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八章 初悟真气

东厂督公 第八章 初悟真气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还没开练,他就只觉丹田一阵发胀,然后耳畔传来“嗡”的一声轰鸣。

“恭喜宿主,真气筑基完毕。《易筋经》共分十二层。下篇总共四层。练至一层进入筑基境修为,练至二层可达玄通境修为,炼至四层便达小成境修为。目前系统默认您的易筋经已练到了一层,您已是筑基境九等修为的武者了。若要继续提升,请宿主勤加修炼,或在战斗中增加隐藏值。”

秦书淮眉头一皱,心想看来系统对于内功的修炼更为苛刻,开始阶段也只是帮自己筑基而已。

系统仿佛检测到了他的想法,又出来解释道,“所谓万事开头难。筑基境虽门槛不高,却极耗时间。根据统计,本世界武者平均筑基年龄为20.35岁,宿主十六岁筑基,已属罕见。”

秦书淮听完心里又开心了一些。不过现在逼出毒药是别想了,就算自己练的是易筋经,也不可能在筑基境就逼出来。但是倒也不用太着急,只需按照王承恩的话去做,自己暂时应该没有性命之忧。况且,王承恩是自己踏入东厂的垫脚石,就算他不用毒药来逼自己,自己也会去青乌镇搅搅浑水,看看他这个老狐狸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

想到这里,他便又将心思放回到修炼上了。

细细地感受了一下,他只觉得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暖洋洋的气息,十分舒服,想必这就是真气了。而丹田之中,更是感觉蕴藏了一股强大的能量,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可以输送到拳、脚等任意部位。

“叮咚,新手任务二开启。”

“任务名:新手任务——初悟真气。任务等级:白色(普通级)。任务要求:将真气修为提升至筑基八等。任务奖励:侠义点300,小培元丹两枚。”

秦书淮听完,立即盘上双腿,按照脑中《易筋经》的修炼方法练了起来。

和学《缩骨功》相似,因为系统帮忙打好了基础,所以练起来十分轻松。不到一个时辰,他就已经掌握了真气的运行、输送、爆发的诀窍。按照秘籍上的练功方式,他不断地控制真气在各处经脉运行,同时又毛孔大张,将体内浊气缓缓排出,又将空气中最纯净的某些成分吸入体内。又过了一个时辰,他发现体内真气越来越多,运行也更为快速,而且都纷纷往丹田处涌去。丹田不断接收真气,渐有膨胀之感。到了下半夜,丹田就像一个鼓足了气的皮球,似乎只要再灌入一丝真气就会爆炸一般。

秦书淮有些犹豫,怀疑自己的丹田能不能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然而此时全身的真气似乎都打了鸡血,发疯似的往丹田里涌,止都止不住!

不多久,耳畔忽然响起“嗡”的一声轰鸣,秦书淮顿觉浑身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舒畅之感。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初悟真气’任务。您现在已是筑基境八等的武者了!”

秦书淮大喜,原来修炼真气的根本要义,就是将丹田撑大。想想也对,只有丹田变大了,储存的真气才能变多,这样对战时的爆发力、持久力才能更强。

点开系统,发现任务奖励已经到位。

现在内功心法已经有了,必须再买一本正儿八经的外功功法。点开“限时促销”,发现里面果然没有了极品功法的促销,有的只是《少林长拳》、《峨眉剑法》等基础武功的秘籍。

其中《少林长拳》原价500,促销价300,秦书淮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一是因为价格刚好合适,二是因为《少林拳法》听上去平平无奇,却属于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要是练好了威力绝对不容小觑。

点开《少林长拳》,照样是眼前金光一闪,然后无数信息便涌入了脑海。

“恭喜宿主,已经初悟《少林长拳》。《少林长拳》共分八层,系统默认您已学到第二层。若要继续提升,请勤加练习,或在实战中使用本拳法,以增加隐藏值。”

秦书淮按照拳谱打了几遍,很快就练得十分流畅,仿佛已经练了好几年一般。并且发现,《少林长拳》虽然朴实,却变幻无穷,而且极为讲究实战,一招一式简单至极却又凌厉无比。

这时夜已深了,经过一晚上的折腾,他也是又累又困,便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一直睡到日上三竿他才起来。

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运行真气,检查体内的真气有没有变少。然而出乎他意料是,真气不但没少,而且还增加了!

睡个觉还能增长真气?

不敢相信地愣了会,他忽然一拍脑袋。

没错,当年金庸大侠就在《天龙八部》里提到,天下武学中只有《易筋经》可以达到“不经思想、任其所之而运行不休的地步,即使是在睡眠之中,功力也绵绵增进”。

也就是说,只要你活着,不管你在吃饭睡觉还是做别的什么,身体都在自动修炼《易筋经》。虽然没有主动练功进展快,但估计其速度也是极为可观的。要不当年游坦之也不可能用一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可以与段誉一较高下的高手,让慕容复都自认这辈子也无法达到他那样的内功修为了。

所以从根本上说,其实这就是开着自动练功的外挂啊!

秦书淮此时的感受就一个字,爽!

神清气爽地退了房,又在大堂吃了点饭,他便出了门。

从客栈出来,绕了几条路,不多久他就来到了长安街上。

长安街号称“神州第一街”,不光是在现代,在明朝也是整个帝国最繁华的地方,没有之一。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店铺和摊贩,上到珠宝美玉下至小吃日用,应有尽有。又有一些民间艺人在道旁表演各种杂耍,引来阵阵叫好之声。摊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讲价声和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块,小吃的郁香、胭脂的馨香乃至大汉们的体味混杂在一起,端的是一个热闹非凡。如果单看这条街,恍惚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太平盛世,也难怪京中的皇帝和文官们都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大明中兴就在眼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