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酒娘子 > 第四百零七章 冷水寒的真实身份

酒娘子 第四百零七章 冷水寒的真实身份

作者:七星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7:34 来源:笔趣阁

还真巧了,这人也是选择的主课,是经史子集。身份是秀才,将来准备科举的,和李瑞一个班级。

李瑞来到青山书院,进步神速。因为是今年新入学的,个子又高,所以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坐在最后面的位子上。原本只有他一人,没想到今日来了一个新同学啊!

冷水寒活络,李瑞精明,两人学识也不错,一拍即合,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成为朋友。

两人都是从外地来求学的,境遇差不多,两人对广陵府非常好奇,聊的一些最新遇到的有趣事情。

“哎呀,有个听书的地方,故事真有趣,我来广陵府的第一天,就去听了。”冷水寒赞叹道,“我已经让小厮,去给我买票,下学了吃过饭,去听晚上那场。”

李瑞一愣,旋即说道:“那听书茶阁,是我家的,你要是喜欢,优惠价卖你一张月票。拿着那张票,每天晚上都可以去听故事。”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李瑞可以给优惠价,但绝对不会白送的,毕竟才刚刚认识,不算是自己人。

“哎呀呀,李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家里居然有这等好地方。”冷水寒赞叹道,“那好,我就要晚上的月票,咱们可是同窗,你可得多给一些优惠。”

“九五折。”李瑞回答,这是给买月票的折扣,都说给优惠了,自然不能原价购买。

“九五折,这也太少了吧。咱们可是一见如故啊,你好意思赚兄弟我的钱嘛。”冷水寒瞪着眼睛道,“八折!”

“不行,最少九折,不能再低了。”李瑞见冷水寒如此,咬牙降价。

冷水寒的不要脸,那在山上是出了名的,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道:“最高八五折,你可是我兄弟啊!”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家的故事好听。点心好吃,别的地方都听不到,每天里面的人满满的,最少八八折。八八大发。图个吉利。”李瑞最后让步。若是这人不同意,那就算了。

冷水寒见压不下来了,只得点点头道:“那好吧。待会给你钱。”

冷水寒表面上吊儿郎当的,跟李瑞斤斤计较,其实也是在观察李瑞。至于机灵的李瑞,何尝又不是在观察冷水寒呢?

通过一番较量,互相有了一定了解。

冷水寒每天上完课,就去听故事,晚上回来,还把故事记录下来,让人捎回去给娘亲看看。一来二去,李瑞和冷水寒关系越来越好,但两人讨价还价的时候,那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时间一长,冷水寒和杜五郎,杜九妹等人熟悉了,几个人聚会的时候,冷水寒也会跟着。

冷水寒为人跳脱,逗比,很爱搞笑,故而很快和大家成为朋友,打成一片。同时,冷水寒也积累了很多故事,让人秘密送给母亲。

在雁荡湖的冷夫人看到儿子送来的装订好的好几本书信,再看看给夫君的一张写着“一切安好,勿念!”的薄薄纸条,无比自豪,儿子大了也是和母亲关系好。这不,到了外地,给她写了好几本的信。

冷夫人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些故事,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遭到冷老爷的强烈抗议。不过冷夫人仍没有忘记,派人让儿子送更多的故事过来。

******

一转眼到了,冬小麦成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广陵府的田间就是这样的情况,大人小孩齐上阵,希望尽快把粮食收回家,祈求天气晴朗。这边收完小麦,尽快打谷,之后便让小孩子老人在打谷场上晒粮食,看粮食。

妇人和男人们则是开始种植玉米和高粱,水稻。

因为冬天干旱少雨,故而百姓们大部分的土地种上了小麦,有的不平整的田地,则是种上了油菜。然而夏季的作物,对土地要求非常高。

低洼平整的,好灌溉的,可以种植水稻;地势高的,不好引水的,则是种植抗干旱的作物。

老天爷是仁慈的,忙着收获的这段时间,一直晴空万里。即使很热,百姓们挥汗如雨,但脸上的笑容,透露出内心真实的喜悦。

往年,种完水稻,高粱,玉米之后,大家就开始交赋税,可广陵王免了今年和明年的赋税,两年的收成全部归自己了。

家里粮食多了很多,原本还想多卖一些粮食,换些钱用,只是粮商收购的价格,比往日还低了两成。

这让广陵府的老百姓气得骂娘,广陵王给的恩惠,全被这些外地的粮商榨去了。不卖,一粒都不卖,留着自家吃,或者过几个月再卖。

那些粮商也不怕,反正老百姓就指望土地,没有其他进项,只能卖粮食。现在不卖,哼,等着吧,等你们想卖的时候,再降一成。

广陵府城外,修建了九个粮仓,准备放置收购当地的粮食。

杜大山专门做这件事情,拿了家里的二十几万两银子。他们收购当地的粮食,用来酿酒。或许小麦不是酿酒最好的原粮,但有酒果在,出酒量不会减少,味道也不会差。

宋明,陈桥,冯祥等人派人去广陵府下面的村庄张贴榜文,大量收购粮食,每斤小麦五文钱,这可是最贵时的价格。

有很多人不相信,但大部分的百姓相信广陵王的威信,则是拉了少量几袋粮食先来卖,试试看,没成想,原来是真的,当场检验,当场称重,当场给钱,绝不拖欠。

杜大山在四个城门口设置了收购点,严格执行收购标准,一时间,很多人拉着粮食从四面八方到城门口。

源源不断的粮食被送到粮仓里,粮食越来越多,钱财越来越少。

然而小麦价格很高,有那些偷奸耍滑的,居然买了陈粮买过来,直接被负责检查粮食的人通报上去,关到牢房里,一连发落好十几人,再也没人敢钻空子了。

杜大山收粮食的举动,浩浩荡荡,没有半点遮掩。

当地的老百姓,拍手相庆,感念广陵王和广陵王世子的好,在当地非常得人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