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七百九十四章 赖三儿大婚

东厂督公 第七百九十四章 赖三儿大婚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闹归闹,赖三儿是江河帮的老人和亲信,又是青龙堂的堂主,如今在武林中也是声名显赫,他的婚礼自然是江河帮的头等大事。

从两个月前开始,邱大力就在亲自操持这件事。

如此三聘六礼也都差不多了,再过三天就可以明媒正娶了。

鉴于赖三儿为朝廷付出良多,崇祯闻讯后也特地赏了他一座宅子,三进三出还带个大花园,如今的赖三儿在家里那也是赖老爷,光佣人就好几十,别提多威风了。

以前赖三儿娶春花儿还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在他娶春花儿,反过来大把人羡慕春花儿一家,说他们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春花儿的老爹王三奉现在一提到这个未来的女婿,老背都能直半天,说话时鼻孔都朝天的。

七月初六,黄道吉日,宜嫁娶。

京师东面河间府大兴县太云村,整个村庄都披红带绿,其喜洋洋。

今天是王家闺女王春花出阁的大喜日子,天还没亮村里三十多户人家就全起来了。

全村上下拢共一百多人,头天晚上就都安排好了工作:布置场地的、杀猪宰羊的、烧水热锅的、洗菜洗碗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平静的小山坳里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

这还不算,天刚刚朦朦亮,县里的几个老员外也急匆匆地赶到了。

他们来做啥?现场指导的!

这场婚礼早就轰动全县了!要知道春花儿要嫁的是什么人?那可是堂堂的平奴大将军、皇上御封的定北伯赖大人!

定北伯,这是上次北伐结束后,礼部和吏部商量了大半年才定下来的,给赖三儿的封号。

虽然比起秦书淮的“安国公”来还差了好几个等级,但是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极高的荣耀了。

这可能是自开国以来本县县民获得过的最高的爵位。

赖三儿不但是土生土长的本县人,而且要娶的也是本县人,所以他大婚,县里的乡绅能不过来操持一下?

别说什么拍马屁之类的,乡绅看的不是这个,是县里头的脸面!

好不容易出了个定北伯,而且还是战功赫赫为保大伙儿平安浴血奋战的好汉子,要是他的婚礼办得不对,容易叫隔壁县的人笑话!

到时候他们这些乡绅就得被人指教化不力,全县都是泥腿子、土包子,这老脸可没地儿搁!

在明末乃至清末以前,教化乡民的责任很大一部分都落在当地的乡绅头上。

平常人结婚也就算了,但是定北伯的婚礼,代表的是全县规格最高的婚礼,如果连这个婚礼的礼数都没到位,囫囵着就办过去了,那不就证明这个县没人懂“礼”,全是泥腿子了吗?

大明以礼闻天下,乡人缺礼数该怪谁?你能怪田里干活的农民不懂?

怪的就是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乡绅和县老爷啊,农民不懂你们干啥去了?你们光吃喝玩乐去了吧?这叫富而不礼,简直就是暴发户。

在明朝,为富不仁、富而不礼,是富人的两大罪名,谁都不想戴上这两顶帽子。

所以这场婚礼,上到县令下到乡绅,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

鉴于赖三儿那边有江河帮操持,那他们能帮的就是女方这边了。

王三奉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乡绅,一大早就在村口迎候。

“哟,张员外,劳您大驾了!”

“不敢不敢,恭喜恭喜啊王兄!”

“李员外,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王兄客气了,恭喜觅得如此贤婿啊!”

看着那些县里有头有脸的员外们给他道喜,王三奉是嘴合不拢地乐。

那些员外不光亲临,而且还带了一大堆的婚礼用品,深怕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凑不齐。

村子里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不一会儿饭香、菜香就满村子飘荡,引得小孩们垂涎欲滴。

快到正午时分,村口忽然出现了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

这个队伍足足有一里路长,每个人都穿着大红的衣服,最前面的是二十名江河帮青龙堂人,他们分成两排,举牌子的举牌子,敲大锣的敲大锣,在前边开道。

开道队伍后面,就是今天的主角赖三儿了。

这小子今天难得收拾地立立整整的,穿着件大红新郎服,胸前挂着大红花,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看上去确实人模狗样,颇有架势。

在他左手边,是秦书淮。

原本按照邱大力的安排,秦书淮是要坐镇赖府,等接到亲拜天地环节,秦书淮作为主婚人才上场的。

不过赖三儿不干,非要秦书淮一起去接亲。

理由也很简单,当朝国公爷跟咱一块来接亲,这面儿就大了去了!

秦书淮无奈,只能答应赖三儿给他当一回配角,要不然这小子会叨叨个没完。

赖三儿的右手边,自然是邱大力了,因为赖三儿孤儿一个,他现在充当了赖三儿长辈的角色。

在他们后面,有孟威、孟虎、张啸、老道、花沉、李敬亭等人。

再往后,就是白虎堂的一百五十个弟兄,他们有的赶马车、有的挑肩,一担担的聘礼拍了长长一溜,别提多壮观了。

一行队伍是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村子,很快被小孩们发现了,立即回去禀报“敌情”。

果然,没过多久就在一个乡绅的带领下,好几十个村民就跑过来挡在路上。

在他们跟前还放了一根竹竿,这就是俗称的“敲竹杠”了。

敲竹杠这个习俗大多数地方都有,倒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让新郎知道他的媳妇儿在娘家有多受重视,能娶到这个媳妇儿有多不容易。

这是女方必行的“礼”,否则就太随意了。

迎亲的队伍看到这阵仗,就不得不停下来。

那乡绅上千问道,“客从何来啊?”

语气相当傲慢。

嗯,意思是咱们女方可金贵得很。

按规矩,这会儿新郎官得下马,亲自去回话。

这些规矩邱大力早就教过赖三儿了,于是赖三儿就乖乖下马,冲那乡绅作揖道,“小生姓赖名三儿,太云村人士,特来迎娶王家已媒定之女春花儿,还请老先生应允则个。”

乡绅问道,“你可是来迎娶结发正室的?”

这是要赖三儿亲口承认春花儿的地位,也是礼数之一。

赖三儿忙点头,“是的,是的。”

乡绅又问,“媒人可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女人就冲了上来。

“来啦来啦!我就是媒人,这个媒是我保的。我保这对小夫妻是郎才女貌、珠联璧合,日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这媒人就是当初给秦书淮说媒的那个,因为口才好现在赖三儿就成了她“回头客”。

乡绅呵呵一笑,然后说道,“好,既然是迎娶结发正室,那赖府想必是有诚意奉上了,大伙儿可以查查他们诚意究竟如何。”

说罢,乡绅退到一边,剩下的就是村民们“敲竹杠”的时间了。

赖三儿这时也退到一边,因为于礼而言,他一个新郎官跟人讲价是不对的,要讲价也得伴郎团来讲不是?

赖三儿亲自挑选的白虎堂的几个伴郎的弟兄正要上去说,忽然就见孟虎、老道两人冲了上来,说道,“新郎官的诚意,就让咱们来说了。”

于是一村妇就道,“那好!咱们要的不多,两百斤喜糖、两百件衣裳、两百斤好酒、两百斤好肉外加两百两银子就好!”

这价是随口开的,因为接下来就是新郎官这边还价的环节。

谁知道孟虎大喊,“这怎么够?怎么也得六百斤喜糖、六百件衣裳、六百斤好酒、六百斤好肉外加六百两银子!”

村民们一下子就傻了,这怎么不按照套路来呢?

不还价就算了,怎么还带自己涨价的?

赖三儿无语的站在一边尬笑,明知道这是孟虎他们故意的,但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让他跑上去说他不同意。

还好他现在有的是钱,这点钱还不至于心疼到哪去。

但是村民们就震惊了,要知道光六百两银子就抵得上全村一年的收成了。

那村妇愣了半天,问道,“对面的,那可是你们自己说的?”

孟虎点头道,“如假包换,折合白银一千两如何?”

老道马上凑到赖三儿身边,坏笑道,“新郎官,赶紧拿出来吧。”

赖三儿摸了摸身上,这才发现身上只带了五百两银票。

也是,他原本想的是,发一百两都已经很豪气了不是?

于是赶紧将目光投向大财主秦书淮。

秦书淮无奈地摇摇头,对邱大力笑道,“瞧见没有,我就不该来。”

邱大力哈哈大笑,“不给他也成,谈不拢这小子可要被女方打屁股。”

秦书淮笑道,“得了吧,丢了这把脸回头他肯定会上我那哭去,踹都踹不走。”

于是掏出几张银票让人送了过去。

那村妇接过一千两银票手都在发抖,不折不扣地说可能整个村里的人都没见过这么大一笔巨款。

新郎官赖三儿这回总算有面儿了,走上前去问道,“敢问几位,可以进去了吗?”

“可以!”

“大伙儿谢谢新郎官!”

在大把银子的作用下,村民们集体“反水”,带着新郎官欢天喜地地进了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