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唐 > 第七百五十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2)

权唐 第七百五十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2)

作者:格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8:52 来源:笔趣阁

第七百五十章满城尽带黄金甲(2)

李豫假以皇帝之名对孔晟光复洛阳之功大加褒奖,赏赐太多,但却没有实质性的封赏。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但对于郭子仪却加重了郭系的权力,册封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朝廷兵马,围剿范阳叛军。

至于皇帝缠绵病榻的消息,知情者仅限于长安权贵,李豫极尽封锁,长安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消息很难传出去。

但李豫关于对孔晟和郭子仪的两道褒奖诏命还没有出京,就又传来孔晟独力斩杀史朝义和取得莫州大捷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孔晟派来向朝廷进献史朝义头颅的人旋即被李豫安置,不知所踪。

朝野震动,长安城中百姓商贾载歌载舞,欢庆叛乱的终结。

而孔晟的声名,也因为斩杀史朝义匡扶国难而再次轰传天下,从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关乎孔晟的各种神秘传闻,比如说他是天神降世的传闻,也在民间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去。

李豫不得不收回了前面的两道诏命,主持朝会,聚集群臣讨论如何封赏孔晟等有功之将,以及如何调兵遣将,全面围剿范阳余孽,光复河东河北河南。

长安这边迟迟没有动静,孔晟也懒得动弹,命令大军继续在洛阳和莫州两地修整练兵,同时安抚田承嗣、薛嵩和张忠志麾下投降过来的范阳军。

而太上皇李隆基驾崩的消息也传到了军中。

按照规制,军中致哀三天,从孔晟、郭子仪以下,三军将士举素服致哀,寒食三日。

对于老皇帝的死,孔晟并不意外,老皇帝健在与否,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李隆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此刻驾崩,其实已经比史书上的记载晚了一些了。

渐渐就进入了冬季。隆冬时节的河南,天寒地冻,孔晟的十一万大军分别驻扎在洛阳和莫州,郭子仪的兵马则驻扎在汴州和郑州两地。进入冬季,两支大军都处在修整蛰伏阶段。

对于孔晟来说,他此刻需要的正是时间。六万降军的安抚归心需要时间啊。而这个修整的冬天,正是时候。

刚入冬的时候,李怀仙率众投降李光弼。消息传到洛阳和莫州的时候,其实已经过了上元节,春天并不遥远了。

转眼间就是数月。

来年四月间,穿春暖花开。

朝廷的诏命突然下达了。孔晟进爵为郑王,率军镇守洛阳一线,就近清剿河南各地的叛军余党。而郭子仪则被册封为安国郡王,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即刻启程北上范阳,与李光弼一起收复河北和河东两道。

田承嗣被册封为荥阳侯、河南兵马宣抚使,在孔晟帐下听命。薛嵩被册封为莫州太守,张忠志被册封为归德中郎将,都属孔晟节制。

朝廷的安排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很多人看来这很正常。孔晟因为功绩太大,进爵为藩王,至少在爵位上已经与皇室亲王等同了,几乎到了无可晋升的层次。而郭子仪和李光弼两路军马被调动去围剿范阳余孽,彻底收复河北河东两地,也属于人情之常。顶多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这场叛乱就彻底化为无形,天下重归于李唐皇室。

孔晟在洛阳其实也没有清闲下来。在孔氏商号的庞大财力支撑下,他在洛阳城外山中建了一座更加规模庞大的火炮和火器铸造坊。铸造火炮和各种原材料由孔氏商号筹集并源源不断运输到洛阳来,这几个月的功夫,孔晟不仅又铸造出数十门更加精准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来,还改良铸造出不少类型的骑兵便携式火器。

孔晟一头扎在城外山中,不要说普通军将了,就是苏和骨云以及聂初尘三女,寻常都难得见到孔晟一面。至于掌军,孔晟全权交给了杨统。杨统虽然不懂用兵,但他却熟读兵法韬略,有乌显乌解李彪李虎这些军中宿将辅佐,单单是练兵和整军,杨统的才能是绰绰有余了。

而洛阳政务,则交给了袁晁。袁晁实际上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政务人才,培养得好,将来做一国宰相都没有问题。

除了苏之外,没有人知道孔晟在忙些什么。苏在孔晟的陪同下去了火器铸造作坊走了一趟,看到如此盛况,心下的震撼不可用语言来形容。

乌显乌解率军将河南境内所有叛军悉数剿灭,权当练兵了。六七月间,传来了郭子仪平定河东和李光弼平定河北的消息。甚至,这几日,洛阳城中还流传着诗人杜工部的一首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孔晟扫了这一首诗稿,轻轻放在桌上,向杨统笑道:“杜子美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这首诗既然写在两个月前,想必其人已经到了洛阳吧?”

杨统与杜甫乃是文友,昔日也见过几面。杜甫来洛阳的消息自然杨统首先知晓。听孔晟提及杜甫,杨统点点头笑道:“郑王殿下,杜子美乃是学生好友,他近日携带家眷从蜀中返回洛阳,正寓居城中,平日里也是与文友诗歌唱和,庆祝如今生平盛世。”

杨统想了想,试探着道:“郑王殿下才名动天下,与子美兄正是伯仲之间,子美兄对王爷久仰大名,有意拜谒殿下,不知殿下……”

孔晟笑了笑,却是沉默了下去。

他没有与杜甫这种诗人相会的雅兴,尽管他对于这位代表着唐朝诗歌巅峰的诗圣也是久仰大名。而且,孔晟知道杨统之所以提议他见一见杜甫,实际上是在为杜甫谋一条晋身路径。

孔晟现在是郑王,整个河南山南江南都在他的节制之下,洛阳城中百废俱兴,需要各种人才,自然就有了杜甫的用武之地。可以说,孔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能改变杜甫落魄贫寒的命运。

孔晟摇摇头,笑道:“先生,本王最近身体不适,就不见外人了。杜子美才名远播,品性高洁,你就替本王量才使用,以本王的名义向朝廷荐举为官,在洛阳做事吧。如今天下百废俱兴,更是需要杜子美这样的人才。”

杨统大喜,他要的就是这个。

“多谢王爷,学生替子美兄谢过王爷!”杨统躬身一礼。

孔晟笑了笑:“孔某与先生相识于江南,如今同甘共苦在河南,孔晟如今能逍遥自在,全赖先生运筹帷幄谋划河南政务军务,以后先生与孔某不必如此客气。”

杨统欢天喜地地刚要离开,突然李彪匆匆闯了进来,他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敲门,就闯进了孔晟的书房,这对于孔晟的属下来说,还是头一次。

杨统皱了皱眉。

无论怎么受宠,都是属下,进郑王书房不叩门请示直接闯入,这已经是大不敬了。孔晟一怒之下,将之治罪,都无人敢说半句。

但李彪却脸色复杂,径自急急道:“王爷,大事不好,江宁传来家书,说是纪国夫人和杨家小姐被陛下诏命护卫进京了,此刻应该已经到了长安!”

孔晟脸色骤变。

杨统也是脸色一变,皇帝怎么突然在不通知孔晟的情况下,突然将纪国和杨雪若给召进长安,这是想要干什么?

孔晟霍然起身,冷冷道:“李彪,送信的人有没有说,陛下为何要这么做?”

李彪躬身下去:“来人是杨家的大总管杨宽,杨宽说陛下诏命里说得很清楚,要在长安亲自为王爷和几位王妃主持大婚之礼,说是不久后就要命王爷进京述职并完婚了。”

杨统还是皱了皱眉,还是觉得皇帝的做法很不可思议。皇帝已经派了一个遣婚使定王李侗,如果不是因为孔晟临危受命北上讨贼,此刻他已经与纪国几个女子成婚了。怎么好端端地,皇帝突然闲到这种程度,要亲自为孔晟主婚呢?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皇帝是出于一番善意,那也应该在照会孔晟的基础上,由孔晟派人去接纪国和杨雪若两女,如此越俎代庖,明显别有隐情。

杨统脑海中马上浮起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功高震主等等这些不好的字眼,但这种事情他心里猜疑就罢了,是万万不敢说出口来的。

“王爷,怎么办?”李彪急急道。

孔晟神色变幻,突然嘴角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来,他缓缓坐下,淡淡道:“遵从陛下诏命就是了,还能怎么办?回去告诉杨宽,就说本王知晓了,让他速速返回江南,转告杨使君稍安勿躁,等待本王的消息。”

李彪嘴角一抽,却不敢反驳,只好扭头去执行命令。

杨统轻叹一声,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只好扭头拜辞离去。

两人一走,孔晟脸色平静的笑容就瞬间收敛起来。

长安方面肯定别有所图,孔晟心知肚明。但若是李唐皇室真的想要卸磨杀驴,孔晟也绝不害怕。实际上,他这大半年的蛰伏,就是为应对日后的危机来做各种准备。

功高震主是明显的。他的功绩已经到了无法再封赏的程度,而他的声名也早已高过了皇室。掌握三道军政,麾下十几万兵马,更重要的是,还掌握着无往而不利的国之重器火炮,这怎么能让皇帝心安呢?

不过,此刻孔晟倒也没有意识到皇帝想要卸磨杀驴,他马上就意识到,皇帝大抵是想要从自己手里夺取火炮的铸造术归为皇室所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