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贵女反攻记 > 第八百零七/八章 遗诏

贵女反攻记 第八百零七/八章 遗诏

作者:悠悠忘忧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4:37 来源:笔趣阁

将近腊月,贺启暄愈发忙碌起来,每日不是上朝就是去军营,回来的也越来越晚。

好在是在都城里,无聊的时候,慕嫣然就带着孩子们回慕府去,伴在慕老太太和柳氏身边,还有几个待人热情亲和的嫂子,慕嫣然倒也不似从前在云都城里一般孤寂了。

这一日从慕府回来,慕嫣然进了一心堂没一会儿,外头便又下起了雪。

院子里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慕嫣然睁眼去看,便见紫月进来回禀道:“主子,尹夫人带着两位小姐和小少爷来了……”

“竹儿来了?”

欢喜的坐起身,慕嫣然摆了摆手示意紫月快去请她进来,径自穿好了软靴。

不一会儿,门外便听到了文雅竹和孩子们的说话声。

“竹儿见过王妃表嫂……”

进屋给慕嫣然行了礼,文雅竹一脸清雅的笑容,回头看着三个孩子。

“欢儿/乐儿/恪儿给表舅母磕头……”

欢儿和乐儿一左一右的牵着恪哥儿,三人一起跪倒给慕嫣然磕了头拜道。

“快起来快起来。哎哟,欢儿和乐儿可是越来越漂亮了,恪哥儿也长高了。”

不住的打量着三个孩子,慕嫣然冲文雅竹夸赞道。

回头吩咐白薇去带肇哥儿过来,慕嫣然从紫月手里接过三个装了些小玩意的锦袋递给了欢儿三人,及至肇哥儿进来,四个小家伙已经不认生的玩了起来。

“让她们玩吧,咱们进屋说话……”

招了招手,慕嫣然带着文雅竹进了内屋。

坐在暖炕边,慕嫣然猜度着说道:“浩武也一起来了,可对?”

尹浩武和文雅竹住在通州,离都城不远,这一年间。两人送来的礼物不少,却没有亲自来过,是故,此番文雅竹来,必定是尹浩武有公务在身来寻贺启暄。

点了点头,文雅竹笑道:“夫君说,年前怕是不能来给王爷和王妃表嫂拜年了,如今有空。便提前来瞧瞧您。”

两人说了会儿话,贺启暄便带着尹浩武过来了,面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来。

用了晚膳,唤了梨白带着尹浩武和文雅竹以及孩子们去准备好的厢房歇息。慕嫣然服侍着贺启暄更衣休息。

“宫里,有焕王的内应……”

没头没脑的,贺启暄突然冒了一句话出来。

“内应?”

手下一顿,慕嫣然半晌才反应过来,“你是说,皇上的病情,焕王已经知情了?”

点了点头,贺启暄轻声说道:“浩武说,最近都城附近。平白的多了许多商队和镖局,可若是细细查询下去,又全无来历,似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而且,安排下去追查的人,往往还没开始盯梢,就已经被人暗里解决了。对方训练有素,倒像是军营里的人。”

贺启暄这么说,便是完全没有常识的人,也知晓内里有蹊跷,更何况慕嫣然了。

“是焕王的人,可对?”

慕嫣然猜度着问道。

冷笑了一下,贺启暄眼中尽是不屑,“好在。那内应不是皇上身边的人,所以,焕王只知晓皇上身体有恙,具体的情况却不知,所以,如今皇上病情已有转折之势。焕王却是不知晓的。”

“你说,太皇太后可将下毒之事告诉过焕王?”

倘若尹浩武发现的那些异常确与焕王有关,那说明焕王已经开始动作了,慕嫣然的面上,顿时显出了些许迟疑。

摇了摇头,贺启暄的心里,也不自禁的在思量此事。

景熙帝这一辈的皇子,与太皇太后都不甚亲厚,可相比而言,焕王与太皇太后却相对亲厚一些,尤其是去岁回京述职,焕王在太皇太后面前表示会好好孝敬大长公主之后,太皇太后对焕王的好感,自然又多了几分。

“慎行司审问岚云宫的宫婢时,其中一人说,如贵妃曾说过,待到小皇子登基,摄政王定然会厚待她们母子,到那时,即便皇后尚在,她也会是太后……”

贺启暄一脸沉思的说道。

“摄政王?”

慕嫣然挑眉笑道:“既如此,那岂不是正如咱们当日猜度过的一般,焕王存的,可不就是这个心吗?扶持一个没有做主能力的小皇子登基,然后由他把持朝政,到那时,小皇子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他登基可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既如此,可见如贵妃口中所说的摄政王,指的就是焕王。”

点了点头,贺启暄仰面躺在暖炕上,舒服的叹了口气道:“真也好,假也罢,都要认真对待。浩武一向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他既然来了,便说明异动是核查证实过的,那就不能等闲视之。这几日,又有的忙了……”

见慕嫣然一脸的嗔怨,贺启暄翻起身,将她拢在怀里劝道:“你放心,等腊月皇上封了印,到时候既不用上朝也不用去军营里,到时候我成日都陪着你和孩子们,可好?”

没好气的推开他,慕嫣然起身走到梳妆台前拆卸头上的朱钗,轻声说道:“能者多劳,如今,皇上身子不好,你你能多做就多做些吧,只要你顾惜着些自己的身子就好。”

慕嫣然满含柔情的话,让贺启暄心生暖意,站起身走到她身后,亲自为她取下头上的钗环,贺启暄郑重应道:“你放心,我要陪着你活到一百岁的,我们都会好好儿的。”

说罢,贺启暄眼含坏笑的俯下身,在慕嫣然耳边扑着热气的说道:“咱们要生十个八个孩儿的,如今才四个,我自然要好好儿的才行。”

贺启暄的话,顿时让慕嫣然羞恼的飞红了脸。

在铜镜中斜了他一眼,慕嫣然站起身径自去沐浴了。

第二日,又到了百官沐休的日子,贺启暄却没闲着。

睡了个懒觉,起身后,贺启暄让小平子请杜之末去他书房,紧随其后的跟了过去。

少顷的功夫,贺启暄回一心堂更了衣。回头冲慕嫣然说道:“我带杜先生入宫了,若是回来的晚,你就带着孩子们先用午膳,别等我。”

说罢,贺启暄转身大踏着步子出了屋门。

乾安殿里,香气缭绕。

景熙帝的气色,比之前几个月已经好了许多,看着杜之末从暖阁出来。将撰写好的药方递给了小路子去抓药,景熙帝正色谢道:“朕的病,有劳杜先生辛苦奔波了。”

“草民惶恐……”

跪倒说着,杜之末再起身。面上就有些迟疑。

“可是朕的病又有反复?杜先生有话尽可直言,朕绝不会似从前一般讳疾忌医,先生放心大胆的说便是。”

景熙帝笑道。

点了点头,杜之末有些为难的说道:“这些日子,草民和权大夫、慕夫人百般钻研,如今,也算是小有所获。”

杜之末的话一出口,景熙帝和贺启暄的面上,顿时都浮起了一抹欢喜。

“杜先生快说……”

贺启暄疾声说道。

“正如当日慕夫人为皇上验血所得。皇上身上的血中,已尽是毒素。单不论能否实现,唯一的法子,便是换血,而这,却是我等前所未闻,也不敢付诸于行动的。这种情况下。要想化解皇上身上的毒,只靠服药,怕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我们便想出了另外的法子。针灸,外加草药浸泡解毒。”

杜之末仔细的说道。

“草药浸泡?不知是如何一个浸泡法?”

景熙帝思索着问道。

“草民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笑了笑,杜之末目光炯炯的看着景熙帝说道:“人在疲惫时,泡个热水澡。会缓解劳累,这也是权贵富豪们愿意去泡温泉的原因所在。”

见景熙帝和贺启暄似是有些懂了,杜之末继续说道:“如今,便是设一个草药温泉,请皇上在其中浸泡,将药力融入体内。日积月累方能达到解毒之功效。”

说罢,杜之末有些赧然的低声说道:“这是草民三人如今所能想到的唯一的法子。”

总算是有了应对的法子,这已经足以让景熙帝和贺启暄惊喜万分了。

当即,贺启暄便扬声说道:“皇上,如今,眼看便到了封印过年的时候了,皇上不如早做准备,去城郊的皇家园子里休养一段时日。”

点头应着,景熙帝也一脸的欢喜,再抬眼,却见杜之末面色一黯。

“杜先生,可是实施起来有为难之处?”

景熙帝问道。

轻轻的点了点头,杜之末敛正面色答道:“此病前所未见,如今,我等只是想出了对策,大概能有疗效,可究竟会有多少疗效,却都未可知。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诊治,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年五载,一切都是不可知之数。”

顿了顿,杜之末继续说道:“而这诊治的过程,又贵在坚持,所以……”

没说出来的后半句话,景熙帝和贺启暄,却都已经知道了。

旁的可以不理会,可朝政之事,却是万万不能搁下的。

百官还有每旬一日的沐休,而即便是百官都休息了,作为大梁的君王,永成太上皇也好,景熙帝也罢,一年到头,都是围绕着朝政,何曾有过一日的休息?

一时间,景熙帝的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

永寿宫里,听了皇后的话,太后的脸色,也不由自主的沉重了几分。

“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年五载……”

喃喃的说着,太后握着手炉的一双手,已紧紧的拢了起来,直到手炉上的雕刻花纹硌到了腕上的翠玉镯子,镯子边沿深深的陷进了肉里,太后腕上一痛,才回过神来。

低垂着头,太后的眸中,已显出了几抹厉色。

再抬眼,又恢复了从前的慈眉善目,太后回头看着皇后说道:“已经腊月了,眼看便要过年了,今年老天有眼,各地风调雨顺。哀家这便去乾安殿,劝皇上早几日封印歇息好了,到时候,你陪着皇上去落山别院调养一阵子,那儿的温泉是极好的。只要对皇上的身子有助益,怎样都好。至于朝务……”

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太后低声说道:“朝务再重要,也没有皇上龙体康泰重要。你们先去,按着杜神医的法子调理,等过了年,根据调理的情形再说。”

“是,臣妾谨遵母后懿旨。”

颔首应下。看着太后要起身,皇后急忙起身上前,扶起了她,二人朝乾安殿而去。

再从乾安殿出来。太后的面色,已有几分缓释,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中迸/射/出了几缕和煦的日光,太后低声喃喃道:“列祖列宗会保佑皇上,大梁万民,也会保佑皇上的,会的……”

一心堂里,听贺启暄说杜之末三人已经有了法子,慕嫣然也止不住的欢欣起来。“真的?老天开眼,菩萨保佑……”

慕嫣然双手合十的在空中拜道。

“等封了印,皇上就要携着皇后去落山别院了,到时候,让杜先生和权大夫随行,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贺启暄感慨的说道。

“会的,一定会的……”

慕嫣然信心满满的说道。

已经决定了要去落山别院休养。得了景熙帝的吩咐,小路子便亲去内务府传了话,当即,内务府便忙了起来,落山别院里,也都粉饰修葺一新。

而位于落山别院林子深处的那个温泉,则成了特别用心的地方。

既然要泡药草浴,那要用的药草。便不是平日里服用所能比拟的,一时间,杜之末和权大夫都到处奔走着筹措起了药草,而属于宫中的几家御用药房,也都忙得团团转。

成车的草药运往落山别院,而权大夫和杜之末。也都整装待发,只要景熙帝从宫中启程,两人便随行前往。

毓秀宫里,皇后看着面前的一对女儿,柔声叮嘱道:“母后陪着父皇去落山别院,玫儿和芊芊,便跟着华贵妃,她会妥善照顾你们。你们若是想父皇和母后了,便跟华贵妃说,到时候,母后便派人来接你们,好不好?”

大公主玫儿已经十二岁了,宫里发生的事,景熙帝和皇后虽然刻意的瞒着她,可到底是在宫里长大的孩子,嘴上不说,心里哪有不清楚的?

当即,大公主便点了点头,乖巧的应道:“母后,女儿都已经这么大了,身边还有教养嬷嬷,女儿能照顾好自己和芊芊,您放心吧。我们会等着您和父皇回来的……”

一旁,九岁的芊芊公主却有些不高兴,“母后,您和父皇去别院,为什么不能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呢?我们会听话的。”

皇后还未说话,一旁,大公主已牵起了妹妹的手,“芊芊,父皇和母后有重要的事要去,不能在宫里过年,若是咱们也跟去了,谁陪着太皇祖母和皇祖母啊?咱们要做好孩子,父皇和母后不在,咱们要替他们,还有霄儿在皇祖母面前尽孝,知道吗?”

见芊芊还是一脸的不快,大公主俯下身,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顿时,芊芊有些笑逐颜开的点了点头,“那姐姐要说话算数。”

“姐姐何曾骗过你?”

娇俏的冲妹妹眨了一下眼睛,大公主宠溺的捏了捏她的鼻子。

转过头看着皇后,大公主柔声说道:“母后,您放心吧,若是有事,我会去寻皇祖母,去寻华贵妃,或者给您带口信,您和父皇莫要担心我和芊芊。”

大皇子已经去了,可两个女儿,虽是生在皇家,却非同一般的乖巧,皇后的心里怎能不欣慰。

点了点头,皇后伸出手,将两个女儿拢在了怀里。

再到乾安殿,见景熙帝正奋笔疾书的写着什么,而面前的案桌上,堆着高高的几摞奏章,皇后心内轻叹了一口气,面上却不动声色,也不劝阻,只走到景熙帝身边坐下,动作轻柔的替他研起了墨。

夫妻二人久久都未开口,虽偏殿内一片静寂,却丝毫不显尴尬。

一个多时辰过去,面前的几摞奏章,才刚刚看完一半,景熙帝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站起身四处走着,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脖颈和胳膊。

沏了一碗茶递给景熙帝,皇后柔声问道:“皇上可决定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启程出宫去落山别院?”

回头看了一眼案桌上的奏章,景熙帝估摸着说道:“原计划是腊月二十,不过朕想,既然下了决心,不如早些去,这几日等朕处理完这些事,差不多十五咱们就能动身。”

点着头,皇后走到景熙帝身后。替他揉捏着脖颈说道:“内务府来回话,说落山别院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至于要用的药草,运过去的那些,也够一个月的。其余的,只看皇上的身体情况,杜权两位神医日后对药方再行斟酌调配。”

轻叹了口气,景熙帝伸手牵过皇后,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犹疑了一瞬说道:“素儿,朕……朕已经立好了遗诏……”

“皇上……”

景熙帝的话未说完,就被皇后一脸惊惧的打断了。

安慰的拍了拍皇后的手,景熙帝释然的摇了摇头。“素儿,听朕说完……”

眼眶不自禁的就红了,皇后低垂下头,默默的点了点头,可眼中的泪,却止不住的滑落下来,低落在景熙帝的手上。如炭盆里的火星一般,让景熙帝一颤。

起身靠近皇后坐下,景熙帝将皇后揽在怀里,轻抚着她的背道:“素儿,其实,那遗诏,朕是去岁便立好的,如今。得知身上的毒能解,朕心里,其实是很激动的。只不过,万事皆有意外。”

说着话,景熙帝惆怅的长叹了口气,“几位神医奔波了小半年。才有了破解的法子,可这毒,也确实是闻所未闻,如今,咱们心里有期盼自然是好的,可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朕是说万一,倘若朕没熬过来,到时候,朝堂必定大乱。不说旁的,远在宾州这么多年却一直野心勃勃的焕王,就一定不会放过这可趁之机。”

吸了吸鼻子,皇后点了点头,“臣妾知晓,皇上怎么说,臣妾就怎么做。”

欣慰的笑了笑,景熙帝轻声说道:“若是没那一日,那再好不过。倘若真的有那万一,到时候,你就回来取出朕的遗诏,交给襄王叔,请他宣读。遗诏上,朕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若有不服的,襄王叔自然知晓该怎么办。”

“可记住了?”

久久不闻皇后出声,景熙帝轻声问道。

胸前的衣襟早已被泪水浸湿,皇后点了点头,哽咽着答道:“臣妾记住了。”

“其实,朕并不怕死,可朕却怕,朕去了后,你和母后,还有几个孩子……”

原本还带着几分柔和笑意的脸上,忽的闪出了一抹自责的愧疚,景熙帝只觉得一颗心撕扯着疼痛起来。

“皇上,臣妾会好好儿的,会孝敬母后终老,会抚养玫儿和芊芊长大出嫁,倘若……倘若真到了那一日,臣妾必定不会让皇上忧心。只盼着,皇上莫喝那孟婆汤,在奈何桥前等等臣妾,便是下辈子,臣妾也要与皇上做夫妻。”

抬眼看着景熙帝说着,皇后一脸的坚毅,及至话说完,泪水缤纷,复又沾满了脸庞。

取出她手里的帕子为她擦拭着眼泪,景熙帝有些怜惜的说道:“那年,朕便对你说过,信我。如今,朕依旧这句话,你放心,无论何时,朕都候着你,生也好,死也罢,我,总是和你一起的。”

感慨的点着头,泪雨滂沱的皇后,脸上绽出了一抹舒心的笑容。

过了腊月,都城里便愈发热闹,没等到腊八,空气中,已飘出了几丝香甜的腊八粥气息。

一心堂里,慕嫣然看着兴致勃勃的瑜哥儿,嗔笑道:“每日都惦记着往上书房跑,你如今跟那些夫子,倒是比跟娘都亲了。”

听了慕嫣然的话,瑜哥儿一脸讨好笑容的偎过来,拉着她的胳膊摇晃道:“娘,儿子长进了出息了,您面儿上才有光,不是吗?儿子说过,要做个顶厉害的人,将来保护娘,保护姐姐和弟弟妹妹们。”

瑜哥儿贴心的话,成功的冲散了慕嫣然心头的几分酸意。

亲昵的捏了捏他的鼻子,慕嫣然柔声叮嘱道:“见了夫子要有礼貌,得空便去乐清殿瞧瞧你玉姨母,知道了吗?”

连连点头,直到慕嫣然露出了温柔的笑意,瑜哥儿才转身跟着贺启暄朝外去。

腊月十四,早朝上,一道圣旨,让朝臣们再度惊的掉了下巴。

景熙帝携皇后前往别院休憩一段时日,护国并肩王贺启暄摄政,朝中诸事尽数交由他处理。

p:谢谢流苏的平安符,半生呓语的五星评价票,鞠躬谢谢两位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