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明仙人 > 第二十七章 天劫临身胸有竹,大明涅槃风波难

光罩补充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消耗的速度,就在了尘这边岌岌可危的时候,了尘一咬牙,寸许长的元婴竟然离体而出。

元婴一出来,咿咿呀呀地乱叫了一通之后,几道法印结出,几道近乎无色透明的雷网向外扩张而出,浓浓地天劫气息立刻驱散了周围的紫火。

了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元婴立刻归位。让元婴长时间暴露在外,可不是好玩的。一不小心元婴受到丁点伤害,可就是神魂之伤,不但影响日后成道,而且修补极难。

到好歹元婴内的残留的天劫气息好歹把紫火驱散了。光罩没有了紫火的烧蚀,很快回复了亮度。了尘现在可以在雷网上的天劫气息消逝之前,隔岸观火,欣赏一下玄虚子力扛天劫的英姿了。特别是原本自己身边的紫火也飘向了另外一边的时候。

但显然了尘小看玄虚子了,玄虚子虽然没有了尘作弊似地手段,却有无穷似的宝贝。且不说玄虚子头顶的那尊小鼎,光那个正在吸收紫火的的紫玉葫芦就足够让了尘膛目结舌。况且玄虚子身上的法衣也不知道什么材料所制。竟然水火不侵。偶然几点紫火烧透了玄虚子的小鼎防护,溅到了玄虚子的身上,也是旋起旋灭。

只见着玄虚子正一心对付着天劫紫火,却仍旧犹如心有所感似的朝了尘望了过来。

了尘的身边除了一道无色的雷网,竟然一点紫火也没有。玄虚子一愣,分心之下,小鼎也终于抗不住姿色劫火的天威,被紫火沾染,一声哀鸣之后,落入了地上的天劫紫火之中,化作了一道青烟。好在玄虚子身上还有法衣,抵抗了片刻之后,玄虚子也终于回过神来。在祭起了一道金黄色的量斗。

若不是知道不可能,了尘差点以为玄虚子手上拿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混元金斗”。

大凡量斗之内的法宝都是收纳之器。这个也不例外。大团大团的紫火被吸进了金斗之内,配合着紫玉葫芦,紫火竟然慢慢地削减,只是金斗上的金光也开始慢慢黯淡了下来。看看玄虚子的脸色也知道,玄虚子也是赔上了血本了。

无论这个金斗的法宝多么厉害,终究不是正品。了尘不知道金斗能抗多久,但只要这波天劫过去,紫火失去的天劫的加持,总会找到收服的办法。

哪怕失去了紫火的威胁,了尘和玄虚子依旧只敢对峙,却再也不敢劫云之下动手了。

除非他们想同归于尽,因为天劫依旧还悬在他们头顶呢!

劫云里红云滚滚,浓浓地毁灭般的气息,直扑而来。这次既不是火,也不是雷,而是风。

阴寒蚀骨,直透神魂的风。

若不是了尘元婴早成,元神已经和丹田内的元婴合为一体,恐怕还真不一定能抗得过这无形无色,无本无源甚至都分不清从那面吹来的劫风。

阴寒刺骨却不伤**,专坏神魂。能吹得人神魂不稳,既然三魂七魄消散而亡,连轮回都不可能。

了尘哪怕元婴早成,也依旧不敢怠慢半点。几道符箓飞舞而出,化为道道符墙,将了尘围在了中央。金色的光罩不敢消散半点。体内神光下沉,全神以注地保护着元婴不要被劫风吹到半点。

天劫总算恢复正常的套路,虽然威力不可同日而语,但至少是针对金丹圆满,元婴尚未大成的修士了。不会在送来什么跨越阶级的天劫,让人无从应对了。

天上劫云滚滚,风劫之后,水土二劫随后而至。就在了尘度劫的时候,大明王朝似乎也在度过自己的重生之劫。

王阳明似乎一回到京师便成为了无数青年学子的偶像,一本讨论天下兴亡的著作《天演论》,在大明王朝的中心掀起的轩然大波,破口痛骂者有之,欲杀之而后快者有之。

王阳明似乎一下子就站在了天下群情汹汹的风口浪尖。

因为王阳明从秦代开始一直讲到伪朝元末。将历代兴衰直指了问题的核心——土地和人口,贫富和兼并。

王朝始建,往往多年征战,人口十去其七。这个时候,土地充足,兼并不兴。而且民心思安,当朝的开过君主无一不是马上皇帝,深知民间疾苦,往往也会努力抑制兼并,所以往往这个时间会成为王朝的兴盛期。

然后随着人口的增长,财富的增加,王朝只要不出大问题,往往会迎来鼎盛之世。

但成也人口,败也人口。当人口日众,土地有限的承载到达极限的时候,民众也往往因为天灾**,失去土地,沦为佃户流民。无数的豪强士绅兼并土地,而且不交赋税,且朝廷的税赋转移到了小民头上,更是使得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朝廷税收的减少也会加大军制的败坏,使得朝廷无力也无钱去镇压流民的暴动。

到最后,王朝覆灭,天下大乱,直到迎来又一个循环。

王阳明此言一出,怎么能不把自己摆在了天下权贵的对立面?

大部分的读书人一直可都是以正义自居,以王朝的维护者顶梁柱和老百姓的代言人自居。王阳明却直指他们才是王朝衰亡,百姓受苦的源头。这下可就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反对者众多,包括很多读书人。支持者少,大多都是比较年轻的士子和平民百姓。。

正德皇帝很偶然地知道这本书。一见之下就爱不释手,更以世之大贤称呼王阳明。讨伐宁王时候的那一点小小芥蒂也很快烟消云散。

天下兴亡原来并不都是因为昏君啊!底下的士绅权贵才是王朝衰亡的根本。怎么能不让正德皇帝如闻天籁?他可是一直被下面骂成昏君的。

听说正德皇帝得道了这本书之后,如获至宝。很难得地自己翻起史书来了,还让几位阁老轮流给自己讲史。

正德皇帝自以为看到了历史的另外一面。于是特意宣召王阳阳进宫讲课。

听说君臣相谈甚欢,直到三天后,才在群臣的进谏下,怏怏不舍地把王阳明放出了宫。

听说,正德皇帝还有意让王阳明作为自己太子的老师。

这什么地位?这是妥妥地明日阁老,首辅大臣。

可旨意还没下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就突然引爆了京师。

太子突然身患怪病,太医们素手无策。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正德皇帝便意外落水,掉进了荷花池内,一病不起。

宫廷里几个剩余的权宦,包括剩余的七虎,立马就被抓了起来,打入了死牢。

朝廷内外戒严,连云华都再也进出不了宫廷了。

更奇怪地是,一道圣旨责令云华前往玄光观为皇上和太子祈福!

全天下都闻到了浓浓地阴谋味道。但谁也不敢说。

朝廷文武难得地站在了一起,表示全是意外,皇上的身体不过受了些寒气了而已。

但一道将王阳明贬广西柳州的的旨意,无异于坐实了民间的阴谋论。

王阳明尤为伤心,自己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可以施展抱负,一改大明痼疾,却突然被一场阴谋弄得雨打风吹去。

王阳明心丧若死地去见了自己的父亲。宦海沉浮几十载的前礼部尚书王华。

王华也老了。自己的儿子站在了天下士绅的对立面,他也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哪怕他早已不在官场。可那一封封的昔日同僚,故友的信件,无一不是在劝自己让王阳明悬崖勒马。

王华想起了自己儿子小时候那个奇怪的志向——成圣。

自己儿子或许真的找到了成圣的机会,解开王朝兴替的死结。但自己儿子终究还是太嫩了。别说如今的皇帝,就是太宗也没这个本事和天下既得利益者为敌。

除非太祖刚刚建立大明的那一会儿。但那个时候,王阳明敢说这句话吗?

王华看着突然没有了精气神的儿子,老泪纵横。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儿子啊!文武双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却没想到突然就栽在这里。

“你的书,为父看过。但看到了问题,没看到解决的办法。你跟皇上提的建议是什么?”王华问道。

王阳明老实回答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王华听到了王阳明的回答,登时一身冷汗。指着地上的王阳明道:“你,你,你.....“王华哪儿还不知道王阳明想干什么。

什么时候朝廷敢拿权贵官员开刀了?王阳明这是要向豪强士绅征税,难道王阳明你就不知道,士绅免差免赋这是权贵士绅们最不可触碰的根本所在吗?

王华被王阳明刺激的晕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老泪纵横。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你王阳明何德何能,与天下为敌?

王华走了。官场之上,纷纷传言是王阳明气死了自己的父亲。

一封封弹劾的奏章,一桶捅地污水泼向了王阳明。瞬间将王阳明从青年才俊,日后的士林领袖打成了不忠不孝的斯文败类,忤逆之子。

王阳明连广西的官儿都没得做了。只能空顶着一个伯爵爵位扶官还乡。若不是朝廷爵位丹书铁卷,非谋反不得摘除。恐怕连爵位都不会给王阳明剩下。

云华深知宫廷险恶,几次意欲求见太后,却被内侍阻挡。

太后连云华都不见了!

但云华却真的感觉到了其中的诡异阴寒。

阻挡自己的宦官宫女,从来都是在慈宁宫里没见过的。

太后怎么会换掉自己几十年亲近的心腹,任用并不熟悉的人来打发自己。

云华一纸飞书,化作白鸽,扑腾着翅膀飞向了西南,飞向了蜀中的青城山。

“出家人,方外之人。你不该卷进这个漩涡里面去。红尘俗世,与我们修道之人何干?”张天师拦在了云华的门外劝到。

“天师,我知道我不该插手凡俗之事。但太后就是我义母,皇上这么多年对我照拂有恩。哪怕卷入了尘俗之中,因果缠身。大道无望。我也要走这一遭!”云华说完,张天师叹声而退。

一道金光划破夜空,直射紫禁城内。

可就在云华接近了紫禁城的时候,一道紫光将云华的遁影打断。

“云华仙子,你欲闯宫不成?”一僧一道,出现在了紫禁城的城楼上大声喊道。下面竟然全是密密麻麻的军阵。一个个长枪劲弩,指向了空中的云华。

“云华仙子不知道,紫禁城饶是你道法通天,也是硬闯不得的吧!”那名道人嘴中笑道。眼神却阴沉得可怕。

“你敢拦我?”云华不屑地笑道。

“云华仙子,道法有成,修为高深。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然奈何你不得。但你不是你师父。你师傅西去十几年,再无音讯。想必也难有回转之日。今日事不可为,请云华仙子回转如何?天下事,本就不是我等方外之人该参合的!”一名和尚上前说道。手中的木鱼闪闪发光,显然也不是什么平常人物。

“那你来试试看!”云华咬着银牙道。

“呵呵,不用了!”僧人当然不敢靠近云华,却和道人一唱一和,念起了古怪的经文。音符晦涩难听,云华体内的灵气突然一阵紊乱,经脉之中无数小虫破壳而出,瞬间将云华体内的灵气吞噬了个干干净净。

“你什么时候给我下的蛊毒?”云华一时心神大乱。也怪她这一段时间没有仔细内视修炼,不然小小蛊虫早就被发现了,岂会留到今日?

“这叫破灵蛊。专对付你们这等修道之人!”道人说完,取出一个摄魂铃很有韵律地摇动了起来。僧人配合地敲起了木鱼。

云华只觉得灵台一阵蒙昧,接着眼睛一黑,便从半空中坠落了下来。

既然是阴谋,怎么会不防着玄光观的几位插手?

千里之外的明虚摇头一叹,对着身边的玉衡子道:“从今日起,关闭山门,观中弟子无事不得下山。你也来洞府中潜心修道吧!”明虚说完,却是对京城中的事情不置一词。

玉衡子不敢多言,躬身领命,匆匆地回去玄光观内发布命令了。

昆吾山中,了尘也无心理会外物,天劫即将过去,一道道紫色雷霆鸣闪不休。很快心魔之劫将到。了尘突然运起桃木法剑,不顾雷劫临身,在自己周围划下了一个圆圈。圆圈里全是一道道古怪的符号。

劫云散去,紫气东来,了尘的元婴早已出现在了头顶,深深一吸,将紫气吸入了口中。就待返回丹田之时,剑光袭来,一把金钱法剑也在此时,直取了尘顶上元婴。

“咚!”地一声撞击声响起,玄虚子的法剑无功而返。圆圈内的金光挡住了玄虚子的迅猛一击。天空中阵阵灵雨滚滚而下,却都朝着了尘而来。甚是狼狈地玄虚子顾不得远处虎视眈眈神兽,手印急转,誓要拿下了尘不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