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八百零五章 螳臂当车

东厂督公 第八百零五章 螳臂当车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没说的,不等郑芝虎发话,他的左右就一拥而上,又一次结结实实地把这使者按倒在地。

一人问道,“郑将军,此贼胆敢侮辱圣旨,咱们怎么处置他?”

郑芝虎冷哼一声,“侮辱圣旨是什么罪?”

左右道,“当然是死罪了,死得透透的。”

郑芝虎点了点头,又道,“不过他要是死了就没人回去传圣旨了。这样,死罪就免了,把他的腿打断,鼻子耳朵割掉,再放他回去。也好让洞乌国王知道知道咱们圣上仁慈不是?”

那使者一听,脸当时就白了。

大喊,“你们竟敢对一个使者动手!我是洞乌使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不是自称礼仪之邦吗?你们、你们……”

使者大概是汉书看多了,认定中原人讲些个条条框框,不会对他这个“使者”下手,所以才那么嚣张。

这很正常。当时的明国人走出国门,无不是规规矩矩以理服人,就是郑和下西洋时路过蛮化之地,也绝不会动辄诉诸武力,而是永远保持谦谦君子形象可没有后来的那些欧洲殖民者凶狠。

所以当听到郑芝虎果真要打断他的腿、割掉他的耳鼻时,那使者才明白合着自己看的汉书都是假的。

是人,哪有那么好的脾气?

不斩来使是没错,但汉书里可没教你可以侮辱圣旨。

使者虽然没喊饶命,保持了最后的气节,不过还是在撕心裂肺地大喊他是使者不可辱,甚至提出现在放了他,他还可以把圣旨带回去之类的云云,显然还是怂了。

但是来不及了。

被推出去后没多久,在一阵惨烈的嚎叫后,几块血淋淋的东西被送了进来。

郑芝虎大笑,饶有兴致地看了下,这才让人把使者送回他们来的那条小船上当然,也没忘记把圣旨揣到使者的怀里。

且说庞大的舰队现在就在伊洛瓦底江口,这会儿哪都不去,就等着洞乌国王的回话。

为什么打满剌加时可以不宣而战,而打洞乌却要先下个最后通牒呢?

因为两者性质不同。

打满剌加就是为了争地盘,跟葡萄牙这种欧洲海盗没什么好说的,规矩大家都懂,这年头谁强地盘就归谁的,都说了是抢,就别装什么正人君子了。

但是打洞乌不同。秦书淮可没打算把洞乌这个地方纳入大明地盘这地儿民风彪悍,民族矛盾奇多,动不动就给你来个暴动,平叛都不好平,打下他除了徒添麻烦还能干什么?倒不如让他老老实实做附属国,称臣纳贡来得划算。

既然不是占地盘,那就只是打垮他们的他隆王政权罢了,也就是说要做出大明兴师前来,只针对他隆王而不针对洞乌人的样子毕竟回头他还得扶持一个政权,让他向大明称臣纳贡不是?

怎么才能做出这个样子?

秦书淮连他隆王的十宗罪都想好了。

什么侵占大明国土,掳掠大明百姓这些不必说,连他隆王骄奢淫逸,荼毒百姓,甚至为一己私欲大兴土木强占掸族、孟族人土地、逼掸族、孟族人为奴等也算进去了,说这是违背天道行不义,这样的国王“何能立于天下”。

嗯,相当的冠冕堂皇,简直就是一副要帮洞乌人民除暴君的架势啊。

但是有用吗?

绝对有用,别忘了刚被征服不久的掸族人、孟族人甚至其他不少族人都还在憎恨他隆王,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所以,虽然十天的通牒期,给了他隆王一定的调兵遣将时间,但是从舆论上来讲,肯定是划算了。

况且,短短十天时间,也根本对战局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和预料的一样,这十天之内他隆王并没有给任何回复,既没有来上请罪表,也没有派使来斥责或挑衅。

他隆王显然不会屈服,但他也要利用这十天时间调兵遣将。

而洞乌国内,一场声势浩大的动员已经开始了。

他隆王召集了文武大臣,亲自在皇宫外主持仪式,号召所有洞乌人要全民皆兵,誓将入侵者彻底消灭。

到了第十一天,又一洞乌使者带着他隆王的旨意而来,痛斥明军的入侵行径,并表示明军一旦踏上洞乌土地,洞乌人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除此以外,使者还得意洋洋地历数了从秦朝以来中原对洞乌的战争,表示每场战争他们都打赢了。尤其是这几十年来,他们是如何将明国打得落花流水的。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当天上午秦书淮下令,全军向大光进发。

舰队重新,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地准备从安达曼海域进入伊洛瓦底江口。

进入伊洛瓦底江以后,沿河前行四十里后就是大光,而从大光登陆到洞乌现在的都城勃固只有两百里路,这么要紧的航道,洞乌自然不会不防。

但问题是,洞乌布防在伊洛瓦底江口的所有水师力量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多艘战船,而且最大的也才是戎克级的,别说明军有多达六七十艘战列舰,就是来个五艘也够收拾他们的了。

而在江口两岸的岸防炮,真的只是摆设那些炮里头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红夷大炮同等级的加农炮,大多数竟然还是他们自制的土炮,那些土炮的射程跟红夷大炮没法比,所以真打起来,他们只能跪迎明军战列舰的炮火,而没办法做任何反击。

所以阻挡明军舰队,注定是一场螳臂当车的行为。

可让明军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开到伊洛瓦底江入口处时,真的发现洞乌舰队在那里聚集,并且摆开了迎战的架势。

洞乌人凶悍和长久以来通过胜利积攒的骄傲,可见一斑。

担任先锋营的郑芝虎二话不说,立即命令前锋营三十条战列舰摆开战阵,随后开火。

双方一开打,洞乌舰队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舰炮够不到对方,而对方的舰炮却可以轻松打到自己这跟清末时的清廷水师倒是有点像。

于是他们赶紧调转船头,以悍不畏死的精神,冒着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冲了过来,希望能将明军战舰纳入己方射程之内。

然而郑芝虎这种海战老手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他一边命令战列舰疯狂开火,一边又命令他们侧舷对敌,航向正前地行驶,与敌保持距离。

而除了战列舰以外的中小战舰,则根据对方急于接近的特点,在战列舰前方和侧方呈扇形展开,形成一个包围圈。

也就是说,即便对方接近了战列舰,那么也进入了明军的包围圈之内。

说真的,对方这么冲上来真的是送死。

但是强悍的是,洞乌人那30多艘战舰真的敢来送死。

连明军都看得有些呆了,战舰上不少陆军士兵甚至想起了当初和魔教交手的时候,可以说这些洞乌人在勇气上跟魔教比都不落下风。

这里头的原因,除了洞乌人原本就比较彪悍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缅甸一直在实行,而且到了他隆王时期被大大加强的制度阿赫木旦制度。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