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悬崖边上

东厂督公 第二百七十九章 悬崖边上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陈启升浑身巨颤,面如纸白,大脑飞速运转,试图用理智来抵抗袭遍全身的恐惧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他不想死,他想绝境求生。而他求生的最后一块筹码,就是他有东林这棵大树,他有东林党首周延儒这个老师,这个干爹!

说到底,他还是心存幻想的。没有一个人会轻易认了死命。

大厅里沉默得可怕。

秦书淮跟着李敬亭等人兴冲冲地抄起了陈启升的家。李敬亭和他的手下不愧是锦衣卫,抄家的手法极为专业。除了翻遍道台府的每一个柜子、每一张床底外,他们还用特制的小锤子轻轻敲打每块地砖、每道墙壁但凡声音有些异样的全部砸开。不仅如此,他们连花园都不放过,几十人打着火把,一寸土一寸土地检查,一双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可以分别最细微的土壤差异,一旦发现某些地方的土层和旁边的不同,就立即开挖。

果然,足足搜查了两个时辰后,他们发现了两处密室、一处暗阁,在里头起获了大量银票以及金银珠宝,粗粗一算有银票八十余万两,黄金一万余两,外加各种珠宝两箱、字画古董七十余件。

这些钱财按照陈启升的俸禄,就是攒十辈子也攒不出来。

但这些赃银和崇祯的预估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按照成淮山的说法,一引盐他给陈启升十两的回扣,成淮山一年能出十万引盐,那么光这一项陈启升一年就能收一百万两了。而陈启升身为天津道,敛财的手段岂止这一项?

如果陈启升家里真的只有这点家产,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收上来的贿赂,有很大一部分又给了比他更高的官员!

如果陈启升要往上打点,那至少涉及主管盐运的户部,主管官吏考核的吏部,另外他还是天津兵备道,肯定会涉及兵部。而从陈启升的儿子认了周延儒为干爷爷来看,周延儒肯定也参与了这个案子,他可是内阁成员!而周延儒都贪了,其他内阁重臣会不利益均沾吗?也就是说,这个案子只要查下去,从天津到内阁可以砍掉一大串的脑袋,至少涉及六部中的三部以及多位内阁重臣。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此案的牵涉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崇祯的预期!

崇祯的手攥得紧紧的,指甲在手心扎出了道道深痕。

老成持重的崇祯并不是一个鲁莽冲动的天子,此刻的他已从刚刚盛怒的情绪中冷静了下来。

他知道如果自己要彻查此案,将引发一场血雨腥风的君臣之斗!

砍掉这些人的脑袋并不难,但是这么大的动作,将会使各地官吏上至督抚、下至县令小吏人人自危,要知道他们大都是东林党人。这些官员不用查崇祯也知道,他们当中至少八成人论罪当满门抄斩,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会做出什么很难预料!

如今天下民变四起,关外异族虎视眈眈,别的不用说,只要那些手握重兵、称霸一方的督抚狗急跳墙做出万不可测之事,那么大明就真的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发现自己之前想得简单了。东林党这棵大树的根,已经深入到大明的每一块土壤,扎入大明的每一根血脉里了。要想将它连根拔起,不仅要忍受切肤之痛,更要承担脓疮破裂,流血身亡的风险!

可是如果任由它继续野蛮生长,它势必有一天会压垮紫禁城!

朕,当何去何从?

崇祯双目赤红,久久凝神而不语。

眼下的天津盐运窝案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桩肃贪案,而是一条事关大明生死存亡的导火索。

朕,要不要点燃它,然后向全天下的东林党人开战?朕,有这个能力吗?

秦书淮看到崇祯犹豫不决的表情,也猜到了他心里所想。

这场反东林的斗争确实危险至极。它的残酷程度,绝对不是扳倒魏忠贤可以比的。因为魏忠贤说到底还是忠于大明的,他还知道感念皇恩,还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崇祯扳倒他根本没花多少精力。

但东林党人不一样!每个东林人都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背后又代表着大把富商豪绅的利益,他们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更危险的是,东林党掌控了天下士子,就等于掌控了舆论,他们要是联合起来口诛笔伐,肆意煽动,崇祯很容易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这也是历史上崇祯明知东林误国,明明憎恨东林,却无力扳倒东林,只能任由他们摆布的原因。历史上,崇祯在位十几年换了近五十位首辅,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但这种抗议根本无关痛痒,因为无论他怎么换,最后把控朝局的还是东林党!

现在摆在崇祯跟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查到天津道这里就打住,这样他就是将陈启升满门抄斩也不会有事。但问题是这就给了东林党高层一个信号,那就是崇祯不敢动他们,如此一来这些人势必更加猖狂,崇祯就更加别想制约他们了。第二就是果断一串撸到底,彻底和东林党开战,但之后的事情谁都无法预料,很可能在一场腥风血雨之后,大明的历史将彻底因此改写。

反贪反东林,决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不反,亡国!反,亦可亡国!

崇祯走到了历史的悬崖边上,左边是刀山,右边是火海。

但秦书淮比谁都清楚,不清洗东林党大明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在前世,他已经看到这个结果了!

他准备替崇祯做决定。

大厅里继续沉默,死一般的寂静。桌上,蜡烛的火光跳耀着,发出丝丝的声响,把每个人脸上不同的表情照的分外清晰。

秦书淮首先打破了沉默,对陈启升说道,“陈道台,我们知道你光从成淮山那一年就起码能收一百万两的盐引回扣,所以家里肯定不止这点钱。想活命的话你最好老实招供,剩下的钱都去哪了?”

淡淡的一番盘问,却让崇祯心中掀起了一阵狂涛骇浪。

秦兄的意思,是要朕一查到底么?是要朕与东林党全面开战么?

秦兄,我们真的准备好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