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贵女反攻记 > 第六百四十三章 温心

贵女反攻记 第六百四十三章 温心

作者:悠悠忘忧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0:04 来源:笔趣阁

粽叶飘香,小厨房里,吴大娘带着一众厨娘包了许多粽子。

五月初四,慕嫣然带着珠儿和蕾儿回到了王府,准备在府里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进了一心堂,稍事休息了一会儿,慕嫣然看着各府送来的端午贺礼,一面,吩咐了紫云和紫月,把备好的回礼,连同分包好的粽子,一并都送了出去。

夜色弥漫,哄睡了蕾儿,慕嫣然独自一人坐在廊檐下,看着缀满了点点星辰的深邃夜空,思绪,也飞向了千里之外的都城。

皇宫内,毓秀宫里鼓乐齐鸣,大殿内,一片君臣同乐的和睦场面。

景熙帝和皇后并排坐在上首处的条桌后,皇后的身旁,还并排坐着大皇子和两位公主。

宴席开始后,景熙帝和皇后时不时的就会转过脸去和几个儿女说话,虽听不出说了什么,可殿内的宾客一眼看去,却觉得说不出的温馨。

大殿内,皇后一侧,则都是后/宫妃嫔,景熙帝一侧的一排条桌后,尽数都是都城内品级高的王侯将相,而其中最惹眼的,自然便是贺启暄,以及坐在他身边的四五个小男孩儿。

若换做之前,贺启暄只是大梁的其中一位亲王,即便还有着龙虎大将军的称号,可却并未有人心中对他有任何重视之心。

而如今,情形却是大不相同了,兵马大将军一衔,如同一个光环笼罩在了他这宣亲王的身上,使他一跃成为大梁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一个凛然所在。甚至有人在暗地里不怀好意的揣测,若是宣亲王起兵造反。会有几成的胜算。

是故,如今,所有人都不明白,金銮宝座上的景熙帝。到底是太过信任贺启暄,还是……糊涂了。

紧挨着贺启暄的,自然是瑜哥儿。四月里,虽是声嘶力竭的哭着从云都城启程的,可渐行渐远,小家伙的心里,对跟随父亲到达一个陌生环境的新鲜和好奇,便压过了离开母亲怀抱的依恋。

此刻,小家伙一边吃着贺启暄给他夹到碗里的饭菜。一边眼睛灵动的打量着四周的人和物,待到注意到上首处有个七八岁的瘦弱男孩儿一直盯着自己看,瑜哥儿咧嘴冲他一笑,方凑到贺启暄身边问道:“爹爹,那个就是你跟我说过的皇伯父家的哥哥吗?”

顺着儿子的目光看去。便见大皇子收回目光,跟身边的皇后说了句什么,贺启暄回过头摸了摸儿子的头道:“对,那就是皇伯父家的哥哥,以后,你就跟在他身边,你们一起去上书房跟父子们做学问,要听话,知道吗?”

一路上。贺启暄耐心无比,跟儿子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虽不清楚瑜哥儿是不是能记得住,可贺启暄还是把能告诉小家伙知晓的人和事,都告诉了他。

瑜哥儿没让父亲失望,自打进了慕府。他的聪明活泼,便博得了慕府所有人的喜爱,上到年逾七旬的慕老太太,下至三岁多的鹏哥儿。如今,只要在慕府,便能看到鹏哥儿和瑜哥儿两人焦不离孟,秤不离砣的到处疯玩,可慕老太太和柳氏疼爱的紧,便连慕昭扬,也捋着胡子笑眯眯的看着他们,阖府上下,还有谁敢置喙一二?

“爹爹,宫里的粽子,没有吴大娘做的好吃,下回你和娘来看我,记得给我带吴大娘做的白玉糕和紫薯饼。”

咬着吃了一个小儿拳头般大小的糯米粽子,瑜哥儿鼓着腮帮子含混不清的说道。

心口一滞,贺启暄点了点头,格外温柔的应道:“好,爹爹记住了。”

瑜哥儿身旁的几张案桌后,坐着四五个年龄从四岁到六岁不等的男孩子,此刻,都满脸羡慕的看着一边吃东西一边和贺启暄说话的瑜哥儿,眼中,满是好奇。

贺启暄要来都城受领兵马大将军一职,顺便去军中会见那些将军们,商议接下来都城防卫的一众事宜,所以,此番,也唯有贺启暄是和瑜哥儿一同来的,而身边的几个男孩儿,就没有瑜哥儿这般的幸运了。

那几个男孩儿,都是应景熙帝之命,从各个藩王府送来做伴读的藩王世子,这其中,就包括庐王和焕王的儿子。

庐王之子贺琼利,今年六岁,是庐王妃林沫兰所出。

焕王之子贺琼泊,今年五岁,则是焕王侧妃庞香凝所出,焕王妃吕薰,嫁给焕王这么多年一无所出,虽外面都说焕王和焕王妃夫妻情深,相敬如宾,可没有子嗣,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渐渐地,有那无聊的人,都在暗里揣测,将来这焕王世子,怕是要成为焕王侧妃庞氏的囊中之物了。

注意到了旁边的几个男孩儿总是偷瞧自己,瑜哥儿转了转眼睛,猛的转头去冲他们做了个鬼脸,冷不丁的被吓,男孩儿们有人呼出了声,有些则一个激灵掉了手里的筷子或是汤匙,叮叮咚咚的,伴随着大殿内余音绕梁的乐器,倒也不显突兀。

而几个男孩儿身边的大人,此刻只顾着注意景熙帝以及殿内其他人的神色,几个小孩子之间的动静,却是未注意到,等瑜哥儿再回头去瞧,那几个男孩儿都颇有些不忿,气鼓鼓的瞪着自己。

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瑜哥儿傻呵呵的绽开了一个笑脸,淘气的吐了吐舌头,坐正了身子,再也不敢胡闹。

宴席持续了一个时辰,还不到戌时二刻便结束了。

给景熙帝和皇后磕了头,殿内的人鱼贯着退出了毓秀宫,贺启暄牵着瑜哥儿的手缓步朝外走着,刚走了没几步,身后,小林子小跑着追上来请道:“宣王爷,皇上请您带着少爷去乾安殿坐会儿呢……”

“劳烦林公公带路……”

点头应下,贺启暄转身朝乾安殿的方向走去。

眼角瞥到小林子落后一步的跟在身后,贺启暄两眼微眯,细细的思量起来,小林子是何时被当时的太子收买的。

转瞬,贺启暄释然的笑了笑,太子是国之储君,或许,对在乾安殿伺候的这些宫人们而言,皇帝也好,太子也好,都是他们效忠的对象,只不过,早一日晚一日罢了。

进了乾安殿偏殿,贺启暄牵着瑜哥儿走到锦桌旁坐下,一旁,有小太监殷勤的奉上了茶水。

揭开茶碗,立即有清幽的茶香在鼻尖萦绕起来,贺启暄唇边带笑,径自喝了几口,再回过头去看,瑜哥儿安安静静的坐着,悬在锦凳上的两条小短腿,却并未如在一心堂时一般胡乱晃着,显然,是记住了自己一路上跟他讲过的规矩。

眼中的笑意愈发深邃,贺启暄却也未开口跟儿子说话,父子二人静悄悄的坐着,偶尔对视一笑,心中尽是温情。

“六弟,你如今愈发内敛了,若是从前,你可没这么规矩,怎么,到藩地无拘无束的自在了几年,反而愈发重视这些俗物了?”

进了乾安殿,一直走到偏殿门口,都未听见贺启暄父子二人的说话声,景熙帝迈过了偏殿的门槛大踏步往过来走,一边走,一边笑呵呵的说着,话语中,也一派亲和。

“臣弟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贺启暄回头看了瑜哥儿一眼,父子二人跪倒在地拜道。

“起来吧,今儿没有君臣,只有兄弟。坐吧。”

随和的说着,景熙帝看着那个手撑着地爬起来,又踮着脚尖坐在锦凳上的瑜哥儿,眼中露出了几许浅浅的笑意。

几个皇子中,贺启暄最不守礼,年幼的时候,今儿装成小太监出宫游玩,明儿又搬着梯子在楼顶午睡,永成帝每每提起他,都是一脸怒其不争的无奈,可他的学问骑射都极好,夫子们也都寻不出错,时日久了,知晓贺启暄也就是随性些,却并未做过什么错事,永成帝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随他去了。

此刻被景熙帝提起,贺启暄的脸上,微微有些不自在。

“一同送来伴读的几个孩子里,就属你家的琼瑜最小,你心里,可有怨怪过朕?”

端起手边的茶碗抿了一口茶,景熙帝看着贺启暄问道。

神情一怔,贺启暄笑着摇了摇头,回头看了一眼瑜哥儿,方开口说道:“这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臣不敢有违,何况,能给大皇子做伴读,便是陪着一起说笑玩闹,也是孩子的福分,臣弟更加不会怨怪皇上。”

说罢,贺启暄自嘲的笑道:“不过,王妃在府里,可是自打接到圣意的那天就开始抹眼泪。”

点了点头,景熙帝长叹了一句,有些失落的说道:“其实,朕并不是为了祖宗定下的规矩,朕,也是为了一己私心。”

见贺启暄面上不显惊诧,似是在他预料之中,景熙帝略感欣慰,放下茶碗说道:“大皇子的身子一直不好,二月里,你从恽州送来的那位林神医,算是救了他的命。如今,也只能算是调养着,可是,宫里的孩子太少,皇子也只有他一个,所以,朕想着,哪怕找几个同龄的孩子,陪着他一起玩也好,说不定,心胸开阔了,病能好的快些。”

点头应着,贺启暄扬声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苍天有眼,大皇子的身子,必定能好起来的。”

提起大皇子,景熙帝的心情,不由的有些沉重,抬眼看着一直静静坐着的瑜哥儿,景熙帝笑着问道:“琼瑜,皇伯父留你在这儿久住,陪着皇伯父,你可愿意?”

见终于有人搭理自己了,瑜哥儿兴奋的咧开嘴笑着,待到反应过来景熙帝的话,瑜哥儿摇着头道:“我不愿意……”(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