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郭嘉 > 第598章 杀粮官背后

郭嘉 第598章 杀粮官背后

作者:一念长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2:22 来源:笔趣阁

好吧,再把事情重新想一遍,看到底能不能找到不必背负骂名,又能起到同样或者类似效果的方法。等等,郭嘉脑袋突然灵光一闪,这次的事,根本问题,其实就在于粮官本身是无辜的这一点上,人家粮官明明是听你郭嘉的吩咐,所以才克扣粮食,不让士兵们吃饱,你最后却因此来砍粮官的头,这绝对比过河拆桥还要过分得多。可那要是粮官本身就有问题,他不无辜呢?

虽然郭嘉也知道,这个时代,还是存在不少好官,不少清官的,但像粮官这种肥差,整天跟这些时代的经济命脉打交道,手脚还可能干净得了吗?就算在军队中不敢乱来,但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总该存在的吧。稍微胆小老实一点的,会把好的留给自己,坏的留给别人。稍微滑头一点的,谁私下里给过他钱,他就会多给谁一点,或者给谁好的。稍微精明一点的,则会拿粗粮换精粮,以军队粮草的庞大数目,只是换取那么一点,完全是九牛一毛,粗粮混到精粮里面,也几乎不会被发现,只要不太过分,士兵们都不可能吃得出来,如果郭嘉自己是粮官,他就可能会用这么一种手段。当然,也还有胆大的,那就是直接偷军粮出去卖。

而不管胆大还是胆小,吃拿卡要都是一种**,都是一种以权谋私,都是一种贪污受贿。欲加之罪,都何患无辞了,更何况有问题可挑呢。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是真真正正的干干净净了?包括荀彧。他也不敢拍胸口保证自己完全清白吧。如果只是独善其身那也罢了,但为了本身家族的利益。可能不以权谋私吗?

相比起“当初”曹操事到临头,逼不得已。如今的郭嘉,孙策支援的粮草还没有到,也就是说,他还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能够做准备,只要稍微一引导指示,在民间在军营中掀起一阵反腐浪潮,再刻意派一些卧底进去把粮官的一些问题挑明,让粮官成为舆论的焦点,成为矛盾的中心。如此一来。郭嘉之后再杀粮官的话,不仅不会被人说三道四,甚至还能够获取巨大的民心了。

曹操的问题就在于太过于突然了,之前明明还一点先兆都没有,大家都还觉得这个粮官不错,这个粮官也从来没有让士兵们饿过肚子,结果,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出,突然就把粮草供应降低到了所有人都能够发觉的范围。并且还是在军粮将尽的敏感时期做出这种事情来,这正常吗?可能吗?粮官是疯了吗?

正常的贪官都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能乱来的,要偷也要在粮草很足的时候偷。要缺斤少两也该只稍微少上那么一点,不能做得太明显,不能让人发现。也只有傻子才会在缺粮的时候突然大把大把的偷粮吧。而傻子可能当得上粮官吗?郭嘉总不能还编一个。这个人拥有间接性精神病,属于激情犯罪这样的借口来吧。这个时代有人会相信吗?

所以,如今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作为铺垫。郭嘉想要正大光明,理所当然的杀一个小小的粮官,难道还不容易?!

等等!等等等等!真的要再等一等!郭嘉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一直想错了方向,他好像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杀粮官?曹操杀粮官,跟曹操最终获胜,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好吧,不可否认,利用粮官这件事,是起到了拖延时间的效果,使得本来只能支持三五天的粮草,最终支撑了七八天。但不要忘了,人不是机器,在士兵们缺粮少食,吃不饱肚子,满腹怨气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斗志,也没有战斗力的。

按照郭嘉对曹操的了解,在这样的状态下,曹操绝对不会白白的消耗兵力。也就是说,在吃不饱肚子的这段时间里,士兵们一定都全部呆在营地里打秋风,没有去攻城,当然,以如今的战况,袁术那边也绝对不敢主动出击打过来的。因此就算营地里全部都是一群软绵绵的士兵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是,这样一来,利用粮官,借粮官人头这件事,除了拖延时间以外,还能起到任何作用?不仅没有起到有益的效果,甚至还产生了副作用,因为不但让士兵挨饿了,让士兵心里不高兴了,而且在士兵挨饿的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任何有效的进攻,那不是在白白浪费粮食是什么?!所以还不如让士兵吃饱了饭,继续坚持攻城呢。

莫非这城池还有某种特殊的设定,只要坚持了多长时间,不管进展如何,直接就破了?风化了咩?

至于像演义中说的那样,曹操在杀了粮官,解了兵怨之后,次日,就传令各营将领:“如三日内不并力破城,皆斩!”然后,操亲自至城下,督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城上矢石如雨,有两员裨将畏避而回,操掣剑亲斩于城下,遂自下马接土填坑。于是大小将士无不向前,军威大振。城上抵敌不住,曹兵争先上城,斩关落锁,大队拥入。。。。。。最终,李丰、陈纪、乐就、梁刚都被生擒,于市前斩首,这场战争也就这么打赢了。

看到这里,有什么感受?我了个去,绝对跟郭嘉想的一样,曹操最终的胜利,跟斩粮官有个毛的关系啊!曹操杀了粮官,用原话来讲,也只是“众怨始解”而已。真正振奋军心的,是曹操规定了三日时限,并且亲自上战场督战,接土填坑,这才军威大振,打赢了这场仗!绝对不是因为什么杀粮官这种原因。既然如此的话,曹操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这样做呢?为什么还要拐那么一个弯,去借什么粮官的人头呢?这不仅会让曹操背负骂名,还会把战争的风险加大了许多。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越坚持到最后,越是危险啊。难道曹操研究的是心理学,先激起民愤,然后突然杀了替死鬼,让已经被激起的民愤无法爆发,于是只能转向敌人了?且不说这种事情到底靠不靠谱,曹操就不怕弄巧成拙吗?

所以郭嘉一直都想错了方向,曹操真正胜利的原因,不是杀粮官那么简单,曹操利用粮官拖延时间,一定有特殊的用意,这才是重点。是挺过了这几天援兵就会到?挺过了这几天粮草就会来?还是挺过了这几天,敌人会先一步崩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