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十八章 原来是个煤矿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第十八章 原来是个煤矿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6:09 来源:笔趣阁

回到霍夫曼庄园,马林安顿好5只小猫后,就开始安置那4户渔民.这几个渔民,都是世代在海边打渔的。

可是,这几家人运气不好,他们是家里的渔船在海上翻了(4家人合买的一艘渔船)。要知道,渔船可是渔民最重要的财产。渔船没了,等于这个家天塌了。船只是很贵的,对于普通渔民而言。没了渔船,等于是全家没了希望。虽然,他们靠着娴熟的水性得以逃生,可家里的饥饿,却难以避免。

眼看破产在即,正好马林来招募渔民。走投无路的四家人,干脆就跟着马林走了……

马林在河边,帮他们搭建了房屋,安顿下了四家人。但问题来了——他们没有渔船……

四家人倒是带来了捕鱼的渔网,可是,没有船,有毛用啊?

原本,按照四家人的意愿,他们是想请马林帮他们买一艘他们熟练驾驶的汉萨快艇——一种单桅的三角帆船。可是,马林却考虑到,内河和外海不一样。海上风大,靠风帆就可以驱动船只。可在内河,经常性地会出现无风或者微风的情况。到时候,帆船就傻眼了。

就像地中海这样的大的“内海”,也经常出现无风的情况。所以,威尼斯人和热哪亚人,都流行使用桨帆船。有风时靠风帆驱动,无风时水手一起划桨……

鲁尔河虽然不小,但也不大。若是引进意大利人的桨帆船来打渔,实在浪费。想来想去,马林决定动用东方人的内河船——摇橹船。

摇橹船一般不大,最大不过十几吨的排水量。但是,摇橹船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省力。

古语有云——“一橹三桨”,意思就是说,摇一次橹,相当于划三次桨。橹可是东方人的发明,也是很科学的东西。他的先进之处在于,橹板后置,类似后世的船舶螺旋桨。而船桨是左右置的,划起来比较费力。

马林找来附近镇上几名造船的工匠,花了数天时间合力打造了一个排水量约五六吨的小木船,并打造了一个橹板。不止如此,马林还让工匠在船上打造了一个乌篷,方便躲雨,有些类似浙江的乌篷船。

说实在的,马林虽然知道摇橹船长啥样,但自己其实没摇过橹。所以,开始他给人做示范的时候,船只那是摇摇晃晃啊,有时还打转。所幸,他招募回来的弗里斯兰渔民,比他更有天赋。几天下来,马林这个做示范的没掌握如何摇橹,弗里斯兰渔民,倒是掌握了如何摇橹,这让马林很羞愧。

而后,几个弗里斯兰渔民,开始在鲁尔河上驾驭摇橹船,撒网捕鱼。似乎,这个时代没什么人捕捉内河的鱼。所以,几个渔民的收获很大。每次打渔,都能打回几百磅各种内河鱼。

作为庇护四家人的领主,霍夫曼家拿到了其中的一半,而且是优先挑选。但让马林无语的是,老霍夫曼等人(除了玛丽夫人),似乎是头一次吃鱼,老霍夫曼和阿德勒都被鱼刺卡住了,疼得直叫唤。幸好,三个孩子没被卡住。

在两个大人鱼刺被想法弄出后,玛丽夫人果断命令——小孩子只准吃鱼肚子上没有小刺的肉。其余部分,都给玛丽夫人这个从小生长在海边的人解决。玛丽夫人作为弗里斯兰人,从小吃鱼长大,自然不会被刺到。从此以后,霍夫曼家吃鱼,玛丽夫人包下了鱼脊背上刺多的肉。至于鱼肚子上的肉和鱼籽等,则由其他人瓜分。

马林也显摆了一手据说学自“大贤爱因斯坦”的东方厨艺,用从铁匠铺定制的中式铁锅,做了很多美味的饭菜。比如鱼,虽然没有香醋,但欧洲有苹果醋,马林于是做了一道糖醋鱼,那叫一个美味好吃啊。糖醋鱼还没出锅,弟弟妹妹们的口水就流成了长河……

但马林也有郁闷的地方——欧洲竟然很难找到生姜,葱和蒜倒是有。只是,做出来的味道就没那么正宗了。

让马林无比震惊的是,这个年代,生姜竟然被当做一种珍贵的、进口自东方的香料,价格昂贵。虽然没有丁香、肉豆蔻等极度昂贵的香料那么珍贵,但也算价格高昂了。按照老霍夫曼的说法,在德意志北部地区,一磅生姜,一般价值8先令(96芬尼),而有的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换一只羊……

一只羊有几十磅肉,按照2芬尼一磅羊肉(批发收购价)算,也价值大几十芬尼,差不多要一百芬尼左右,简直贵得要死!事实上,算上羊毛和羊皮的价值,一只羊,估计得价值160芬尼左右,差不多是1马克。

(标注:欧洲在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前,和东方的陆上贸易还是很畅通的。所以,那时香料还不是特别贵。但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后,开始阻隔陆上贸易路线,使得欧洲香料价格开始疯涨。比如,在中世纪早期,生姜价格才2先令每磅。但因为土耳其人的阻拦,使得香料价格开始疯涨。当土耳其灭掉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后,陆上商路基本被隔绝了,只能依靠葡萄牙人海上路线获得。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生姜价格普遍涨到了一磅生姜换一只羊的地步。)

不提生姜这一茬,霍夫曼家族全家人吃了马林做的东方菜后,各个吃得满嘴是油,都顾不得形象了。

玛丽夫人似乎意识到了这种东方厨艺的价值,亲自和马林学习了东方厨艺,并打算去城里开饭店。

但马林坚决不同意:

“妈妈,我知道用这种神奇的东方厨艺开饭店肯定赚钱。可是,您想过吗?如果有这么好吃的饭菜出现,那些大贵族会放过这种秘术?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巧取豪夺走这种东方厨艺的。到时候,这也许不是霍夫曼家族的幸运,而是巨大的灾难。毕竟,霍夫曼家族只是帝国最底层的贵族……”

马林一说,聪明的玛丽夫人就反应过来了。她出身于大贵族家庭,自然知道贵族那些龌龊。自己儿子说的没错,自家只是最低档的底层贵族,完全扛不住上面的压力。单单他们头顶上的波鸿男爵让他们交出厨艺秘方,霍夫曼家族就无力抵抗……

最终,玛丽夫人决定——这种厨艺由她自己亲自掌握,只限于做给自家人吃……

……

这一天,吃饱喝足的马林,决定去自家领地的后面看看……

说来也怪,霍夫曼家族1000英亩的封地,除了鲁尔河畔的200英亩地,其他800英亩的丘陵地区,不但不能种庄稼,树木也长不了,杂草都长得很差。

于是,马林决定去后山研究下,看看后山的丘陵小山地带,究竟为什么那么贫瘠……

马林虽然不是什么地质学家,但作为学历史的,地理他也不差。不说能研究出土壤问题,但一些简单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在马林的带领下,卡恩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随着马林一同前往后山一带,挖掘土壤,供马林取样考察。

经过考察,马林发现,后山丘陵地带,土地似乎有些盐碱化。所以,导致这里的土地非常贫瘠,植物长势很不好。

这让马林有些振奋,他怀疑,这里地下是否有盐矿……

这个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波鸿在后世,可是著名的矿业城市,地下矿藏储量丰富。没准,霍夫曼庄园地下,埋藏着一个盐矿呢。

要知道,在中世纪,盐价可是很贵的。贵到啥地步呢?中世纪,英国作为一个岛国,盐价相对便宜,为4先令(大约48芬尼的样子)一夸特(12.7千克)(相当于1.7芬尼/便士一磅)。而欧洲大陆,除了地中海沿海地区的盐价和英国差不多外,其他地区的盐价,都要比英国盐价贵得多。

德意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盐价大约在2.5芬尼一磅左右。而内陆地区,像波鸿这样离海边只有几百里的地方,大约是3芬尼一磅。而更南边的内陆地区,盐价可高达5芬尼一磅之多。

如果霍夫曼庄园地下能发现一个盐矿,那基本和发现一个银矿没啥区别。白花花的盐,能够换来白花花的银子,且不愁销路。吕内堡公爵,就是靠着吕内堡的盐矿,成了德意志地区著名的大亨公爵。

怀着寻找盐矿的热忱,马林指挥卡恩几人,使用中式铁锹,开始在后山挖土……

挖了很多处后,终于,在后山一个小的丘陵山谷内,几米深的地下,卡恩挖出了一锹黑黢黢的东西……

“这是……煤炭……”马林吃惊地张大了嘴……

没有预想中的盐矿,却发现了煤炭……

马林想了想,却也觉得正常。波鸿在哪里?鲁尔区啊。而霍夫曼庄园,就在鲁尔河畔。在鲁尔区,煤矿到处都是,霍夫曼庄园后山丘陵挖出煤炭,非常正常。

只是,煤炭在中世纪,可不如盐那么值钱,也不是很畅销……

为什么呢?很正常,盐每个人都必须要吃。而煤炭,人家却不一定要用。煤炭能当燃料,柴火也能。那些远离煤矿的地区,与其费了老大心思把煤炭从遥远的地方运来,还不如就地拣点柴草当燃料了。

除非,是城市里,不管柴火还是煤炭,都要从外面运进来。而且,这城市运输要方便,和煤矿交通要便利。

现在可是中世纪,不是煤炭消耗惊人的蒸汽机时代。加上鲁尔区到处有煤矿。所以,煤矿并不那么值钱。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霍夫曼家族的后山,原本是抛荒的破地方。现在,好歹也有煤矿,不至于浪费了这地儿。

当全家人得知后山有煤矿时,都很高兴。眼下,煤炭虽然不太值钱,但也能卖到钱。而且,霍夫曼庄园就在鲁尔河边。到时候,只要在鲁尔河畔修建一个码头,就可以把煤炭用船外运销售了。鲁尔河通莱茵河,可以抵达很多城市,运输很方便。

不过,煤炭价格眼下真心不高。一查尔特隆煤(288加仑,大约重1.5到1.7吨),在鲁尔区零售价格只有3先令(36芬尼)。即使拉到莱茵河畔那些大城市卖,也只有5先令左右。而盐,一夸特(12.7千克)就可以卖到至少4先令。所以,煤炭和盐没法比。

但不管怎么说,霍夫曼庄园水运方便,把煤炭挖出来,卖到各个城市去,还是能赚钱的。老霍夫曼请来专业的采矿师,做了评估。评估下来,霍夫曼庄园后山的丘陵地带,地下全是煤炭。而且,都是一等煤。估计,挖出几百万查尔特隆不是问题。这些预估能挖的煤,都是深度不超过百米的。至于百米以下的,以中世纪的技术,目前还很难挖掘。别的不说,单是深井排水,就是个大问题。英国人在18世纪,为了抽深井下的积水,才发明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其实是在煤矿抽水蒸汽机的基础上,才完善的,根本不算首创发明。

因为发现了煤矿,老霍夫曼夫妇和马林,开始紧急讨论如何开采煤炭和运输销售的问题。

首先,霍夫曼家族,肯定需要去外面招募一批农奴来当矿工。现在被庄园容不下的农奴多了去了。主要原因是农奴家庭生的孩子多,而庄园需要的农奴有限。所以,每年都有庄园会赶走一些多余的农奴。这些农奴被迫去城里或者矿山上当苦力,就像霍夫曼庄园,就有七八个小伙子去了城里当苦力。马林知道,井下挖煤是有危险的。霍夫曼家的煤矿,明显是地下煤矿,虽然埋藏不深,但也是地下的,不是露天的。而下矿井,是有危险的。煤矿矿井可是经常爆炸塌方的。所以,马林不愿意用本庄园的农奴当煤矿工人。因此,到外面招人,是最好的选择。

然后,就是运输问题。矿井开挖后,还要铺设轨道,把矿车顺着轨道拉到鲁尔河边。这段距离,也有大约两公里远的样子。而拉到鲁尔河边后,霍夫曼家族还要修建一个码头,供来拉煤的商船停泊。

霍夫曼家族自身是没有商船的,所以,只能联系那些中间商,让他们来码头拉煤。当然,这样的话,每查尔特隆煤,霍夫曼家族最多能得到2先令。但即使如此,也能让霍夫曼家族收入提高一大截了。毕竟,纯粹种地,收入可不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