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明仙人 > 第八十五章 慈宁宫

大明仙人 第八十五章 慈宁宫

作者:随云仙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35 来源:笔趣阁

张太后很热情地带着了尘走进了慈宁宫,云华抱着狐狸和谷大用跟在后面。

张太后因为一直在和云华修道的关系,慈宁宫倒是弄得跟道观一般,不但满是宁神香的味道,连太监和宫女都是一副道家打扮的样子,看的了尘一愣。

慈宁宫除了太后是没椅子的,也许是为了接待了尘,才匆匆搬了一把椅子和一个小圆茶桌摆在了宫里。了尘自坐在椅子上,云华却是抱着狐狸跟太后坐在了一起。如此僭越之举,宫内太监宫女,包括谷大用竟然都不以为意,显然云华陪着太后一起坐在太后宝座上已经很多次了。

云华很小就没了母亲,倒是真的和太后,不是母女胜似母女了。如此恩宠,比起真正的公主都犹有过之了。

倒是一起来的谷大用却不管到了外面多威风,在这慈宁宫里都是家奴,老老实实地跟着慈宁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在后面站好,全无半点西厂厂公的威风。

”真人此次进京,可是为了那忠烈祠而来?“香茗两盏,犹有清香。太后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大明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所以无论忠烈祠风波闹的有多大,张太后都没有半点干预的意思,一心在慈宁宫内修道,始终不曾过问。

但她毕竟是正德皇帝的亲生母亲,是大明的皇太后。岂能不关心自己儿子的江山。跟着弘治皇帝二十年,哪怕夫妻很少谈论朝政,也早就悟透了朝堂的风风雨雨。能成为一国之母,又安然坐上太后宝座的,哪个又是平常女子?

更可况,后宫之中计谋权诈犹如朝堂,一个能让皇帝专一一生的女人,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禀太后,贫道此次确实为忠烈祠而来。“了尘当然不会否认来意。

”宫门风波,几百官员士子下狱,真人还要修忠烈祠么?“太后问道。

了尘知道,太后能问出这番话来,肯定是对忠烈祠不太看好了。宫门风波可不是好事,而且也肯定有人在太后背后说了什么。估计还是瞒着云华说的。好在太后倒没有责怪的意思。或许,就是因为自己替弘治皇帝延寿,与张太后结下的善果吧!

了尘没有回答是否还要继续,只是顿了顿直接说道:”大明文气大昌,此是好事。但一朝之气,却在文武相成。文气不昌,内忧难解,武运不盛,恐有外患。“

太后听懂了了尘的意思。大明文官太盛,压制武将的同时,也压制的大明的武力。长此以往,会有前宋之祸。只是听懂了归听懂了,却不见得相信,胡人从无百年运,要说出后面还有一个二百多年的异族王朝。在现在的大明会被笑掉大牙的!

但这话从护国真人口中说出,就大不一样了!

”道长是说,我大明有位外族倾覆之祸?“太后也无心品茶了,带点焦急的问道。

了尘笑而不语,此是天机,岂是能乱说的。李东阳府上不过幻术一场,根据的是了尘的记忆,而不是真正的天道推衍。而且李东阳身为一朝首辅,自然也是能守秘之人。不然了尘可不敢胡乱开口。

太后则不同,关心则乱。而且太后是女人,是天子的母亲。而且这里人多嘴杂,自己只要说出来,肯定不需要半天,全京城都知道了,不需一年,就天下咸知。

到时候,了尘想不被雷劈死都不行。

古往今来,预测朝廷命运从来都是件大损福寿的事情,袁天罡和李淳风够牛了吧?不照样给自己子孙后代惹来大祸。刘伯温学究天人,有辅佐大明创建之功,不也照样死于非命。姜太公作万年歌,自有创周之功庇佑,也不免田氏代齐,以至姜姓绝祀。诸葛亮一卜马前课,终不免病死五丈原,七星祈命都没用。

”是哀家唐突了!真人莫怪。“太后到底聪明人,一见了尘闭上嘴巴,马上醒悟过来。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更何况在这人多嘴杂的慈宁宫里。

既然不能谈国事,那么就只能谈私人的事情了。如今的张太后没了丈夫,唯一能让她操心的也就正德皇帝一个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正德大婚已经三年了,后宫嫔妃一个个都没音讯。这件事可是让张太后日夜烦心。要知道,正德后嗣不但是子孙香火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江山巩固,社稷传承的大事。可自己儿子却老住在豹房里,皇后和妃嫔们十天半个月见不到皇帝的影子,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张太后考虑了半天,一个眼色,包括谷大用在内的慈宁宫太监宫女就通通退了下去,显然,下面的问题是不能外传的。

”真人神通广大,当知过去未来。不知道我皇儿有后嗣几何?“张太后问道。

了尘听了心中一沉,自己不愿意进京不就是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吗!正德命中注定无子,江山龙气转入湖北安陆。未来的嘉靖皇帝帝星已出,又岂是了尘能轻易更改?

以了尘和弘治,正德以及张太后之间的关系,了尘断无不帮之理,只是天道自有定数,上回呕心沥血,拼尽全身修为七星祈命,逆转天数,已然是上干天和,违逆天意了。到如今,又岂敢在逆转天数,为正德续继后嗣?

正德是否有子,关系的是大明江山的传承,影响的是天下大势。其中因果滔天。了尘不想为天道所忌,也不想被龙气反噬。这个是绝不能答应的。这样下去,了尘有多少功德也不够抵消啊!

”太后,天子自有天道庇佑,关乎天下气数。非贫道所能轻易推衍,还望太后娘娘恕罪。“了尘不是个善言之人,更何况到了了尘这种修为之人,也不能轻易诳语。也就只好如此敷衍道。

”真人何出此言?“太后一下子变得脸色苍白。了尘的本领,张太后虽然不知道究竟有多高,但陆上神仙绝不是虚言。如今了尘说出如此言语来,见惯了各种推脱之词的张太后,岂会不明白推脱背后的含义。

江山大势都有人推衍千年,了尘真人又岂会算不出自己皇儿后嗣几何?

为什么不能说?

张太后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一个最可怕的结局,顿时脸上一阵苍白。

江山传承,祖宗社稷。若真有不能言之事发生,你叫张太后如何百年之后去面对先帝,面对朱家的列祖列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