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明仙人 > 第八十八章 水月镜花言大明

大明仙人 第八十八章 水月镜花言大明

作者:随云仙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5:47 来源:笔趣阁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只要文人掌握了话语权,总会有意识地将这句话奉为圭介。去按自己的理解去扭曲,去解读。然后告诉所有人,这个就是古礼,是规矩,是一个明君不可逾越地标志线。

然而,自从赵氏亡了天下之后,无论蒙古人还是明太祖,明太宗,都把这条当了笑话。直到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再次崛起,大明又慢慢回到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老路上来之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被扭曲解释过的口号,又再次被文官们拣了起来。

至少文官们需要它来保证自己可以凌驾在大明律之上,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几朝下来,总算有了一点点复苏的迹象。

但当刘瑾一声令下,无数厂卫冲进文官们中间的时候,大明文官们几十年的努力,顷刻化为了乌有。

屠刀既然拿起,想要让皇帝再次放下,何其难也!

人群中一团骚乱,读书人的体面此时被厂卫鹰犬们重重地践踏在了脚底。

几位阁老气的脸色都青了。浑身发抖地指着刘瑾,一口气上不去,也下不来。眼睁睁地看着厂卫们,将数不清地官员打翻在地,拖出了人群。

铁链绳索,刀棍齐飞。空有一双嘴皮子的文官们,面对暴力,竟然毫无还手之力。还手的越厉害,骂得越凶,下场更凄惨。很快就有官员自持风骨,被打倒在地之后,犹自痛骂不绝,一时激愤之下,连朱厚照也一起骂上了。

这下不但刘瑾和厂卫,就连文臣大佬们脸色都变了。如果这事情再闹下去,可就真的要有人人头落地了啊!

”住手!“李东阳和几位阁老再也忍不住了。事关文官尊严,事关百官安危。李东阳他们若再不站出来,恐怕就真的丧尽人望,又如何再统领士林?

”李阁老,杨阁老,还有诸位阁辅,你们这是要违背圣谕么?“刘瑾虽然在李东阳一声大喝之后,叫停了厂卫的行动,但官儿已经被抓了不少,另外还有不少被打倒在地,情形凄惨。

“烦请刘公暂停抓捕,通报陛下,我李东阳单独求见!”李东阳现在无论多大火气,也得忍下来,难道真的要看到斯文丧尽,百官颜面尽失么?

旁边的杨廷和,梁储等人听得面色一变,这时要向内廷服软么?互相看了看,却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把将要说出口的话,生生咽了下去。

刘瑾有点拿捏不定了,犹豫着要不要给李东阳,给内阁诸位一个面子了。

”咱家可以代为通传,但这里这些官儿可不能走。“刘瑾思前想后,还是咬了咬牙道。

毕竟李东阳是内阁诸位大佬中,少有地对自己有点好颜色的阁老。刘瑾不能不卖这位三朝元老的面子。更重要的是宫里那位陛下的心思。刘瑾担不起隔绝圣听地罪名。

刘瑾使了个眼色,他身边的小黄门立刻会意,一阵风似的消失在了宫门口。

此时的文官们已经凄凄惨惨了,无数人被铁链子栓着,压上了囚车。那位口不择言的老兄更是厂卫们重点照顾的对象。”辱骂君上“的罪名一下,能不牵连家人,都是幸运了。

过了好一会儿,百官们都开始了怀疑刘瑾是不是遣人去通禀皇上了得时候,小黄门终于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大声宣谕道:”皇上有旨,宣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李阁老觐见!“

文官们脸色稍微好了一点,刘瑾却是脸色几番变化,至于心里想什么,恐怕就他自己知道了。

.......

此时,了尘和钟馗也正坐在神国道宫的前院里一面把酒言欢,一面暗暗地观察者京城的风风雨雨呢!

”哎~这朝的文官比起我们大唐的文官也差得太多了吧?手无缚鸡之力,骨头还软,怎么安邦定国啊?“钟馗看着水月镜花里的场面感叹到。

”跟你们那朝自然没法比,你们那时候都讲出将入相的。这朝的文官都讲嘴皮子的。你们文官可以带兵,武将可以封相。而现在,武将已经快被踩到泥里了。前宋殷鉴不远,可惜就是无人敢提,呵呵!“了尘苦笑到。

钟馗突然脸色一变到:“贤弟,精通相卜之学,难道也推衍过大明国运?”

了尘连忙否认道:“天下大势,因果纠缠,哪儿是那么好算的。我如今身处方外,如何会折福折寿,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钟馗确是不信到:“贤弟分明就是知道什么,才会如此吧?“

了尘点头道:”虽然不曾推算过大明国运,但还是隐约知道一些的。但如今天道已改,却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了啊?“

钟馗脸色一变道:”天道定数,贤弟若要超脱,还是少沾因果吧!世间王朝更迭,贤弟你又不姓朱,何必再管那些事情?“

了尘苦笑地将自己杯中之酒,一饮而尽道:”若在有崖山之祸,亡天下呢?“

钟馗脸色一变道:”贤弟慎言,天机不可轻泄。愚兄随不明周易之道。但也知天道之数,不可外言。小心天道行罚啊!“

了尘却道:“如今神国之内,你知我知,你也是天道神明,虽不明周易之道,但知之何妨。不说出去又如何泄露天机?”

钟馗一笑道:“胡人相无百年运,这大明真的又要亡天下?”

了尘笑了笑,指着水月镜话里的文官们,道:“中华五千载族运,诸夏三千年传承,大明二百余载江山,都将毁在这群嘴皮子们手里。可怜大宋之亡,尚有蹈海十万。可这群东西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却难报君王。丢尽了气节,丧尽了骨气。”

钟馗呵呵一笑,不予置言。说到底,他神职虽是武将,但生前可算个读书人。

钟馗和了尘谈完了凡间之事,终于又回到了正事上面道:“贤弟,立此神国,接引战死亡灵,天道已定,阴司自然不敢违背,但是阴兵自古来自战场之上,若尽入者神国之内,不受阴司管辖,这阴司阴兵缺额如何弥补啊?”

了尘一笑道:“神国只接引外族征战而亡,内战或是宫变而亡者当入阴司。如何?”

钟馗大笑道:“一言为定!”说完举起酒杯,与了尘一饮而尽。

钟馗要回阴司,了尘要留下分身在此,本尊再下凡尘,于是便在道宫门前作别。

钟馗驾起云彩将行之时,突然回首道:“贤弟,仙道艰难,还是莫太在意凡俗之事,因果太深,恐为世事牵扯,于大道不利。当三思啊!”

了尘笑道:“谨记兄长所言,了尘自会斟酌。了尘谢过了。”说完拱拱手,钟馗自回阴司,了尘却晃了晃身体,马上就出来了两个了尘。

“福生无量天尊!道友慈悲。”两个了尘互相稽首后,相视大笑。

“斜阳影下暮云微,故国行吟别不归。

杜宇夜余啼社稷,白绫尺许落宫闱。

槐香五月飘渐淡,月色千年分更稀。

莫怪临风倍惆怅,几人识得汉家衣?”

了尘一边唱到,一边隐身急飞,向着大明京师而去。

(因为要修前面章节,主要是些标点啊,错字啊,病句之类,所以更新晚了点,请各位书友原谅下咯!贫道,仔细推衍了下这次风波,发现还真不能大开杀戒。崇祯就杀了不少无耻官员。但鸟用都没用。大明需要的平衡,文官独大,或者武将专权,都于大明不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