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贵女反攻记 > 第七百八十/八十一章 亲近

贵女反攻记 第七百八十/八十一章 亲近

作者:悠悠忘忧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4:37 来源:笔趣阁

“你跟大全说,平日里不忙的时候多去外头走走,全当是熟悉一下都城,顺便留意一下有没有清静的巷子,若是有合适的宅子,便买下一座,等慕风和蝉儿回来了,就可以住进去了。”

翻看着手里的账册,慕嫣然抬眼交代着紫月道。

点头应下,紫月转身出去了。

没几日,王大全进来回话,说看好了几处极是雅静的宅子。

一一说明了布局和附近的街巷,以及自己认为的利弊,慕嫣然最终选中了城东梧桐巷里的一处宅院。

买下了宅院,王大全回来交地契的时候,慕嫣然还特意让他把宅院的布局图绘制了一份过来。

先让王大全找了工匠去重新修缮了遍,紧接着,便有簇新的箱笼物什流水一般的从宣王府涌往梧桐巷的那处宅子,若不是这事是慕嫣然亲自打点的,怕是外头定然会有人想歪。

这样的一件事,由慕嫣然亲自打点,未必有些大题小做,可紫月回来说亲自去看过,再无不妥之处时,慕嫣然未雨绸缪的说道:“如今,慕风和夏蝉虽还未回来,可梧桐巷的那处宅子,怕是已经万人瞩目,将来,便是有人见过了慕风,想要掰扯出什么难听的话,也要掂量掂量,是不是开罪得起宣王府。”

神情一怔,紫月不无感慨的叹道:“遇上主子,怕是风公子这辈子最大的福分。”

过了四月,贺启暄愈发忙碌。

各处军营里的调度任命都已经下发只等着将士们各自上任,而都城中京畿大营,顿时成为了重中之重。

可待到几名副将归位,朝堂上,顿时纷纷扰扰的争执了起来。

虽说调度时一应武将们的人事任免都是从吏部经手的,可到底也是景熙帝御笔朱批点头了的,是故,吏部也未画蛇添足的再去审度一番。

可如今一看,从各处调来京畿大营的几位武将是带兵经验丰富的老将也好,勇猛敢拼大力提拔起来的年轻干将也罢,无一例外,都是出自贺启暄麾下。

有几位,是从前贺启暄做龙虎将军时在边关时就跟在他身边的,还有一部分,则是从郓州的军营里调拨过来的。

这一下,朝臣们便是再忌讳贺启暄护国并肩王的身份,也都不依了。

除了几位老臣不动声色,其他一众朝臣纷纷“誓死”直言,直说贺启暄此举有拥兵自重之嫌,一旦将来起了异心,皇上的情形将大为不-云云。

这几年,贺启暄从大梁兵马大将军到护国并肩王,朝臣们每每都会结成统一战线,大力劝说景熙帝,可无奈景熙帝意志极坚,到了最后,朝臣们只有捶胸顿足的暗自悼念请求大梁列祖列宗保佑江山稳固,社稷安定。

眼见贺启暄备受景熙帝器重,朝臣们的态度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部分,拍马迎合,处处宣扬并肩王是何等的为国为民,将来必定是一代贤王。

另一部分,则心内揣测颇多,暗自忧心大梁的未来必定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无数的揣测中,大梁各处的军事调度,尽已到位。

四月初六是慕老太太的寿诞。

早起贺启暄嘱咐好了慕嫣然,便径自去了军营。

慕嫣然起身梳洗完毕带着珠儿三人去了慕府。

柏松堂里张灯结彩焕然一新,大人们笑语盈盈孩子们追逐笑闹,一声暗红色福纹褙子的慕老太太端坐在上首处,慈眉善目满脸笑容,愈发像极了画里的老寿星。

午时将至,各府来贺喜的宾客结伴前来,慕容言等人便在前院招呼。

不一会儿,鞭炮声响起,却是宫里的赏赐到了。

三份寿礼,分别来自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慕老太太拄着龙头拐杖行至大门处领了赏赐,少不得第二日又得进宫谢恩。

原本柳氏要陪着慕老太太进宫,可慕嫣然想及好些日子没去给皇后请安了,便带着瑜哥儿和蕾儿,搀着慕老太太一起乘马车入宫。

刚进了内宫门,便有软轿过来,将慕老太太接去了寿康宫。

慕嫣然便带着瑜哥儿和蕾儿,去了毓秀宫。

瑜哥儿曾在宫里住了一年多,平日里又常伴着大皇子,是故,见了皇后倒也不生疏。

而皇后,看着进退有礼,几日不见似是又活泼可爱了许多的瑜哥儿,看一会儿,就会怔忡起来,让慕嫣然注意到,少不了又会心内唏嘘感伤几分。

皇后越发憔悴,而提及大皇子时,眼中的那丝执拗,也更甚从前,慕嫣然每每都要开解许久,可皇后却推拒着说自己无碍,让慕嫣然莫要担心。

两人说了会儿话,贺启暄便下了早朝,过来接走了瑜哥儿。

看着父子二人有说有笑朝外走的身影,知晓他们是去乾安殿,慕嫣然的心,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临近午膳时分,寿康宫有宫婢过来回话,说太皇太后留慕老太太在宫里用膳,让慕嫣然待到午后再接送老太太出宫。

颔首应下,皇后便留了慕嫣然用膳。

而一心惦记着瑜哥儿在乾安殿如何应对景熙帝的慕嫣然,味同嚼蜡。

堪堪用罢午膳,又歇息了会儿,贺启暄便带着瑜哥儿回来了,而身后小贵子的手里,照旧提着锦盒,想来,又是景熙帝赏下的东西。

从毓秀宫出来,一边往寿康宫走,慕嫣然一边牵着瑜哥儿的手,问他到乾安殿都做了什么。

听他只是背了一篇史记,又回答了景熙帝几个再正常不过的问题,慕嫣然渐渐的有些放心了。

再回过头却看见贺启暄的唇边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慕嫣然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了。

进了寿康宫,太皇太后和慕老太太还说着话。

贺启暄和慕嫣然行了礼,便各自坐在下首处听她们说话,不时的应对几句,而太皇太后的目光,则不经意间落在偎在慕嫣然怀里的瑜哥儿身上。

少顷的功夫,外头传话说郡马带着卓二少爷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看到卓远之手边牵着的那儿虎头虎脑的小孩儿,太皇太后的脸上,瞬间泛起了一抹喜不自禁的欢喜笑,连连招手。

那边,卓远之还在恭敬的行李,这厢,小男孩儿已经咧嘴笑着,朝伸出手来的太皇太后奔了过去,下一瞬,便偎在了太皇太后怀里·甜甜的唤起了“太皇祖母”。

这孩子,便是卓远之和长平郡主的小儿子,卓承。

看卓承和太皇太后的亲近模样,便知卓远之经常带着孩子前来请安,慕嫣然心中大致有了猜想,也愈发能明白长平郡主提及儿子时脸上的苦涩笑容来源于何处了。

转头去看,便见卓远之一脸和煦的笑容,紧紧的注视着太皇太后和他的儿子,慕嫣然的心中,顿时为长平郡主而感到无奈起来。

慕嫣然甚至记得·未就藩前,卓远人前人后都是那般谦逊,可尽管如此·他的眸子深处,依旧掩藏着一份叫做野心的东西。

而此时此刻,在寿康宫里,卓院子眸子里的野心,愈发明显。

不动声色的低头抿了一口茶,慕嫣然再抬眼,便看到了贺启暄若有所思的目光,二人相视一笑·眉目间尽是了然。

出了寿康宫·慕老太太似是有些乏了,坐上宫车便一直假寐不语。

贺启暄径直去了军营·慕嫣然便带着孩子们,送慕老太太回了慕府。

直到进了柏松堂坐下·慕老太太的精神,却似是一下子清明了起来。

“过继一事,真也好,假也罢,你就当是从未听闻过,从前怎样,往后还怎样,切莫落了一点痕迹。

慕老太太拉着慕嫣然的手慈声叮嘱道。

“您的意思,皇上让王爷每隔几日带瑜哥儿进宫面圣一次,也要照常,莫要违逆皇上的旨意?”

慕嫣然不解的问道。

脸上突地泛起了一抹狡猾的笑容,慕老太太笑道:“这世上,永远拼的都是耐心。你心急,却总有人比你更急,等着吧,等到旁人急的坐不住的时候,事情才好玩儿呢。”

慕老太太的话,让慕嫣然听的一头雾水。

“从前的伶俐劲儿,都哪儿去了?”

嗔怨的戳了慕嫣然一指头,慕老太太低声问道:“我来问你,倘若皇上真打定了主意要把瑜哥儿过继过去,你能如何?”

心口一滞,慕嫣然顿时傻眼了。

木讷的摇了摇头,慕嫣然楞声答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便是抗旨不遵。”

一副“这不就得了”的表情,慕老太太笑道:“所以,皇上若是真有此心,你就是拦着不让他见瑜哥儿,也没用。不过,太皇太后,怕是等不了的······”

从前,慕嫣然便心中有一丝猜测,太皇太后如此喜欢卓承,怕是存了让景熙帝过继卓承的心思,毕竟,太皇太后若是认定了卓远之是她的亲孙,那么,能让卓承继承大统,无疑是将皇位重新回到了恒王手中,太皇太后心里怕是千万个愿意的。

所以,只要有一丝希望,太皇太后的心里,怕都不啻于黎明的曙

而如今,太皇太后日益见老,合眼之前,她定是要为此一争的,否则,她怎能死心?

如是想着,慕嫣然似是有些明白慕老太太的意思了。

夜,渐渐的深了。

寿康宫里,太皇太后披着夹衣,歪在床榻一侧,看着坐在脚边为自己捶腿的苏掌事问道:“承儿那孩子,与淳儿长的像极了,每每见承儿仰头盯着我看,哀家竟觉得,回到了从前的毓秀宫,哀家刚生下淳儿的时候。”

淳儿,便是太皇太后唯一的儿子·先恒王贺自淳。

“是啊,奴婢觉得,卓二少爷也极愿意亲近太皇太后呢。”

苏掌事应声道。

面上的笑容愈发柔和,太皇太后径自在回忆中怔忡了一会儿,再回过神来,脸上便多了几分坚毅。

“从淳儿身上失去的,哀家一定要替他夺回来,不能给他的儿子,给孙子·也是好的。这样,哀家百年后去见淳儿,也算对得起他了。”

太皇太后沉声说道。

“太皇太后,奴婢跟在您身边也有几十年了,有几句话不吐不快,奴婢若说的不对,您切莫往心里去。”

苏掌事迟疑了一下道。

“你说吧……”

似是已经猜到了她要说什么,太皇太后微微叹了口气。

“皇上的心里,怕是也是属意宣王家的那位瑜少爷的。如今,成年就藩的几位王爷·府里都立了世子,可宣王府那位少爷如今都五岁了,宣王府和礼部却从来没提过立世子的事。估摸着,怕是皇上的意思。按着祖宗定下的规矩,便是过继,也要过继皇室血脉,卓府那位小少爷,怕是无论如何,都不够资格的…···”

苏掌事直言说道。

“若是从前,你的话·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即便不过继宣王府的孩子,还有庐王·抑或是焕王等其他皇子家的孩子。可如今,却不一样……”

似是心里极有把握,太皇太后扬声说道:“焕王在藩地的那些动作,你以为皇上会不知道?若是过继了焕王的孩子,那不是正合了他的心意?皇上是不会这么蠢的。至于庐王,他也不那么干净,要不然,皇上能这么荣宠宣王?还不是因为宣王就一根肠子·对皇位没想法?而其他几位皇子·也都不是什么成才的,莫说是皇上·便连哀家都入不了眼。再加上宣王府那个孩子也有几分讨喜,所以啊·这人选才会落在宣王府……”

“那卓府的小少爷……”

苏掌事犹疑的问道。

“宣王如今既是大梁的兵马大将军,又是护国并肩王,皇上若是过继他的儿子,一旦皇上百年,这皇位落在谁手里,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便是为了大梁的江山社稷,哀家也不许…···至于承儿,长平身上有清远的血脉,自然算是我皇族血脉,可是,论起来,又没那么亲近,再加上他们也没有什么背景,这样的人选,才是最合适的。这个,哀家自然会和皇帝去说。至于将来嘛……”

太皇太后的眸中,闪过了一抹期冀,“只要皇帝去了,储君登上帝位,远之的身份然会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日,到那时,恒王后继有人,然会有人为他平反。”

仿若已经看到了那一天,太皇太后的话说的坚定至极。

好半晌,见苏掌事再未提出疑问,太皇太后叹了口气道:“若不是我庞氏一族的女儿在后/宫无一席之地,哀家又岂会如今日一般孤军作战?不过,将来,庞氏必定还有再复辉煌的那一日。明日,传哀家的懿旨,让平山侯夫人进宫来见哀家……”

“是,奴婢遵命。”

见太皇太后再没有说话的意思,苏掌事起身扶着她睡下,又取下床幔,径自吹熄烛火退出了内殿。

翌日,平山侯夫人递牌子进宫,拜见太皇太后。

而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寿康宫里,也时有前来给太皇太后请安的外命妇,都是庞氏一族中人。

岚云宫里,如贵妃懒洋洋的躺在临窗的软榻上,任凭太阳将自己暖的睡意迷蒙。

听着云蕊话语绵软的说着后/宫各处的动静,如贵妃睁开眼,慵懒的说道:“皇后也真是辛苦了,要是本宫,便顺水推舟的听从太后娘娘的话,把权利都交出来罢了,这样,她也能心无旁骛的思念明诚太子。如今这样苦撑着,何必呢?”

这样的话,云蕊是不敢接的,如贵妃说了一会儿,觉得没趣,又想起了寿康宫的异动,便好奇的问道:“可打听清楚了嘛,太皇太后那儿,是因为什么事这么热闹啊?”

迟疑了一下,云蕊低声说道:“每逢来人,内殿那儿都是苏掌事亲自守着,奴婢实在探不出什么来。”

丝毫不显责怪如贵妃不屑的笑了一下,没好气的说道:“老东西,都半截儿入土的人了,偏生还不安稳,虽猜不到个十成,却也差不离。卓府那位郡马,从前都城里不是盛传,说他是先前那位谋逆被杀的恒王的儿子吗?而如今太皇太后又那么喜欢卓府的孩子,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娘娘,那小皇子的地位,岂不是受到威胁了?”

云蕊担心的问道。

释然的笑着摆了摆手,如贵妃语气轻松的答道:“要相信父亲,相信摄政王,要知道,这天下,再没有人比小皇子更名正言顺,可以登上储君之位。”

点了点头,云蕊不无担心的说道:“娘娘小皇子被抱到了皇子所,那些乳母若是照顾的不周到,岂不是让小皇子受委屈?您何不跟皇上请旨,让小皇子留在自己身边呢?您位列一品,是有资格抚育皇子的。”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似是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是高明,如贵妃得意的笑着,“再说,本宫跟皇上说过,后/宫的孩子都是皇后娘娘的孩子,有皇后娘娘照看,必定安然无虞。所以一旦小皇子有什么状况,皇后,便是头一个跑不掉的。”

叹了口气,如贵妃坐起身,任凭云蕊给自己穿好了软履,一边朝外走,一边张狂的说道:“本宫,自然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小皇子能登上储君之位本宫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娘娘若是不能,本宫便要他置皇后于死地……”

狠戾的话语,在踏出殿门的那一瞬间随着面前飘渺的清风拂过,如贵妃换上一脸娇柔的笑容,轻声说道:“走吧,去皇子所看看小皇子。”

清明过后,天气渐渐的暖和了起来,而瑜哥儿,也搬回了王府,每日跟贺启暄一同起身,再独自坐着马车去慕府上课。

起先几日,慕嫣然还有些担心,可每每她还困倦的犹豫要不要起身送瑜哥儿的时候,瑜哥儿已经穿戴整齐的来一心堂给自己请安了。

自豪过后,慕嫣然的心里便有一丝的赧意。

而自从那日和慕老太太说完了话,慕嫣然的心里,虽仍旧有一份忐忑,却不似之前那般患得患失了。

何苦,要让还未发生的事来影响自己的心情?

想通了此处,贺启暄再带着瑜哥儿进宫,慕嫣然也没有那般抵触了,而听到寿康宫比从前热闹了几分,慕嫣然则多了一份等着看热闹的雀跃心情。

果然,没几日,便到了太皇太后的寿辰。

因为不是整寿,而太皇太后又执意说要一切从简,景熙帝便顺水推舟的让内务府从简操办。

当早起看到来贺寿的只有皇后和几位高位分的妃嫔,宫外,也只是来了庞氏一族的外命妇,太皇太后的脸色,顿时不那么好看了。

故作欢喜的端坐在上首处,等着贺客拜完了寿各自离去,太皇太后手边的一整套松鹤延年的茶碗,便碎在了脚下。

看着卓远之和长平郡主神色讪讪的坐在原处,太皇太后深呼了几口气,招了招手让承儿过来自己身边。

“太皇祖母……”

依旧如从前一般糯糯的唤着,孩子的眼中,有些微微的惊恐。

“承儿想不想做很厉害的人,想要什么,应有尽有?”

摸着孩子头,太皇太后慈声问道。

似是有些听不懂太皇太后的话,卓承一脸茫然的回头去看母亲,便见她微微摇了摇头,而另一边的父亲,却和煦的冲自己笑了笑。

卓承乖巧的点了点头。

一瞬间,太皇太后原本有些铁青的面容,渐渐的舒缓了下来。

“时辰不早了,你们也回去歇着吧…···”

太皇太后轻声说道。

看着长平郡主一脸不安近似于抢夺一般的从自己怀里拉过了承儿,又急急忙忙的行了礼朝外走去,太皇太后的眸光中,顿时多了几分深沉。

“去跟皇帝说一句,午后,哀家要去宗庙,请皇帝同往。”

太皇太后沉声说道。

王公公领命而去,太皇太后长长的呼了几口气,站起身朝内殿走去

翌日,都城城门处,再度张贴皇榜,遍访名医为太皇太后娘娘诊病。

听紫月回来传话的时候,慕嫣然的脸上,不自禁的透出了一份欢愉的笑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