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六十二章 东南岸上

重返1977 第六十二章 东南岸上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从“老铁山”回滨城以后,因为手里没现金了,也因为预计到“海碰子”们手里现钱变多了,肯定还会收上来更多的海参。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洪衍武这次就打算多出手一些现货,用来补充资金。

所以他一连气儿换了三家招待所,最后总共卖掉了七百斤淡干参。

交易还算顺利,价不比上次低。但因为量有些大,确实多费了点时间。会合的时间,也不得不因此延误了三天。

另外,那就是“大将”、陈力泉和小百子,最后看到两万三千多块的现金堆成书堆样时,都不免有些发懵。

这也难怪,这年头除了在银行工作的人,有谁见过这么多一沓一沓搁在一起的“大团结”呢?

若是用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不过,这种感觉可绝非你走得好好的,人家突然迎面给你一板儿砖,带来的那种震荡感。

因为一板儿砖是疼在肉上,这种震撼是心里。就像是人这辈子第一次见大海,第一站在泰山顶上,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没想到的那种。

结果,当然让几个人一夜没睡好。

其实,这也不光是他们被这种视觉冲击刺激到了,更不是因为洪衍武让他们几个跑了好几家银行、信用社分头存钱累到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洪衍武为了给“海碰子”们结钱,还刻意留了一万块的现金在身边,大伙儿都担心出事。

就是陈力泉对自己的“火烧身”有充分信心,夜里也不由自主醒了两回呢,看看提包里捆好的十沓子钱,才重新安心重新睡去。

但另一方面却要说,这实在是洪衍武极有先见之明的举措。

因为临出发前,光在城里,“三戗子”和“虾爬子”就交上来三百斤海参,等到在“老刀鱼”家再会合时,其余“海碰子”们连赊带买,也收上来了五百斤的海参。

要不是出手了那么多海参,又带着这么多现金,可就麻烦了。现在好了,这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一算总帐,那可真是皆大欢喜!

洪衍武当初垫的两千多块已经存进了银行,再刨除“海碰子”们的海参钱后,公帐上共计现金盈利一万零五百七十块。海参囤积一千一百七十斤。

比起刚回滨城的时候,这可又是凭空翻了一倍!

若按洪衍武的卖法来算实际价值,那就会更吓人,根本就是“海碰子”们想象之外的数字!

而且现在就是不考虑公帐,比起以前,“海碰子”们也都成小财主了。

旁的不说,没出一个月呢,连“海狗子”手里都有了小三百块钱了,其他的人还能差得了吗?

所以每个人简直都快乐傻了,大伙儿就差把洪衍武披红挂绿,真当财神爷给供奉起来了。

只可惜,这次聚会,唯一的瑕疵就是出了“飞蟹”不讲义气的这件事。

大家随后听“大将”讲述了事情经过,一听说,“死尸”在部队都没供出“飞蟹”,而这小子倒临阵脱逃的事儿后。当时都气坏了。各个义愤填膺,破口大骂。

“三戗子”和“海兔子”都是急茬,连“碰海”都不想去了,非要先替“死尸”去找“飞蟹”算算账再说。

后来还是因为“死尸”告诉他们,说“飞蟹”就一直没回村子,才不得不作罢。

看到大伙们犯了众怒的激烈反应,“大将”不禁又想起了洪衍武的话,这时他才真正地明确意识到,哪怕他存心想对“飞蟹”放一马也不行了。

是,“海碰子”们之间是最讲交情的,可对背弃伙伴的毛病,也是最不能容忍的。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犯了这条,大家就绝不会再信赖他。

而这种要命的活计,没有信任感是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劳作的……

这次“海碰子”们再出发,时间已经是7月20日,目标仍是东南沿岸。

说实在的,别看距离上次“碰海”才十几天,滨城所有的海岸线上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

因为盛夏的海不光是“海碰子”的海,也是整个滨城人的海。

这个时节,你几乎在所有平缓的海滩都能看见人影,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奔向海洋,和大海亲近个没够。

由此可知,“海碰子”当然也就变得更多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水平高的,水平低的。装备讲究的,装备将就的。真“海碰子”,假“海碰子”……

反正海算是倒霉了,被人们搅得终日不得安宁。

当然,对“海碰子”们来说,这同样不是件好事。人一多,海物就显得少了,更何况“海碰子”们聚堆儿在一起,也是难以有好收获的。

所以,真正专业的高手,就只能奔向更荒僻,风浪更大的海湾。并且秉承着“先看后干”的原则,到一个地方,坚决要先数柴堆,好断定是否值得下水。以免落个白忙活一场,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而这,也就让洪衍武琢磨出一个能够移花接木,又缺德冒烟儿的窍门来了。

这小子故意指示大伙儿在海边多烧柴堆。用这种古代军事中常见的伎俩,不但吓走了不少在他们之后赶来“海碰子”,还能够把暂时还去不了的海岸抢先“霸占”。

最过分的,是洪衍武对这见不得光的一手非常自鸣得意。他竟公然宣称,说他要的不是脸,是实惠。

这种堂而皇之的厚颜无耻,又让大伙长了见识。弄得谁一说起这事来就忍不住要哈哈大笑,既不得不对洪衍武的计谋表示由衷的佩服,又忍不住偷偷想骂他两句脸皮赛城墙。

但无论怎么样,在这么热的夏天,外界干扰最多的时候,在洪衍武的运筹帷幄下,他们一伙儿人又捞又收,获得的利益是其他的“海碰子”根本难以想象的。

大家都觉得,就为了这个,也早该给洪衍武开个庆功会了。

有句话叫“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海碰子”们才刚有这个念头,没想到,一个意外的客人来访了。

7月25日,就在洪衍武他们刚换到一片新海滩“杜家嘴子”安营扎寨的时候,让人非常意外的是,上次问过洪衍武下次打算去哪儿“碰海”的杨卫帆,竟然开着吉普车找来了。

必须得说,杨卫帆这个人确实是非常够意思的。为人根本不摆臭架子,更是待人以诚。他既然跟洪衍武他们交上了朋友,那么一切都是设身处地替他们考虑的。

他这次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军队露营的野外炊具,还带了不少军粮。光压缩饼干就有四桶(每桶五公斤装九十块),一公斤的罐头也有二十个,当然最多的还是那个“g8”罐头。

令人欣喜的是,他还带来了六瓶“沪海老酒”、两条“沪海”牌香烟和两箱“棒槌岛”牌啤酒,这些在当年可都是绝对的稀罕物。

自然,这可并不是军队的物资,前面两项是杨卫帆的亲人们邮寄过来的。啤酒则是他个人在滨城的关系搞到的。

最牛的,是杨卫帆还带来了一个岸勤部队淘汰的充气橡皮艇。

别看是个半旧的玩意,可对“海碰子”却绝对算是对算是超级利器。

今后他们要划着它下海,那就不用“网漂子”了,既能载海货,还能载人。而且还腾出了几个往岸上运海货的人手。

不用说,这绝对能让“海碰子”们在省时省力的同时,效率达到最大化。其战略意义等同于多了一支舰队拥有了一艘航母。

说句不讲究的话,那是牛(逼)大了!大家伙又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说真的,要不是杨卫帆身上的军装挺唬人,而且和大多数人还生份着,这些“海碰子”恐怕非把这小子抛上天去三呼万岁不可。

总之,从这些东西上就可以看出,杨卫帆是个特别有心的人,替大家伙想的别提多周到了。并且这些东西若论价值,也早超过洪衍武他们送的茅台和“香山”好几倍了。

由此可知,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性。

洪衍武和“大将”自然都很承情,俩人把大家伙一一给杨卫帆介绍之后,合计了一下,便随之决定,这一日停工半天,集体下海,必须得用“香掉牙”这道大菜来招待杨卫帆不可。

于是当天中午,大家伙又像“梁山聚义”一样在海边把酒言欢,喝了个痛快。初尝“香掉牙”的杨卫帆也觉得来值了,还真是差点没把牙给香掉了。

另外一点,从性情上来讲,洪衍武和杨卫帆也真是挺投缘的。

俩人都属于“京油子片儿嘴”,爱开玩笑,爱调侃,上次才见过一次就已经混得烂熟。所以这顿酒喝到最后,就基本上光听他们俩聊了。

他们聊当初的打架斗殴,胡作非为,睡车站、睡马路、睡砖垛的四处“刷夜”,叫人捉过、叫人打过、叫人关过,怎么跟警察和工人民兵斗智斗勇。

你说完我说,交流上经验了。

他们聊电影、聊评书、聊小说、聊相声、聊吃喝玩乐、穿靴戴帽和老军装的讲究。那也是一口气不停地讲。

特别是一谈到京城,他们更是滔滔不绝。故宫、北海、香山、八一湖、动物园、颐和园、圆明园……大伙儿等于跟着他们嘴头子逛了一个遍。

到最后兴致所至,思乡情深,他们竟然还一起唱起了《京城颂歌》。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京城,庄严的乐曲,报道着祖国的黎明,啊……京城啊京城,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各族人民把你赞颂,你是我们心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别说,杨卫帆的嗓子极好,有他把洪衍武这么一带,还真挺悠扬,连陈力泉也忍不住半截掺和进来了。

跟着意犹未尽,他们又来了一首不那么正经的,京城“江湖”上广为流传的改编歌曲。

“我的哥们儿本是土生土长的,这些个哥们都是好样的。昨天他们还和我欢聚在一起,今天就折进了西城(玄武)分局!嗒!嘀嗒,嘀嗒嘀!”

“这个老兵本是一个雏(逼),骑着辆破车来个假狂气。昨天他还穿着一身黄皮,今天就不知被谁扒了去。嗒!嘀嗒,嘀嗒嘀!”

“这个小妹本是属于我的,我进了局子他被人抢去。昨天他还躺在我的怀里,今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嗒!嘀嗒,嘀嗒嘀!”

“海碰子”们在他们唱完后拼命鼓掌,还有人吹起来口哨,就像看了一场生动的综艺演出。

干脆,他们比着样地也来了一首《我们都是阔大爷》和《在水一方》。

这两首歌,先匪后雅,让从未听过的杨卫帆也是一个劲地叫好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