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酒娘子 > 第二百八十八章 跟着嬷嬷学规矩(三更)

酒娘子 第二百八十八章 跟着嬷嬷学规矩(三更)

作者:七星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8:00 来源:笔趣阁

不过杜大山很快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多么令人无语,他是个大人,不是个只会跟着父母要糖吃的小孩了。

“你一直住在这里,不要回封地吗?”杜大山问道,比较外形,太幼稚,现在的最重要的,而是以后如何跟着便宜美人王爷爹相处,如何保证家人的安全。

广陵王摇摇头道:“不是,半个月之后,我就要回去。有些事情,必须我处理。再者,这里不是我的封地,我不能再吃长时间停留了。”

“哦,那你可要多留一下人保护我们一大家子啊!”杜大山沉声说道,这些麻烦都是这个老家伙带来的,自然要让他多费心。

他身边虽然有十几个兄弟,有点拳脚功夫,但只能对付普通的人,遇到厉害的,那就不行了。

“那是自然,我会做好安排的。”广陵王沉声说道,“恒五带人留在这里,恒七带人跟在你身边。至于广陵王府里,我也会安顿好的。”

册封世子,需要亲自进京一次,他的孩子失踪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他没有儿子,突然冒出来儿子,孙子孙女,他要跟皇帝亲自说明,必须要亲自去京城一趟。

之前因为他没有家眷,皇帝才放心他留在封地上,现在突然有了后人,那京城里就得留人质。不过他不想这么快就让孩子们进入京城,往后拖两三年,等册封世子之后,熟悉了王府生活。再去京城。

“那就好!”杜大山沉声道,“既然你认了我们,真心对我们好,我们也会认你的。”

言下之意,你若是不能保护我们,不光不认,还要怨恨他。他们不奢望荣华富贵,过平平安安的小日子就好。

可无端进入他们的生活,破坏了现在的宁静,面对未知的以后。杜大山只能寄希望于这个便宜王爷美人爹。

没有听到杜大山亲口喊他一声父亲。广陵王虽然有点失落,但不失望。若是杜大山真的一见面,就跟他很亲热,他还受不了呢!那样自来熟的人。想必也是个趋炎附势的人。

现在这样就很好。通过慢慢地相处。逐渐接受对方,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下午的时候,广陵王带来的两个嬷嬷。一个姓郑,一个姓吴。

“这位就是你们的少主人,你们当年是王妃身边的老人,王妃不在了,你们以后要好好伺候少主人。”广陵王沉声说道,这两个人一直住在王妃的庄子上,身家亲白,所以才放心把她们放在这里。

郑嬷嬷,吴嬷嬷跪下行礼。

“是,王爷,老奴定会好好伺候少主子和小主子。”两个嬷嬷同时说道,面容激动。

那么好的王妃,殁了;刚出生的少主子,失踪了!这是她们当年所有人心中的痛。

本来王爷要杀了她们所有人,是王妃临死前求情,王爷才放了她们,她们这些伺候王妃的人才能在王妃的庄子上生活。只是这些年,虽然不缺吃不缺穿,但她们过得并不幸福,仿佛像是失了魂魄一样,苟活在世上。只因为王妃临死前的一句话,让她们好好活着,看到世子,将来在地下见到她,可以告诉她世子的情况。

郑嬷嬷,吴嬷嬷给广陵王磕头之后,又给杜大山,杨氏,杜五郎等人磕头。

他们都是一家小老百姓,哪里受得了两个头发斑白的老人磕头呢。

杜大山连忙说道:“两位老人家赶紧起身,既然是伺候我母亲的人,那也是我的长辈,无需行此大礼!”

郑嬷嬷,吴嬷嬷听了杜大山的话,便猜测到少主人是非常宽厚之人,来这里当差,更是心甘情愿。

“你们两人留在这里,好好教导他们各种规矩礼数。”广陵王沉声说道,年纪大了,伺候人也会很周到,但教导规矩,绰绰有余。

之所以找这两人,更是希望从这两人身上,让杜大山感受到王妃的气息,了解更多王妃的事情。

郑嬷嬷和吴嬷嬷两人就在院子里住下,两人住一间房子,负责教导杨氏,杜七妹,杜九妹规矩。至于杜大山,由恒七负责,杜五郎和杜八郎由恒五负责。

只是杜大山没有功夫学这些东西,翌日一早,熊津和李川便带人过来的运药酒。

广陵王不解,问道:“军队里不能喝酒,大山,你这样会触军法的。”

面对广陵王的关切,杜大山心里一暖,道:“这些不是用来喝的,而是药酒,可以治疗和预防化脓和发炎。之前我带去一千坛,作用已经得到印证。现在霍大将军让我回来运五千坛,我要在年前送到西北。”

广陵王大惊,不相信问道:“真是有这样的功用?”

杜大山还没回答呢,急脾气的熊津连忙说道:“王爷,当然是真的了,三百多个重伤兵,所有医官都说不行了,但用了药酒治疗后,活了二百七十人。若是有了这个,死亡人数能少三成啊,此等好东西,就应该紧着军队里用。”

熊津和李川已经打听到杜大山的身份,哎呦喂,这可比戏文子里的故事还曲折,还有趣啊!

不过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杜大山居然异姓王广陵王杜啸失踪多年的独子,也就是未来的广陵王。

这这身份转变够大啊!两人用了一个晚上才慢慢消化掉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他们两个都是从小兵升上来的,现在有这么一刻大树,定然要牢牢抱住。

绕死广陵王见惯了风浪,但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也跟着激动不已,道:“那可真是好东西,你们好好装运,争取多救治一些伤兵。”

看来,不得不早日进京,说明原委。

自从杜大山走后,杜五郎就坚持酿酒,整日忙碌。有杜九妹帮忙,就是气温下降,但每次还是能够酿出好酒。酒坊的院子里码了很多酒坛子,就是为父亲准备的。

上次的包装就很好,这次还是跟村子里人买筐子不过筐子里还要附上稻草才可以,这样就省了杜大山四处找稻草了。(未完待续……)

PS:推荐天青地白的三本书《重生山水人家》,《唐朝好驸马》,《双喜盈门》,有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