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雄起澳洲 > 第五百四十章 南洋海外领(五)心理预期

左鹏将大明这么做的理由,解释完后。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夏冰神情凝重,皱着眉头。过了好一会儿,才一脸忧色道:“这么说,大明是做好了明年对大清用兵的准备么?”。

说实话,她是不支持出兵的。因为在她看来,出兵大清是最下下之策。

因为现阶段,大明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并且将那些新纳入的地盘,彻底消化。等国内经济与生产力恢复到战前水平,新纳入的地盘,也都转化成生产力后。才能考虑,对外用兵。

若是明年就开启站端,那大明刚刚有所恢复的生产力,又无可避免的受到重要影响。那些新纳入的地盘,也很容易生乱。再以大清规模不小的兵备配置来看,说不得,让大明雪上加霜。

这么持续下去,大明国内,也会越发不稳。大明的统治,也会极大削弱。

毕竟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大多数帝国的衰亡,都是从内部开始的。像东汉黄巾军起义,就是典型的穷兵黩武所致。虽然打败了匈奴,扫除了草原上的威胁。但是大汉的底子,也被掏空了。再碰上天灾,百姓们就无粮可食。

最终酿成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军起义。

强盛的大汉帝国,也就此走向没落。

而异族,在百年后重新崛起。使得中华史上,出现了极其惨烈的五胡乱华之大祸。

晚唐的黄巢起义,虽没有草原上的威胁。但是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将大唐最后一口气,也断送了。使得后来中华大地,一直都没能建立起统一又强大的中央政权。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也先后成为大宋王朝的致命威胁。

到了明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让大明朝,深陷于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中。闯王李自成,还将明朝的末代皇帝,给活活逼死。为后来的清兵入关,提供了绝佳条件。

所以从这些朝代更替的大事上看,内部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左鹏听出了夏冰语气中的反对,但他还是很有耐心的说道:“目前出兵的事,内阁还没有做下决定。但有句话说得好嘛!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大清的局势发展,符合大明出兵的条件。那么总统,是一定会授权出兵的。”。

到底天有不测风云!

大清的局势,到底如何发展。很多的时候,谁都不能说清。尽管在这之前,大明会让大清境内的情报司势力,好好运作一番。但是到底能不能成,谁也说不准。

因此必要的军事准备,还是要做的。

知道夏冰的顾虑,左鹏接着道:“放心!到时候就算对大清用兵,我们大明,也会保持克制。绝不会一口气,将大清吞下。”。

毕竟大清是传统的陆地国家,常规兵力,是大明的数倍。就算如今的绿营兵、八旗兵,都开始堕落、腐化。但得益于大明对大清的禁烟政策,使得绿营兵、八旗兵的底子,还没像后世那样,被完全掏空。

打起仗来,也并非不堪一击。

所以到时候,明军的伤亡,也是难以避免。

再者大清的陆地面积,太大了。即使大明胜了,也没办法,将整个大清吞下。若是硬来,还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反伤自己。

因此内阁,也都一致认为。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保持军事克制。

“可是万一--”,夏冰忧心忡忡的说着,“万一出兵后,大明不能及时脱身。那么结果”,到底战场上,瞬息万变。所以很难保证,事情的发展,会一直朝着预想中的轨迹发展。

左鹏并没立即回答,而是轻轻掀开窗帘,眼见车夫正尽职的守在七八米远的地方。才别过脸,颇为神秘的笑道:“其实我们内阁,也都认为,出兵是最下下之策。所以相关的应对,已经让情报司,着手去做了。

到时候,只要情报司的计划成功。那么我们大明,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为了彻底打消夏冰的疑虑,左鹏还刻意补充道:“以情报司的行动计划来看,此事成功率,十之有九。”。

听到如此高的成功率,夏冰也放下心来。就没问情报司的具体计划是什么,换了个话题道:“听校长这么一说,裁撤南洋海外领,是很有必要了。可学生还是不明白,这迁都和裁撤南洋海外领,有什么直接关联?”

左鹏微微一笑,并没直接解释。而是从内壁取下水壶,反问道:“如果你住在新山市,听到这里马上就要成为都城了,高不高兴?”。

“学生自然是高兴的!”,夏冰想都没想,就出声回道。

左鹏笑意更甚,接着道:“那将你住的地方,改成马六甲市。你还会不会高兴?”。

夏冰再次想都没想,出口道:“那我也是高兴的。新山和马六甲市隔着那么近,可比都城设在明京要方便多了。”。

“哈哈,那你现在,还不明白吗?”。

“这--我?”,夏冰一时语塞。

但没过多久,她就缓过神来。心下,也将这其中的因因果果,给捋顺了。

也是她之前,一直关注着迁都和裁撤南洋海外领的关联。却忽略了,迁都对南洋海外领的影响。

如果说,以大明的都城明京为中心。那么以地理划分,新纳入的南洋海外领,无疑是最边远之地。在通讯技术发达的后世,中央政权对边远地方的控制,就比较薄弱。

放在科技条件落后的十八世纪,中央政权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就更加薄弱了。

虽然大明极力增加官方对边远之地的掌控,但南洋当地对大明的向心力不强,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所以大明都城,一旦迁移到新山。那么南洋,也就不再是边远之地。住在这些地方上的原住民,也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不受重视的边民。

尽管他们汉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是族群的原因,而是人性的本源。

抱着这么个心理预期,这些南洋的原住民,也就对裁撤南洋海外领,接受与大明内地相同的同化政策,没那么抵触了。

算是大明官方,从心理上,强化他们对大明的认同感,减小抗拒与抵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