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指南录 > 第五章 龙吟 (一)

指南录 第五章 龙吟 (一)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5:49 来源:笔趣阁

冒着细雨十几匹骏马匆匆从天街上跑过。

街道两旁开了张却没什么的生意的店铺中探头探脑地伸出几顶镶嵌着软玉的丝帽转了转低低出一声叹息又缩了回去。

“唉――!”马背上的将领仿佛被这声叹息声所惊缓缓地带住了坐骑回头四望流连满眼。

入眼处磷次节比的画梁钩心斗角的飞檐在细雨中都散出股股清幽之意。房顶上刻意仿古的淡雅和门面处描金漆朱的张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北的斜桥一直到凤山门络绎十里都是这种居住和经商相结合的店铺。粗数一下竟然有四百四十余行虽几经战火洗劫依然难掩其当年的繁华。

这就是临安大宋的故都临安。

“这舞榭歌台间青砖碧瓦下俺也睡过风流觉!”心中不觉冒上了一句陈龙复写的小曲杜浒轻轻抖动缰绳换了条幽静的街道绕路向城外码头。胯下的雪云骢仿佛也知晓主人的心意“哕哕”地打了几下响鼻徐徐前行。新换的蹄铁在青石路面上敲打出悦耳的脆响仿佛桃花坞里酥手拨动的琴弦。

这条街不似商铺云集的天街开阔却多出数分清幽。路两旁的庭院都很大青灰色的顶着黑瓦的院墙不像寻常人家那样高矮如一而是波浪般高低起伏着烘托着院子内浓浓淡淡的绿意。

几处院落内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杜浒笑了笑心神刹那间回到二十年前的无忧时光。当年他就是在这条官街旁的丞相府长大。家学中背着诗书做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梦。

“当、当、当”回回寺中(穆斯林寺庙)悠长的钟声打断了家学的读书声。细雨中色目商人修建的圆顶寺庙看起来更加秀丽。临安城是万国之都每年来这里行商的胡人达数十万计各种教派也接踵而来与静雅的孔庙相映成趣。

“叮、叮、叮!”仿佛与回回们争风吃醋般一条横着不知深深几许的街道尽处响起了短而急促的铜钏声。正在园林中避雨的鸽子们呼啦啦腾起来争先恐后地向更远处竖立着十字架的尖顶飞去。

“怒冲冠凭拦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钟声尽过庭院内孩子们的读书声又透了出来穿透风雨。

杜浒愣了愣浑身血液刹那间聚集到了头顶。头皮木整个身体都跟着微微颤抖起来。

“夫子鞑子国比咱们强么?”二十多年前同样的院落内年幼的杜浒曾这样问家学里的先生。(两宋年间宗族人家通常设家塾聘名师教导族内子弟。)

“哪里强了一群蛮夷。把城市修得像乡下的猪圈般粗陋。唯一像一点样子的就是汴梁一带还是抢了咱们的地盘!”从北方逃到江南的先生如是说。

在他口中无论是已经败亡的辽人金人还是刚刚崛起的蒙古人。都是野蛮的强盗除了杀人、抢劫和放牧就不会做其他事情了。性子粗疏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同样粗疏。处处透着蒙昧和血腥。

“那咱们怎么一败再败呢?”

先生语塞唯一可以做答的就是这《满江红》。

圣人说令百姓有恒产黎民不饥不寒则天下无敌。这一点临安做到了虽然国家给百姓的财货很大程度上是靠其他地区来供给。但这里的确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管子说国富而兵强。临安也做到了它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万商云集。但他的兵却是天下最弱。

这一百五十万人丁的城市却挡不住蒙古人的马蹄。野蛮征服了文明并且高傲地仰起了脑袋宣布自己的胜利以待万世景仰。

为什么?

当年的先生没有答案如今的杜浒同样困惑。这种困惑就像水师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回福建路一样毒蛇般撕咬着他的心。

“杜将军走吧!早晚一天咱们还要再打回来!”十字路口传来张唐那特有的大嗓门。不似自幼在临安长大的杜浒他对眼前这个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名城没有那么多割舍不下的感觉。对他来说自己来过了打得两浙新附军满地找牙是平生最大的快意。至于眼前的战略撤退不过是为了下一次进攻做些准备罢了。这临安城破虏军能打进来第一次、第二次就能打进来第三次。反正这里靠着钱塘江近破虏军的火炮优势可以充分地挥出来。

“走吧你的第一标弟兄们全撤到码头了么?”杜浒的目光再次一些世家大族的别致的花墙外扫过仿佛要把这一瞬间的宁静全部印在眼里。

建立一个城市需要几百年光阴毁灭她一把大火就够了。蒙古人得了临安拆了那环绕城市青石城墙。破虏军夺回临安炮火把城外码头附近的鱼市巷击成了白地。今后数年临安得了失了失了、得了不知道还要经历几回。每一回她都要失去三分颜色。待将来文丞相真的能把破虏军背后一切理顺了时临安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杜浒心中隐隐浮起几分恨意。他知道是哪些人左右了丞相的决策。这些人早晚要被自己辣手除去。

为了大宋复兴也为了眼前的繁华不被一次次错误的决策所毁。

“已经开始上船了弟兄们不愿意走有点乱。但有苏刚、方胜、还有王老实他们几个劝着不会出大问题!”张唐和方馗策马过来与杜浒行在一起。

三支卫队合并的一块阵容就显得有些过于庞大了。沿街的人家听到了马蹄声匆匆忙忙地关闭大小院门读书声嘎然而止。

“唉要依着我就不退出临安。凭着咱们手中的战舰和火炮来上十万鞑子也能守得住!”方馗摸着自己**胡茬子不甘心地抱怨。

这几个月他耍足了威风。新式战舰上火炮都藏在船腹内。不用时拉好炮窗任外边多大的风雨也影响不到仓内的击装置。做战的时候把舷窗拉开火炮向外一推。每船十几门火炮每次十几艘战舰同时射那场面如雷神显威。顷刻间可以把一片区域打成火海。就是当年女真人的铁浮屠遇到也讨不了好去。(铁浮屠女真人的铁甲重骑。曾经号称战斗力最强被岳飞和刘琦所灭。)

上次范文虎贸然来攻几万人马被火炮一顿猛轰当即溃散。直到现在凡是能看见战舰云帆的地方范文虎的新附军都躲得远远的。不单单是新附军从两淮一带赶来江南的探马赤军和汉军也不敢轻易靠近沿海各地。总是派人几番打探确定水面上没有破虏军旗号时才咋咋唬唬地呐喊着去“收复”国土。

“守住了临安有什么用。皇上的老巢让人家给抄了天下人还不都把过错算到咱们头上。”杜浒冷笑了一声鼻孔里皇上二字故意拖得老长。

他自己对福建大都府快马来的撤军令又是气愤又是不甘。当日兵出两浙的战略目的是牵制范文虎的二十万新附军打乱张弘范五十万大军齐头并进的部署。从战略角度上来看这个目的现在已经达到。此时第一标和水师、还有方家舰队撤回福建的安排没什么错。但临敌需要机变不能墨守原来的计划。眼下两浙一带自组织起来听从福建大都督府号令的民军人数已经不下十万如果能以沿海城市为依托花上半年时间将这十万义军整合起来无异文丞相手中又多了一支破虏军。可号称大宋第一名将的张世杰偏偏在这个时候被人抄了后路。福建大都督府明明已经不奉朝廷号令了却偏偏做出了救援广南的决策并命令正在两浙打得顺风顺水的第一标和水师火回福州听候新的调遣。

这个时候出兵救援行朝绝对是下下之策。路途遥远凌震将军带着他麾下的那点残兵未必能坚持到破虏军赶来的时候。放弃两浙的大好形势回撤的举动也势必令云集在破虏军周围的义军势微。没有了破虏军的庇护可以想象这些凭血气聚集在一起兵器铠甲不全也没经过正规训练的义军们将面临着怎样的生死考验。

也许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和当年赣州会战文部十万义军同样的结局。为了一个皇帝让福建冒险舍弃十万热血男儿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

“要我说没那个皇帝不是更好。反正朝廷除了给咱们添乱从来不会干别的事。如果真需要个天子来糊弄百姓的话文大人自己穿上黄袍就是了。反正他现在的号召力不比皇上来得小!”方馗见杜浒恨得脸色青笑呵呵地在旁边煽风点火。他与杜浒和张唐长期合作早就知道在二人心目中朝廷的地位远不如丞相府重要。

“休提休提。这话咱们几个私下说说千万别让不相干人听见。否则不定又生出什么事来。那帮文人杀人从来不用刀的。丞相此番决定回援广南想必也是反复权衡过。你我都是领兵之将奉命行事就行了。我相信丞相他这样做必然有他的道理!”张唐低声插了一句打断了二人的抱怨。

海盗们本来就是头顶蓝天脚踏甲板。身下没有寸土所以从来也没有“率土之宾俱是王臣”的忠诚。如果此刻文天祥趁机打出了王旗与方家的合作关系也会比目前更进一层。有家族利益牵扯在里边看似粗疏实际上一肚子坏水方馗当然会给破虏军将领出尽馊点子。

但是内心远比外边仔细的张唐知道事情不像表面上这样简单。除了福建地方的少数文人和破虏军高级将领外如今天下大多数人还把国家和皇帝等同在一起。在他们眼中皇帝是国家朝廷也是国家。福建改军制改官制种种逾越举动还可以理解成为对抗北元的权宜之计属于丞相权力之内的范筹。天下人特别是读过书的士大夫们虽然对这种变革略有不满整体上还能承受。

而一旦文天祥此刻在福建按兵不动或者被一些人推上帝位恐怕天下读书人有一半以上要以笔伐之。很多人甚至会毫不犹豫地投到忽必烈麾下借外力为大宋复仇。

所以文天祥才不得不停止在两浙的军事行动全力救援广南东路的朝廷和江淮军。才会命令陈吊眼带领新编的第九、第十、十一、十二四个标取道漳州去与许夫人汇合。才会命令第一标和水师火回军。但以张唐此时对文天祥的理解在内心深处他认为文天祥绝对不会像杜浒抱怨的那样牺牲福建路的利益。他会找到更合适的办法用众人想不到的手段化解眼前的危机。

这倒不是出于张唐对文天祥的一贯信任。从上次文天祥巧借文浦山事件整顿福建军政的高明手段上张唐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破虏军中也是分为支持朝廷和支持丞相府两大派系其中一派的领军人物还是破虏军副统制文天祥的好友邹洬。就在大伙以为两派必将水火不容的时候文天祥先是巧妙地将与杜浒“贬”到水兵营历练稳定军心。然后借文浦山风波的带来的余震简化军阶。把五十多级的大宋军级变成简单的十余级通过晋升军阶核定分管范围的办法把邹洬和他的支持者隔离在军权之外。随后水营独立成师杜浒和他麾下的水师成为破虏军6标之外一支强大的打击力量。

杜浒看了张唐一眼不再说话。军令如山纵使心里再不愿意他也得把水师按期撤回去。牢骚不过是因为对故乡留恋之情的必然表露和他当年游侠江湖行形成的习惯罢了。对于文天祥他在心中和张唐一样的崇拜与尊敬。此刻虽然口中对福建大都督府的军令充满抵触换个地方给他号施令他却未必会遵从。

几十骑慢慢出了城隔着老远就看见码头上如过节一般挤了个人山人海。待靠到近前一看密密麻麻送行的香案在河畔附近远远已经摆出了几里。或衣着光鲜或麻袍褴褛的临安父老跪在香案后顶着细雨举香过遥遥拜送。

香案上时鲜瓜果、腊肉熏鱼大户人家司空见惯寻常人家过节才能吃到的珍馐美味堆了满满。每当破虏军将士列队上船都有年青的男子从自家的香案前冲过来将瓜果吃食不断地向将士们怀里塞。有的干脆打了褡裢直接挂到了士兵们的脖颈上。

“不可不可老人家千万不可!”有眼尖的士兵看到张唐和杜浒靠近怕二人责怪赶紧推辞。

“有何不可壮士回去救皇上海途千里小老儿帮不上什么忙拿些吃食还算过分。若小老儿提得动刀操得动枪早和你们一起杀了过去好过眼睁睁的看鞑子辱我宗庙!”一个穿着绸袍读过几天书的白胡子老人瞪着眼睛说道。

“是啊是啊带上吧吃饱了多杀两个鞑子救出皇上。让鞑子知道我宋人的厉害!”白胡子老汉的话音刚落一个身上衣服打着补丁乡农模样的人接茬。手中抓着几个梨儿不由分说塞到了士兵的手里。“送梨送梨。早去早归归来接茬砍鞑子和姓范的奴才扬我大宋威风!小老二三年多来从来没有像这两月般出气过”

“老丈!”饱读诗书的杜浒在人群后一句话也说不出。又冷又麻的感觉瞬间又涌遍了他的全身鼻子一下子变得酸酸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要从眼眶里涌出来。

回头看去张唐和方馗早已跳下了马背走进人群接过百姓送来的礼物一袋袋挂到了士兵的肩膀上。

“大伙今日之意张唐破虏军文丞相记下了!”张唐颤抖着嘴唇语不成句地说道。两个月来他纵横两浙所造杀戮颇多。刀下多是卖国投敌的十恶不赦之徒但偶而也不乏蒙冤受屈之人。

但两浙百姓只记得了他的好甚至连他们撤兵回福建也不抱怨。把自己能拿出来最好吃的东西与破虏军分享期望他们救出皇帝让大伙在当四等奴隶时多一分盼头。

他们麻木他们软弱。但他们大多数人心中却永远分得清这乱世中的是是非非。知道谁用生命重新带给了他们做人的尊严。

“是张大帅、杜将军、和方将军啊!”有人从衣着和士兵们的表情上认出了三人的身份送别的人群中爆出阵阵欢呼越来越多的百姓向这边涌。护卫士兵紧紧站成圆圈试图把百姓隔离在***外却挡不住如潮人流被推得东倒西歪。

“父老们别挤别耽误了将军们的行程耽误了他们去救皇上救我大宋国运!”人群后有人大声喊了一嗓子。

人潮稍微平静几个彪形大汉抬着镏金肩舆挤到了张唐面前。

“张将军杜将军方将军请上轿让咱哥儿几个送你登船!”当先的大汉俯下身体半跪在泥地上说道。

“请将军上轿!”跟在后边的大汉齐齐蹲下将三个肩舆横到了张唐面前。

“浪里豹、过江龙、钻山鹞子你们怎么来了!”张唐大吃一惊失声喊道。

周围的百姓听到这几个名号吓得纷纷后退了几步让出了一小片空地来。

浪里豹、过江龙、钻山鹞子等人是两浙有名的悍匪。虽然他们跟着破虏军身后屡败元军在寻常百姓眼里依然是土匪流寇与朝廷正规军完全不同。

“我们十七家寨主凑在一起核计你们去救大宋国运我等帮不上忙。但这些日子跟在破虏军身后杀大小鞑子杀得痛快所以来送你们一程。盼哥哥早日救了皇上回来然后大伙再并肩杀鞑子!张将军请上轿”

“这!”张唐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破虏军走后义军就要独自面对范文虎的报复。几位头领非但不怨还冒着被人记住面孔的风险前来相送。此情此义实在难以回报。

“几位英雄听杜某一句话我等去去就回。诸位先去山中安顿别跟姓范的争一城一地得失。收拾他咱们有的是机会!”杜浒反应快借机会给众豪杰指了一条出路。

“我等自是醒得。他范文虎背后有鞑子撑腰我等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大不了一路向南到福建投奔文丞相去!大伙再一块杀鞑子!”浪里豹笑呵呵地回答指挥着众豪杰把另一顶肩舆放到杜浒脚下。“杜将军请上轿!”

“上轿早日回来杀鞑子扬我大宋国威!”在浪里豹等人的带领下周围百姓一头喊道。此刻再分不清谁是江湖盗匪谁是寻常百姓。

张唐、杜浒、方馗6续被抬上了甲板。做了半辈子海盗从不在岸上表露自己真实出身的方馗嘴唇颤抖着脸上的水珠晶莹剔透不知道是雨还是泪。

运兵巨舰缓缓起锚。

“杀鞑子扬我大宋国威!”无数双手臂在雨中挥舞仿佛无数把刀挥舞在张唐、杜浒和方馗还有所有人的记忆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