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重生之溺宠世子妃 > 第五十七章:嫁妆

重生之溺宠世子妃 第五十七章:嫁妆

作者:卖萌猫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5:24 来源:笔趣阁

翌日,从药仙堂回到闲月阁,如歌便看见在那边焦急等候的青竹。

“四小姐,您可回来了!”青竹见到如歌,连忙上前,附在如歌耳边说道:“方才老夫人身边的七嬷嬷过来了,把夫人叫去了西院,说是要给小姐准备嫁妆呢!还让您回来之后过去一趟”。

听了青儿的话,如歌也不进屋了,直接带着人一道去了西院,她们才踏西院,便听见西院里一片喧闹,听着动静怕是还有其他房的人。果然,一进老夫人的宁福堂,便看见长房的刘氏,江姨娘还有其他一些平日里极少见面的夫人都出现在这里。

如歌的婚事在玉家引起了轩然大波,消息一传出去,玉府上上下下,从老太爷一脉下来的嫡庶出的亲眷都纷纷到府上拜访,都是带着礼想找如歌攀关系的,被烈氏吩咐下去一一将礼还回去了。眼下这些夫人都是借着看老夫人的由头前来的,至于实际上找的是谁,老夫人心里也清楚,不过这二房嫁女嫁的还是皇上跟前最得宠的世子,这嫁妆可不容易拿出手,玉家其他的人都凑上来送银子倒是正中老夫人的心意。

见如歌来了,堂内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众人都开始打量这位新鲜出炉的世子妃,明媚皓齿,肌肤赛雪,端的是容颜倾城的好相貌,怪不得让锦亲王世子连门第之见都不顾了,求着皇上下了圣旨呢!

“四小姐长得可真俊那!”

“一看就是有福相的孩子”

“瞧你说的,都成了世子妃还能没福相?”

······

如歌给一众人行过礼后,老夫人示意如歌坐下,便开了腔:“听说世子那边已经在准备聘礼了。你的嫁妆祖母同你父亲还有叔伯兄弟们商量了,绝不会薄待了你,这嫁妆虽然还未装箱,但是单子已经列出来了”。

七嬷嬷从一个木盒里拿出几张红纸,清清喉咙就要读起来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一连串的请安声,玉正鸿回来了。

“既然老二回来了,就等他进来再读。”老夫人挥挥手示意七嬷嬷停下,等玉正鸿进来再读。

玉正鸿已经换了一件灰色常服大步走了进来,先给老夫人行礼,便在软榻的另一边坐下,受众人的礼。

“哦,母亲在宣读嫁妆单子吗?”看到七嬷嬷拿出的纸张,玉正鸿当然明白在做什么,却还是要问上一问的。

“是啊,七嬷嬷开始吧。你也听听看有什么要改要换的。”老夫人示意胡嬷嬷开始。

“四小姐的嫁妆有位于东街铺子一间,城西的大宅一座,城郊庄子一处,良田五百亩,东海珊瑚两抬,赤金头面六套,古董琉璃花瓶一对,······一共都是八十抬。老夫人不知奴婢有没有念错的?”

七嬷嬷足足念了半个时辰,才把那些嫁妆念齐,这些她都不知道对过几次了,当然不会出错,当下老夫人摇摇头表示没有错的。

其实老夫人的本意并不想这个时候宣读嫁妆的,还想等男方下聘礼之后再做打算,但是在跟侯爷商议之后,还是觉得先读嫁妆好些,锦亲王府毕竟是高门府第,聘礼想来是个天价之数,若是先定下了,嫁妆可以短少一些,若是落到聘礼的后头,这嫁妆的数量可就不知几何了。就是现在这些,也是玉府花了大力气才凑出来的。毕竟如歌嫁的人不一般,若是失了他的面子,这玉府将来也是不好看的。这些聘礼有许多都是公中出的,兹事体大,各房的人也只能默认了。

在座的众之中只有李氏一人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这些嫁妆原本应该是佳娴和宝莹的,现在却全进了玉如歌这个小贱人的腰包里面,实在是可恨。看了一眼上头站着的七嬷嬷,李氏计上心来。望着如歌一脸热心的说道:“我看这嫁妆倒是合适,只一件,这如歌的身边也没有一个得力的嬷嬷,这怎么成,我身边的花嬷嬷倒是极为能干的,不若这样吧,给了如歌,将来到了世子府帮着管管家也是使得的”。

在座的众人一听,这二夫人当真是好心计呀,这老嬷嬷换上自己的人,还不是要拿捏住这位四小姐。

坐在上首的玉正鸿不由的皱了皱眉眉头,他可听刘全提起过这花嬷嬷在府里头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只是这李氏是正室,如今怀着孩子,也不好开口驳她的面子。不由得看向了如歌,若是她自己同意,那便好说了。

如歌又怎么会不知道父亲玉正鸿的意思,只为难的说道:“花嬷嬷是嫡母的心腹嬷嬷固然是出色的,只是那模样实在是拿不出手,当初是花嬷嬷接如歌来的京城,她一上去就把一辆崭新的马车坐塌了。再者如歌固然是庶女,可也是主子。没见着让主子坐破旧马车自己坐新车的,这样的嬷嬷还是有嫡母用着为好。”

这分明是变着法的想众人告状呢!李氏想也没想骂人的话便脱口而出,“你这个给脸不要脸的贱······”

眼下全家上下如歌这个女儿最大,玉正鸿哪里敢让她挨这骂,指着李氏的鼻子骂道:“你给我闭嘴,这样的人你也好意思给四丫头用,要是惹怒了世子爷,全家人都要跟着你倒霉!”

难得这个儿子硬气了一回,老夫人斜了一眼噤声的李氏,转头笑着对如歌说道:“四丫头,这陪嫁的嬷嬷和丫头自然是要你满意的,祖母我也不做你的主,你想要哪个便是哪个?”

老夫人这时候自然是给足了如歌面子,不愿意在这种时候把如歌给得罪了,再说了,这只要是玉府出去的,不都是玉府里的人么。

如歌也知道身边定是要有一个既得力又忠心的嬷嬷不可,只是跟在母亲烈氏身边的嬷嬷早就过世了,要在这玉府里面找一个这样的人还真是不容易,好在这两天做足了功夫,现在倒也好说了。

“祖母,闲月阁的丫鬟看着大多都是老实本分的,如果在其他院子里选怕是要伤了自己院子里人的心,如歌想在她们中提两个便足够了,至于嬷嬷,自然是老夫人院子里的好些······”。

听了如歌的话,老夫人并不反对,只笑道:“瞧这个妮子,原来是看上了我这院子的人,你说吧,祖母定然给了你!”

“那如歌就先谢谢祖母了,原本如歌是想要七嬷嬷的,可是七嬷嬷是老夫人身边要紧的人,如歌不忍让祖母忍痛割爱,朱嬷嬷管着老夫人的吃食,老夫人喜欢吃什么,她最是清楚,如歌也不好领走,剩下的如歌只听说过一位王嬷嬷了”。

许是年纪大了,老夫人想了许久也没想起来自己的院子里面还有个姓王的嬷嬷,不过既然如歌要了,肯定是有这么个人的,便顺口说道:“嗯,既然你看上了,就领走吧!”

“那如歌就谢谢祖母了”。

大事都安排好了,剩下的时间各房的夫人一个个有一搭没一搭的找机会与烈氏和如歌套近乎。过了一会儿之后,如歌也不和众人瞎聊了。眼下这些多多少少都是冲着锦亲王府来的,平素从未有过交情,便先向老夫人请辞和烈氏回了闲月阁。

众人见正主走了,自然也聊不下去了,没说上几句便相继离开了,玉正鸿因有公务要处理也退出了宁福堂。

宁福堂之内只剩下李氏和姨娘江氏以及老夫人,看了一眼下首扶着胡嬷嬷站起身来正要离开的李氏。

“听说,二丫头昨儿个在你的东院动了刀子?”

听到老夫人的问话,李氏心下一顿,面上顿时有了怒色,自己明明警告过院子里面的人,这件事还是传到西院中来了。

“母亲从哪里听来的谣言,宝莹怎么会干出那等混账事······”

郑氏闻言,厉声说道:“伤了好几个人,浑身血迹斑斑,你当府里头的人都是瞎子吗?你是怎么教的女儿,越发的张狂了,一个女孩子,在府里头喊打喊杀的,莫非是疯魔了不成,要是疯魔了不若关到疯人塔上好些。”

“母亲,宝莹只是脾气大了些,哪里有那般的严重,我已经让她呆在自己的院子里面反省了”,李氏望着那边满脸嘲讽的姨娘江氏咬牙暗恨,定然是这个贱人得到的消息告的状。还有这个老不死的,竟敢这么说她女儿。当自己不知道吗,都是一群捧高踩低的东西。眼见着玉如歌得势,便围着她打转。好几次斥责自己,这么些事早就让她对这个老太婆心存不满了,只是无奈现在还奈何不了对方,等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叫她们好看。

郑氏端着一边的茶水喝了一口,抬头见见李氏似有不服,冷声说道:“李家的事我多多少少也听说了,虽说府里面闹亏空了闹到了卖铺子买产业的地步,可我警告你,切莫为了娘家把算盘打到四丫头的身上,不要以为我的心是偏的,你生的丫头要是这般争气,我也抬着她。这些日子家里的油水你也捞了不少了,你自己好好想想那位世子爷那天怎么对金陵侯说的,再想想那欧阳绍的下场,对侯府的公子尚且如此不忌讳,更何况是你,要是惹恼了他,小心被活剐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老夫人的话似乎起了作用,李氏在一边连连应声:“媳妇怎么会这么不知进退,既然嫁进了玉家,就是玉家的人,断然不会给府里惹麻烦的”。

李氏满脸的诚恳让老夫人暂时放下了心,到底心里头还是惦记着未出世的嫡孙子。

“好了,我知道你怀着身子也累了,还是下去好好休息吧,不要伤着了孩子”,说完,老夫人便挥挥手让李氏退下。

在宁福堂憋了一肚子气的李氏回到东院肥胖的身体一落座,便将让胡嬷嬷和花嬷嬷把那天看见玉宝莹行凶的丫鬟小厮都带过来,一个个都打了五十板子,直到好些个都晕过去了方才解了气。

平心静气之后,李氏心中却是开始筹谋该如何从这件亲事上捞出银子来救济娘家人。老夫人的哄吓固然有些震慑作用,可李家的事并不是小事,一旦被上面查出来,整个李家可就倒了,李氏心里明白,因为娘家得力,这些年自己在玉府中才能说一不二。玉正鸿再怎么喜欢江姨娘自己说一句不能抬为侧室玉正鸿也只能依从。一旦没有了娘家做后盾,自己这个正室恐怕就要靠边站,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娘家大哥公中的亏空补上才行。

想到这里,李氏连忙让胡嬷嬷将管理库房的花嬷嬷叫到了东院之内,几个人开始暗暗筹谋起来。

那头如歌和烈氏回到闲月阁大约小半个时辰,管家刘全带着青儿便领着一名中年妇人进了闲月阁的门。看着帘子后面坐着的如歌,恭谨的说道:

“四小姐,您看看这是不是您要的那位王嬷嬷?”

刘全在得了老夫人的令在西园里好一通找,总算是在杂役房找到了这么一位王姓的嬷嬷,一找到人便将人领过来了。

如歌看着那被领来的妇人身上的衣服虽洗得发白,穿戴也寒酸,但却干干净净,神情也利索,的确是印象当中的那个人。便回道:“的确是这位王嬷嬷,刘管家费心了”。

说完便拿出一张银票示意青儿交给刘全。

“自如歌回到玉府,刘管家一直对闲月阁多有照拂,如歌铭记在心,这些银两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给刘管家买一壶好酒罢了,望刘管家收下”。

刘全一听,连忙道:“这些都是刘全应该做的,主子满意便好,怎好意思要您的打赏”。

“刘管家,如歌在府上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日后若是闲月阁有什么事,还要管家您多多出力,您要是不收,如歌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见如歌说得这般诚恳,刘全也不好推辞,接过银票看都没看说道:“那李全就谢小姐的赏了,老夫人那边还等着回话,刘全就先行告退,您要是还有什么吩咐,便让院里的丫鬟小厮们来唤一声便是了”。

“刘管家慢走!”如歌点点头,示意青儿送客。

刘全走后,青儿在如歌耳边说了几句话便将帘子打开,如歌的视线转向站在一边的中年妇人王氏。

“王嬷嬷近来家里可好?”

王嬷嬷恭敬地给如歌跪着磕头后站起身来回答道:“奴婢的外孙子已经安然无恙,改日奴婢便带他来跪谢四小姐活命之恩”。

“如歌很好奇,以王嬷嬷的眼力见识为何会呆在杂役房?”,在药仙堂之时能仅仅凭着青儿的一句话便知道自己是何人,说明这位王嬷嬷对玉府上下数百口人都是熟识的,方才青儿到杂役房,处处都是有条不紊,并没有出现互相欺负的景象,说明这位王嬷嬷在管理上也是个不错的人才。这样的人没有被柳氏留在身边重用,甚至一时半会还想不起来,倒是一件奇怪的事。

王嬷嬷听到如歌的疑问,张了张嘴,似有难言之隐,只说了一句“都是一些不值得一提的旧事”。

如歌听着笑了,眼珠转了一圈,说道:“嬷嬷可是对如歌说过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定会全力以赴,万死不辞的,怎么连这等不值得一提的旧事都不愿告诉我呢?”。

王氏望着眼前这个十六岁长得极为漂亮的小姑娘,思量半晌走近前来,将事情的原委娓娓道来。

“奴婢王氏,是十二岁那年进的府,被分在还是大少夫人的老夫人院子里,大少爷为人荤素不忌,不但妻妾成群,大少夫人院子里的长得稍有些姿色的也都被大少爷沾染了,事情闹到到少夫人那里,少夫人不但不为丫鬟们做主,反而把丫鬟们都发卖打杀了。奴婢的好姐妹翠屏原本配了人,在守夜的时候生生就被醉了酒的大少爷糟蹋了。大少夫人知道后只说翠屏不守妇道,便把她打了八十板子轰出府去,翠屏的相公因为找大少爷理论也被乱棍打死,只留下一名幼子······奴婢对玉府心灰意冷,可惜当初入府签的是死契,便与自己的相公想法子将奴婢调到了杂役房,图个清静。”

听了王嬷嬷的叙述,如歌叹又息之间有些好奇,“那翠屏夫妇留下的遗孤现在何处?”

“那孩子就是奴婢那儿子王二,在他亲生父母死后生了场大病,什么都记不得了,脑筋也变得愚笨憨直了些,因被奴婢养在身便一直管奴婢叫娘,就这么叫了十八年,奴婢没有把他带进玉府来,只让我家那口子带着他看着我那过世女儿女婿留下的一间打铁的铺子”。

大部分都与青鸾的调查如出一致,这王嬷嬷与老夫人有着这样的渊源,倒是个可以信任的。思及此处,如歌浅笑着向王氏行礼道:“嬷嬷是个重情义的人,日后王嬷嬷便是如歌的陪嫁嬷嬷,如歌年纪尚轻,若有不懂事的地方,还请嬷嬷多多提醒担待”。

王嬷嬷见此,却也不阻拦,只忠恳地说道:“小姐慈悲心肠,奴婢不才,能服侍在小姐的身边是奴婢的福分,只是恕奴婢直言,小姐嫁给世子爷,四个陪嫁丫鬟却是需要好好选的,”。

“嬷嬷说的是,如歌身边的青竹需留在玉府替母亲处理闲月阁内外的事物,只有青儿与青鸾可作为陪嫁,相信嬷嬷对玉府中人要比如歌要了解得多,其余两位人选,便由嬷嬷在这闲月阁中代为挑选”。

王嬷嬷看了一眼此时站在闲月阁两边的青儿和青鸾,沉吟片刻,方才问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敢问小姐,可要在其中选通房之人?”

大家世族,在通婚之时都会带上通房丫头,用以留住夫君的心,是以对这样的提问如歌并不觉得气愤。

“嬷嬷只需选老实本分的即可,那些不守本分的莫说是做陪嫁丫鬟,就是闲月阁中也一个都不能留”。

意思就是不需要了,王嬷嬷不再言语,只在脑子里将方才一路见过的丫鬟们过了一遍,随后便道:“这闲月阁中尚有几个奴婢只有一面之缘未曾深知底细的,请小姐再给奴婢几天时间,好好参详”。

“一切嬷嬷看着办便好”,想起自己嫁妆里还有两处庄子,眼下也空不出人去打理,这一家子人倒真可以考虑考虑,便道:“嬷嬷若是同意,不如让你那儿子和相公替我管着陪嫁的庄子田地,你那孙儿再大些便可请个教书先生教他读书习字,也算是全了嬷嬷一片爱护之心”。

王嬷嬷听了却是眼睛一亮,感激的说道:“奴婢谢小姐体恤,奴婢的男人会管账,又在庄子上做了好几年,对庄子上的事情也熟,小姐要了奴婢一家,又是我们的恩人,奴婢一家定当尽十二分的力气为姑娘办差事”。

“嬷嬷不必言谢,以后你我便是一家人”,如歌一旁桌上的匣子里拿出一张银票亲手交到王嬷嬷手中说道:“这一百两嬷嬷请收下,拿着回去先打点家中的事物,若是不够,直言便是”。

王氏听了微怔,心下感动,这样的主子若是不全心全意的伺候着,老天都不会答应。

“谢小姐,银子尽够了。奴婢……告退。”

王嬷嬷走后,在外听了一会儿的烈氏走了进来,笑着说:“这位王嬷嬷倒是个实诚人,你要了来,是有些用的。”

------题外话------

祝各位读者粽子节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