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游赏

重返1977 第二百五十八章 游赏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在家的玩意也就是这些了,真要图痛快,必定还得外面去。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还别看天气是热的,可是京城能去的好地方还真不少,人们完全可以躲开它。

按过去来讲,有钱人喜欢追求野趣,喜欢绿荫苍苍和水木清华之所。

虽然不能像皇上那般兴师动众躲到承德的“避暑山庄”去。但是满可以到西山住一住啊,于是玉泉山和香山附近就成了大户人家“园子”的集中地。“卧佛寺”,“碧云寺”,与“静宜园”也经常有游客借宿。

妙的是,西山曾是“健锐营”驻地,旗族多,讲究吃喝,因此野茶馆或小饭铺的饮食往往要比别处野游所在高出一个档次。有人运气好,甚至还会遇上一位御厨的后代,给作两样皇宫内院里的小菜或点心尝尝呢。

至于有水的地方。京城有“玉泉山”和“通惠河”两条水脉,南边还有养着麋鹿的海子。沿途自可找到一些渔舍团瓢、风帆樯影的胜地。像“二闸”、“南河泡子”、“菱角坑”均属此类。

但一到了城里,“通惠河”就不沾边了。最主要的水道全是“玉泉山”分支。

城里知名的游赏之地有二,一是“积水潭”,另外就是“三海”。

这些地方都是古刹名寺、王府大宅的集中所在。不但松柏槐柳众多,绿柳荷花,幽深绿阴,颇有诗意。而且往往还在沿途设有酒摊,茶馆儿。夏日坐在岸边观水小饮,也是别有风趣的。

只是所有的地方里,要说最热闹,最吸引人的,还得是“什刹海”。

这里自民国五年开办了“荷花市场”,从端阳起至中元止,多有商人聚集在此处营业,从白日到天黑。由于各种营业都近于平民化,而且闲游并不收费,所以引人无数,名躁一时。

最多的买卖是两岸茶棚。这种茶棚是半岸半河,架以木板的“水座儿”,茶资较昂。

此外也有临时饭肆,炮烤涮摊、河鲜棚、冷食棚以至果摊、西瓜摊、豆汁、灌肠,食物皆备。更以“八宝莲子粥”为应时小吃。

除了吃喝,还有售卖零物的。上自古玩摊、书摊,字画摊,以至玩具、草虫和应时的扇摊。

娱乐方面,又有落子棚、杂耍棚、书场、相声场、把式场,甚至白云鹏、“老倭瓜”、葛恒泉等也来此献艺。远比今日已经被各色酒吧充斥的“荷花市场”有趣、亲民得多。

除了俗的,还有雅的呢。

什刹海前海北岸有“会贤堂”饭庄。

前楼面水,规模宏大,可登楼观水,其特有的“炸八块”、“水晶虾”、“冰碗儿”是为招牌特色。

若嫌太大,小的又有“集香居”酒楼,同样建在河边,所以又名“临河第一楼”。

别看只区区一间小楼,因主人原为内务府世家,所制酒肴饮馔,都是别有味道,为一般饭肆所不能求得的。

这两家店前门的水域全都满植荷花,只凭那荷塘吹过来的凉风儿,会使人精神振起。全然忘记了人间还有暑热还有嘈杂。

不过同样的,这两家买卖定价奇昂,那就不是一般人士所能问津的了。

另外,除了逛河沿儿,可还有西洋景儿呢。

像“六国饭店”、“京城饭店”、“德国饭店”,夏季都设有屋顶花园。不仅有冷饮有西餐,还聘请了外国乐队和俄国舞女,供人们纳凉跳舞,消夏取乐。

至于消费金额,也与之般配,确实是属于楼顶的位置了。

怎么样?过去的日子也满不错吧?

可要再和经历过“运动”的眼下一比,情况那就大不一样了。

西山的古刹是挪不了窝儿的,可是已经统统被砸的稀巴烂了,全是荒寺。

虽然一个人没有,是可以随便住,但那需要“贼大胆儿”,晚上多半会有“狐黄灰白柳”登门来演《聊斋》的。

“积水潭”和“什刹海”也还在,可湖畔大片绿地被侵占,道路堵塞,水质污染,连茶摊酒肆皆无,就更别提什么“荷花市场”了。

真要白天逛逛还行,傍晚河沿虽然照旧凉爽,可这1979年城市基础建设还差得很远,路灯照明昏暗,还净是照明死角,您得摸着黑儿去逛。

聪明的人会带着手电。对正值妙龄的女青年,则是需要避讳之地。

那这么说?这个年月的京城不就没处可去了吗?

也不尽然。这一年,京城的公园得到了大力恢复,特别是那些古典园林和知名公园。基本已经重新开放。

另外由于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政治方面更多地挪到了生产和生活中,商业市场也比以前繁荣发达了。

而且由于外国的人的增多,在京的取得旅游涉外接待资格的饭店也在增多。西式的文化娱乐方式不可避免地传播进来。

如果客观地评价一下,尚且比不了过去,但却已经开始朝着良性发展,比“运动”的十年了可是强太多了。

若以洪衍武和“糖心儿”的具体情况而论,他们每天活动范围大约就在长安街和前门一带。

假若不愿在家,他们满可以到“北海公园”的莲塘里去划划船,或在“劳动人文化宫”与“中山公园”的老柏树下喝喝茶,下下“五子棋”。

去“天坛公园”当然也可以,那里是京城最大的松柏林。另外作为定情之所,时常回顾一下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单从路程考虑,已经不那么太方便了。

饮食来说,大饭庄子东单、西单、前门有的是,不想家吃,多走几步,总比小饭馆里等的时候短些。大饭馆的菜品也丰富了,时令蔬菜,精致小点都比过去多了。

西单食品商场二楼是他们最常光顾的冷食店。奶油烩水果是每次去必点的。让人额外欣喜的是店里终于有了松软的“奶油雪糕”和“双棒儿”,再不仅仅只供应那些冻得硬邦邦的几分钱冰棍儿了。

至于首都电影院边上那家夜里能喝酒的“新丰小吃部”,算是彻底没法去了。那不仅人满为患,常常需要端着去马路上吃喝。晚上还出现了“三陪”的雏形。

经常有不知哪儿来的几个女的泡在这里,穿一身板儿绿,抹着口红,来回“串着台”。只有有人肯给买酒,这些“圈子”就能坐到花钱的人身边陪聊天。唯独嘴里没实话。你问她是哪的,她今天是西城的,明儿就改海淀了。

“小媳妇儿”出于慎重,索性带手下们换地儿吃饭了。这几个小娘们忒邪唬,他怕真出了事儿,殃及池鱼,冤枉。

不过相反的,“友谊宾馆”和“外交公寓”这两个让大多数国人止步的地方,却成了洪衍武和“糖心儿”经常去跳舞的地方。

这两处全是外国人,夏日都设有露天的“啤酒花园”。

尽管“友谊宾馆”在西郊,“外交公寓”又有守卫,可如今既然有了边建功的车,那就都不成问题了。甚至加上陈力泉和苏锦也都坐得下,大家正好一起进去玩儿个痛快。

要说这两处实在是热闹快乐,有乐队、有冷餐、有冰淇淋、有可口可乐,那横一根电线,竖一根电线,也不知栓了多少电灯泡子。夜里的光,都快赶上白天了。

虽然舞场是石砖地面,和滨城“观海楼”几乎能滑冰的水刷石地面没法比,但已经比大街上暴土攘烟的强多了。足够让边建功、苏锦大开眼界了。

这甚至对这俩小子各自的业务还有很大的好处。边建功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日常英语,“宰”老外愈加得心应手。苏锦也看到了更多外国人喜欢的着装样式,使他能在工作中给顾客提出更好的建议。

只是洪衍武觉得有点心疼媳妇,因为就“糖心儿”一个姑娘,得和他们四个人轮流跳。累就不说了,关键是教边建功和苏锦这俩“生瓜蛋子”,免不了也要被踩几脚。

好在“糖心儿”本人倒似乎并不介意,看得出她确实喜欢跳舞,往往连着得跳四五曲才肯坐下喝点冷饮呢。跳起了兴头,就连洋鬼子的邀请也会欣然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