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偷星换月

重返1977 第一百八十五章 偷星换月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和魏大姐不同,杨厂长不动声色的坐看郭书记的表演,心里全是庆幸。m.uu234uu234

他庆幸得亏有宋局长的屡次推崇,自己才没把洪衍武当成普通的小年轻看待。

也正是因为他耐着性子听了洪衍武所有的话,现在才有对策,才没抓瞎。

这就叫兼听则明啊。

难怪历史上的君王都得靠贤人辅助才能成事。

现在来看,毫无疑问,洪衍武具有远超其年龄和阶层的智慧与见识。

这就是他的韩信、管仲、姜子牙啊。

所以杨厂长表面虽然一脸严肃的沉默着,看似束手无策,心里却一点不慌。

他特别耐心地一直等到郭书记说得口干舌燥,拿起茶杯喝水的时候。

在副书记秉承旨意,眉飞色舞地号召大家,要对服务公司一事表决意见的时候。

这才扔出了准备好的“杀手锏”。

当领导的嘛,有哪个是善茬啊?

杨厂长也坏着呢,他为了解气,这是非要让这俩货体会一下距离胜利近在咫尺,却偏偏付之东流的滋味不可。

“同志们,郭书记的提议确实是顾全大局的角度来考虑的,这就是老同志的优势啊,稳重。可惜就是顾虑太多,领会上级精神还不够透彻。所以在大家表决之前呢。我也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来供大家更周全的参考一下。”

杨厂长这一插口,全场肃静。

毕竟这是厂里实权最大的人,谁也不敢不尊敬。

而且这话也有劲儿啊。

谁都明白,不出意外,这已经到了掰腕子最关键的时候了。

到底郭书记和杨厂长谁能胜出这一把,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厂内人心向背。

郭书记和副书记则全都愣了一下,他们没想到杨厂长居然敢这样说。

因为公然批评郭书记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郭书记可是政工干部。

政策的掌握是他的专业领域,一向以他意见为主啊。

说他领会不了上级精神,这不等于当面一个大嘴巴吗?

“佑维同志,你说我领会不了上级精神?你得给我指出来,我……”

郭书记带着恼怒质问,哪知杨卫帆轻松一笑,毫无压力的回应。

“老书记,您别急嘛。其实这很正常,术业有专攻,您抓思想和意识形态是专家,可经济上的事儿您就未必精通了。我不是主抓生产的吗?自然对这方面的消息就比您敏感一些。”

跟着他拿出了一张《人民日报》,声明是前天的,然后坦坦然地念了起来。

敢情第二版上面有一篇关于“深圳速度”的综合性报道。

其中还有一部分涉及到了“伟人”在深圳国贸大厦视察的情况。

大家其实都看过,只是没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那就是这座深圳地标建筑,之所以创纪录地达到三天一层的建设速度。

是因为工人报酬就是采用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文章中有句话写明,说有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高达六百元,是上一年全国工人年人均工资的两倍。

最关键的是,陪同“伟人”的深圳领导用幽默的语言概括说,“奖金不封顶,大楼快封顶。奖金一封顶,大楼封不了顶。”

这句话竟然获得了“伟人”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好嘛,这番报道一念完,几乎所有对服务公司持负面看法的干部都脸红了。

为什么还用说吗?

这就是尚方宝剑呀!

好家伙,你们不是都质疑服务公司奖金制度不合理么?

那看看深圳,这是“伟人”亲口肯定的改革良方,还有你们质疑的份儿吗?

念完了这篇报道,杨厂长还补充呢。

说谁规定职工的奖金就一定要比领导低的?

谁说干部就应该论资排辈,永远舒舒服服躺在功劳簿上的?

改革改革,就是要革除现行僵化管理体制,和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深圳的大领导就明白这个道理,这才是真正为职工着想,这才能彻底调动职工们的劳动积极性。这才是务求实效的好干部。

那我们又有什么想不通的?

要是谁对做办公室的酬劳不满意,我可以做主,让他也去服务公司干工人,也拿这么高的奖金。

得,郭书记一下就没词儿了。

副书记也哑巴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杨厂长会有这一手。

前天的报纸?还是从一大篇文章里节选出来被人忽视的部分。

可以啊!真不能不佩服这份心计。

而刚才显摆自己厂龄和功劳的那位更是彻底蔫儿屁了。

其他人面面相觑了半天,马上感受到厉害了。

没怎么迟疑,就纷纷开始了自我检讨。

无非是说掌握政策不及时,自己对改革精神没吃透。

不少人顺带还拍上了杨厂长的马屁。

说领导就是领导,生产和政策两手硬,都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至此,杨厂长的发言初战告捷,算是把奖金制度的合理性确定下来了。

只是这仍然不能解决合同分成的问题。

郭书记和副书记也因为脑袋上挨了一棍子恼恨有加。

必然更要通过撺掇大伙儿,把服务公司从水清手里给夺过来不可。

而在这一点上,杨厂长决定性的发言才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他居然声称,“这件事其实水清已经和我谈过,她自己主动表示,这些钱她一分都不拿。”

“还有这样的事?”

副书记忍不住惊呼。

别说他不信,全场的人几乎都不信。

因为这句话最少推掉的也是九千块啊。

即使是屋里的这些处级、副处级别的领导,也要干上三五年时间才能挣到这么多钱。

水清居然分文不取?她是正常人吗?

可杨厂长偏偏言之凿凿。

“确实没错,要不说水清品德优秀,出类拔萃呢。人家知道自己是个党员,就是这么表示的。她说签这个协议的时候,谁都不看好服务公司还能够盈利。当时连她自己也觉得能够自负盈亏,就非常不错了。并没有想着占公家的便宜。”

“而如今公司发展虽然挺顺利,经营状况走上了良性轨道。可她清楚,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跟咱们各个部门领导大力配合、扶植分不开的。特别是魏大姐对服务公司无私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作为她来讲,就更不能无视这一点,安心占有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了……”

这话一说大家不仅大眼瞪小眼,就连郭书记和副书记都吃不准杨厂长葫芦里卖什么药了。

心里都在琢磨:到底真的假的?水清唱这样的高调!不能这么傻吧?

而关键的部分其实在下面呢。

就听杨厂长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

“不过,水清也说了,承包合同签订的是五年。如果公司刚起步,现在就取消合同,似有儿戏之举。这既违背改革精神,容易让服务公司的职工们动摇军心。也会让不了解情况的人误会厂领导过河拆桥,对领导班子的声誉有损。所以水清的意思还是得继续按合同约定执行……”

“哈哈,借口,绝对的借口!还是贪财!”

不待杨厂长说完,副书记就忍不住叫了起来。

但可惜的是,他也太沉不住气了,神经过于敏感。

没听下面的话,结果让自己变得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小丑一样。

就听杨厂长义正言辞的公然纠正道。

“同志们,请仔细注意一下啊。我刚才只是说,这笔钱的所有权,名义上是属于水清的。但具体怎么运用却是另一回事。”

“这么说吧,水清个人在经济上没要求。而且她从当上这个公司的经理之后,一下子就理解了做领导的难处,了解了大家的不易。像天天鸡零狗碎的事儿太多,财务制度又严格,往往许多时候,就得靠咱们自己为公家掏腰包,填窟窿。”

“所以考虑到大伙儿的苦衷,也为了取之于公用之于公。水清决定把自己名下的所有提成,从下月起,按月分配给咱们厂各个科室,办公室作为补充经费。当然,这钱就不用再入公账了,由各科室和办公室的负责人灵活掌握就行了。”

“像郭书记和我的标准是每月三百元,副书记和两位副厂长是二百元,各科室一百元。其余的钱全部划归工会做补充经费。暂定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今后服务公司经营状况更好,还会酌情增加。”

“好了,水清的意思我基本转达完了。各位不妨考虑一下。这个意见可行不可行?和郭书记刚才的建议比,到底哪一个方法更有利于维护咱们厂的威望,更有利于大家开展工作啊?考虑好了咱们就一起表态吧……”

废话,这不明知故问吗?

第一个主意是帮个坏的冒泡儿的强盗摇旗呐喊,去抢人家炖好肉的锅。

帮忙的顶多图个解气,吃肉就没份儿了。

另一个主意呢,是锅的主人为了保住锅,主动把炖好的肉分给大家伙吃。

人人都有好处,就连强盗都有份,力求一团和气。

这一个天一个地怎么能比啊?

最关键的是,这笔钱说是补充经费,可不用考虑发票报销的问题。

说好听了是小金库,说不好听的就是各位领导的外快啊。

只要拿到手里,怎么花不行啊?

所以,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

现在大家的共识就是,不但不能再给服务公司下绊子了,日后还更得支持人家的工作才是啊。这是大家的聚宝盆,傻子才会再支持郭书记的主意呢。

不用问,刚才站在郭书记一头的人又反水了。

几乎所有人,张口闭口开始赞扬水清的觉悟高,有党性。

不但加倍肯定她的工作成绩,也说对这样的同志应该充分信任,最佳的信任方式就是不要干涉人家的经营。

另外,有人提议,说水清只顾大家不顾自己,厂里也不能亏待了有功之臣。

一定要提拔到正科级,让她也享受领导待遇。

她的爱人,洪衍武也应该受到嘉奖。

还有人把杨厂长和魏大姐奉承得高高的,说水清也是遇到了他们这样的伯乐,才能做出这样的成绩。

总之,就跟契科夫在《变色龙》里描写的情景相似。

变脸只在一念之间,这帮人全是“川剧演员”。

这种情况下,郭书记和副书记人心尽失,便再也难以张牙舞爪,只剩下一脸僵笑了。

他们谁都明白,在实际利益驱使下,大局已定,再难反复了。

人家这招“偷星换月”,一下戳在了人的软肋上。

才是堪称妙手,高明之至啊!

没辙,没法破。认输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