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七十七章 普及

重返1977 第七十七章 普及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1983年是我国全面肃清社会治安素瘤的“风暴”之年。

但除了这个众所周知的标签以外,人们往往还忽视了,1983年也是我国经济逐渐走上正轨,民生百态、各行各业结出花果的丰饶之年。

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影响民生的重大的经济政策在春节之后就开始连续推出。

2月日,京城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商业、服务业推行经营管理责任制的补充通知》,要求一般商店在一年内都要实行承包制。

这就等于是说,承包制这个在我国农村发挥巨大作用的经营手段被引入城市商业领域。

2月22日,劳动人事部又发出通知,要求积极有步骤的推行劳动合同制。

这可是我国用工制度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等同于宣告了“铁饭碗”时代的终结。

而2 月23 日,京城市政府继而发布《关于发展郊区商品生产,搞活农村商品流通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

进一步大幅度地放开了发展农村集体和个体商业、服务业的束缚。

总之,无论从城市到乡村,还是从用工制度上,方方面面都显示出“搞活”的决心和力度。

而思想的解放和政策的开放所带来的财富观念的深刻变革,也立竿见影地激活了人们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一年浮在表面上的全国个人致富明星依然是年广九,他的“傻子瓜子”作坊雇佣的人已经达到了103人,月营业额达到六十万元。

正是在他的示范效应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心甘情愿地加入到个人致富的先头部队中,使得全国个体工商户的队伍迅速壮大。

而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新加入的这些人闯荡、创业,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开创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更广阔的生活平台。

在这一方面,西单“服装夜市”的个体户们同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最早吃螃蟹”的人,他们在初涉商场不久后,就一个不拉的都成了万元户。

由于他们中间已经有不少人捞上了“一脚踹”的“屁驴子”(摩托车)开,成了第一批“京a”牌照的拥有者。

谁看见了都眼热,都打听。

王府井百货大楼“服装夜市”的招商工作因此进行的就特别顺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尽管开业之后,由于管理水平方面拖了后腿,市场的口碑和反响,均不如西单的“服装夜市”那么好。

但销售额度也是节节攀高,作为京城唯二的“服装夜市”,照样成为了东城区不可忽视的一个服装零售渠道。

而与此同时,花城那边的服装批发生意因需求量的增多也愈加火爆起来。

于是做服装的个体户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足批货的数量,不甘心被从中再被“剥削”一手,便开始自己跑异地购销,自己进货,甚至从事批发。

这样一来,“倒爷”这个名词开始应运而生。

并且很快在社会上流行,乃至成为了个体工商户们的概括统称。

当然,经济上的变化、经济政策产生的效益,并不能代表生活内容的全部。

要想正确的估量老百姓的生存状态,肯定有更多的部分需要考量和衡量。

值得欣喜的是,过去想要清晰的、全方面的、彻底的了解这些信息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但现在可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这一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也是电视机普及率爆发增长的一年。

那么毫无疑问,当愈来愈多的电视机取代了过去家庭中神龛或祖先牌位的位置,变成了一个家庭每天晚上簇拥的中心,继而催生的就是电视节目的多样化。

于是一种家庭欢聚生活的模式从此奠定,一个崭新的视觉历史就此开始了。

汹涌澎湃的大众文化潮开始真正影响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甚至还改变了民俗。

至于说到具体的民生状态到底如何,其实有心人只要观察一下电视节目,就可以知道的差不多了。

比如说,国家电视台的第一位播音员沈力,担任了《为您服务》栏目的主持人。

这个贴近人民生活的新栏目,不但第一次固定了播出时间,每周一次,每次二十分钟,也设有很多服务性的小栏目。

像如何照相的“摄影咨询处”。还有《小辞典》、《集邮》、《家事》、《老年顾问》、《答观众问》等在生活中实用的小板块。

仅从这些栏目名目,我们就能知道社会上人们关心的热点聚集在何处。

正是这一年,相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统计,1978年全国照相机拥有量为17.8万架,相较而言,198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94万架,整整翻了四倍有余。

从此全家聚会时照一张全家福,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奢望。

另外,集邮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官方肯定,全民热衷的收藏行为。

而因为洪衍武幕后插手和干预,票面八分钱的“猴票”,在集邮爱好者之间,也已经飙升至三十五元一张。

不但提前两年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热门集邮品种,也远远偏离了原有历史轨道,此时应有的三元价格。

以此来计算,洪衍武光手里“猴票”的价值就已经高达一千四百万。

真是一不留神,躺着睡觉就成了内地首富啊。

很有点儿“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的意思。

再比如说,电视为了引导年轻人梳理积极向上的生活观,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春节之后,根据张海迪事迹为素材拍摄的三集电视剧《生命的故事》轰动全国。

这部电视剧中有许多感人的画面,瘫痪的玲玲不甘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屈服,选择了自己谋生的道路。

在坚守生命价值,寻找人生乐趣方面,这个姑娘无疑要付出比正常人更艰巨的努力。

由于电视工作者真实的表现出了人性深处永存的希望,这部电视剧与青年报发表的专题报道《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共同掀起了一场“学习张海迪旋风”。

张海迪因此名噪一时,并获得了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一个是“当代保尔”。

伟人甚至亲笔为她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人”。

另外,在谢晋导演的同名电影诞生前,山东电视台制作的三集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也唤起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和电影作品相比,电视剧虽然玩不起什么大气魄,但也绝不默默无闻。

它凭着自己的平和、亲民性,和高效的制作时间,一直再持续赢得自己的份额,开拓新的空间。

当然,这一年同样也是引进剧的狂热年份。

与期待过高,反响平平,反应国家女排事迹的电视机《中华姑娘》相比。

三月份播出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却是在注重娱乐性前提下,以商业性的剧情,在屏幕上演绎着对爱国、励志等积极意义的多重解释。

剧中主角小鹿纯子的灿烂笑容不但征服了万千青少年的心,掀起了一场“小鹿纯子头”风潮。

剧中日本女排的魔幻战术,也在共和国女排与日本女排交锋,连战连胜的辉煌战绩覆盖下,成为了一种颇具喜剧效果的衬托。

让国内观者只觉得分外可爱,毫无对手之间的排斥感。

当然,紧跟其后播出的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就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了。

这部电视剧不但延续了电影《少林寺》在民间点燃的“功夫热”。

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传唱一时,连主演黄元申的“大势分头”也达到了与“小鹿纯子头”同样的效果,成为男青年追逐的时髦发型。

不过正是因为电视机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它对老百姓生活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

如何保证电视机画面的质量,也成为了这一时期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生活难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