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药天香 > 第 2 章

大药天香 第 2 章

作者:清歌一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8:44 来源:笔趣阁

苏景同仍命小厮黑皮驾车送她回家,绣春笑着谢绝。路并不远,走走就到了。与苏景同辞别后,她负了药箱,迈着轻脚步,沿村道往自家去。

村道两边是郁郁青青大片茶田,几只鸟雀唧啾着翔跃其间,一道清澈河流弯弯曲曲绕村而过,远处,青山绵延起伏,景色叫人心怡神旷。

“绣春,绣春——”

她没走多远,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自己。回头,见是苏家二少爷苏景明气喘吁吁地赶了上来。

苏景明比绣春小一岁,十六,生得面如桃花,很是漂亮。苏家虽富,却也拦不住旁人背后口舌。村人偷偷笑话他,十六岁了还这般痴痴呆呆。不过绣春倒不这么认为。她看来,苏景明很聪明。唯一遗憾,就是他或许到老,也都只会是个像此刻这般一个大孩子而已。

“二少爷!”

她停住了脚步,转身朝他露出笑容。

苏景明停了她跟前。因为跑路,他大口地喘息。白皙一张面庞微微泛红,双眼明亮如同宝石,泛着活光。

“绣春,”他说,“我送你回家!”说罢不由分说,一把便抢过她背着药箱。仿佛生怕她会跟他抢,夺了便飞朝前而去。走了十几步,发现绣春没跟上来,停住了,回头看向她,疑惑地问道:“绣春你怎么不走?是不是腿疼走不动路了?我来背你!我力气很大!”

他说来就来,卷起袖子蹲了下去,要让绣春上他背。

绣春笑了起来,正要说话,后头又传来一阵踢踏脚步声,伴随着几声“二少爷”呼喊,苏家小厮旺财追了上来。

“二少爷,刚还看见你屋里,一转眼就没影了,果然是跑了出来。回去把字写完!要不然先生知道了,少爷您是没事,我手心就惨了!”

旺财朝苏景明恳求。

“我不回去!那些字七拐八拐好难写!我写了好多遍也记不住。我就不回!”苏景明发脾气,顿足嚷了起来。

“绣春姐姐,你帮我劝劝。二少爷他听你……”

旺财无奈,只好转向绣春,苦着脸求助。

绣春便对着苏景明笑道:“二少爷,回去先把字写完好不好?我跟你说,我爹从前教我写字时,哪怕字再难写,我也一定要先写完才出去玩。”

苏景明垂下了头。绣春看过去时,见他一双长长乌黑睫毛微微颤动,眼神里流露出无限委屈。一时心软,差点就要改口了,生生忍住。

“真吗?”他终于抬头看向她,怏怏地问道。

“真!”她郑重点头。从他身上接回了自己药箱。

苏景明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跟了旺财回去。等他身影消失视线里,绣春笑着摇了下头,这才继续上路。入村口时,看见路边一处向阳坡上长了片马齿苋,鲜嫩可爱,便放下药箱过去采摘。边上正路过几个村妇,看见她背影,笑着招呼道:“绣春,采了作药呢?要不要帮你?”

马齿苋确实可入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种子还有明目功效。但绣春现可没打算摘回去当草药,而是炒菜吃。晚上她父亲回家。到时候入沸水焯一下,打两个鸡蛋炒炒,就是一盘菜。他爱吃了。正好赶上这时节肥厚多汁,口感嫩,再过些天,就会变老了。

绣春和村妇闲聊片刻,也采了满满两把野菜。回家后,先将今日用过金针投入药房侧特设一个锅里煮沸消毒,眼见日头有些西斜了,去院里收晒着草药,捏了下干湿。

照这天气,再晒个两三天便好进行下一步炮制了。

绣春收拾好草药后,估摸着父亲也回家了,便开始烧晚饭。自母亲去后,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多年,她对这些家务事早练就得行。饭灶膛里锅焖着,用外锅炒了个小葱茭白和蒜薹肉,又烧了条前几天养缸子里鲫鱼,接着准备炒马苋菜。去摸橱柜里放着鸡蛋时,摸了个空,这才记起来前天已经吃光了。正埋怨自己粗心,忽然听见外头院里有人喊,忙压了灶里火出去,看见村里丁三艘手上提了个小竹篮站那儿,笑眯眯道:“绣春,篮子里有几只我家母鸡生蛋,还有一包炒夏茶。夏茶糙,不值钱。只前回我记得听你提过,说能做红茶养胃,我便挑了叶肥一包,你别嫌弃。”说罢递了过来。

绣春忙推辞,架不住丁三嫂递送。后她把篮子往地上一放,“绣春,三嫂子不和你拉扯了,还赶着回去烧饭。”说罢转身匆匆而去。

村里人大病小病都找陈家父女医治,见他们不收钱,便送东西表答谢。这样场面时常发生。丁三嫂转眼便跑了,绣春只好朝她背影大声道了谢,提篮子进去。炒好鸡蛋马齿苋装盘,又拿出特意打来一壶上好老酒,放热水中温着。见晚饭准备好了,打水回自己房里洗头洗澡。洗完了,换回女子打扮。穿了身凉青布夏衫,屋里点了自制熏蚊艾草香后,便搬了条竹椅坐到门口,一边晚风里晾着还没干长发,一边等着父亲回来。

她父亲陈仲修,现虽然是个守穷乡间郎中,但出身其实却有些来历。哪怕是远离上京云水村这种小地方,说到京中金药堂陈家,也是有人知道。金药堂百年招牌,与京中另家季姓人所办百味堂一道,为太医院供奉御药,陈家占大头。每年秋河北戚药市,四面八方药商云集,东货西易,却一直有个规矩,陈家人未到,药市不开盘。可见金药堂行业里地位。

陈家子嗣自上三代起便羸弱,一直单传。到了这一辈陈振时,除了长女,终于得了陈伯康陈仲修一对孪生兄弟。陈伯康是长子,擅经营之道。陈仲修则天资聪颖,精通药理。两兄弟关系也好。倘齐心掌着陈家金药堂,祖业必定上一层楼。偏陈仲修后来却婚姻事上与自己父亲起了冲突。当时老爷子替他相中了一门亲事,女方是珠宝世家,近族里又有做官,不仅门当户对,而且这门联姻对家族也大有裨益,但陈仲修却执意要娶董芸娘为妻。

三十年前,还是先帝宣宗朝时,董芸娘父亲董朗官任四品中书侍郎。她十岁那年,朝廷出了桩蜀王谋逆案。董朗被政敌诬告牵涉其中,下狱冤死,继而抄家。她几经颠沛,后被卖入风月之地。年轻陈仲修一次应酬中,偶然结识了即将要被老鸨梳拢芸娘,被她一曲琵琶所动。知她身世后,是怜惜。二人渐成知音,互生情愫。陈仲修后来便替她赎了身,决意娶她为妻。

陈家虽世代布衣,但京中素有名望,不但时常出入达官贵人府第,祖上甚至因了所造灵药之功,被先帝赐了嘉匾。那块匾额一直高悬金药堂正堂墙上。这样家世,陈老爷子又向来严厉古板,如何能容忍儿子娶一落入风尘罪臣之女为妻?父子遂发生激烈矛盾。后一次冲突时,盛怒之下老爷子放话,倘若他执意娶那个女子,那便脱去陈家少爷皮,往后他也再不认这个儿子。陈仲修竟真应他话,把家业撒手丢给了兄长,带了芸娘便离家而去。几经飘零,后落脚到了芸娘祖地杭州。夫妻二人安贫乐道,这里一停就是十数年,再也没回京城一步。

绣春至今还记得自己母亲。貌极美,才情极高,性子也极温柔。论容貌,自己不过继承了她七八分。至于才情和性子,那就完全不能比了。可惜她身子一向不大好。据说原本是不合宜要孩子。但发现有了绣春,想替丈夫留一点骨血,仍坚持生了下来。大约正是这样,这才加剧了她病症。陈仲修虽有一手岐黄绝技,面对自己妻子病,却也回天无力,虽百般调理,到绣春六岁时,她还是去了,自此剩父女俩相依为命,一直至今。

~~

绣春头发晾干了,随意编了条辫垂胸前。眼见天色渐暗,父亲还未回,等得有些心焦。正要去村口等,忽然看见一个身影出现门外竹林侧青石道上,定睛一看,正是父亲踏了夕光而归。心中一喜,急忙迎了上去,第一句便埋怨,“爹,怎不早些回?你腿脚不好,天色暗了,万一看不清路摔跤怎么办?”

几年前陈仲修外出上山采药,不慎跌了一跤,折断腿骨,养了大半年才好。绣春此时还心有余悸。

陈仲修不过四十,两鬓却已略染白霜。头绾方巾,身披长衫,目光清炯,身形清瘦而挺拔。闻言哈哈笑道:“傻闺女,你爹又不是三岁孩童,哪里那么容易摔跤?这不是回了吗?”

绣春帮他从肩上卸下身后背着四方竹筐,揭开盖子看了眼,里面装满了草药。

“这回你爹去大师父那里,不但喝到了上品毛尖,还山上采了不少好药。上回跟你提过紫珠叶、苎麻根,都是极好止血良药……”

“知道啦——明天我会收拾。爹你先去冲个凉,水我已经给你放好了。然后咱们吃饭。我做了红烧鱼、葱茭白,还有你爱吃马苋菜炒鸡蛋。马苋菜可嫩了。鸡蛋是丁三婶拿来。哦对了,我还给你买了酒呢。只是不许你多喝,免得你又醉……”

绣春亲昵地挽住父亲手臂,嘀咕着和他并肩往屋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