城池到民居都能看出浓浓的异族风情。

“肃州乃番人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古为西戎地,秦属乌孙,汉初为匈奴所占,南北朝为前凉、西凉、北凉、西魏所据,唐属酒泉县,宋被吐蕃、回鹘、西夏占领,元属肃州路,汉人已经许久没有踏上这块土地了。”军中一名饱学之士叹道。

元封养了不少诗人在军中,也不用他们打仗出力,每人给个参军的虚职,每天写诗撰文就可以了,历史总是需要有人铭记的,军人们没有这个闲情雅致,也没有这个文采,就交给这些“战地记者”好了。

登6热点书库正版《武林帝国》,欢迎光临同名网游。

“此处建一城池,可阻西面之敌入侵。”元封用马鞭子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此处是河西走廊中极为狭窄之处,南北只有三十里,以城池,敌台据守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是现在不忙着建城池,所有的人力物力都要用在西征上,把敌人赶的远远的,让他们永远都没机会来犯边就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在肃州建立兵站之后,大军继续前行,向着下一个目标进。

越往西走,天地越是开阔,碧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戈壁,沙丘起伏,黄土夯成的废弃古城墙绵延在天地之间,大军停止前行,扎营休息。

元封领着一帮将弁来到城门下,黄土的墙体已经被流沙掩埋了一些,历经无数次的战火,垛口和敌楼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锈迹斑斑的箭镞向人们诉说着无尽的往事。

城门上有一块石牌,两个斑驳的隶书字隐约可见“阳关”,原来这里就是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城池,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传唱的城池,参军们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有人大声吟诵出千古流传的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千古绝唱啊,边塞诗人们魂牵梦萦的地方就是这里,荒凉的古堡,壮丽的大漠,金戈铁马将军豪强,诗人们跪在黄沙里泪流满面,抓起沙子捧在脸上,神情陶醉不已,似乎能从沙中嗅出千年悲壮的故事

黄沙从指缝中流出,眼泪大滴的留下,诗人们豪情满怀,忍不住诗兴大,一个个摇头晃脑,如同疯癫了一般,而军官们却三五成群凑在一起研究着如何重建城池,设立兵站的问题。

忽然,城墙上有人大喊道:“看!”

众人赶紧爬上土墙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尽的戈壁上,一副壮丽的画卷正在展开,隐隐约约的雾霭之中,旌旗招展,兵甲如林,两军正在对战,骑兵往来冲突,步兵徐徐推进,这一切似幻似真,仿佛就在眼前,又好像远在天边。

所有的人都看呆了,赫敏和李明雪两位女将手挽着手,瞪着眼张着嘴一动不动,直到这一幕突然消失,才拉着元封的衣角问道:“这是什么啊?”

“是海市蜃楼,上天恩赐的景象,看画中的军队应该是两支突厥军。”元封解释道,回头大喊道:“斥候出,附近百里之内应有战事。”

军队在阳关遗址附近扎营,严阵以待,到了半夜时分,忽闻远处人喊马嘶,一阵枪响过后恢复了平静,士兵来报:“抓获突厥俘虏一队,好像身份比较特殊,小的们不敢擅自处置,请大帅亲自查问。”

元封亲自来到现场,一队西凉军枪骑兵正围着一辆马车,周围散落着十几具尸体,枪骑兵队长跑过来禀报道:“大帅,这伙突厥人从北面过来的,听见号令也不停,卑职就下令开枪了,打死了一些人,俘虏了十几个。”

夜色中,枪骑兵队长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骄傲,元封拍拍他的肩膀:“吴冬青,都当上枪骑兵的队长了,不错啊!”

昔日的火枪队装弹手吴冬青自豪的挺了挺胸膛:“谢大帅夸奖。”

元封点点头,下马走向那辆马车,一把扯开帘子,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正躺在车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