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发动群众

东厂督公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发动群众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对于难民,秦书淮准备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具体说,就是让受流寇袭扰的县或城里的乡绅带头,组织难民们建设自己的家园,然后按每日出工时间发给他们报酬。这笔报酬可以由当地乡绅出一些,朝廷也出一些。朝廷出的这部分钱,就当是以前安置那些投降流寇的费用好了,再怎么说安置难民总要比安置流寇合理吧?而中国古代的乡绅阶层也大都有扶危济困的贵族精神,再加上重建的其实也是他们的家园,所以让他们掏钱并不难。

这么一来,难民有了工作,就不会去造反了。

另外,如果把这些乡绅发动起来,那么被流寇洗劫过的县或城,权力可以暂时真空,即便没县令也可以拖他个几个月。

到时候不管是在当地选拔合乎资格的官员,还是由崇祯自己找人任命,都有足够的时间。

东林党想重新往那些地方派自己人?门都没有!

如此,既解决了难民问题,又可以一城一池一县地把基层官员全部都撤换成非东林党人,使三边地区从上到下,从兵到文官,全部都控制在崇祯手里。

崇祯向东林党开战的筹码,就不止大了一倍!

秦书淮想到这里,不禁得意地一笑。

嗯,就叫这为“代县模式”吧。

秦书淮对赖三儿使了个眼神,赖三儿立即从怀里掏出一万两银票,递给黄景伦。

黄景伦接过银票的时候,手有些微微发抖。

这是钦差大臣对他的信任。

也无疑是他此生的德行操守,最受肯定的一次。

“老朽……替代县所有百姓,多谢秦大人!”

说罢,他与众百姓一道齐齐跪了下来。

秦书淮立即上前相扶,说道,“诸位请起,快快请起。”

……

当晚,代县的一众乡绅都被召集了县衙,在秦书淮的主持下,纷纷慷慨解囊,共捐出白银八千多两,粮食八百多担。加上秦书淮的一万两银子,足够这一千多号人吃上半年,同时造出百来间屋子来住了。

难民们有活路了,无不热泪盈眶。

就在这时,有一个大腹便便的乡绅忽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秦少保,重建代县并无问题,但是在下想问一句,若是那贼人再来进犯代县,当如何?”

这个问题很破坏氛围,也不太给秦书淮面子,不过问的却是大实话。

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向秦书淮,很显然,他们也想知道答案。

秦书淮呵呵一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正想与大家说。代县离最近的一个官军大营,应该是约80里地外的前原卫大营,那里有八千官军。如果代县有流寇来袭,大家可以向他们求援。不过,等到贼寇到了代县再去求援,自然是来不及了。所以,你们要派会骑马的好手在代县50里以外的各主要道路上设暗哨,日夜监视,一旦发现流寇的踪影,就立即去前原卫大营报告。如果你们在通往前原卫大营的路上提前多设一些骑手,比如每20里一个,那么就可以快马接力。到时候不管在哪个方向发现流寇,一个时辰之内总归可以报告给官军了。这样一来,即便贼寇进了城,也绝对来不及抢掠就得走。”

众人安静了下来,心里都在细算时间。

代县有城墙,贼寇要想进城,就必须带土炮、城梯等辎重,这样他们走不快,最多和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另外,因为有辎重,他们必须走相对平坦的官道或者主道,这就的确容易被发现。

如果能在五十里外发现他们,那么他们至少还要走两个半时辰才能到代县。加上准备的时间,至少要三个时辰才能进攻。

骑手跑到太原大营花去一个时辰的时间,前原卫的官兵赶过来,因为不攻城所以不需要带辎重,急行军的话,80里地两个时辰也足够了。加上他们召集士兵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两个半时辰。

所以,只要代县能顶住流寇半个时辰的进攻,官军就可以赶到了。

而依靠城墙顶住半个时辰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来攻代县的一般都是小股流寇。之前章县令说这次来攻的流寇有六千,完全就是胡说八道,其实这次来攻的流寇三千都不到。

至于官军接到报告后会不会马上来?

这倒不用担心,反正官军打流寇还是比较积极的,只是反应总是慢半拍。

他们想的没错。

官军是很喜欢打小股的流寇的。因为打这些乌合之众没什么难度,还能捞战绩,何乐而不为?当然,打张献忠这类大流寇就两说了。

那个乡绅听完这话,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说道,“秦大人说的对。要想保太平,光靠官军也不行,我们自己得行动起来。这事儿,我愿意资助五匹快马!”

“我三匹!”

“我两匹!”

衙门一个衙役出来说道,“衙门里还有三匹快马。另外,王将军的部队也留下了二十多匹快马,我们都藏在了县北的树林里。至于骑马的好手,咱们县里还是不少的。”

“那就这么定了!”

大伙一致通过。

秦书淮很满意。

然后又说道,“诸位,如果要做得更保险些,我建议你们去联络临近几个县的百姓,让他们也和你们一样组织起来。如果我们每个县、每个城都联合起来,大家互相协防,我想一定会事半功倍的。比如代县以东五十几里外,就是茂县,你们完全可以请他们也出一些人马,大家一起监视流寇嘛!”

如果每个县都这么做,那么官军相当于多了无数的眼线,掌握流寇的行踪易如反掌。

这叫发动人民,让流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去。

这话一出,众人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就是啊,这流寇又不只挑咱们一个县抢,别的县他也抢啊。

只要各县都派出明岗暗哨监视流寇,那流寇从哪来往哪去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咱还怕他干啥!

秦大人这个方法真是绝了!

不愧是戏耍黄台吉的人!

第二天,秦书淮带队继续出发,代县百姓夹道相送。由于之前他们的物资全部分发给了难民,所以一大早代县的乡绅又凑了两车物资,给秦书淮送过来。

秦书淮坚决不要,表示物资可以去下个县城买,这些物资就留给难民吧。

众人无不感怀。

出了代县后,秦书淮一行每路过一个县城,都要进去会会当地的乡绅,告诉他们代县防流寇的方法。他之所以与乡绅沟通,是因为古代中国的基层统治,本来就是高度依赖乡绅的。

比如,各地除了实行大明律外,也有乡规民约,这些就是乡绅阶层拟定的。别小看这些乡规民约,在法制不健全的明代,乡规民约只要不与大明律相冲突,那就是大明律的补充,有时官员判案都会参考。

他的大名如雷贯耳,加上说的法子又切实可行,所以这些乡绅深以为然,纷纷表示会尽快实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