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六十三章 煤球我包了!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第六十三章 煤球我包了!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6:09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几天,除了新年那天,其他时间,老霍夫曼组织庄园里的农奴们,一起来摇煤球。冬天的农奴们本就没啥事,老霍夫曼给了工钱,他们自然乐呵呵地帮忙摇啊摇,摇到外婆……

于是,等年后的时候,霍夫曼庄园堆积了很多的煤球……

不过,当年后维金斯商会的运煤船抵达后,老霍夫曼向他们推销煤球的时候,却被拒绝了……

人家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清楚,首先,他们在听了老霍夫曼的推荐后,就询问煤球里面都是啥。当维金斯商会的代表听说里面含有一定数量的黄泥的时候,果断拒绝了老霍夫曼。因为,他们认为,煤球里掺杂了黄泥,而且掺杂数量不明。所以,煤球已经算不上上等煤了。

而这个年头,煤炭本来就难卖。你再在煤炭里掺杂黄泥,谁肯要啊?所以,维金斯商会拒绝了收购煤球,只收购原煤煤块。

对此,老霍夫曼也是毫无办法。毕竟,有没有是你的事,要不要却是买家的事。

此时,马林正好还在家里没走。于是,他就插嘴道:

“父亲,把煤球都给我吧!”

“啥?”

“煤球我包了!”

“可是,人家说这个煤球质量上可能达不到上等煤的标准啊……”老霍夫曼有些犹豫,他不想坑儿子。

“没事的,我只是用来烧火取暖,用不着质量太高级的。而且,咱家煤球掺杂的黄泥也不多,质量还不错了。况且,1.5先令每查尔特隆,实在不贵。”

“那倒是……”老霍夫曼是个典型的古板的日耳曼人,不屑做以次充好的混账事。再说了,要是给儿子供货,那就更不能了。

马林也拿出煤球,放进自家庄园里的铁匠铺的炉子里试了试,发现区别不是很大。当然,也可能是他看不出来。至少,表面上看,煤球和煤块区别不是很大。

根据老霍夫曼的说法,煤矿上煤块和煤粉的产量比是2比1的样子。也就是说,每天矿上会产生50查尔特隆的煤粉。而德意志内陆地区人工工资很低,找人来把煤粉摇成煤球,也很简单,成本也低。

只是,马林在考虑——我要那么多煤球,能做啥……

50查尔特隆煤球,差不多相当于75吨煤。而且,这还是一天的产量。一年下来,可就是2.7万吨。马林自己,无论如何都消化不掉的。

所以,马林必须想出办法,解决这2.7万多吨煤的去处。或者,他也可以试试对外推销……

煤炭的价格是比较低的,和现在流行的木柴没法比。要知道,在市场上,一查尔特隆煤炭才卖4到6个先令。而同等质量的木柴,则要卖到8个先令左右。

这是因为,煤炭燃烧后,会产生不太好闻的气味(主要是煤炭里含硫等物质)。而木柴燃烧则没这些情况。而且,现在欧洲森林分布很广,有木柴,干嘛要用煤炭?并且,煤炭燃烧,不像木柴燃烧那样火苗蹿老高。所以,古代人认为,煤炭不如木柴好用……

但实际上,煤炭的热值,比木柴高太多了。正常情况下,无烟煤的热值,是木柴的二倍多到三倍的样子。

即使煤球掺杂了黄泥,以及燃烧不完全,但热值是木柴的两倍,还是不成问题的。总之,燃烧煤球绝不亏本就是。

那么多煤球的用途,马林一时还想不到。但是,煤球毕竟是燃料,总有它的好用处。而且,煤球燃烧过后的煤渣,还可以用来铺设煤渣道路,下雨天也可以不怕泥泞。

而且,前世马林看过新闻,貌似煤渣还可以用来制造水泥或砖头,或者代替砂石,作为骨料和水泥进行搅拌混合。

总之,煤球绝不缺乏用途……

只是,大量使用煤炭,这个空气绝对好不了啊……

还有就是,如何把煤球运到特塞尔岛上去,也是个很大的问题。要知道,马林现在手里除了钱,就只剩那400个憨货大头兵。他手里没船,更没有水手和领航员等人才。

所以,如何把煤球运到特塞尔岛,也是个问题……

不过,马林之前就想到过,和人合作。比如,雇佣别人的船只运输。

但是,马林也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别人的船,终究是别人的。别人有空的时候,可以帮你运煤。若是别人没空,就没人给你运煤了……

所以,发展属于自己的运输船,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首先,马林现在没船没人,不和人合作也不行。

正好,维金斯商会的代表还在……

然后,马林就和维金斯商会的人达成协议,租用一艘“大型”(在内河中算大型)的内河运输桨帆船,负责把煤球运往特塞尔岛。这种大型内河船,一次能装运100查尔特隆煤炭,在内河中,的确算是大家伙了。

马林特地租用了一艘维金斯商会闲置的大船来运煤球,并且,马林还安排科勒,担任第一次运送煤球的押运者。

实际上,马林真正的用意,就是挖角这艘船和这艘船上的船长和水手……

要让马林自己买艘船,也不是买不起。但是,熟练的水手的培养,那就很慢了。也许,要好几年才能培养出熟手来。而合格的船长,更是难找……

马林不想等,于是决定挖别人墙角。正好,维金斯商会的商船,据说出船率也不是很高,总有部分商船很难获得运输机会。

这种情况,除了欧洲经济不太景气外,还有亲疏有别的关系在内。比如,有些和高管关系好的,得到的任务也就多,拿到的报酬自然多。而和高管关系差的,当然很难拿到业务,全船人自然过的艰难了。

马林这次特别提出要找一艘平常比较闲的船,就是打算连船带人一起“挖墙脚”呢……

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运输船,煤球的运输,才能按时按点地完成,不会拖拉……

而科勒的作用,就是跟船上的人套近乎,想办法拉拢船上的人,方便之后自己动锄头“挖墙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